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蒸發21萬億!美股跌幅超08年金融危機,蒸發的錢去了哪裡?

微觀中國


其實,錢並沒有蒸發,只是股票價格的波動。

股票價格的變動並不代表資金的變動。

股票本身是沒有價值的,股票僅僅是一種憑證,證明您持有某一公司的股份而已。

股票的價格,是指股票在證券市場上買賣時的價格,股票價格是隨時波動的。但股票價格的波動,並不一定代表真實的資金變動。舉個例子,假如您持有某一上市公司股票,現在股價為10元每股。如果出現利好消息,股價可能漲到25元,相當於您掙了15元,但是您並沒有真正收到15元資金。但是如果您將股票以25元的價格賣掉,您收到了25元現金,您就真切的掙到了這15元。股票價格下跌也是如此。

所以當股票價格上漲了,人們常說股票出現浮盈。也就是說這個掙的錢並沒有轉化為現金。只有當您賣掉股票了,將股票轉化為現金了,才是落袋為安。


那麼股票價格為什麼會波動呢?影響股票價格波動的因素有很多,針對股票價格變化也有很多分析方法,如基本面分析、技術分析、趨勢分析等。比如,我們大家都有所瞭解的股神巴菲特,他堅持的分析方法就是“價值投資”。簡單來說,股票價格可以從短期和長期來分析。

1、從短期來看,股票價格可能是隨機波動的。股票價格可能受到資金面、情緒面的影響,還可能受到政策、各種消息的影響。比如最近的疫情對世界主要股票市場都產生了較大影響,股市波動較大。再比如,春節之後首日開市,我國的股市暴跌。第二天又受到央行1.2萬億公開市場投放的影響,股市大幅回調。

2、長期來看,股市由經濟基本面決定,股票價格由公司的基本面決定。股票的價值取決於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因為股票的價值取決於未來股票能帶給我們的現金流折現。盈利能力強的公司能給帶來更大的穩定的現金流,所以股票價格應該更高。比如,從長期來看,很多藍籌股都隨著公司的發展,給廣大長期投資者帶來了豐厚的收益。


最後,股票投資有風險。畢竟,只要是投資都會有風險,只是股票投資較一般的國債或銀行定期風險更大。

此外,股票投資需要一定的專業知識,這要求我們不斷的學習各種投資知識。


生活中的財經小知識


這問題問得好,蒸發的錢去哪了?給你舉個例子你就明白了,你與老婆逛街,你愛人在商場看到一款喜愛的包包,售價要16888元,雖然喜歡但是畢竟有點小貴,心痛你這老公賺錢不容易,就放棄了購買的念頭,時隔多日你出門辦事路過商場,看到商場搞促銷活動,原先16888元的包包,現在只需6888元,於是你買下來送給你老婆。這個包包的那一萬元價值哪裡去了?蒸發了……股市市值蒸發就是這個道理,最後還要誇你一句,你是好老公哈哈哈哈[捂臉]



偉光學長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謝謝。

一夜蒸發21萬億元,美股跌幅超08年金融危機,蒸發的錢去哪了?

由於疫情全球擴散,沙特與俄羅斯石油價格戰誘發美股大跌,一夜蒸發21萬億元,被蒸發的錢都流進了"券商、國家稅收機關、減持大股東、賣出大機構、高手散戶"等主要是這五類人手裡。

  1. 券商。 股市一夜蒸發21萬億元,交易額巨大,券商所獲得的佣金也相當大。一部分錢就流入了券商口袋,券商是穩賺不賠。
  2. 國家稅收機構。 比如在中國就有印花稅等,對於賣出方徵收印花稅。股市交易,一般國家政府都會收取相應費用。這就又有一部分錢流入國家口袋。
  3. 減持大股東。 一般大股東持有股票價格都比較低,而且熟悉公司股值,面對疫情和國家石油戰惡化,在高位大量拋售股票,讓一些散戶接手,這樣大股東就會得到現金,散戶得到股票籌碼。一大部分錢就流去大股東手裡。
  4. 減持大機構。 同樣大機構跟大股東相似,在風險來臨時,大量賣出股票,獲取現金。又有一部分錢就到了大機構手裡。
  5. 高手散戶。 對於一些高手散戶,能察覺風險,及時從高位賣出,讓一些韭菜接手,這樣一部分錢就流入這些人手裡。

綜上所述,美股大跌,蒸發掉的21萬億元,都流入了減持大股東,機構,國家稅收機構,券商,個人散戶手中的現金。


趙小龍88


朋友們好,美股大幅波動一夜蒸發21萬億。而實際上這些錢只是做了一個轉移。主要有三個去處。

第一個去處,高位財富轉移收割。

如上圖,稍有經驗的證券投資人都可以看出,暴跌並非人們想象的,所有人毫無準備 。恰恰相反,日線上巨大的藍籌已經謀劃了將近一個月。金融大鱷們成功逃頂,蒸發的錢中,很大一部分在這裡被收割。

小結:相信很多人都看到了這個m頭,但是,心存僥倖,破長期上漲所迷惑,最終財富被交換到了金融大鱷手中。

第二個去處,美股長期繁榮,世界各地上市公司不斷融資,錢進入了上市公司。
如上圖,美股市場長期上行,世界各地公司蜂擁而至上市,使財富沉澱在上市公司中。

小結:上市公司,搭上了每股的順風車穩贏,從財富中分到了最大的一桶金。

第三個去處,各種稅費,顧問費,等等。


如上圖,近年來每股交易放量,投機思路盛行,相關的各類稅費,以及相關公司的各類
,顧問費,基金費用分享到了很大一塊蛋糕。

小結:近些年美股市場的繁榮,養活了很大一部分行業,他們是實實在在的得利者。

綜上所述:

通過分析,我們有理由認為,此次美股調整,並非技術性回落,也不是單一市場行為。是投資人,對整個世界經濟形勢的再判斷,有可能持續較長時間的調整。

同時,美股市場的資金,不會無緣無故的蒸發,而是通過不同的方式,在不同的階段進行轉移。接下來有可能會有反彈,因為被套牢的一些中小機構,也需要套現,這意味著,財富還要不斷的轉移,不斷的有人接手,直到見底。


理財迦


美國股市遇到真正的大麻煩,一週左右前它們4%的下跌,又4%左右的上漲,折騰一陣以為沒什麼大事,能穩定在1%上下波動時,突然來了個熔斷,天呀,那可是史上第二次,幾十年未有之事了。

美國相關部門趕緊救市,特朗普大嘴巴趕緊開播,結果在7%大跌第二天股市又上漲5%,收復了一些失地,信心似乎又回來了。可是第三天,也就是3月12日,又下跌5%。

這是實實在在的大麻煩,這是穩定不了的表現,這麼巨幅波動美國股市史上未有。最新消息,連G7外長會議都改到線上了,接下來的幾天,美國會有更嚴厲的事情發生。它們真正認識到了疫情的嚴重性了。

但以它們的開會效率,各種都必須商討的程序流程,還真讓人擔心呀。美國,有著世界的象徵的地位,美國幾十億錢蒸發了,並沒有到其他國家去,其他國家也會跟著蒸發。

那些錢,其實是虛擬的,是一種信念和信心,對於新買入股票的人,是實實在在的損失。對於之前賺到錢卻沒有套現的人來說,他們經歷的是心理上的所得和所失。 用一個圖景解釋:就是大家一天要消費30件產品,突然只需要5件了,大家都一起縮衣減食吧,有些人只好破產了。沒有囤生活必需品的,就會被淘汰了。


財經作家邱恆明


首先我來解釋什麼是泡沫,比如說一塊磚價值0.5元,在未來一段時間肯定要漲價,但是漲多少不清楚,於是就有人出0.55元買了,後來又又有人0.6元買了,第一次賣的人覺得虧了,而且還要漲,就又以0.65元買了回來,這次要0.8元才出手,別人看到這個這麼緊俏,於是按照他的價格買了過來,並且要一元出手。這個時候就多少有賭博的成分在裡面了。畢竟一塊磚價值漲多少錢雖然不知道,但是成本就在那裡,價值也就可以預估的,如果有人繼續接盤,就只能以上一個人的價格買過來,有人急用,只能以更高的價格入手。這個時候價格遠遠超過磚本身價值,已經有泡沫了,如果還有人接盤,泡沫更大,直到有一天人們因為什麼原因忽然醒悟,沒有人願意買了,最後接盤的那個人就是最大的受害者,他為了急用錢或者少損失,只能降價求生,一旦有人接受,接受的人入手價也賣不出去,只能再次降價,如果沒有人接受,只能繼續降價,直到有一天人們發現價格已經低於價值,又有人來接手,並且再次輪迴。

在這樣的情況,受害人只有最後接盤的人,其他人都有收益。所有的收益都是最後接盤俠支付的。


心誠至遠


一夜蒸發21萬億,這只是一個,估值的蒸發而已。只要不把這些股票賣出去,那對於財富的影響是沒有多大的,只是數值的變化而已。

咱們舉個例子來說明。假如說你有一輛汽車價值10萬塊錢。有一個人覺得你這個車其實值12萬。你因為還要用這輛車,就也沒有賣給他。但是你這個車的估值估價多了2萬塊錢,那這2萬塊錢是哪來的呢?其實哪都沒有來,只是覺得它多了2萬而已。你的總財富是不是多了2萬呢?

這時候又來另外一個人,覺得你這個車只值8萬塊錢,那你當然也肯定不會賣給他了。8萬和10萬又少,相比又少了2萬,那少的2萬去哪了呢?其實哪也沒去,你車還在這只不過是估價減少了2萬而已。如果你不賣,你就還擁有這輛車。但是你的財富是不是就減少了2萬呢?

也許明天又有人出價10萬,後天又有人出價11萬了呢。其實只要你不賣對你的財富就沒有影響,只是一個數字而已。

放到股市上也是一樣。

比如說突然來一個非常大的壞消息,市場都慌了,就像美國股市這樣,一夜蒸發21萬億。但是,第二天可能又來了一個好消息,下一夜可能又回來5萬億。第三天又來了一個好消息,再下一夜估值就又回來3萬億。

假如沒有交易的話,這只是股市估值著變化而已。只要不買賣,其實就沒有人損失也沒有人賺,就是賬面上的數字有一些變化。


莫水宏觀經濟


蒸發解釋來就是像水蒸氣發散一樣沒有了,蒸發掉的是用股價計算出來的市值,而並非貨幣總數量。也許很多人感覺到很費解,但事實確實是這樣。

股市是一個利用股票進行買賣,來變換成貨幣的過程。股價不完全等於貨幣數量,只能說股價上漲,貨幣數量也會相應增長,股價下跌,貨幣數量也跟隨下跌,這個是有正相關的關係的。一種蒸發:比方說你十元錢買的股票,中間沒有買賣交易,股價升至12元,這只是代表12以下沒有人賣,並不代表12元會有人買,也就是說,12元的股票價格能否真正換成12元的貨幣,要經過交易才能出結果。但是這個時候計算市值是按12元來計算的。12元只能算成可以預期的貨幣數量,但並非真正的貨幣數量,只有通過賣變成貨幣,才能計算出真正的持幣數量。所以股價從12元跌至十元時,這兩元錢就是蒸發了。蒸發掉的兩元,並未造成實際貨幣的虧損,虧損的是股票的價格和通過股票價格計算出來的市值。另外一種蒸發,你十元買的票,結果股價跌到了八元,當時計算市值是按十元來計算的,因為有你買的過程就有賣的人,經歷過了買賣的交易過程,只有你虧損了,賣的人並未造成虧損,貨幣總數量並未發生減少。而用十元來計算的股票市值,卻發生了蒸發,只能用八元來計算股票的市值了。

股票市值的蒸發往往沒有實際貨幣的總數變化,蒸發掉的往往是股票的貨幣數量預期。也就是常人說的,你賺了別人就虧了,你虧了別人就賺了。但因為有可以交易的預期,所以股價往往可以代表貨幣市值的數量。


阿龍130300051


先說結論:蒸發的錢,是股票價格變化而引起的價值波動。

股市的每一次暴跌,一夜之間蒸發了多少億,我們最主要理解“蒸發”的意義就可以。

舉個例子,我國居民喜歡買房,假如A小區有100套房,每套房的價格是100萬。突然有一天,有一個土豪在這個小區購買了10套房,以200萬的價格成交。那麼意味著這個小區的房子的價格升高,小區的價值也發生了變化,200萬乘以100等於2億。

也就是說,以前100萬的房子翻倍,變成了200萬。那麼每個人手中的資產也會變多。這個其實就是,過去幾年一二線城市所經歷的房產增值。

換句話來說,對於這些人來講,他們的房子是沒有變的,變的只是這個房子的價值,那麼如果突然有一天房子貶值,房子的價格從200萬便回了150萬,那麼則意味著,整個小區的價值,也變回了150萬×100=1.5億,那麼在這個期間,小區的價值也蒸發了50萬×100=5000萬

通過這個比喻,我相信大家都能很好理解,股票的價格是價值的體現,然而價格是圍繞價值上下波動的。因此,反映股票價值當前的價格,叫做股價。

股價的上下波動,造成了股票總市值的波動,這就是為什麼市值在增加或減少,都是由股票價格所決定的。

同時也就解釋了蒸發的錢,說白了就是有人把股票賣了換成了現金。


資產增值的本質是時間增長,做時間的朋友,與時間一起,慢慢變富。

歡迎大家轉發給身邊的朋友一起加入SR Plan(慢慢變富計劃)。

關注 ,如有投資理財的疑惑,可以私信我,我會給你一些中肯的建議。


杜耶說理財


股市裡下跌,市值縮水,其實會有兩種途徑:

1、成本低的人拋售,賺了成本高的人割肉的錢,從而造成了一個供求交易關係;

2、股價下跌,市值蒸發,“消失”;

那麼,對於第一種概念,其實大家已經非常理解了,就是有人賺錢了,自然是有人虧錢了,這是一個平衡的狀態,很容易明白。

但是對於第二種,大家可能有點陌生。

股市裡還存在著一個所謂的“蒸發”概念!

什麼意思呢?

我舉個例子:

  • 今天水果攤新進了一批蘋果,因為非常新鮮,老闆定價為10元/個;

  • 但是過了很多天,還有許多蘋果沒有賣完,而新鮮度也越來越低,於是老闆降價為5元/個;

  • 最後幾天,老闆看到有些蘋果已經鬆軟了,於是想要清倉,把蘋果的價格定位1元/個;

那麼,如果蘋果的進價是2元/個!

  1. 其中第一天的9元就是因為新鮮菜產生了9元的價值,發生交易了,老闆就是賺錢;

  2. 幾天後價值降低,就變為了5元,發生交易了老闆還是賺錢,只不過賺了少;

  3. 最後沒有價值,甚至價值很低,就變為了1元/個,發生交易了,老闆就是虧錢,只不過比起扔掉,他虧得少;

其中前兩個定價都是賺錢,而後面的一個定價是虧錢,這就是股市裡交易產生的供求關係和發生的盈利、虧損。

而從10元降價到5元,甚至1元,就是“蒸發”!蘋果還是那個蘋果,只不過“價值”變了,導致了供求關係的吸引力不足,從而沒有產生交易!

市場裡,上市公司就像是水果店的老闆,而投資者就像是來買水果的人!

如果股價跌破了上市公司股東的成本,那麼蒸發導致的最壞結果就是上市公司虧錢。

但是如果蒸發導致了股價下跌,卻沒有跌破上市公司的成本,一旦發生交易,無非就是上市公司少賺而已。

明白了嗎?

說白了!!!!

市場就是一個吹泡泡和擠泡泡的過程,泡泡遲早要吹破,也會週而復始地吹起來,這就是牛市和熊市的週期規律。

而蒸發無非就是週期裡吹泡泡和擠泡泡的一個環節!


關注張大仙,投資不迷路!如果你覺得這篇回答對你有幫助,請記得點贊支持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