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勃《滕王閣序》驚為天人之作,你是否因為喜歡而一字不漏地背下呢?

氤氳嫋


你算問對人了,我第一次接觸《滕王閣序》是在八十年代的一天,我到書店去買了一本《古文觀止》,這部書共二百二十二篇古文,篇篇精彩,其中如王羲之《蘭亭集序》陶淵明《桃花源記》駱賓王《為徐敬業討武曌檄》李白《春夜宴桃李園序》劉禹錫巜陋室銘》范仲淹《岳陽樓記》歐陽修《醉翁亭》王勃《滕王閣序》。每當我讀著這些美文,便陶醉在那優美的意境之中。尤其是王勃的《滕王閣序》,寫得神彩飛揚,音韻鏗鏘,金句迭出,對仗工整,氣勢奔放,讀來只覺蕩氣迴腸,豪情滿懷。一個僅二十幾歲的小青年,在滕王閣的盛宴中,面對達官貴人和社會名流,是那樣的胸有成竹,揮灑自如,成就了他的千古絕唱,被後人驚為天人之作。由於我非常喜歡讀這篇文章,久而久之,便能自然而然地將它一字不漏地背下來。


蘭陵199547446


那當然了,我初遇此文就佩服的五體投地,豈有不背之理?一篇通讀,掩卷嘆息,此文若能出於我手,擱筆就死又有何足惜。

而這篇奇文背後的故事,千年以來也被人津津樂道。都督閻公給自己女婿露臉的機會,被三尺薄命,一介書生毫不客氣地攪和了,完事之後還能賓主盡歡。實乃五千年來實力裝逼之典範!

這也難怪,一篇773字的駢文,引經據典,獨創30個成語被後人沿用至今,就這一點,閻公就是有100個女婿捆在一起,也做不到啊!

我曾經無數次臆想自己就是王勃,在滕王閣上一言均賦,四韻俱成。夢醒時分不禁又啞然失笑,假如真的是我,估計就被閻公手下扔出來了,關門還不忘罵上一句:你肚子裡一點墨水都沒有,竟敢來洪都府滕王閣吃霸王餐?!

誰言文無第一?請背《滕王閣序》!


詩魔獨孤求踹


王勃不愧為初唐四傑之首,一篇即興之作《滕王閣序》精絕古今,駢文中引經據典,全文僅七百多字,就有四十處用典,幾乎是無句不在用典。特別是千古名句“路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但凡喜愛詩詞歌賦的人,無不奉為聖點。

古今仿寫著也不甚奇數。今仿寫了一篇與大家共勉。

~~~~淮南賦~~~~

古國州來,今市淮南。

承東啟西,南北分界。

三山環繞臨一河,

三湖鼎立攜一城。

東極吳越,乘長三角之雄風;

西承中原,沐古華夏之文明。

物華天寶、人傑地靈。

南陳江南之屏障,

北扼中州之咽喉。

物之豐地蘊寶藏,黑金如土;

水之美泉湧珍珠,豆脂如玉。

名人輩出,稱王稱相;

歷史厚重,成典成故;

拜為楚相,春申黃歇獨鰲;

雞犬升天,淮王劉安得道。

孫公叔敖,治水有方,芍陂為證,今天下第一塘;

謝家寶樹,經國有略,淝水之戰,開戰術之經典。

時逢歲末,恰屬隆冬。

淮水清而流勢緩,岸柳枯而坡草黃。

百鳥盡於南飛,蛇蟲眠於地土;

臨長虹之臥波,觀水天之幻彩。

蜿蜒曲折,直通蒼穹;

遠山紅黃,紫氣氤氳。

落日不捨,留紅圓於天際;

漁歌唱晚,搖木舟於霞光。

入名山,尋勝蹟,

目睹流閣飛丹,耳聞晨鐘暮鼓。

淮南王宮,重溫淮南鴻烈;

古蟲化石,再現生命起源。

白塔古寺,梵音繞樑。

昇仙臺上八公聚,元君廟裡香火濃。

紫金寶硯,書寫楚漢文化

青琅館中,走出孫家狀元。

風光無限,人文甫多。

呂蒙正寒窯渡劫,廉將軍老驥伏櫪。

壽唐關隘,金定梳妝救駕;

清天觀內,茅氏修道成仙。

硤山口,閱晴嵐。

兩山隔水對峙,靈龜河中聽禪。

天際歸舟,俯淮水之蒼茫;

蒼峰林立,嘆山勢之雄峻。

望鳳城於日下,目壽州於雲端。

氣候佳而魚米香,水土潤而美女眾。

文風鼎盛,自古多出才俊;

四時分明,江南不可企及。

商賈雲集之所,兵家必爭之地。

嗟乎!時運不佳,命運多舛。

經濟失速,結構單一。

屈皖省於末微,非無能者;

墜四線之行伍,不乏良機。

所賴前局者迷,後觀者清。

曾經直誤,錯失京九大鐵;

幾任貪腐,失去二十餘載。

並駕重慶青島,擁有地方立法。

納入壽州,文化大同;

開拓山南,合淮同城。

五彩淮南,金鵬振翅再飛;

火電三峽,宏偉藍圖再展。

然,大廈將成,各方鼎力。

引江濟淮,媲京杭之偉業;

淮河能源,譜煤礦之新篇。

淮上再起虹橋,南北天塹即逝;

高鐵穿城而過,不覺一日萬里。

華隧穿山,連接南北;

綵帶繞城,橫貫東西。

牛肉湯濃,香遍大江南北;

花鼓燈美,舞遍淮河兩岸。

嗚呼!

尺有所長,寸有所短;

取長補短,方成大事。

當務之急,招攬四海優商;

恪盡職守,重塑淮南形象。

淮南興衰,匹夫有責;

竭盡所能,搜腸刮肚。

今送拙詩,請君一賞淮景!

《山水湖城》

八公山下桃花豔,

上窯山頭日夕佳。

舜耕山頂覽曉月,

淮水滔滔江海達。

高塘湖上鐵龍飛,

焦崗湖裡賞荷花。

壽陽城中煙雨醉,

瓦埠湖畔盛魚蝦。









唐僧ts


滕王高閣臨江渚,珮玉鳴鸞罷歌舞。畫棟朝飛南浦雲,珠簾暮卷西山雨。閒雲潭影日悠悠,物換星移幾度秋。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空自流。

這篇千古絕唱,每次讀起來都能夠影響人的心靈,是我非常喜歡的一篇文章。之所以如此喜歡,有兩個方面的原因,其一,運用了大量的典故。其二,描寫的景物的場面都很宏大!

摘抄幾句,細品!

“雄州霧列,俊採星馳。”有個朋友,小時候取名的時候,家裡人取這句中的俊馳兩字。

“潦水盡而寒潭清,煙光凝而暮山紫。”積水退幹了池塘,晚煙凝聚在峰巒。目光沿著如鏡面般的湖面看去,目力所能看到的極遠處,疊翠的峰巒已若隱若現的藏在了雲煙之中!

“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千古名句,其中意境自是不用說的。

“漁舟唱晚,響窮彭蠡之濱;雁陣驚寒,聲斷衡陽之浦。”晚歸的漁舟上傳來了高亢的小調聲,並像遙遠的地方傳去。飛過的大雁啾啾,好似是為這艄公的歌聲伴奏一般。

“關山難越,誰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盡是他鄉之客。”每次讀到這句,都會讓人有了那麼一絲淡淡的憂傷,使人不知不覺的思鄉!

“老當益壯,寧知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我們的身體可以老,但是心不能老。我們的生活可以窮,但是志向卻不能短。

當中還有很多很多的句子都很喜歡,這裡就先分享到這裡吧,以後有機會再和大家探討!朋友們如果愛好古文古詩詞的,可以加個關注,我們共同學習。


夜雨滿秋池


很多人都說王勃的滕王閣序是神作,寫得相當的好,當然我也這樣覺得,因為我沒有資格去評價他寫得好不好。

總之在第1次讀這篇文章的時候,我就感覺到了他不同的風格以及那種暢快淋漓氣勢磅礴的氣勢。

也就是說,我的感官是對這篇文章相當的喜歡的,但是我也發自內心的去背誦這篇文章,當然當初在讀高中的時候是老師要求的,儘管如此,我還是沒有把這篇文章背下來,可能是我太愚鈍了吧。可是太喜歡這篇文章了怎麼辦?我就把其中寫得相當經典的句子給背誦了下來,我想這是我唯一能夠回憶起這篇文章的唯一方法。



晚日熱點


滕王閣序作為中學最難背古文排行榜第四名一直以來飽受詬病。文章之所以難背,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古文難懂,而且有些生僻字我們不認識,所以很多時候即使背下來也只是短暫的記憶。不過隨著在近幾年的中考中,古詩詞所佔的比例也越來越大,我們可以看到學習古詩詞還是非常重要的,而想要很好的背下這些文章,其實方法還是很多的,例如利用文中關鍵字詞、結合句子特點背誦、課文畫面聯想背誦,按照課文翻譯背誦等等,總的來說選擇一種適合自己的方法,才能夠更好更快的背誦文章。





四方匯評


初讀王勃《滕王閣序》確實有驚為天人之概,它也確實出自天才之手。在科舉考試時代有“三十老明經,五十少進士”之說,五十歲能考中進士就已經是了不得的事了。而初唐四傑的王勃、駱賓王、楊炯、盧照鄰,個個都是神童,王勃六歲能文,駱賓王七歲寫《詠鵝》,且都在二十幾歲就考中了,其中王勃還不到二十歲。

之所以會深受大家的喜愛,有四方面的原因:

(一)句式結構。這是一篇優秀的胼體文,文章中大量運四六句,四七句式。給人以張馳有度,舒緊結合的感覺,讀起來很有音樂般的節奏感和韻律美。就句式結構而言,我認為在《古文觀止》裡,只有李密的《陳情表》、李陵的《答蘇武書》和李白的《春夜宴桃李園序》可差強比擬。當然,李白也是天才。

(二)寫景議論抒情結合巧妙,過渡自然。開篇就以恢宏的氣勢寫出滕王閣的地理位置,“星分翼軫,地接衡廬。襟三江而帶五湖,控蠻荊而引甌越”。這種氣勢在文章中是很少見的,柳永的“對瀟瀟暮雨灑江天,一番洗清秋,”蘇軾的“有情風、萬里卷潮來,無情送潮歸”堪比。接下來很自然地過渡到滕王閣的高大雄偉以及登樓所看到的景色“雲銷雨霽,彩徹雲衢。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然後筆鋒一轉,“天高地迥,覺宇宙之無窮;興盡悲來,識盈虛之有數,”“關山難越,誰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盡是他鄉之客,”馬上過渡到議論抒情。

(三)用典多而不堆砌。用馮唐、李廣、賈誼、梁鴻、孟嘗君、阮藉等幾個事例,借古喻今,來強化自身懷才不遇,報國無門的感慨。

(四)心生感慨,但態度積極。他能正視人生,以退為進,準備先到父親那裡去盡孝。但內心是以終軍,宗愨為榜樣的,“無路請纓,等終軍之弱冠;有懷投筆,愛宗愨之長風。”他是在等待建功立業機會的。

總之,《滕王閣序》確實是值得反覆誦讀、品味的好文。





騎馬的牧羊人


以前就知道王勃《滕王閣序》是驚人之作了。我曾經想過把整篇文章都背下來,但都沒有堅持下去,一直到現在也只記得其中的幾句經典:物華天寶,龍光射牛鬥之墟,人傑地靈,徐孺下陳蕃之榻。落霞與孤鷺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這首詩雖然是經典,但是讀起來一點都不上口,要背下來真的很難。


明志弘


王勃作為初唐四傑之首的散文家,其《滕王閣序》又是其代表作,所以能熟讀和背誦的人的確不少,我只能是其中之一罷了。

縱觀《滕王閣序》全文,通篇使用的是漢唐流行的駢體文,即四六體對仗句的韻文,語言工整華麗,顯示出了年輕時期的作者王勃的才華和語言的操控能力,有較高的文學欣賞價值。

我個人認為,其思想性尚不足以與范仲淹的《岳陽樓記》相比美。《岳陽樓記》展示的是作者“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憂國憂民的博大精深,其個人則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忘我之境介。而王勃在《滕王閣序》中雖也有“無路請纓”“有懷投筆”的報國之志,卻是有意投靠豪門權貴“幸承恩於偉餞”,“是有望於群公”的仕途之道。難免會使人覺得其品格不如範公的無私無慾無求的士大夫氣慨。

以上淺見,只是一家之言,不足為道。恕我班門弄斧了。甚歉。



大千一塵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軫,地接衡廬。襟三江而帶五湖,控蠻荊而引甌越。物華天寶,龍光射牛鬥之墟;人傑地靈,徐孺下陳蕃之榻。雄州霧列,俊採星馳。臺隍枕夷夏之交,賓主盡東南之美。都督閻公之雅望,棨戟遙臨;宇文新州之懿範,襜帷暫駐。十旬休假,勝友如雲;千里逢迎,高朋滿座。騰蛟起鳳,孟學士之詞宗;紫電青霜,王將軍之武庫。家君作宰,路出名區;童子何知,躬逢勝餞。(豫章故郡 一作:南昌故郡;青霜 一作:清霜)

  時維九月,序屬三秋。潦水盡而寒潭清,煙光凝而暮山紫。儼驂騑於上路,訪風景於崇阿。臨帝子之長洲,得天人之舊館。層巒聳翠,上出重霄;飛閣流丹,下臨無地。鶴汀鳧渚,窮島嶼之縈迴;桂殿蘭宮,即岡巒之體勢。(層巒 一作:層臺;即岡 一作:列岡;飛閣流丹 一作:飛閣翔丹)

  披繡闥,俯雕甍,山原曠其盈視,川澤紆其駭矚。閭閻撲地,鐘鳴鼎食之家;舸艦彌津,青雀黃龍之舳。雲銷雨霽,彩徹區明。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漁舟唱晚,響窮彭蠡之濱,雁陣驚寒,聲斷衡陽之浦。(軸 通:舳;迷津 一作:彌津;雲銷雨霽,彩徹區明 一作:虹銷雨霽,彩徹雲衢)

  遙襟甫暢,逸興遄飛。爽籟發而清風生,纖歌凝而白雲遏。睢園綠竹,氣凌彭澤之樽;鄴水朱華,光照臨川之筆。四美具,二難並。窮睇眄於中天,極娛遊於暇日。天高地迥,覺宇宙之無窮;興盡悲來,識盈虛之有數。望長安於日下,目吳會於雲間。地勢極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遠。關山難越,誰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盡是他鄉之客。懷帝閽而不見,奉宣室以何年?(遙襟甫暢 一作:遙吟俯暢)

  嗟乎!時運不齊,命途多舛。馮唐易老,李廣難封。屈賈誼於長沙,非無聖主;竄梁鴻於海曲,豈乏明時?所賴君子見機,達人知命。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酌貪泉而覺爽,處涸轍以猶歡。北海雖賒,扶搖可接;東隅已逝,桑榆非晚。孟嘗高潔,空餘報國之情;阮籍猖狂,豈效窮途之哭!(見機 一作:安貧)

  勃,三尺微命,一介書生。無路請纓,等終軍之弱冠;有懷投筆,慕宗愨之長風。舍簪笏於百齡,奉晨昏於萬里。非謝家之寶樹,接孟氏之芳鄰。他日趨庭,叨陪鯉對;今茲捧袂,喜託龍門。楊意不逢,撫凌雲而自惜;鍾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慚?

  嗚乎!勝地不常,盛筵難再;蘭亭已矣,梓澤丘墟。臨別贈言,幸承恩於偉餞;登高作賦,是所望於群公。敢竭鄙懷,恭疏短引;一言均賦,四韻俱成。請灑潘江,各傾陸海云爾:

  滕王高閣臨江渚,佩玉鳴鸞罷歌舞。

  畫棟朝飛南浦雲,珠簾暮卷西山雨。

  閒雲潭影日悠悠,物換星移幾度秋。

  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空自流。

讀書那會真的是一字一句背完,現在能記住的只有“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老師講解的時候就各種想象當時的場景,“落霞”、“孤鶩”、“秋水”、“長天”,這是最典型的對偶句,千古一絕唱。

現在再讀還是場景滿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