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克世界為什麼美系重坦到了九級就沒有鐵頭了?

M5355


鐵頭的由來

美系重坦並不是生來就是鐵頭的,你看五級的T1和六級的M6就是個高又脆,T1是美國重型坦克研發歷史上代表美利堅自主研發的起點,M6是美國重型坦克研發歷史上第一款量產裝備,但是這種粗劣、落後的設計還是不能滿足戰場,再加上他們當時還有M4A3E2巨無霸(遊戲裡這個玩意兒叫小飛象......我還是習慣叫他醬爆)可以玩.......

與此同時,一批著手替換掉現役的M4的新計劃正在運行,他就是T20,嘛,這傢伙的設計對於當時的美國軍隊來講的確新穎,由T20衍生出來的最後的成品被稱為T26,也就是M26潘興的原型車。

不過,潘興畢竟只是打算針對虎式的,在軍方的預想中,潘興和虎王打架估計行不通,所以軍方要求在T26的基礎上整一個擁有重火力、重裝甲的大塊頭,1944年,大塊頭誕生了兩款,一款裝備了105mm T5E1,他被稱為T29,另一款裝備了155mm T7,他被稱為T30,由於當時美軍還沒有能夠塞下這兩款炮的炮塔設計,設計師只能將炮塔放大,對,就像大家看到的這樣,很大,完全靠人力裝填,但是為了不犯M6的錯誤,這玩意兒的炮塔裝甲十分的厚,但是考慮到運輸承重能力,這玩意兒得將重量控制在70噸以下,所以只能削減車體裝甲。

戰爭結束後,美軍對重型坦克的熱情沒有降低,一方面,美軍拿出了威力更強的120mm T53,並把他安裝在T29的車身上,炮塔後部增加裝甲以配平重量,然後換個名字叫做T34,另一方面,軍方要求製作一款與潘興組件通用的重型坦克,於是乎,被遺棄的T26E5又被撈了出來,設計師對T26E5的設計進行再改進,改進出來的產品被稱為T32重型坦克,你可以把他看做是放大版潘興,如果不是因為傳動系統問題,這個玩意兒就真的能拿出來量產化了。


鐵頭的消失

面對蘇聯的IS-3的威脅,美國必須拿出對應的強力重坦,他們提出了T43重型坦克,並在T34的120mm T53E1的基礎上,美國人搞出了重量更輕但是更加好用的120mm T123,嘛,考慮到這杆炮的長度還是很長,還是需要一個大腦袋來裝,就這樣,美軍重坦的腦積水就真的成了遺傳病,M103的腦袋就是這麼來的,需要注意的是,M103的車長指揮塔很高,為了保證車內空間不能太擁擠免得裝填手嗷嗷大哭,車長指揮塔自然也就變高了,不過,這樣的指揮塔對他們來說好像沒什麼壞處,車長工作起來也更舒服了,何樂而不為呢?那會兒,M48、M60、T95還有好多好多美國車都開始流行給自己整個小燈塔,對於他們來說,這就是實用性,這就是流行的標誌,但是畢竟這玩意兒塊頭不小啊,所以這一塊兒也成為了大多數遊戲裡面的命門,其實M103的炮塔正面厚度還是可靠的,問題出在頭上這個弱點實在是太大了。

我在前面說過了,高聳入雲的指揮塔是當時的美國潮流,幾乎人人都想整一個高指揮塔來玩,包括底特律兵工廠QM會議上克萊斯勒團隊提出的傳統重型坦克設計方案T110E5,畢竟是吸取了英國佬的經驗,人家買咱的120炮改出來的結果是征服者的頭一點也不大,咱們當然也能這麼做,所以E5的頭相對沒那麼大了,主炮還能比M103強一截,哦對了,T110E5的炮塔其實很可靠,但是問題同樣出在這個高聳入雲的小燈塔上,所以顯得頭很脆。

如果你仔細觀察E5和M103的車長指揮塔,你會發現E5是沒有外置機槍的,E5的12.7mm機槍直接融入到炮塔裡面,這樣車長在用的時候就不用冒著隨時會被打爆的危險探出身子來了,簡單地說就是自衛炮塔,而M103則是因為車長需要更多的視野而且還得保證安全,所以才將指揮塔變高變大好讓觀察口也變大,畢竟M103的車長還掌管著車載火控計算機,設計上還要求車長在必要時可以在原位上替代炮手進行主炮射擊。


這種高指揮塔其實還是個潮流呢,當年說好的要三防,車長也是人,他也得防著,咱不能學毛子那種逼著車長出來送命的設計,美利堅跟你講人權我就給我的車長來一層坦克級的保護,不過,這個指揮塔的空間很大,隨著時間的後移,美國人在指揮塔上下的功夫越來越深,最後,高指揮塔設計沒有了,因為他已經變成了我們熟知的遙控武器站。



後話

其他的美系重坦又是咋回事?

T14【Lv.5】:自1940年M6少量量產配發部隊後,自家研發的M6就沒少被官兵臭罵,差勁的戰場表現讓美國軍方一個頭兩個大,想了一想自己畢竟是純粹的白手起家,沒經驗,需要找一個好老師幫忙,他們想起來美國在一戰那會兒和英國聯合研發了Mk.8“自由”(或稱Mk.8“國際”)重型坦克的歷史,再加上美軍有好一部分黑科技是來自於不列顛的科研人員,所以,1944年,美軍邀請英軍的坦克設計相關人員來美,一項英美聯合的重型坦克研發項目就此啟動,我說你們都知道的,英國佬和德國佬不一樣,人家的坦克分巡洋坦克和步兵坦克,美軍請他們幫忙研發重坦,他們直接理解成幫他們整個步兵坦克,整出來的結果是T14重型坦克,還好這個憨東西最後被緊急叫停了,要不然美軍真的也得走英軍的老路子把坦克簡單劃分為步兵坦克和巡洋坦克。

T26E5【Lv.8】:美軍根據醬爆的作戰記錄對T26方案進行修改後的最終成品,雖然那會兒潘興早就造出來了,但是他們還是沒放棄對這個新生的重坦進行一切可能的改進,還記得T26E4超級潘興嗎?這個就是他們在T26E5出現之前所能做的最多的改造,所以說,軍方還是需要重新審視T26並提出所需要的指標,克萊斯勒接下了這批任務,成功研製出T26項目裡裝甲厚度最高的存在——T26E5,但是這個玩意兒太重了,運輸起來很麻煩,所以這個方案又被軍方自己打了回去,順帶一起,這玩意兒歷史上其實裝的是90mm M3而不是T25那根魔改過的90mm T7E1,對,我說的T25,指的就是遊戲裡的T25/2,T25/2指的是T25中型坦克二號原型車,不是什麼坦殲.......說回正題,這玩意兒火力比起潘興沒多大提升,運輸難度倒是增加了不少,這個項目不被打掉就有鬼了。

M6A2E1【Lv.8】:1943年,為了應對德國齊格非防線,美軍提出T28突擊坦克研發計劃,專為這輛突擊戰車設計的據說能剋制虎王的105mm T5E1也應運而生,之後的T29裝這門炮其實也是因為這個原因去裝的,但是,那會兒和T29競爭的還有M6A2E1,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八級金面包,從名字上看就知道,金面包是M6的改進型號,通用電氣公司認為,M6沒什麼問題,他只是需要一個更好的炮,這個炮現在有了(指105mm T5E1),那麼只需要再設計個能塞得下這根炮的M6炮塔就可以了,於是乎,他們真的整出了M6A2E1,像這種現成品改裝出來的看起來夠用的東西對於當時急於擊敗軸心國的美國來說還是很重要的,軍方立刻下了訂單,然而這筆訂單卻被來自歐洲盟軍最高司令長官艾森豪威爾的一封親筆簽名信拒絕掉了,原因是這玩意兒在測試過程中出現了一些小問題,艾森豪威爾要求取消訂單,並要求已經完成的M6A2E1全部送往阿伯丁試驗場進行測試,測試過程中,這些金面包出現了許多之前測試中從未出現的問題,通用電氣面對煮熟的鴨子飛了的情況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他們無法否認他們的產品質量問題,但是他們卻提出了更多“可能性”,比如說,他們打算讓軍方再給他們一點時間讓他們設計出可以搭載155mm T7的M6炮塔以改進現有的M6A2E1,但是這玩意兒的裝甲、火控都很不靠譜,原來就有的機動問題在他身上表現得更加嚴重,1945年8月日本投降,通用電氣最後的機會也隨之破滅,所有的M6A2E1都被廢棄處理,就此,美國陸軍宣告了一個趕鴨子上架的胡搞亂搞時代的結束。

克萊斯勒K【Lv.8】:克萊斯勒公司在1946年提出的一款新式重坦方案,其實他是介於T29和M103之間的東西,準確的說,是吸收了一部分來自德國的工程師和技術圖紙之後產生的新構思,的確,後置炮塔這個設計在當時的美國坦克中都是十分罕見的,其實克萊斯勒也沒對這臺車報多大希望,軍方也只是淡然地說一句“這錢我們不花”,然後這個方案就沉底了,嗯......這就是,懸崖勒馬?

M54變節者【Lv.8】:其實這玩意兒叫做T54E2,不是很懂官方為什麼非要改這名字......嗯,說回正題,這玩意兒實際上一個技術測驗項目,一直到1957年為T95中型坦克項目讓步所以中止,這麼一說這玩意兒應該是中坦啊......為什麼在這裡是重坦?還有,這玩意兒其實早就加入了遊戲了好嗎?只是後來改名發給國服超測騙氪,他的名字叫做M48A2,全名是M48A2/T54E2/T123E6,也就是M48A2的車體+T54E2的炮塔+120mm T123E6,雖然和現在這個M54變節者有些不一樣,但是不可否認的是,M54變節者其實就是T54E2,在超測的時候他就是這個名字。

AE Phase I【Lv.9】:1952年,底特律兵工廠主持了一場集合了全美的坦克設計專家的會議“Question Mark”,先後召開了四次,在第二次會議上,克萊斯勒公司提出了一款四履帶坦克概念設計,被軍方拒絕後只能拿出強行修改為兩條履帶的傳統設計的XT-500,然而還是遭到了軍方的拒絕,聯合工程公司藉此機會提出了自己的四履帶坦克概念設計Associated Engineers Phase I,然而軍方還是接受不了這種四履帶設計,所以該方案最終也只停留在概念設計層面。


T57重型坦克【Lv.10】:T57完全是個意外,50年代那會兒,法國佬把搖擺炮塔差不多都要玩出花來了,揚基跟風學一學沒什麼大不了的,但是畢竟只是“試一下看看行不行”,所以才有了用M103底盤的T57重型坦克,哦對了,M48巴頓那會兒也是主要裝備,他的底盤被拿去造了T54E1和T55(和T57重型坦克一樣的火力的搖擺炮塔中坦),M103底盤誕生出的搖擺炮塔坦克還有個T58,對,就是咱們喜聞樂見的155mm彈夾炮的那個畸形腦袋,你說要是T55和T58能實裝坦克世界那該多棒(美分狂喜)。


潛水母艦大鯨


我美系滿科技樹,說實話103還行。當時103出e5時候,覺得103垃圾,跳過了炮塔和10級炮,這兩天沒事兒又把103買回來升了完全體,發現還是很猛的一輛車。美系除了95和e3,沒有能和人硬剛的車,都需要點小技巧。103頭皮是脆,但只要不貼臉剛,並不是太好被瞄準,利用340穿heat彈加上優秀炮控,快速伸縮甩手穿。實在不行避不掉了貼臉也可以抬炮管擋一擋。有些時候利用俯角騎坡賣頭稍微有點高打低,頭皮是看不見的。


神秘用戶不告訴你


九級的103真是沒有鐵頭,那頭皮軟的。。。。美系最硬鐵頭其實是T32,只是被垃圾炮拖累了。T32頭不光硬,還很小,在出現大管噴子之前,頂牛無敵[大笑]我曾經頂牛硬抗了福三炮三發金幣彈。29也是可以的,因為七級車分房好,很少遇到大管子和高手,欺負小盆友很方便[呲牙]


再吃就炸了


現在哪兒有鐵頭呀,在噴子和金幣彈情況下,穿你沒商量。現在打的是意識和走位,不能蟋蟀開局就光著屁股大街上跑呀,也不能白兔都中後期了蹲一個地9分鐘不動地方,要及時看眼和mt的走位,及時支援有輸出才行。


Legend炮兵


九級有鐵頭???九級的M103不管是四棍還是屈服者都可以把103按在地上摩擦,重坦最雞肋的就是美系線,機動比不上四棍T10,頭沒有屈服者硬。


只因有你而不枉此生


現在的國服哪還有裝甲啊,上到10級,下到5級,全都是全程金幣彈,基本上捱上就穿。難啊


無以致遠82825346


蘇系-7才是鐵頭娃吧


你是我的汪


t29那個頭才硬


極樂空間A


原來版本t34 t30都是鐵頭


Maxseal


原來版本都是t34t3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