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禍相依!

“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這句話出自《老子》第五十八章,其意思是指福與禍相互依存,互相轉化,壞事可以引發出好的結果,好事也可以引發出壞的結果。告誡人們在順境中要保持謙虛謹慎、戒驕戒躁,不能志得意滿、狂妄自大,否則就會滋生災禍,由福轉禍;在逆境中要百折不撓、勤奮刻苦,不要妄自菲薄、自暴自棄,只有這樣才可變逆境為順境。

這句話體現了老子的辯證思想。古往今來,多少人因為不懂得這個道理,不知道或者不願意約束和收斂而終至樂極生悲;同時很多人正是掌握了這個道理,臥薪嚐膽、破釜沉舟而至苦盡甘來、大功告成。

在人生旅途中,要牢記“遇事不怕事、無事不惹事”,有很強的憂患意識,越是在順利的時候,越是要小心謹慎。因為從概率上講,人的順與不順(福與禍)是平衡的,順多了,那麼不順很可能就不遠了。所以才有“月陰晴圓缺,人有悲歡離合,此事古難全”。

世上萬事萬物發展,只有兩種狀態,一種是向好的方向轉變,一種是向壞的方向轉變,沒有一成不變的東西,唯有“變化”才是不變的、永恆的。

為什麼說“吃虧是福、吃苦是福”,這其中充滿著濃濃的人生智慧,主動去經歷“禍”,目的就是為了創造更多的福。

所以,無論我們是辛勤工作、友善對人,還是少索取、多付出,再或者嚴於律己、寬以待人,都是從矛盾相互轉化這個“大道”中,通過前置和主動應“禍”,來增加“福”的產量和含量,打造幸福美滿人生,始終把命運的主動權牢牢抓在自己手裡。

福禍相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