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屆畢業生面試時什麼行為會讓面試官感覺幼稚?

yEs_HeLlo


應屆生在整個求職場中屬於基層中的基層,猶如一張白紙,相對經驗來說,可塑性與品德顯得更為重要,因此,在面試時,一些操之過急,或者思慮不周的行為,都會讓面試官極為反感,覺得幼稚還好,應屆生這麼基層的崗位,真的一個不爽就把你淘汰了,一點也不心疼。

1、張口閉口畫大餅。雖然職業規劃很重要,每個應屆生也上過職業規劃的課。但一個初入職場的畢業生,一問及職業規劃就是以後做總監,做ceo,coo,難免讓人呲之以鼻。HR其實只是想知道你的穩定性如何,3年內在公司會不會待長久,畢竟,誰也不喜歡幹幾個月就跳槽轉行的員工。因此,面試時請收起你的雄心壯志,那些話去和家人說!

2、對自己的過去成就洋洋得意緊咬不放。可能有的人學生時代又是獎學金又是學生會主席又是團委書記,彈得吉他跳得了舞溜得了滑板,但那是過去式了,不代表你未來也能如此成功,過去可能讓你現在起點更高,但一味強調過去的成就只會讓HR厭煩,畢竟你的那些成就對企業不一定有用,在企業裡面,你也只是一個極小極小的角色。

3、思想與行為過於自我,一副胸有成竹的自負模樣。在面試的過程中,眼緣是個神奇的面試道具。資深的HR可以在聊天中觀察你的言行與邏輯思維判斷應屆生的品格是否有問題,沒有基本禮儀,態度強勢,自我都是相當幼稚的行為,不管你技術多麼過硬,公司大牛多得是,謙遜才是面試的成功秘訣

4、過份在意薪資福利,工作強度。就像找女朋友一樣,不可能一見面就說我們結婚吧,總要有一個相互選擇的過程,然後你再求婚。薪資,工作強度等是最基本的問題,但可以在後續與hr私底下溝通或者談薪環節進行。而不是在面試官問你有什麼需要問的這個環節去大談特談,這隻會讓HR覺得你計較,敏感。有人可能覺得那不一開始問清楚等到最後發現企業不是我想要的那不是浪費時間嗎?但很多信息在一開始投遞簡歷時就應該看清楚,而海投,就是HR覺得最幼稚的行為!

應屆生對於企業來說是新生力量,但遠沒有非你不可的地步,面試時實事求是,謙遜的態度,再加上過硬的專業能力才能給自己加分,否則再好的學校都是白搭。


無憂精英網


每年校招都有很多同學在面試完後自我感覺良好,最終卻痛失offer而百思不得其解,以下的這些雷區很有可能就是你戰敗的原因:

1.缺失禮節

從接到面試通知郵件或電話開始,其實就已經是面試的一部分,很多同學張嘴不帶稱呼,對話沒有禮貌,郵件不夠尊重,導致印象分大減。所以必須養成禮貌用語的習慣,只要看到陌生來電就多留個心眼,準備好自己的態度,儘量選擇安靜的環境。未接來電必須回撥,收到郵件必須回覆,若無法參加面試或需要調整時間,可以發郵件聯繫,同時在工作時間致電溝通,不要不聲不響缺席。

2.自吹自捧

有時候面試官刻意營造輕鬆的面試氛圍,並且不斷給予肯定,讓面試者容易越聊越high,因為放鬆的環境中才能體現出一個人真實的特質。這時很多同學就容易把自己說飛,過分吹噓過往的經歷,我就遇到過一位有創業經歷的同學,不是創始團隊成員,只是後期參與過的執行者,卻一直吹噓整體盈利數字有多大而沾沾自喜,但在我看來,首先整體盈利幾乎與他沒有關係,其次過分滿足於過去說明現在並不足夠好。

3.有且只有喜歡

一味只是說自己喜歡這個行業,對這個工作感興趣,卻說不出為什麼自己能勝任這個崗位這份工作,為了可以承擔這個工作而付出過什麼努力。這是致命的幼稚,工作不是憑藉一腔熱情就可以做好的,這裡特別提醒跨行業或專業發展的同學,請為你的喜歡和興趣付諸行動,去做好行業研究、企業瞭解、崗位分析,去報名專業課程,去實習積累經驗。

4.不懂裝懂,高談闊論

除非你研究十分深入,有足夠的知識量支撐,否則不要對於行業、政策、宏觀環境、發展前景高談闊論,這對於資深的業內人士而言就如同四十歲的老司機聽初中生講愛情。當然這也是經常被問到的,回答時可以儘量落到實處和細節,回到自己熟悉的領域,實在不懂,可以坦誠自己對這部分的關注度還不夠高。另外,少一點“我以為”“我認為”,這些語句開頭後面的內容,一般都是粗淺的、有偏差的,經不起推磨的,一旦被追問就很容易打臉。

5.期望過高

不要一味強調你是來嘗試和學習的,希望公司可以給你更多機會,給你安排導師和培訓,讓你的XX能力得到提升...企業需要的不是索取而是付出,在你想要提出這些要求的時候,你應該先告訴企業你具備什麼能力、能帶來什麼價值,不然企業為什麼要為你的嘗試買單。

6.職業規劃又大又遠

職業規劃是面試中經常出現的問題,千萬不要說得那麼偉大,一聽就是笑話,比如面試審計說自己未來想做partner,面試銀行說自己未來想做行長...這個問題其實要考察的是從業穩定性,所以你只需要考慮3年內你會在哪個行業、哪個類別的工作崗位上就可以了。

更多職場乾貨,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職場大叔(微信號:iri365)

職場大叔Allen


其實不止是應屆生,許多求職者也並不太懂面試的“規矩”,這並不是說面試非得順著面試官的想法走,面試官高高在上。

只是面試時間也就那麼1個小時左右,難道不應該把握好時間展示出自己的亮點嗎?

做HR多年,也面試了很多場,我覺得有這幾點可以注意避免一下,以便更好地在面試中展示自己:

01避免照讀簡歷

一般面試有30分鐘左右的自我介紹時間,這個時間並不是給你把簡歷的內容從頭到尾又讀一遍的。簡歷的作用是書面的展示自己,面試是用語言表達全面的展示自己。所以其實面試官面試前都會看一遍你的簡歷,如果你面試的時候又讀一遍,就很浪費時間了。

那麼面試應該說什麼呢?同樣是圍繞著簡歷內容講,但是有重點的講,挑出自己經歷跟崗位相關經驗來說,並且用具體工作事例來證實自己這方面的工作能力。

簡歷上面都是列點的概括以往工作內容,而如果面試用具體生動的事例去證實,這容易讓人記憶深刻(聽故事總比劃重點有趣吧),也是一個論證的過程,更有說服力。

02避免結束面試後問薪酬福利

面試結束後,面試官往往會問求職者有什麼問題想問。有時候,求職者就會非常關心薪酬福利方面,就會不停詢問:這個崗位工資多少?平時公司有什麼福利?年終獎發多少?節日會發什麼?幾年調一次薪?等等。

但其實這些這麼具體的薪酬,其實是屬於公司保密內容的,不希望隨意裸露就告訴外來人(因為你還沒入職),而且你還問得這麼仔細,就想是臥底公司來調查的一樣。

而且你不一定通過了這次面試啊。而且給求職者問問題的時候,求職者只關係公司的福利怎麼好,工資多高,給公司的印象就是來拿錢享福的,這種印象並不好。應該問些工作相關的問題,職業發展的問題會比較好。這種薪酬的詳細瞭解,應該是公司給你發offer的時候詳細再瞭解。

03避免馬上要結果

求職者會比較心急自己的面試成績,但也不能直接面試結束之後,就問我通過了沒有。因為求職者並不是只有你一個,企業肯定需要對比綜合考慮,面試官也不止一個,面試官也需要商量討論。所以需要預留個時間給企業去考慮,假如心急,可以請教面試官,這次面試表現如何,有哪些需要改進的?大概幾天會有通知結果。

04不來面試不通知

來不了面試或者不能及時趕來面試,一定要電話或者郵件提前通知HR,這是負責人的一種表現。不要遲到了1個小時,趕來才說路上堵車。

其實,面試官最主要還是會看你的工作能力跟經歷,這些細節方面的東西做好是可以加分,做不好可能會有點遺憾,於是有了不好的一點印象。職場中多給別人留個方便,也就是給自己多留了一條路啊。

我是職場老學姐,你成長路上的鄰家姐姐。更多職場乾貨,歡迎關注我的頭條。

職場老學姐


1、應屆畢業生面試難免會有所緊張,本人也是應屆畢業生。所以我覺得在面試官面前表現的過於緊張也會讓對方覺得你比較幼稚不成熟。當然,緊張與否的確和個人性格有關係,但還是要注意稍稍剋制一下自己。

2.面試的時候對方一般都會讓你有一兩分鐘的自我介紹,這時候你就要好好表現了,這時不要再重複個人簡歷上有的內容,而要儘量展示出自己獨特的亮點,讓對方知道,你很優秀。

3、面試的時候不要過於傲慢(除非你有一張相當過人的畢業證書除外),雖然面試的時候的確應該往好的方面說,儘量誇自己的長處,但說話的時候還是要保持一種低調的神情,讓別人認為,你很有才華,且 你也很有禮貌。

4、當面試官問你有什麼業餘愛好時,要跟著你面試的崗位來說你的愛好。例如面試的是文職,卻說自己喜歡跳舞 這就很尷尬了...

5、面試官問你有什麼工作經驗時,千萬不要說自己剛畢業 最缺乏的就是經驗這類話。即使你真的是剛畢業,也要說一些自己之前做過的暑假工、臨時工之類的,突出自己能吃苦耐勞。實在沒有經驗的話也要編一點,只要不要太離譜就行。

——稻香


汽車教練


智聯招聘由於經常被企業作為委託招聘的渠道,面試過成千上萬的應屆生。 在一個論壇中,管理層總結了以下幾點:大多數面試官都認為以下行為會給他們留下幼稚的負面印象。

1.空談熱愛。 由於應屆生往往缺乏經驗,沒有辦法用太多經歷來證明自己在某個行業或者崗位的經驗或技能,許多應屆生都會打感情牌。 打感情牌是可以的,有的時候也是必須的,但萬萬不能空談熱愛。 說一句“我熱愛這個行業”很簡單,但是如果你真心熱愛這個行業,你也許有過相關實習經歷或者校園經歷,也許平時會關注這個領域的資訊與知識。很多應屆生在表達了自己熱愛這份行業之後,不能給出任何證據來證明這份熱愛,甚至連行業基本知識都不太瞭解。 這個行為會被面試官認為是海投簡歷、不真誠的幼稚。

2.隨波逐流 許多學生在大學時沒有考慮好自己的職業規劃與未來管理,可能會隨波逐流,盲目地考證、參加活動。 當簡歷上出現與你的應聘並不太相關的證書,或者可能有一些關係,面試官也可能會隨口一問:“當時為什麼考這個證呀?” 這個時候,有的同學可能會回答,看到別人考我就考了,這種答案會讓面試官覺得這個人不成熟,沒有自己的想法和規劃,比較幼稚。 所以在面試官提出這個問題時,一定要把你的經歷和你的求職結合起來回答。

3.眼高手低,不踏實。 對於沒有經驗的應屆生來說,來公司之後一定是從基層做起,從最簡單又繁瑣的入門工作開始學。 很多學生會覺得不滿足,不甘心做最簡單的事。 而有些面試者就會在面試中和麵試官溝通自己入職後的工作內容,並表現出不願意做這種簡單的事的牴觸情緒。 這種不願意踏踏實實做事的態度,會被面試官認為很幼稚,而且會影響未來的工作,面試官不會選擇這樣的學生。 避開以上幾點幼稚雷區,向面試官展示踏實、認真、積極向上、有想法的你吧!


彈球小姐Lydia


根據個人經歷見聞,只談一點。

應屆畢業生在面試官面前,表現出幼稚是無可厚非的事(被覺得幼稚幾乎是必然的事,不然面試官也太水了),努力展示出成熟的樣子也很可愛很有朝氣。

最忌諱的是為掩飾幼稚而強調自己很牛,吹噓自己貶低他人,也就是俗稱的裝X。

通常這種情況應屆畢業生們會拿出在校學生會中任職的證明,說明自己曾經是學生會主席各種部長幹事之類的(清北的當我沒說),或者是某個很水的職業設計創業大賽(其實是PPT演講大賽)幾等獎。然後你問他GPA是多少,他會說忙於工作,成績沒怎麼注意。

還有一種面試寶典看多了的,本身不是前1%的人尖子,卻在面試快結束的時候會說:你們如果不要我,我會去投奔你們的競爭對手,到時候你們會後悔的……然後面試官們就集體憋笑後斃掉了他。


牆笑裂


應屆生求職,就我所知,經常犯的錯誤有兩個:

1. 搞不清楚面試官到底想知道什麼,開口亂說一通

比如面試官問到:你為什麼覺得你可以勝任這個崗位?

你回答到:因為我學習能力很強,可以短時間內快速學習工作知識和技巧,保證能夠快速進入到工作當中。

但是,其實人家面試官要的是這個答案嗎?要想知道你學習好不好,人家知道就問你學習好不好了。

人家在意的是,你是否具備勝任這個崗位的能力/技能,還有經驗(即便是在校的相關經驗,實習經驗也算,好歹做過一些)。

崗位要求是做數據分析的,那你就直接回答你懂多少種數據分析方法,知道什麼時候該用什麼不同的方法(這就是能力/技能);

然後你在校期間,做了個什麼項目,通過數據分析,你得出了XX結論,幫助XX實現了XX效果,或者你在實習的時候,也參與了幾次類似的項目。(表明你有實際的操作經驗,並不只是知道一些書本上的知識)。

同理,面試官問:為什麼會選擇這個行業/我們公司?

你就別回答說什麼:我覺得這個行業發展好,我聽說貴公司待遇好這類無關痛癢的話。

你就直說:1. 我的能力/技能和經驗比較匹配貴公司某某崗位的要求;2. 通過我對貴公司的瞭解(例如公司的核心技術,或是核心理念),我很喜歡貴公司。

反正說到底,基本上面試官問的所有問題,都是圍繞著”你是否與崗位匹配?“

2. 沒搞明白自己是需要去給公司創造價值的

我知道的,很多應屆生在面試中特別喜歡說的一句話:

我希望能夠加入貴公司,和一群頂尖的人共事,這樣能夠更快的提升自己。

或是:貴公司是行業的領頭羊,我希望在行業領頭羊學到更多的知識。

擺脫,公司給你開工資,買社保,目的是讓你去解決問題,是去做事的,不是讓你去學習的。再說了,等你覺得學習夠了,你是不是就要跑了?

從你進入公司的第一天開始,你的身份就是職場人了,不再是學生了,人家沒有義務去教你,反而你有義務完成交給你的工作安排。

你要是不能再面試中表達出你能給公司帶來什麼價值,卻一直表達出你想去學習,那公司招你進去圖個什麼?


所以,只要你能清楚地告訴面試官,你和崗位匹配,能為公司帶來價值,你喜歡這個公司,就足夠了。

說些其他的,比如工資多少,社保怎麼買,每天的工作時間,出差頻率怎麼樣,甚至公司包不包午飯等等,都無傷大雅。

面試,就是雙方互相瞭解,看是否合適的一個雙向選擇過程,你可以問你關心的問題,但是前提是你能給對方解答他所關心的問題。


小哈哥說職場


[馬思純的微笑]不負責任的說,每天都是面試,見得多了,就看啥都差不多了,所以我們必須有特別的閃光點✨✨✨能打動面試官



求職行動官


很多面試官在面試畢業生的時候,總是無從下嘴,每每問到問題回答的時候感覺答非所問,都不在一個頻道上,得到的答案總是很淺顯和表面,總也得不到面試官想要的答案,導致面試官覺得畢業生怎會如此幼稚。


舉個例子來說:

面試官:說說你在學校裡學了哪些課程?

面試者:學了很多課程,有***,***,說了兩三個,最後想想,太多了,我給忘了,反正關於這個專業我都學了。

面試官:擦擦汗,那你學會了什麼?

面試者:什麼都學會了。

面試官:那你舉個例子?

面試者:我不知道怎麼舉例子,學的太多了沒辦法舉例子。

面試官:好吧,那你總結一下,你學了這麼多年,你如果到了我們這個崗位,你如何把你的知識用到專業的崗位上?

面試者:我是學了很多,但是我也不知道你們崗位要幹什麼,到時候到了該做的時候我自然會用我的專業知識。

面試官:啞口無言。。。什麼都沒問出來。


通過上面的事例可以看出,他們的契合點都不在一個點上。

這也難怪,畢業生專業知識很全面,說明智商很高,但是沒有經歷過職場,職場的情商很低,需要在職場中進行磨合和學習如何為人處世。

畢業生在以前思考問題都是咱在自己的角度上思考,進入職場後,要站在公司的角度去思考問題。同樣的問題得到的結果是不同的。

  • 站在自己的角度上想:我學了很多門課程,就是很多課程,我也不可能全記得住呀,反正我都學了,而且還都及格了,要不然我怎麼拿到畢業證畢業哪?面試官真是白痴,這種問題也問。

  • 站在面試官的角度或者職場的角度去想:面試官問我學了什麼是想知道我哪些課程是他們需要的,學到什麼程度,這時候的回答就會說幾門主要的,公司崗位用的到的,自己學習很認真,分數考得很高,簡單一總結,面試官也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

從不同的角度出發,回答的問題效果是截然不同的,這也是為什麼近年來,很多大中專院校都邀請我去講應屆生的面試技能和技巧。


老袁說職場


八大幼稚金句

【1】我是來學習,我願意學習。

企業是盈利的,不是讓你學習的。學習請回家,工作就是讓你上陣殺敵解決問題的。

【2】我家比較遠,這個工資太低了,能不能給交通補貼啊。

對不起,你沒有優秀到企業覺得非你不可必須要你的地步,尤其是應屆畢業生,所以不但沒有補貼,你還沒有offer.

【3】我是學生會幹部,我有很強的領導能力。

別逗,大部分學生會幹部不過是閒的沒事給自己找了一個事兒幹。學生會那段時間的技能在企業裡有什麼用。領導什麼。你剛去業務都不懂,哪裡來的千軍萬馬給你?

【4】因為爸爸媽媽/叔叔阿姨/同學新聞說這個行業好所以做。

醒醒醒醒,公司要的是能力匹配,不是你是不是看得上這份工作。

【5】加班嚴重嗎,我比較在意生活和工作的平衡。

公司只在意是否盈利,加班,那是必須的。多多益善。

【6】有五險一金嗎,什麼比例,獎金怎麼算。

在意收入是對的,獎金無論是百分之十還是二十,對你來說差異都不大,請先入職再說。

【7】我的學習能力很強。

老兄你學習能力強怎麼沒去清華北大。請把這句話改成,我的工作意願很強,能夠很快學習工作所需要的技能並且有解決問題的能力,比如~~~~

【8】我覺得你們公司XXXXXX

如果你不是真的對公司業務足夠了解,並且確認自己提出的建議能夠馬上被用上。不要給建議!

——————————————————-胡小v ——————————————-

五年食品營銷

三年美妝代購

陌陌電臺主播

專注為二三線城市職場人答疑解惑

希望能為你成長提供乾貨

想變好就來關注我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