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鄲古居丨涉縣原曲村駙馬府

原曲村位於河北省涉縣東12公里,是涉縣具有文字可考的最古老村莊之一,史稱“原村”。因其地處彎曲的漳河之畔,周圍環繞有像十二屬相的山,村貌呈魚形,而稱“源曲村”,世代為商賈雲集之地。

邯鄲古居丨涉縣原曲村駙馬府

在原曲村中,秦氏家族頗大,迄今為止,自秦門始祖至今,已是二十八世族人,近500戶,人口達2300人之多。

據記載,原曲村駙馬名秦景,字德彰,秦晟之弟,體魄魁偉,容貌俊美,廉靜祥雅,黑紫臉龐,為人誠信,很有力氣。自幼好學能書,卻未能考取功名。因涉縣盛產花椒,秦景曾到京城做販賣花椒的生意。

秦景被招為駙馬後,與公主十分恩愛,後因不懂宮內規矩,回到了原曲村定居。

邯鄲古居丨涉縣原曲村駙馬府

原曲村駙馬府共建有兩處,分首建和再建,分別坐落於村西老君堂腳下小碾巷和村北頭馬寅廟外上灘巷內。

小碾巷口的“駙馬府”為首建駙馬府。府院坐北朝南,東、南兩面臨街。府院佔地面積約350平方米,為“三脊兩院”式,土木和青磚灰瓦混合結構。未築院牆,由屋牆“一頂二”代替院牆,全封閉式,院內建築均為單層。

駙馬府的府門口與“佛掌心”有兩米之高的落差,建有轉向臺。轉向臺西側是用青石條鋪就的三級四步臺階,臺前有上馬石和拴馬樁。轉向臺東側是磚砌影壁,千百年的風雨剝蝕,古韻悠然。

邯鄲古居丨涉縣原曲村駙馬府

駙馬府門口石鼓

門樓出簷寬敞高大,前後雙簷磚砌門,鼓座一體的門墩石,雕有精美的鹿戲梅花。門框三邊卡口都鑲有細緻的木雕花牙,內外上沿都雕刻著麒麟奔跑、猴子攀枝和梅鹿銜花。

從大門進院,“三脊兩院”整體結構設計前低後高、正高偏低、主大偏小。上院略大於下院,鵝卵石漿砌地面,花型各異的平直甬道穿過中門直達主房大廳。主房五間,中廳三楹,6尺開間。前牆為通天欞門,木雕夾扇,門額中央分間鑲刻有“福、祿、壽”三個大字。院中房通主房,中間為走道並裝有通天欞、雙扇門,木雕夾扇,門額頂窗鑲嵌有猴躍、馬歡等木雕裝飾,工藝精湛。

邯鄲古居丨涉縣原曲村駙馬府

隨著秦家人員的增加以及家庭地位以及家庭條件的變化,秦氏一族又選擇了村北上灘巷中段的一片平整寬闊地段,新建了一處較為大方氣派的駙馬府。

再建的駙馬府位於村子的第一道大門玉皇券和第二道大門真武閣之間,依山傍水,佔地1500餘平方米,建築設計和風格與首建駙馬府基本一致,只是局部有調整,在三脊兩院的四角增建了4個四合小院,被稱為“三脊兩院四甩袖”。

小院磚鑲門窗、土木結構,各設獨自的拱形院門,院院相通;院子的中房除中間過道門為單層外,兩邊均建為雙層樓房;磚砌大門寬約7尺,上房8尺開間,兩邊間帶甩袖,邊間牆改為木雕隔扇,門開中間,兩邊間牆外木質暗樓,高雅派氣。

邯鄲古居丨涉縣原曲村駙馬府

駙馬府之古建築,在山區鄉村實屬罕見,有獨無偶,且設計、工藝之精巧,較為完整的體現出在封建王朝的官府及身居顯位的統治階級居舍均富麗堂皇,井然有序,層次分明,整體美感的建築獨有風格,具有較高的科研和歷史文化價值。

隨著文化強國的提出,省市區縣對各地古民居進行了大力保護修繕。隨著原曲村成為第四批中國傳統村落以及第七批中國歷史文化明村,駙馬府也將再現往日繁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