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經濟在中國算好嗎?

於寒洛


浙江經濟在中國來說當然是算好的,不管是浙江本土的經濟,還是走向全國的浙商,都代表著浙江經濟的繁榮昌盛

浙江,簡稱浙,因境內錢塘江江流曲折,所以又稱折江,省以江名,省會為杭州市,是六大世界級城市群長三角城市群的組成部分,境內主要為吳越民系,使用吳語,浙江文化與蘇南上海文化極其接近

浙江經濟之所以比較出名,主要是因為境內GDP的百分之六十五為民營經濟,在全國都是算高的。人均GDP為全國省份第二,屈居同為長三角的江蘇之後,總量雖然為全國第四,但是因為人口比前三名少了三分之一,所以致使人均比較高,人均可支配收入連續23年位於全國之首,在省級行政區中甚至高於直轄市天津。居全國第三。

浙江經濟,最為出色的主要是以溫州為主的民營經濟,以義烏為主的小商品經濟,以杭州為主的互聯網經濟,以寧波為主的港口經濟,同時,以上四個城市,也是浙江的四大核心,義烏雖為縣級市,但是自從上世紀商貿城發展良好以來,義烏一直是金華地區,乃至浙江中西部的經濟中心,作者雖為土生土長金華人,但是不護短,婺城區雖然做了1800年的金華府治,但是地區經濟真正的領頭羊,確很少是市本級,這也許與地方的文化有關係,但是金華市本級雖然不如義烏,但是城市還是有相應規模的,並不是說相差的非常巨大,只是義烏更為的優秀。杭州,作為浙江省會,虹吸現象還是有的。隨著富陽和臨安相繼於2016.2017年撤市設區,杭州下轄十區三縣,是真正的浙江number one,阿里巴巴總部所在,中國的互聯網中心。寧波,作為副省級市,國家計劃單列市,經濟一直名列前茅,作為浙江省的二號城市,其經濟一度趕超省會杭州,寧波舟山港,現為吞吐量世界第一大港,隨著奉化的撤縣設區,寧波的發展也將一往無前。作為浙江省的第三極,溫州在浙南閩北獨領風騷,作為中國民營經濟的發端,溫州人敢為天下先的精神,溫州的經濟也是一直穩中向好,雖然沒有杭州寧波的強大,但是作為浙商中的主力,溫州商人的話語權很大,所以溫州經濟在經歷短時間的停滯之後,繼續向前快速發展。

同時,浙江作為縣域經濟大省,與同為縣域經濟大省的江蘇,差距也是很明顯的。江蘇的撤縣設區一直走在前列,而浙江,卻陶醉於各縣,市(縣級市)的強大,沒有及時推進,致使地級市過於無力,市區發展不良,沒有醞釀出如蘇錫常一樣的城市群,這也是浙江省近年來,調轉船頭,推進大都市區發展的原因所在,總體上,浙江的經濟穩中向好,還是可以在中國的經濟發展中有一席之地的


逐夢星辰丶


在全國來說,浙江省的經濟實力名列前茅。近四十年來,大陸有兩個省的經濟進步是最明顯的,一個是浙江,另外一個是福建。其中浙江在經濟實力和發展水平上,還是領先於福建的。1978年時,浙江省經濟規模在全國位居第12位。從1983年開始,浙江省的排位迅速上升,11年之後的1994年進入全國前四位並穩定至今。

2017年浙江國內生產總值達到51768億元,排名全國第四位,僅次於廣東、江蘇和山東。除了經濟規模,這將在很多領域都處於國內領先水平。例如,浙江的全國500強企業的數量和全國百強縣的數量都是位居全國前列。(吉利汽車旗下的博瑞被稱為“最美國產B級車”)

2018年浙江省有48家企業進入全國500強,佔比接近10%。其中有14家企業的營收超過1000億元。知名品牌正是燦若星辰,有阿里巴巴、雅戈爾、娃哈哈、吉利、奧康、雕牌、農夫山泉、公牛,等等。除了經濟實力,浙江省的經濟發展水平在全國也是領先的。2017年浙江是人均GDP達到了9.2萬元,排在全國第五位。折算成美元是1.36萬美元,和進入發達經濟體1.5萬美元的標準十分接近。這將有望成為我國我國,最早進入發達水平的省份之一。

浙江經濟發展中最為人稱道的一點,是它的強大的民營經濟。民營經濟已成為推動浙江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從2002年到2017年,浙江省民營經濟增加值從5346億元上升到近3.4萬億元,年均增長13.1%。目前,民營經濟在浙江省經濟中有著中流砥柱的作用:創造了全省56%的稅收、65%的生產總值、77%的外貿出口、80%的就業崗位、90%的新增就業。全國著名小商品城義烏,就是浙江發展民營經濟的一個傑出代表。(義烏)

發達的民營企業造就了浙江一大批風起雲湧的知名企業家,例如馬雲、宗慶後、李書福、丁磊、郭廣昌。浙商已經成為了全國實力最強大的商人團體之一,目前來說,只有粵商能夠和其相抗衡吧。


財經知識局


從三個方面分析浙江經濟在中國的地位,GDP總量、人均GDP、人均年可支配收入

1、GDP總量

浙江GDP排在廣東、江蘇、山東之後,排名全國第四。2018年GDP總量56197億元,GDP總量排名前10的名單如下:

廣東省GDP總量97277.77億元

江蘇省GDP總量92595.4億元

山東省GDP總量76469.67億元

浙江省GDP總量56197.15億元

河南省GDP總量48055.86億元

四川省GDP總量40678.13億元

湖北省GDP總量39366.55億元

湖南省GDP總量36425.78億元

河北省GDP總量36010.27億元

福建省GDP總量35804.04億元

2、人均GDP

浙江人均GDP排北京、上海、天津、江蘇之後,排名全國第5,人均GDP99340.91元,人均GDP排名前10的名單如下:

北京市人均GDP139659.05元

上海市人均GDP135152.48元

天津市人均GDP120806.94元

江蘇省人均GDP115326.19元

浙江省人均GDP99340.91元

福建省人均GDP91547.02元

廣東省人均GDP87096.22元

山東省人均GDP76423.82元

內蒙古自治區人均GDP68363.86元

完整名單見下圖

3、人均可支配收入

在最能表現富裕程度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指標上,浙江人均可支配收入排在上海和北京之後,排名第三,人均年可支配收入43045.69元,人均可支配收入排名前10的名單如下:

上海市人均年可支配收入58987.96元

北京市人均年可支配收入57229.83元

浙江省人均年可支配收入42045.69元

天津市人均年可支配收入37022.33元

江蘇省人均年可支配收入35024.09元

廣東省人均年可支配收入33003.29元

福建省人均年可支配收入30047.75元

遼寧省人均年可支配收入27835.44元

山東省人均年可支配收入26929.94元

內蒙古自治區人均年可支配收入26212.23元

完整名單見下圖


互金圈


小鵬有料觀點:浙江經濟是全國最好的,沒有之一。原因如下:

1. 浙江的經濟總量大,政府有能力做更多的事情。浙江的GDP總量排全國第四位,僅次於廣東、江蘇和山東,浙江總量不及前三者主要是因為人口太少。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浙江擁有全國最好的經濟基礎之一,所以家裡有糧心中不慌。

2. 浙江是藏富於民的地方。浙江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居全國各省區第一名,說明浙江是一個典型的藏富於民的地方。所以我們可以看到浙江各個地市的房價都很高,因為老百姓確實有錢。有錢就有消費的能力,現在中國經濟增長主要靠三駕馬車中的消費拉動,所以浙江的經濟增長潛力無窮。

3. 浙江是一個大市場小政府的地方。我們知道浙江沒有廣東、江蘇那麼多國有企業,主要靠民營經濟驅動。浙江的很多地方看上去很破爛,城建不如中西部三四線城市。這於地方政府的治理思路有關,這裡不講面子不求大樓大路,只要服務於老百姓、企業。

4. 浙江有中國最有前途的獨角獸企業。中國的獨角獸企業主要分佈在北京、上海、深圳和杭州。經濟大省江蘇、山東和河南都可以忽略不計。浙江有螞蟻金服、曹操出行、淘票票、大搜車等眾多的獨角獸企業。這些都是未來拉動中經濟增長的新引擎,這是很了不起的。

5. 還有很多原因確保了浙江成為中國經濟最好的省份。

不再一一列舉,歡迎大家留言補充。歡迎大家關注小鵬有料,一起探討金融經濟學。


小鵬財經


浙江排第四,你說好不好

針對題主提出的問題,浙江經濟在中國算不算好的問題。剛才我去國家統計及查詢了最新的地區統計數據,下面就是統計截圖可以窺見一二。

按照年度統計

首先我篩選的數據是按照年度的統計數據,根據28個衡量指標,截止到2018年的數據,我選擇排序從高到低。然後得出的結論就是第一名是廣東省,第二名市江蘇省,第三名是山東省,第四名是浙江省。所以按照年度統計來看,2018年的經濟綜合排名浙江是第四名。


按照季度統計

我再次查詢的是按照季度統計,統計衡量指標有6項,分別是國民經濟核算、建築業、人民生活、農業、價格指數、國內貿易等綜合,截止2019年第三季度的數據,我按照從高到低排序設置,浙江省還是第四名,成績一直比較穩定。

按照月份統計

再次查詢按照月份統計,指標包括6項,分別是價格指數、工業、能源、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房地產、國內貿易等。截止2019年11月按照從高到低排序,浙江省的成績就沒有那麼穩定了,掉隊比較明顯。浙江省已經是排到第20名了。這樣的數據有點慘,說明這個月浙江省在睡覺了,反倒是山東好像比較努力,這個月排第二,廣東省雖然總體第一,但是細分到這個月還是排到了第五名。海南在細分的這個月,佔了鰲頭。

最後總結:

各省的綜合實力,都是多方面因素綜合的結果,我們不能但看排名,要看人民是否真的過得幸福才是關鍵的衡量指標,單純的排名和應試教育沒啥區別,大家都比拼的是綜合數據,但是這樣帶來的就是基層感受的變味,畢竟我們生活的城市和省份,都希望他們更加的讓我們覺得舒服而不是覺得像考試一樣,忙碌的沒有時間去享受生活。


張敬醫


給你一張國家統計局的表,這張表清楚的告訴你浙江省的人均收入



生活要活的精彩


全面點



鵬sunny


浙江經濟在全國來說自然算是好的。2017年浙江經濟總量為51768億元,位居全國第四。雖然浙江省GDP沒有進入全國前三甲,但是浙江省的經濟取得的成就是不如忽視的。改革開放以來,浙江省的經濟總量由1978年的124億人民幣增長到2017年的51768億人民幣,從絕對值來看,增長了417.4倍,這個增長倍數在全國省份中,僅次於福建省和廣東省。而浙江省的GDP從1978年的全國第12,至1994年首次提升至全國第四以來,直到現在,浙江經濟總量依然穩居全國第四名。


2017年浙江省的人均GDP為9.2萬元左右,在國內31個省級行政單位裡(不含港澳臺),只有我國四大直轄市和江蘇省的人均GDP比浙江高。浙江省尤以民富著稱,在人均可支配收入上,浙江省的人均可支配收入超過4萬元,在國內31個省級行政單位中,僅次於上海和北京兩大直轄市。

浙江省最值得稱道的是它發達的民營經濟。民營經濟貢獻了浙江GDP的65%左右。在2018年中國民營經濟五百強中,浙江省上榜數量達到了93家,位居全國第一。這93家企業的營業收入總額為3.65萬億元,佔全國收入總和的15%。浙江經濟發展模式比較多元,比如溫州的民營經濟、杭州的互聯網經濟、義烏的小商品經濟、寧波的港口經濟,當然還有走向全國的浙商等,這些都體現出浙江經濟的繁榮發達。


錦繡中源


以2018年數據為基礎,我們用三張圖直觀感受浙江經濟。

總量看GDP

2018年浙江全省GDP約為5.6萬億元,同比實際增長7.1%,按總量來看,繼續位居全國第四(前三是廣東、江蘇、山東)。

質量看人均GDP

浙江人均GDP排名全國第5,位列北京、上海、天津、江蘇之後,人均99340.91元。

富裕程度看人均可支配收入

浙江人均可支配收入排在上海和北京之後,排名第三,人均年可支配收入43045.69元。人均可支配收入體現了人的消費潛能。


旁解生活與投資


浙江的經濟在中國當然是算好的。浙江跟別的省市比,最突出的地方是比較平均,城鄉沒有明顯的財富差距

2018年的數據GDP總量排名全國第四,前三是廣東江蘇山東

人均GDP浙江以14907美元排在第五,前四是北京上海天津江蘇

而最能表現民富程度的數據是人均可支配收入,2018年的數據顯示

浙江可支配收入45840元排名全國第三,前兩位是北京上海

其中,浙江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55574元,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27302元,在所有的省市中絕對差最小


而在實際生活中,我們也會有這樣的感覺,浙江農村都建設的比較好,經濟也好,跟城市之間的差距很小,而廣東省廣州深圳一線是很繁華,但是別的地方就很一般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