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完美國人的“養娃成本”,中國家長哭了……

聽完美國人的“養娃成本”,中國家長哭了……

美國農業部最近發佈的研究報告顯示,美國中等收入家庭,撫養一個出生於2015年的孩子一直到18歲(不包括上大學),需要花費233610美元(162萬人民幣)。

中等收入是指稅前年收入在59200美元至107000美元之間,收入低於上述範圍的家庭可能會花費174690美元(120萬人民幣),收入高於107499美元的家庭則會花費372210美元(256萬人民幣)。

聽完美國人的“養娃成本”,中國家長哭了……

中等收入家庭的“養孩”成本比上一年增長了3%,難怪美國老百姓抱怨,撫養孩子到成年的成本越來越高,尤其是兒童護理、醫療等費用變得日益昂貴。

那麼,中國人養一個孩子,要多少錢呢?

我們先來看下鳳凰財經做過的統計——

▼懷孕生產

聽完美國人的“養娃成本”,中國家長哭了……

▼0-3歲

聽完美國人的“養娃成本”,中國家長哭了……

▼3-6歲

聽完美國人的“養娃成本”,中國家長哭了……

▼7-18歲

聽完美國人的“養娃成本”,中國家長哭了……

▼18-22歲

聽完美國人的“養娃成本”,中國家長哭了……

這樣算下來,中國人養一個孩子,大概要花74~96萬元。

比美國人少多了。

這只是保守估計,鳳凰財經在全國九大城市做一次調查更直觀:

聽完美國人的“養娃成本”,中國家長哭了……

北上廣深一線城市的養孩成本竟然高達200多萬!確實是“超英趕美”了!

中國小城市的養孩成本,就一定比美國低嗎?

沒有條件的對比,都是耍流氓。

單純的對比沒有意義,還要看看中美兩國的收入、購買力與物價。

收入:美國是中國的7倍

來自世界銀行的數據顯示,2015年,美國人均國民總收入為55980美元,中國人均國民總收入為7930美元,美國是中國的7倍!

聽完美國人的“養娃成本”,中國家長哭了……

中國與美國的人均國民總收入 數據來源:世界銀行

購買力:美國是中國的5倍

收入對比要考慮匯率,國際上一般用平價購買力(Purchasing Power Parity,簡稱PPP)進行調整,可以更加公平地比較中國人和美國人的購買力。

2012年,聯合國國際勞工組織曾發佈以“購買力平價法”計算得出的全球列入統計的72個國家薪資購買力。根據這份榜單,美國人的購買力為20563元,中國內地的購買力為4134元,美國是中國的5倍!

聽完美國人的“養娃成本”,中國家長哭了……

部分國家月薪資購買力 數據來源:聯合國國際勞工組織

物價:1塊錢能買啥

收入也好,購買力也罷,只是一堆數字。

少一點套路,多一點真誠。最真刀真槍的對比,還是物價水平。

1塊錢,能買啥?

▼在美國,1美元可以買到1L裝的牛奶

聽完美國人的“養娃成本”,中國家長哭了……

▼在中國,1L裝的牛奶,需要9塊錢

聽完美國人的“養娃成本”,中國家長哭了……

▼在美國,1美元可以買到1板(4粒)5號電池

聽完美國人的“養娃成本”,中國家長哭了……

▼在中國,1板(4粒)5號電池,需要10塊錢

聽完美國人的“養娃成本”,中國家長哭了……

▼在美國,1美元可以買到一個掃把

聽完美國人的“養娃成本”,中國家長哭了……

▼在中國,一個掃把,需要25塊錢

聽完美國人的“養娃成本”,中國家長哭了……

東西不一樣,價格也許有出入。

我們來看看,同樣的商品在兩國的價格。

▼在美國,1美元可以在麥當勞買一杯咖啡

聽完美國人的“養娃成本”,中國家長哭了……

▼在中國,麥當勞的一杯咖啡,需要十幾塊錢

聽完美國人的“養娃成本”,中國家長哭了……

▼在美國,1美元可以買到一瓶固體芳香劑

聽完美國人的“養娃成本”,中國家長哭了……

▼在中國,同樣的一瓶固體芳香劑,需要28塊錢

聽完美國人的“養娃成本”,中國家長哭了……

以上都是小件,我們來看看大件:

奔馳C300運動版

聽完美國人的“養娃成本”,中國家長哭了……

▼美國官方起售價:41125美元(約28萬)

聽完美國人的“養娃成本”,中國家長哭了……

▼中國官方起售價:46萬

聽完美國人的“養娃成本”,中國家長哭了……

價格相差:約18萬

寶馬X5M

聽完美國人的“養娃成本”,中國家長哭了……

▼美國官方起售價:98800美元(約68萬)

聽完美國人的“養娃成本”,中國家長哭了……

▼中國官方起售價:185萬

聽完美國人的“養娃成本”,中國家長哭了……

價格相差:約117萬

果然,沒有比對,就沒有傷害。

這真是一個男人看了沉默、女人看了流淚的結果。

不過——

外國的月亮即使再圓,照亮我們前進的,還是手中點亮的這盞燈。

生活在此處,如人飲水。

向天下所有的父母,道一聲“辛苦”。

但規劃更重於埋頭前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