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讲|《古兰经》的求同存异

用地方语言传教为新宗教的发展提供了极大的帮助。《古兰经》中提到:“

我确定以此为阿拉伯文的《古兰经》以便你们了解”。这让阿拉伯人看到了自己的宗教,一个全新的群体认同,不分地位,部落,种族和语言。

穆罕默德用来记录真主启示的《古兰经》中有众多的外来词汇,包括希腊语,阿美拉语,叙利亚语,希伯来语和波斯语。这说明穆罕默德的目标是打造一个跨语言界限,强调求同存异的宗教环境。统一是核心教义,也是伊斯兰取得重大成功的关键所在。“不要再让阿拉伯世界存在两种宗教”。这是穆罕默德最后的嘱托。

随着穆斯林人口的增长,该宗教的野心也越来越大。首先要确定一个宗教中心,过去人们朝拜时都是面向耶路撒冷,但在公元628年,再获天启的穆罕默德宣布,之前的做法只是个考验,现在进行修正,今后朝拜的方向不再是别处,而是麦加。

26讲|《古兰经》的求同存异


26讲|《古兰经》的求同存异

一点一滴看世界的意义:

世界的构成仿佛片片拼图,缺少哪一片都将不完整。所以当我们看待某个事物或问题时,应该看的更全面,应多用“有机思维”替代“线性思维”。今天是昨天的继续和发展,从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等角度来看待事物,你会发现原来它们都是有必然联系的。

我们不仅要培养世界观,更要培养世界“观”。

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也是强调知行合一的了解世界。

26讲|《古兰经》的求同存异


26讲|《古兰经》的求同存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