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陽縣東莊鎮:春華種下“黃金果” 盼到秋收果實沉

春回大地、萬物復甦。在山東省泰安市寧陽縣東莊鎮韓莊嶺經濟林片區裡,西韓村的果農們正在搶抓時機,平整土地、挖壕回填、栽植剛從煙臺棲霞運送來的蘋果樹苗。

寧陽縣東莊鎮:春華種下“黃金果” 盼到秋收果實沉

產業找對頭,脫貧有勁頭。按照東莊鎮經濟林發展規劃,韓莊嶺是發展經濟林的重點區域,西韓村積極響應鎮黨委政府號召,流轉土地300餘畝,計劃發展蘋果、桃等林果產業。西韓村採取“支部+合作社+基地”的模式,由村黨支部領辦,村幹部帶頭髮展,村民以勞動力、土地、資金等形式入股的方式,規模化經營、抱團式發展,走出一條既強村又富民的共贏之路,激活產業振興的“一池春水”。

“流轉了土地有租金,進來務工還有收入。比自己種地強多了。”西韓村的貧困戶查富才笑容滿面地說。“之前從來不敢想在家門口就能掙錢,如今一畝地租給合作社,一年有400元租金,再到合作社打工,一天有70塊錢的工資,心裡有底,幹活更有勁,日子越來越有奔頭了。”

寧陽縣東莊鎮:春華種下“黃金果” 盼到秋收果實沉

村民王金龍過去常年在外務工,照顧不到家裡,今年,他決定留在家裡照顧老人和孩子,但是一直沒有找到合適的項目,基地開工後,他發現了商機,果斷承包了20畝土地,種植蘋果。“之前很有顧慮,我們自己不懂果樹管理,村裡書記天天來做工作,幫我們統一挖壕、定苗,免費找技術員來指導,沒想到種果樹還能這麼省心。”在基地裡種苗子的王金龍老兩口談起種樹,滿滿的感動。“現在政策這麼好,我打算長期跟著村裡發展經濟林。下一步,時機成熟了,我還想擴大土地承包規模。”

“生態是最大的發展優勢,經濟林是群眾身邊挪不走的綠色銀行。”西韓村黨支部書記高榮華說。調優結構,盤活資源,創新模式,經濟林產業發展的活力正逐步釋放出來,將最大限度激活農村發展內生動力,實現農村產業結構調整和產業扶貧的共融共促。

寧陽縣東莊鎮:春華種下“黃金果” 盼到秋收果實沉

如今,在東莊大地上,更多的特色高效經濟林產業基地正在開闢。和煦的春風裡,群眾栽下一株株“黃金果”,盼望著秋天收穫累累的碩果,體驗著幸福都是奮鬥出來的快樂。(馮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