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游泳場館等體育健身場所繼續停業

北京:游泳場館等體育健身場所繼續停業

資料圖

北京市體育局在其網站發佈《北京市體育局關於進一步加強全市體育健身場所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通知中稱,目前,北京仍處於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階段。依據市委市政府和體育行業疫情防控工作要求,以下體育健身場所繼續執行停業措施:一是利用地下空間等密閉場所開設的體育健身場所(通風條件較差);二是各類游泳場館;三是不符合疫情防控要求的其他健身場所;四是按照屬地疫情防控要求需停業的體育健身場所。

北京市體育局關於進一步加強全市體育健身場所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

京體產業字〔2020〕7號

各區體育局,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社會事業局、燕山體育運動中心,各有關單位:

目前,北京疫情防控形勢依然嚴峻複雜。體育健身行業為人員密集型服務行業,體育健身場所存在較大的聚集性擴散風險。為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關於嚴格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切實抓好體育健身場所防控工作,保護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現就進一步加強全市體育健身場所(包括公共體育健身場館和體育運動項目經營單位)疫情防控工作通知如下:

一、進一步強化疫情防控責任落實

針對北京目前的疫情防控形勢,各單位要提高認識,始終保持清醒頭腦,緊繃疫情防控這根弦;要嚴格按照“四方責任”有關要求,做到責任落實無盲區、無死角。各體育健身場所經營單位要嚴格落實主體責任,嚴格落實各項防控要求和措施。體育健身場所開放和營業應符合屬地政府、社區、園區和樓宇物業等疫情防控要求。屬地體育部門要嚴格按照市體育局和區政府有關防控要求,加強對各類體育健身場所的監督檢查,加強與區級有關部門、街道鄉鎮、社區、園區的聯防聯控,確保責任落實到位。市體育局將按照市委市政府有關部署,加強督導,共同做好全市體育健身場所疫情防控工作。

二、嚴格對體育健身場所的防控管理

目前,北京仍處於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階段。依據市委市政府和體育行業疫情防控工作要求,以下體育健身場所繼續執行停業措施:一是利用地下空間等密閉場所開設的體育健身場所(通風條件較差);二是各類游泳場館;三是不符合疫情防控要求的其他健身場所;四是按照屬地疫情防控要求需停業的體育健身場所。

三、強化對體育健身活動的防控管理

疫情防控期間,各類健身活動需堅持不聚集、不接觸的原則。活動組織方面,公共體育健身場館不得舉辦人員密集型的群眾體育活動和賽事活動;各類室外全民健身設施管理單位要嚴格落實測體溫、戴口罩、定期消毒和控制人數等有關防控措施;各類經營性體育健身場所暫停舉辦各類聚集性健身活動,包括各類體育培訓、健身輔導、團體操課等。健身方式選擇方面,應以個人運動為主,不宜選擇如足球、籃球、跆拳道等有身體接觸的對抗類運動項目。提倡各類體育健身場所積極拓展線上業務,豐富線上健身服務產品,滿足疫情期間市民健身需求。

四、加強對體育健身場所疫情防控工作的監督檢查

屬地體育部門要加強責任意識,嚴格落實市區兩級政府有關疫情防控要求,及時掌握屬地體育健身場所開放情況,建立準確臺賬;要加大對開放的體育健身場所的檢查力度,要求做到每日檢查全覆蓋,監督疫情防控措施落實情況。要注重與屬地街道鄉鎮以及有關部門的協調聯動,對不符合疫情防控要求的體育健身場所,要及時督促按照有關要求整改,對整改效果不好的要果斷關停;要加強對暫緩開放體育健身場所的監督檢查,防止出現私自開放現象。要堅持日報制度,每日17時前向市體育局報告體育健身場所開放情況(聯繫人:王新鋒;聯繫電話:87244892)。市體育局將採取“四不兩直”方式,加大抽查檢查力度,並適時通報抽查情況。

五、加大疫情防控宣傳力度

市區兩級體育部門要加大體育健身場所疫情防控宣傳力度,通過多種形式,對本市疫情防控有關要求、體育行業疫情防控有關制度措施,以及《傳染病防治法》和公共安全相關法律等內容加大宣傳力度,督促體育健身場所落實疫情防控主體責任。同時,引導廣大市民加強健身過程中的自我保護與防控,選擇安全的健身場所和健身內容,選擇居家健身和線上健身項目,從根本上減少聚集健身存在的風險。

北京市體育局

2020年3月5日

北京:游泳场馆等体育健身场所继续停业
北京:游泳场馆等体育健身场所继续停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