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裡的龍椅為什麼不是面向正南?

御姐愛清史


去過北京故宮旅遊的人一定對故宮的中軸線概念特別清楚,當然沒去過的通過一些影視資料也會了解一些。中國的建築一直都講究對稱之美,現在的故宮就是一個特別重要的實例,故宮的宮殿建築群就根據對稱之美分佈在中軸線兩側。



大部分人可能都知道北京故宮是明清兩代皇帝生活工作的地方,始建於明朝永樂年間,卻很少有人知道故宮是在元朝元大都的基礎上建立的。

現在這個中軸線也是元朝確定的,故宮就是在以這條中軸線為基準擴建的,所以從元大都的建立中軸線就歪了,至今已歪了700多年。為什麼唐代就已經精確測量的子午線,卻在元朝出現中軸線與子午線的角度差呢,而且根據考古復原的宋朝皇宮中軸線完全與子午線吻合,所以元朝的中軸線與子午線出現偏差是有意而為之。

前中國測繪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夔中羽的老先生最後給出了這個問題的合理解釋。原來元世祖忽必烈為了更好的統治中原地區,將國都由今內蒙古的元上都遷都到今北京建立元大都,但其並不是總在北京,而是實行“兩都巡幸制”,冬天在稱為冬都的元大都生活辦公,夏天回到被稱為“夏都”的元上都。



在建設北京的元大都時為體現兩都統一,故採用兩都的連線作為新都城元大都的中軸線。

但發現其有偏差是上世紀五十年代左右的事了,而明成祖朱棣遷都北京到清朝溥儀退位故宮經歷了二三十位皇帝,不知不覺中這些皇帝像元朝元上都致敬了490多年,不知道那些皇帝知道這件事會怎麼樣,朱棣作為這種宮殿的建造者又回作何感想!

以上就是故宮龍椅不面向正南的原因了,不論怎樣,故宮都是世界現存最宏偉的古建築之一,也是中國木質古建築的最高峰。希望回答對你有幫助,如滿意請點贊支持,謝謝。


愛我中華2020


想必去過故宮的朋友都發現了這同樣的一個問題,故宮裡面擺放著的龍椅居然不是朝著正南位的。這究竟是什麼原因呢?

實際上,故宮是以子午線作為了中心軸來建立的,因為這個地方是最中央的位置,代表了天下權力最集中的地方。但在古代的建築學中有這樣的說法,向著正朝的東西南北這4個方向,都被稱之為是火坑龍。如果是居住在這樣的地方,那就代表著三代以後就絕後了。在古時候誰不希望自家的後代能夠多多的,尤其是皇家,更是希望多些後代。這樣他們既可以挑選出優秀子孫的來繼位,又能讓家族壯大起來,讓皇朝的江山保持得更長久。



所以考慮到風水學上的說法,當初在設定龍椅的時候,就在中心軸線的位置上稍微偏離了兩度的方向。因此現在不少人去到了故宮以後,就發現了龍椅沒有正對著南方。但是大殿內的其他東西又是分佈均勻的,這就顯得龍椅有點歪。到了現如今,這把椅子已經偏了700多年,但這並不是因為擺放沒正的原因,而是故意為之的。
古時候人們本來就比較信風水一說,像一些大家族,在修建屋子,或是修建墳墓的時候都會要先讓風水師去考察一番,合適了以後才動土。皇室更是如此,大部分的皇室成員都比較信佛或者是信神,在各種東西的擺放上面,也要遵循著風水一說,就害怕觸及到什麼犯了忌諱,到時候禍害到後代子孫們。現在大家應該懂了吧,龍椅之所以會偏離一些,就是因為風水原因而故意為之的。


合肥歷史


故宮作為全國權力中心,是以子午線作為中軸線來設計建造的,以顯示皇帝為天下中心的地位,而最高皇權的象徵——皇帝的龍椅就坐落在中軸線上,坐北朝南,彰顯南面天下的至尊。

奇怪的是,這條中軸線居然不是完全的正南正北,也就是說皇帝的龍椅並非嚴格地面向正南,而是歪斜的!皇宮的真實中軸線是和子午線有偏差的,大約有一個2°的夾角。

這是什麼原因?難道是古代科技水平有限,測不出子午線的精準角度?還是說修建故宮時,工匠們故意做了手腳?兩樣都不是。


據考證,我國早在唐朝時就已經掌握了精準測量子午線的方法,工匠們故意做手腳更是掉腦袋的罪名,誰也不敢冒這個風險。之所以出現這種偏差,完全是皇帝有意為之,這其中又有兩種不同的說法。

第一種說法是元世祖忽必烈有意為之

沿著這條中軸線偏移的方向向北尋找,我們就會發現這條中軸線指向一個神秘的地方——元上都(今內蒙古錫林郭勒盟)。


元上都是由元世祖忽必烈建造的,這裡是他登基為帝的地方,元朝遷往大都(今北京)後,實行兩都並存的巡幸制度。天冷時,皇帝到元大都辦公,過著跟漢人一樣的生活;天暖和了,皇帝就返回草原,按照蒙古族的習俗騎馬狩獵、祭祀先祖等等。

元上都作為忽必烈的龍興之地,一直具有重要的象徵意義,儘管後來建立元大都,但蒙古人的根仍在大草原,因此忽必烈授意故宮的中軸線略作偏移,讓元大都和元上都這兩個帝國最重要的中心建立某種神秘的聯繫是很正常的。


第二種說法是遵循建築風水學的規則

按照古代建築風水學說法,“正東、正西、正南、正北”朝向的建築被稱為“火坑龍”,住在這種地方,三代必定絕後,所以這種朝向的建築只有寺廟。皇帝巴不得多子多孫,肯定要回避“火坑龍”,迴避方法就是讓中軸線偏移2°。


在我看來,這兩種說法似乎都有道理,親愛的朋友們,你更支持哪種說法呢?


我是專注歷史文化的狄飛驚,歡迎關注我!


狄飛驚


這就是為什麼皇帝龍椅,一歪就是400多年?主要與古代的風水學有關,而古代帝王都希望自己的子嗣能夠千秋萬代,所以除了修建帝陵要講究風水外,帝王的一切都需要按照風水學中的講究。




而龍椅作為皇帝接受大臣朝拜的一個重要位子,就必須要講究一下。那麼這就與龍椅為什麼是歪的有關了。

而皇宮的中軸線之所以偏移,也是為了皇帝想要讓自己龍氣更加昌盛,讓風生先生進行測量,就是為了使得國家能夠興旺發達。所以才使得龍椅偏了,在我們看來龍椅歪了。


本來很多人的坐北朝南在這裡卻不一樣,那麼對於這種情況不可能是一不小心,也有可能是這其中存在什麼陰謀,畢竟古代朝廷之爭背後的故事不是一句話可以說清楚的。


去年夏天已不在


中國的宮殿和廟宇都遵循著面朝正南的規則,坐北朝南是皇帝的尊榮,龍椅是皇權的象徵,但是自元代忽必烈開始到清朝滅亡共六百多年,三十多個皇帝的龍椅居然都歪了,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故宮是明清兩代作為全國權力的中心,是以子午線作為中軸線來設計建造的,以顯示皇帝為天下中心的地位,中國人講究對稱的原則,而最高皇權象徵的皇帝的龍椅就坐落在中軸線上,坐北朝南彰顯面向天下的至尊。

中軸線是元、明兩朝建北京城的中心標誌,它南起永定門,北到鐘鼓樓,全長7.7公里,是世界上現存最長的城市中軸線,專家們經過測量這條中軸線的方向與子午線之間有一個兩度十幾分的夾角,也就是說這條中軸線並不是正南正北,北京中軸線顯示了一種偏離,從南端的起始點向北端延伸時開始呈逆時針方向偏離子午線,而終點位置換算後的實際距離,已經離開子午線約300米。


這不禁讓人產生了疑惑,難道是測量的失誤嗎?但是早在唐代,著名學者一行大師就已經準確測量出了子午線,並且在宋代皇城裡,筆直的中軸線完全符合子午線,北京城的建造晚了好多年,這樣的低級錯誤絕不可能出現,那麼這兩度十幾分的偏差又是怎麼一回事呢?
專家們通過在地圖上仔細觀察這條偏離的中軸線時,一個驚人的發現引起了人們的注意,沿著這條中軸線的方向繼續向北延伸,延長線恰好通過距離北京270公里的古開平,即今天的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的北奈曼蘇默(這是元上都所在地)。

當年忽必烈就是從此地遷都到北京的,而元世祖忽必烈當時實行“兩都巡幸制”冬天在北京辦公,夏天在元上都辦公,忽必烈建北京都城時就是以元上都為座標參照物的,很可能是為了體現兩都的統一,而故意把北京的中軸線斜向了元上都的方向。


後來到了明朝時,朱棣興建紫禁城時就是在元大都的基礎上建成的,歷經明清兩代都未曾改變,這個秘密也許只有忽必烈知道,而之後幾百年的皇帝都不知道吧。



遺產君


有一種說法是,當年的北京故宮是元朝人建築起來的,而漢族工匠為了表達內心的亡國之痛,故意把中軸線偏移了一點,而導致故宮裡面的龍椅不是面向正南方向而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