《金婚》裡覺得哪個女兒扮演者演的最好?哪個女兒最漂亮?

zh周晶


哈哈~肯定是趙麗穎啊~~~

那時候的趙麗穎年紀很小,眼睛大大的,小臉圓圓的,笑起來可愛極了。

而且把三女兒的懂事、乖巧演繹的淋漓盡致。

尤其是眼睛最有戲,像一汪清泉那麼純潔~

有的人可能會說,趙麗穎那時候土土的

作為一個農村出來的小姑娘,演繹那個年代的劇情,土土的才說明演技好嘛!

話說,誰有不想擁有一個像趙麗穎這麼可愛的女兒呢~


狐娘醬


這部戲後來我看帶子的時候,外面到處都在談《金婚》,包括公交車上都在談《金婚》,這好像成了近年來少有的現象,這就讓我想起當年《渴望》,還有《貧嘴張大民的幸福生活》,我就想到這部戲實際上是很平常、很平凡的,為什麼這麼多人願意談呢?我覺得就是找到一種通感,和老百姓的感受貼近,和老百姓婚姻生活裡邊,看這個戲一定會聯想到自己婚姻生活許許多多的事情。我大概算這裡邊婚姻比較長的,過了四十多年了,希望有金婚。我就感覺到找到了老百姓的通感,老百姓在看這部戲的時候,無形中間和自己的婚姻生活發生聯繫,和這個時代發生聯繫,和走過的道路發生聯繫,感受到普通人平凡婚姻的整個歷程。包括朋友一個是小學教師,一個是工人,這裡邊所有的政治,經歷過所有大的事情,跟他們基本上沒有什麼關係,裡邊一句豪言壯語都沒有,但確確實實是普普通通的。

  就使我想到我們經歷過的,我們有一種習慣定式,每一年發生什麼運動,但是不是有些老百姓就是這麼過來的,因為我現在退休在家,我接觸一些退休老工人,很多人我發現了,確確實實在大風大浪裡他們也有過小風小浪,但還是這麼平穩過來的。很平常,但確確實實是經歷了很多東西,並不見得有很大沖突,但找到了通感。但每一個普通人都是由於感情是內心的世界,很多人都有通感。這部戲很真實,很細緻地表現出婚姻生活的過程。

  我想起電視劇定位的問題,電視劇是平民百姓的第四餐,就是精神食糧,為什麼像《貧嘴張大民的幸福生活》一樣,因為確實是和老百姓聯繫在一起,因為電視劇是平民藝術。搞的好還有《最浪漫的事》,其實都是寫普通老百姓的事,有一個特點就是中間狀態,人物不是特別高大,凡是特別高大的,思想特別純正的就沒戲,一般表現普通百姓的常態生活,很真實、很細緻表現了常態生活。我覺得這部戲和老百姓找到了通感,互通的東西,參與進來了,所以這部戲就把大家吸引過來。

  第二個支撐點就是演員,特別是蔣雯麗和張國立,沒有他們,這部戲很難撐起來,普通老百姓生活裡也有一個規律,一個表現力,一個要有好演員,能演出感覺和感受,如果出不來就不行。他們的表情表現很有層次,婚姻生活表現很有層次,另外我特別感覺到演員都很有激情,都很自信,兩個人吵架,你要蓋過我,我要蓋過你,都有理,每一個人都沒有說要趴下,蔣雯麗的演技最兇了,這個在裡面就咬住了,讓人家感覺到很好。兩個主要演員都很自信,我要鬥過你,你要鬥過你,蔣雯麗儘管很兇。這個戲裡面演員是很大的光彩點,包括配角莊嫂,莊嫂有一段話特好,但也可氣,就是要房子那一段,要房子那一段包括在局長面前,真可氣,可是有力量,要表現自己,就掐住了局長的脈門,“就跟局長說,不跟別人說”。這些戲很細,包括配角子女裡面大寶、多多和爸爸媽媽的戲都非常感人,讓人掉眼淚,包括開始的矛盾,開始怎麼樣鬥,到後來怎麼樣和解。這些演員演繹了婚姻過程,如果沒有這些演員很細緻、很準確、很細微的表現,婚姻過程就像流水帳了。

  現在我知道了為什麼要一年一年編演下去,要製造一種平凡感,並沒有驚天動地的事情,但就在家常裡短裡面,一年一年把婚姻積澱下來,所以產生第三個感覺很疲憊,看完以後,也跟這一對夫妻一樣走過了五十年,終於走完了,我真是很疲憊,但是想起來自己的經歷,覺得也確確實實是這樣的。

  第四,我覺得很沉重。確確實實一個人人生的感觸,要說很慢吧可能慢,要很快也很快,我是四十多年的婚姻,確確實實就是這個樣子過來的,很沉重。另外一個沉重,劇中整天吵得我頭昏腦脹,丈夫和妻子吵,妻子和婆婆吵,還有鄰里之間吵,子女和爸爸吵,都吵,幾乎每個人都在吵,沒完沒了,我就很沉重。我覺得這是很真實的,但是不是無意識寫出來一種狀態?倫理道德觀是需要有更新,魯迅先生當時講了我們怎麼做父親,這個裡面的吵,當夫妻一定要吵,這是肯定的,但是不是有不吵的呢?就和我們的文明程度有關係。舊社會,包括封建社會里,剛才講了舉案齊眉、相敬如賓,包括父為子綱,夫為妻綱,軍為臣綱,這是一種規律,這個規律是封建社會留下來的,有一種規矩,我們現在什麼規矩都沒有,是這麼一種狀態。我們怎麼當父親,不太知道,我們怎麼當子女,也不知道,我們怎麼當丈夫,也搞不清楚,我們怎麼當妻子,也弄不大明白,就是這種狀態是我們時代某種程度要文明解決的問題。這個戲給我的感覺需要很多建設,但現在不能提出規範,需要有些原則、規範,為什麼看到外國的電影包括美國,裡面沒有很多物質生活,但裡面也有點文明程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