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陰“惠企25條”為穩外貿注入新動能 政企攜手保障全球市場供應

江陰日報訊(記者 孫婧婧) 3月11日上午,記者在雙良集團換熱器產品的生產車間看到,排在兩邊滿滿當當的設備都是即將交付海外的訂單產品。這個車間的復工率達到了85%,生產線正在滿負荷運轉,確保海外訂單能夠按時出口、完成交付。據悉,換熱器事業部的產品90%都是服務於世界500強大型企業。雙良對訂單的重要性以及時間緊迫性作了一個先後排序,優先保海外訂單、出口產品,在國際客戶面前樹立了良好的信譽形象。

江陰製造“朋友圈”遍佈全球,不少產品都是海外客戶急需的核心零部件,如果不能按時交付,既會影響工程進度,也會影響江陰企業的信譽。面對大洋彼岸的翹首以盼和疫情防控的嚴格規定,如何確保海外訂單準時“走出去”,這是不少企業不得不面對的難題。面對發展所需,我市各級各部門出謀劃策把方向,外貿企業主動作為跟得上,政企攜手全力為江陰製造與海外市場互聯互通掃清陰霾。

3臺冷卻器,2個備件箱,用3個40尺的開頂集裝箱裝運……最近,雙良節能的這批設備登船啟航,發往美國空氣化工產品有限公司在寶島臺灣投資建設的項目現場。雖然設備早已生產完成,可是受疫情防控影響,從上海港調劑集裝箱司機前來運貨,對企業來說是個不小的難題。在相關部門的大力協調下,雙良節能順利拿到相關證明,第一時間將設備裝車運往上海港。

日前,市委、市政府出臺了“惠企25條”,明確加強對外貿企業的扶持。臨港開發區堅持外貿優先、重點先行、龍頭配套的原則,及時推出“陸改水”方案,加快推動集裝箱運輸產業鏈復工復產,為中信特鋼、三房巷集團、華宏集團、中基複合材料、德瑪斯特等企業全力疏通水運通道。江陰海關積極為企業進出口開設綠色通道,創新申報模式,確保外貿企業原料進得來、產品出得去。來自市商務局的數據顯示,目前,全市外貿企業已全部復工,正開足馬力火熱生產、搶抓訂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