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書協理事談隸書創作應注意的法則


中國書協理事談隸書創作應注意的法則

張建會,1960年4月出生。現為中國書協理事、隸書專業委員會委員,天津市文聯副秘書長,天津市書協常務副主席,國家一級美術師。多次出任中國書協主辦的全國書法大展評委。出版有《張建會書法作品集》。

在我初學書法的那段時光裡,最值得回憶的是初次見到漢碑石刻拓片時,那風蝕模糊的字跡及碑刻斑駁的石花呈現出的那種渾樸氣象,深深地印在我稚嫩的藝術生命的潛意識中。後來又逐漸接觸了漢畫像石刻、霍去病墓石雕群像以及大量的漢碑摩崖石刻等,其所承載的華夏文明的正大氣象,成為我對漢隸書體創作的基調,也是我多年來對隸書的審美追求和表現自己心靈的藝術形式。

中國書協理事談隸書創作應注意的法則

隸書菊松書畫聯


在三十多年的習書過程中,我深深地感到學習隸書入門容易提高難。隸書技法看似簡單,實則在用筆上最難把握,需要潛下心來細細揣摩、深入錘鍊。它不只是筆法技巧層面的問題,更強調精神層面的筆墨意韻及金石氣息,這就需要有一定量的沉澱和積累,在反覆參悟體味中來尋找浸透於兩漢刻石中的內蘊和風骨。

簡帛書的出土,讓我們比清代書家有眼福。但我以為簡帛書不能直接取法,只可取意。在湖南省博物館我曾看到過簡帛書,字跡很小,像是小楷。要將這麼小的字放大後取法,很難寫出漢隸雄渾樸茂之氣象。我認為在隸書創作上應“宗漢碑法度,取摩崖氣象,尚簡書意趣”。簡帛書在為解讀和追尋漢碑石刻精髓和隸書作品的書寫性方面提供了佐證和有效資源。

漢碑石刻作為豐富的“寶礦”,相對帖學而言,至今還沒有完全被全面深入地開掘,尚有很大的開拓空間。漢隸復興於清代,在此三百年間就成就了鄭簠、金農、鄧石如、伊秉綬、何紹基、趙之謙等隸書大家。我們現在無須奢談隸書的創新,只有沉下心來,在前人為我們留下的兩漢刻石和墨跡面前,以多維視角和切入點去解讀挖掘這些寶貴資源,那麼,當代隸書發展的廣闊空間是不言而喻的。

中國書協理事談隸書創作應注意的法則

行草斗方

隸書作品的創作應以漢碑的金石氣息為基調,而不是對漢碑風蝕斑駁的文字進行機械刻意的描摹。隸書主要在於把握用筆的遲澀,即每個筆畫的逆入平出,使筆鋒與紙產生的摩擦阻力增強。漢碑雖是石刻文字,但在隸書作品中也應注重體現出筆情墨趣,在追求金石氣的同時不失書卷氣,否則隸書創作易墜入粗俗怪野之魔道。

我當前在書法創作上,主要是對《漢西狹頌》、《漢楊淮表》有所偏重,以往比較注重加強用筆的力度和線條的形質;現在在隸書作品中,我有意識將漢摩崖石刻作為創作給養,沿著追求大氣而不失韻致、暢達而不失意味的創作思路去豐富自己的隸書面貌。

來源(《書法報》2011年第35期,原標題:隸書創作有感,作者:張建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