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猛龍和張黑女有何關係?

中國書畫郵(ZGSHY0816)今天

《張猛龍碑》全稱《魯郡太守張府君清頌碑》。北魏正光三年(522)正月立,無書寫者姓名,碑陽二十四行,行四十六字。碑陰刻立碑官吏名計十列。額正書“魏魯郡太守張府君清頌之碑”三行十二字。古人評價其書“正法虯已開歐虞之門戶”,向被世人譽為“魏碑第一”。

沈曾植評:“此碑風力危峭,奄有鍾梁勝景,而終幅不染一分筆,與北碑他刻縱意抒寫者不同。”康有為謂:“結構精絕,變化無端”、“為正體變態之宗”。該碑已開初唐楷書法則的規模。----《古代碑帖鑑賞》 費聲騫



魏晉南北朝是我國曆史上政權更迭最頻繁的時期,在充滿權謀、仇殺或弱肉強食的三百多年三十餘個王朝交替興滅的過程裡,社會思想活躍發展,文學藝術等領域出現前所未有的局面。南北朝時期佛教盛行,是我國信奉佛教的一個重要時代,龍門石窟、雲岡石窟等地大造佛像。外來宗教的輸入和興起,生死輪迴觀念的急劇膨脹引發了人們對來世的美好渴望。社會貴族階層高度重視今生的墓葬,勒石銘文,以彰顯生前的功德和偉績。在這個時代大背景下,《張猛龍碑》、《張黑女墓誌》、《龍門二十品》等的出現就不足為怪了。


幾百年的戰亂,不知有多少史料典籍被銷燬和遺失,而沉睡在地下的墓碑卻僥倖地存活了下來,隨著不同程度的被發現,為我們撩起了歷史面紗的一角,而正是這不經意的出土,其意義遠遠大於墓碑本身。僅僅就是那些點橫豎撇拉組合而成的單個漢字已經足以大放異彩,讓人拍手叫絕了。


北朝書法由隸而始,入楷而終。自唐代始,中國書法便一分為二,以“帖”和“碑”的形式向前推進。“帖”以“二王”為正宗,“碑”以唐楷為圭臬,而作為唐楷之濫觴的魏碑卻被長期擱淺在書法主流之外。書法在唐朝發展到一個歷史空前的制高點上,已經相當的成熟了,讓後人難以望其項背,之後出現的黃庭堅和趙孟頫等書家已經是唐楷之後廖若星辰的榮光,書法繁花似錦的局面已經一去再也不會返回了。書法藝術和其它藝術形態一樣,都遵循著古質今妍的變化規律,當它發展到極為完美之時,美的表現方法的運用日趨程式化,往往會使藝術生命趨於衰頹,書法在歷史滾滾潮流的推波助瀾下最終終結在了無生氣的館閣體。


難道中國源遠流長的書法藝術就這樣悲哀地壽終正寢了嗎?


讓人耳目為之一新,精神為之一振,趙之謙、包世臣、康有為和梁啟超等為其佼佼者。包世臣《藝舟雙楫》和康有為的《廣藝舟雙楫》成了當時最為著名的魏碑書法理論著作;魏碑的倡導被提到了一個空前的高度,孕育了一代又一代的書法大家,他們對魏碑臨池不輟,潛心臨習,融會貫通,最終走上了自己的風格之路。


由此,魏碑成熟時期的《張猛龍碑》和《張黑女墓誌》等作為書者重點臨習對象的意義就不言自明瞭。



需要明白的是:不管是《張猛龍碑》的雄強剛健、勁削挺拔,還是《張黑女墓誌》的雋美而不失古意、整飭而多變,都只是魏碑的滄海之一束,冰山之一角。像《李璧墓誌》、《元倪墓誌》、《龍門二十品》等等都各具特色,一塊碑石就是一座書法學習的寶藏。偶聽坊間傳言,某大城市一戶人傢俬藏一塊碑石,全家以拓碑石的拓片為生,一天僅拓數張,一張賣至近千元,生活愜意而無虞。如此營生,一塊碑石成了活生生的搖錢樹。此當為笑談耳。 


張猛龍和張黑女有何關係?

中國書畫郵(ZGSHY0816)2020.2.9 歡迎添加關注!


張猛龍和張黑女有何關係?


張猛龍和張黑女有何關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