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諱陰違的兩代詞學:論北宋、清初對“詞為小道”截然不同的態度

前言

宋代詞與清代詞可謂我國千年詞史中交相以輝映的“雙壁”。宋代詞自不必多說,明代陳子龍以“有愧宋轍”為本朝(明代)詞扼腕,陳廷焯等清代詞論家也認為是“

詩莫盛於唐,而詞莫盛於宋”,同時,隨著王國維將唐詩宋詞為各代文學代表之後,宋詞更是成為了“詞體”的代名詞;而論清代詞,同樣也完美了完成了千年詞史的收官,論詞學風氣之盛、詞作詞人數量之巨,視以宋代也不遑多讓,龍榆生總述清詞成就時甚至稱清詞是“直當接跡賢,或且有賢未闢之”(《中國韻文史》)。

陽諱陰違的兩代詞學:論北宋、清初對“詞為小道”截然不同的態度


然則兩代詞學雖然大盛,但仍需注意的是,宋人填詞往往“陽諱詞名”:即宋人填詞成風,但大部分文人卻尤恐“好為小道”而以汙文名,故多不以《詞集》為集名;逮至清初詞壇,則卻往往“陰違其名”:清人作詞多內有衷腸,但卻都不約而同的以“詞本小道”為掩護-------------二代對“詞為小道”這種陽諱陰違的態度,不得不注意。

掩耳盜鈴:陽諱其名的北宋詞壇

算起來,宋人所謂的“詞本小道”實際上是彼時文人對於詞體地位最為真實的態度。很多人號為宋詞、唐詩並肩而爭據,但其所援引的論例卻大多不出於王國維《宋元戲曲考》的序言----------真從宋人中的相關文獻記載,是幾乎找不到宋代詞與詩同列的證據。以理論來看,宋關於“詞”的批評,除去寥寥數本不成文的詞話之外,更多的都是散件在諸如陳師道之《後山詩話》、楊萬里之《誠齋詩話》、周紫芝之《竹坡詩話》等詩論批評之中,而從創作角度來看,諸家詞人甚至為詞作集結都要“陽諱其名”。

陽諱陰違的兩代詞學:論北宋、清初對“詞為小道”截然不同的態度


音樂有雅鄭一說,雅即是“華夏正聲”,是儒家名教之旨意;燃宋詞所本是燕樂,燕樂又稱之為“宴樂”,是“胡夷里巷之曲”---------這種以胡樂構成的音樂體系怎麼可能被當成是“雅音”?自然而然的,燕樂就被歸類到淫哇的“鄭聲”之中,甚至還會與佞人相併論。

王荊公初為參知政事,閒日因閱讀晏元獻公小詞而笑曰:“為宰相而作小詞,可乎?”平甫曰:“彼亦偶然自喜而為爾,顧其事業,豈止如是耶?”......平甫正色曰:“放鄭聲,不若遠佞人也。”《東軒筆錄》


陽諱陰違的兩代詞學:論北宋、清初對“詞為小道”截然不同的態度


此外,歐陽修晚年作《採桑子·西湖念語》也記載道:“因翻舊闕之辭,寫以新聲之調,敢陳薄伎,聊佐清歡”。我們注意到,歐陽修所言是提到了宋代樂的一次轉變,即“舊曲改新腔”的音樂體系過渡,改進後的宋樂,按《宋史·樂志》所稱是“轉加流麗”。文人們與倡樓酒館,按歌詞需要即便是歐陽修、晏殊等人都有所謂的“鄭聲之詞”,如此一來,文人們既想作詞以樂,但又不願意背上為鄭聲的名頭。龍榆生在《詞體之演進》一文中便提到士大夫們“而為撰歌詞,陽諱其名,而陰用其實”的詭譎操作----然“掩耳盜鈴”,不外如是了。

陽諱陰違的兩代詞學:論北宋、清初對“詞為小道”截然不同的態度

按龍先生所考證宋人以今曲子而製作的歌詞集中,所題調名有“樂章”、“樂府”、“琴曲外篇”、“詩餘”、“漁笛譜”、“語業”、“長短句”、“歌曲”、“別調”等等。如朱祖謀《彊村業書》所校核各家詞集標題中,有范仲淹的《范文正公詩餘》、柳永的《樂章集》、蘇軾的《東坡樂府》等共計五十四種不同的“雅號”。龍榆生作此種考據,本意上是要為詩詞界限、詞之起源為證引,但我們從這些這些分門各異的標題中,也能看出文人對於“詞體”曖昧不清的態度--------經過數百年涵養的曲子詞,雖已在朝野上下蔚然成風,但只因上“不喜鄭聲”,遂演變成“此地無銀三百”的詞壇面目來。

別有衷腸:陰違其名的清初詞壇

請代詞之盛是區別於宋代詞的。宋詞之盛多的是因為音樂而盛,而清詞之盛則是捨去音樂關係之外,純粹是以“文體”而盛,換而言之,清代詞完成了“詞本抒情”之文學功能性的興替後,已經不再是屬於“詞本小道”的範疇之內了--------這也是“清詞中興”一個非常關鍵的辨定。即是如此,脫離“小道”的清詞,卻又被清初文人們強行界定在“小道”之中。

酒闌燈炧,往往以小令慢詞,更迭唱和;有井水處,輒為銀箏檀板所歌。念倚聲雖小道,當其為之,必崇爾雅,斥淫哇;極其能事,則亦足以宣昭六義,鼓吹元音。(《靜志居詩話》)


陽諱陰違的兩代詞學:論北宋、清初對“詞為小道”截然不同的態度


清初詞壇殊為複雜,有明代遺民如宋琬、吳偉業等,也有清系文人如王世禎、毛奇齡等,順治、康熙年間,雖然清政府頗能接受漢文化的融合,但對於明遺文人、江南文人卻嚴苛至極。順治十四年有“科場案”、次二年又有“奏銷案”,重點打擊對象都是江南、江東等地的士子、文人。故此,文人面對舊所不與、新時難往的絕望時代,如何不激盪於詞章之內,返騰於寄託之中?可悲的是,這些情懷又不能為盡情抒發---------面對文字獄,文人們又必須更加謹慎,這時候,宋人所謂的“詞本小道”則成為了彼時詞人的掩護體。朱彝尊所謂:“蓋時至而風會使然”(《水村琴趣》序)可謂直見。

陽諱陰違的兩代詞學:論北宋、清初對“詞為小道”截然不同的態度


這種對“詞本小道”陰違其名的態度在清初遺民、本系之中又呈現兩種不同的面目來。按葉恭綽《廣篋中詞》所言云:“喪亂之餘,家國文物之感,蘊發無端,笑啼非假”,葉氏所謂的“喪亂之餘”,便是指遺民詞人的創作態度。明末遺民雖有仕清者如宋徵輿,也有抗節者如陳子龍,然不論如何自處,其詞以“豔科小道”為掩體,實又為寄託之事。陳子龍詞自且不論,即便是仕清之宋徵輿也如此為之,如其《蝶戀花》一詞雲:

寶枕輕風秋夢薄。紅斂雙蛾,顛倒垂金雀。新樣羅衣渾棄卻,猶尋舊日春衫著。○偏是斷腸花不落。人苦傷心,鏡裡顏非昨。曾誤當初青女約,只今霜夜思量著。

“新樣羅衣渾棄卻”與“猶尋舊日春衫著”兩處,前句是反寫宋徵輿所選之路(仕清)已是騎虎難下;但內心依然在“故國之念”中輾轉而難再往之。當時“青女約”已成仄誤,只能從以“思量”神傷。故詞人的故國、今朝之思量,全藉以豔科托出而已。

陽諱陰違的兩代詞學:論北宋、清初對“詞為小道”截然不同的態度


除去明遺民詞人以‘小道’為“寄託”掩飾之外,清詞人們處理方式則更為消極。彼時以浙西詞派為代表,尊姜夔、張炎,順應成平,高標大雅,全為“盛世之音”尤少感嘆之音。朱彝尊雲:

“詞雖小技,昔之通儒鉅公往往為之,蓋有詩所難言者,委曲倚之於聲。其辭益微,而其旨益遠。善言詞者,假閨房兒女子之言,通之於《離騷》、變《雅》之義,此尤不得志於時者所宜寄情焉耳”。《紅鹽詞序》

《紅鹽詞·序》雖然提到了清初詞壇“陰違其名”的創作態度,並提到了《離騷》、變《雅》之義,但浙西詞派不論比興,不談寄託,汲營於詞辭雕工之中而尤不自覺,雖以姜張為代表,但整個浙西詞派中真能傳姜夔、張炎真髓的詞人,幾乎沒有。

陽諱陰違的兩代詞學:論北宋、清初對“詞為小道”截然不同的態度


結言

宋代、清代對於“詞本小道”的態度,是由整個時代中之政治、經濟、文化所共同影響而反射出來的。倘若從詞學傳續的積極意義上來說,清代對於詞的態度顯然比宋代詞更加正面且積極的。詞至北宋已逾數百年,但在長調、慢詞的發展中卻尤其遲緩----------這無疑是宋文人對於詞體畸形的態度所致;反觀清詞,三百年間,從陽羨到浙西再到常州,審美潮流更迭往復,詞體愈發精研,詞論愈加豐富,雖清初為文獄所累,但詞學發展卻更加勁韌。

當然,筆者所言並非指清詞水平要高過宋詞,而是指清詞因對詞態度的不同,使得詞開拓了宋人未到的局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