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期間,杜月笙在香港有哪些驚險故事?

雲緋


上海淪陷,客居香港期間,杜月笙曾促成一件大事。為了這件大事,他幾乎喪命,僥倖脫險後,最終還是落下了難纏病根。

最後杜月笙死,就死在這個病根上。

聊這件大事前,不妨先簡單說說抗戰期間杜月笙在香港都幹了什麼?

如果問杜月笙風雲一生,哪個階段最讓人欽佩的話,淞滬會戰期間算一個,另一個就是客居香港期間。

有一點很多人比較模糊,杜月笙用金蟬脫殼之計從日本人眼皮子底下逃離上海後,日本人其實是很想打擊杜月笙在上海的勢力的。因為這個,杜月笙到香港後乾的第一件事就是跟日本人在上海灘掰手腕。

1·28時,杜月笙曾說過,日本人要是敢過租界打中國人,他三個小時內要上海租界毀滅。上海灘江湖皇帝是有這個實力的,所以當他到香港後得知自己的門徒因自己逃離遭到日本人瘋狂報復的時候,他第一時間向上海灘發出了江湖號令。

這江湖號令濃縮下來就一句話,讓上海這座城市的日常運轉瞬間陷入癱瘓!

這一狠手下去,日本人果然服了軟,從此不再為難杜月笙門徒。

保護了上海灘的門徒後,這些門徒隨即成了杜月笙在上海的地下抗日力量。遙控這些門徒,杜月笙為抗戰做了不少貢獻——第一樁,將大量有落水危險的北洋元老營救到了香港,此事不容小覷,很有力地打擊了日本人企圖鼓弄傀儡政權的險惡計劃:第二樁,國府幾乎所有潛伏進上海的高層人員都是由杜月笙提供的全程保護,遇到有人被捕需要營救的時候,杜月笙更是不惜重金,傾力相幫;第三樁,杜氏門徒全力協助了軍統在上海的諜戰、鋤奸;第四樁,香港的杜公館成了戰時賑濟中心,不僅幫助了很多逃難的富人,對底層窮苦百姓的救助也不少。

總之,這個階段的杜月笙是很有家國情懷,民族骨氣的——

但就巨大影響而言,以上這些事都無法跟接下來的這樁大事相比。

高宗武,1905年生於浙江樂清,早年留學日本,1931畢業於日本九州帝國大學,典型的日本通。自日本回國後,高宗武很早就進入了外交領域,主要負責對日外交工作,年僅29歲即擔任了國民黨外交部亞洲司司長,很是年輕有為。

因為深得蔣介石器重,蔣介石成立國防設計委員會後,高宗武以日本問題專家被聘為國防設計委員會委員。抗戰全面爆發後,蔣介石對他又委以重任,派他到香港負責對日情報工作。

可能是仕途太順人很飄的緣故,亦可能是野心太大想登更大的舞臺,結果到香港沒多久,這傢伙就背叛老蔣,和日本人裹在了一起。

高宗武在日本的人脈十分深厚,跟日本前首相犬養毅的兒子犬養建是大學同學,而當時犬養建剛好就職在臭名昭著的日本華中特務機構——梅機關。

利用這層關係,高宗武很快和梅機關的影佐禎昭搭上了關係,然後就開始幫日本人運作親日事宜。汪精衛就是高宗武推薦給影佐的,從某種程度上講,汪精衛後來從重慶叛逃到河內,再回上海,高宗武在其中起了不小的“促進”作用。

得知自己頗為器重的外交人員徹底站隊汪精衛陣營,老蔣一度向軍統下達了制裁令。

隨後的一段時間,高宗武隨汪精衛頻繁赴日,秘密與日本內閣談判,但就在汪精衛與日本人簽訂所謂的和平條約時,高宗武懷疑了,猶豫了,他深感自己所做的一切哪裡是和平救國,分明是萬劫不復的賣國投敵。

加之汪偽政權內部的爭權奪利,高宗武是既後悔,又心灰意冷。

究竟該何去何從呢?

高宗武有些想反正。

但沒有值得信賴且又有現實能量的人從中牽線搭橋,作擔保,這個正並不好反,弄不好就是回頭即死。

為此,高宗武找到自己十分信賴的老前輩黃溯初,問該怎麼辦?

黃溯初是個明大義的老前輩,杜月笙認識此人後也是一生敬重。老前輩給高宗武打氣,也給他立定了決心,為國為家,回頭是岸。

就這樣,高宗武下了反正的決心。通過黃溯初的同鄉關係,他找到了上海灘聞人徐寄廎,拜託徐為他找一個萬無一失的中間人。

聽聞如此大事,徐寄廎第一時間想到了杜月笙。在他看來,只有杜月笙的人品和能量才能確保此事無風無險。

但杜月笙遠在香港,這事又該怎麼辦?

徐寄廎只好去找徐採丞。徐採丞這人不得了,杜月笙避居香港大事最倚重的門徒,在上海灘八面玲瓏,很吃得開的一位人物。

都是有家國情懷的人,一聽這事關係大局,徐採丞立即帶著徐寄廎的親筆字條直奔香港,那張字條很有名——“高決反正請速向渝洽。”

杜月笙看到字條,既震驚又興奮,他知道高宗武反正極有可能帶出汪日密約的全部內容,倘若能將汪日密約公佈天下,那對汪精衛以及日本人的打擊就太大了。

想到這裡,杜月笙做了一個讓眾人驚訝的決定,一刻不等,馬上搭乘最近一班飛機去重慶見蔣介石。

1939年11月5日,杜月笙從香港直飛重慶,向蔣介石彙報請示高宗武反正之事。

兇險即發生在此行途中。

飛機飛到一半,突然遭遇日軍戰機。日軍戰機一見是中國民航飛機,立即集中火力掃射。為了躲避日軍戰機的掃射,杜月笙所乘的客機不停地拉昇,不停地下降,所幸這架客機技師的飛行技術高超,經過一番周旋後,終於擺脫日軍戰機,化險為夷。

杜月笙有驚無險,逃過此次大劫,按說是非常幸運的。但20世紀30年代的民航客機,機艙內設施十分簡陋,根本沒有空氣調節裝置。當飛機上下翻騰的時候,本就有氣喘病的杜月笙被折騰的幾乎喘不過氣來,幾乎昏厥。幾天後再次搭機返回香港時,杜月笙是被人用擔架抬下來的。

自那以後,杜月笙的氣喘病就算落下了一個難纏致命的病根,身體每況愈下。

但就是在身體遭受如此重創的情況下,杜月笙還是把此事辦到了滴水不漏,無風無險。

蔣介石要他辦的,他辦到了。高宗武一家他亦成功地營救了出來。

最終,汪日密約被徹底披露,恨的汪精衛幾度派人到香港想暗殺杜月笙。


黑句本


1939年初的一天,上海青幫頭子杜月笙來到香港一家“江南春飯莊”吃飯。杜月笙與兩保鏢一行三人來到飯莊二樓,這裡寬敞,食客較少,只有靠牆角的兩張桌有兩對戀人在用餐,還有中間一桌三人在用餐。杜月笙選了一個靠窗的餐桌坐下。杜月笙環視一週,以他獨特的眼光一看便知中間桌三人是當地的地痞無疑。席間,來了一個討飯的,先後到兩對情侶及中間桌三人討錢,最後來到杜月笙面前。當討飯的將手伸向杜月笙時,保鏢抬手一擋,不想討飯的就四腳朝天,並將旁邊放皮包的凳子也碰倒了。討飯者起身將凳子扶起並將皮包拾起放好後就要走,杜月笙叫回討飯者並給了一塊大洋。不久,旁邊桌三人又吵了起來,且口出不遜,並與杜月笙的保鏢打了起來,幾招過後,那三人哪是保鏢的對手,便倉惶逃去,這一鬧必然是桌椅翻倒。杜月笙突然感到不對,立即將皮包拿起查看,發現皮包內的一個小包不見了。杜月笙大驚失色。原來,小包內放有兩萬港幣,一塊玉佩,一本空白支票簿和一張“密件”紙。原來,汪精衛剛成立偽政府時,與國民政府之間誰強誰勝的局勢並不明朗。為了給自己留有後路,杜月笙曾偷偷地支助汪精衛50萬元大洋,並要求汪精衛在收據上簽字為證。而那張“密件”紙就是這張已由汪精衛簽字的收據。這要是被軍統、蔣介石知道,就有可能定自己一個漢奸罪,甚至性命不保。
情急之下,杜月笙立即命人去找那個討飯者和那三個食客,但人早已不見蹤跡。為了不聲張,杜月笙只好出大價錢找到當地幫會頭子和部分警察私下調查。經過分析,兩對情侶食客當時沒有靠前,不應是他們所為,討飯者和三個食客最為可疑。經過一番調查、尋找,終於找到了討飯者和那三個食客。經審訊確認,他們四人沒拿丟失的小包。那小包怎麼會沒有了呢?保鏢確認,到飯莊時,他還見小包在皮包內。大家再次分析,飯莊內能接近皮包的只有上菜跑堂的了。經瞭解這個跑堂的叫陳友三,曾學過武功,來此店時間不長。由於他會武功,又有接近皮包的機會,他的嫌疑最大。
杜月笙便派人跟蹤陳友三,發現他常去一家妓院,與一名妓女較為親近,並在妓女處搜到了丟失的那塊玉佩。經訊問,確認玉佩是陳友三給的,便立即到陳友三家抓捕,但陳友三還是功夫了得,竟然逃走了。來人在陳家搜出皮包,只有支票簿和那張“密件”紙。
其實,杜月笙在抗戰期間為國家也作過不少好事,如為抗戰捐獻不少錢財和物資,與戴笠合作,成立了近萬人的“抗日別動隊”直接與日寇作戰等。

雲緋歷史號:故紙堆間
雲緋文學號:芳緋文學
歡迎點贊和評論

雲緋


杜月笙在香港期間 以中國紅十字會總會副會長的身份主持募款支援國家抗戰,從海外華僑處募集善款和物資發往大後方有力的支持祖國的抗戰賑災事宜 ,為策動高陶反正二次飛往重慶會晤蔣介石,調停汪偽政府七十四號特工總部和軍統間暗殺大戰保存軍統實力,暗殺做漢奸的張嘯林....總而言之杜老闆客居香港人沒閒下來,該乾的都幹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