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總把問題怪罪給上天,老天不背這黑鍋|衡水二中高三學生心語

演講稿:不要總把問題怪罪給上天,老天不背這黑鍋

衡水二中高三10班 程子凡


按照套路講,我的第一句話應該是“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很榮幸再次發言”,然後開始第一點、第二點、第三點,相信現在有的同學正在心理猜,接下來我會說什麼,無外乎“努力、感恩、惜時、拼搏、心態”。

從這項活動開始到現在一個月過去了,似乎該說的都說過了,我估計隨便叫一個同學都能列出幾點成功必備素質。但是,我想問“那為什麼在雞湯盛行的當代,在勵志滿天飛的高三”依然有許多人聽了無數大道理,卻依然過不好這一生。

楊絳女士在為錢鍾書先生的《圍城》中作序時,寫到“每個人都生活在圍城裡,裡面的人想出來,外面的人想進去,婚姻、愛情、職業,一世間種種,大多如此。”今天,我想借用“圍城”一次來做個比喻。

其實,我們每個人都生活在一座圍城中,只不過大家的城遠近不一,形狀各異。每當有人站在前面發言時,就相當於站在城牆上呼喊,極力的向外面的人介紹城裡的美景。但是作為聽眾的我們,反應則是各不相同,有的時候你覺得他說的特有道理。有的時候你卻對他說的完全無感覺。其實這就反映了你是在城內,還是在城外。之所以有那多的人雞湯喝到麻木,卻依然活得蒼白無力,原因就在於他們耗盡了一生都不過是在城外徘徊。自然無法領略城內的風光,那麼問題來了?我們該如何去往更遠的城呢?

在城牆上的人們只能告訴你城裡有多好,但是做馬車去還是高鐵去,是公路還是走小路。便全然在你,這就好像老師對同學們永遠在說:“要努力、要細心,要抓緊時間”。可究竟怎樣才算努力,如何就是細心,卻沒有人給出詳細定義的,你聽到的你做到的,中間必然有一段漫長的路要走,而這段路必須你自己走完,逢山開路,遇水架橋,如此而已。

道理聽起來似乎很簡單,現實卻有著截然不同的反饋,本是同時出發,現在卻有人先到,有人被堵在路上,遠遠落下。這時候被落下的同學心裡就在想:“一定是他那條路上太順利,沒什麼毒蛇猛虎,或者是他開了外掛,裝備比我好”。可事實真的如此嗎?讓我們從日常小事中窺知一二,比如說上課犯困這個永恆的話題。大家投想象這樣一個場景,在英語課上,老師講的神采飛揚,你卻昏昏欲睡,搖搖欲墜。終於在最後一道防線被睏乏擊潰時,你掙扎著站起來,卻看見班上的第一名雙眼放光,精神抖擻。你心裡滿是不解,困惑甚至怨恨,為什麼他不困,為什麼我就困,一定是他身體結構奇特,老天太不公平了。其實你錯了,他也很困,他想了數十種方法,包括早起給自己積極地暗示,大聲操前讀,喊口號,課前定目標,課間定任務計劃,課上呼應老師,喝咖啡吃東西。而你只會說一句,下次一定不困了。

由此觀之,優秀和平庸都會面臨相同的困難和挑戰,都會產生同樣的煩惱和悲傷,而他們之間的根本的差別,就在於對障礙的看法,以及處理問題尋找方法的能力,自律的人不是沒有慾望,而是他們知道如何控制慾望,堅持的人不是不會累,而是他們明白松懈的時候該如何調整,勇敢的人不是毫無畏懼,而是他們懂得怎樣戰勝怯懦,不要總把問題怪罪給上天,老天可不背這黑鍋,持久的行動和不斷解決問題才是跨越千難萬阻的不二法門。

可是,話說到這裡,如果有不二法門,那必然有一把不二的鑰匙,每個人面臨的門不一樣,他的鑰匙必然有所不同,但我認為,其中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在影響著我們。

那就是你對自己的定位和看法,其實我覺得定位和夢想是有一定區別的,夢想是你想成為什麼樣的人,而定位則是你應該成為什麼樣的人,如果只是“想”,很可能有一天你遭到重大沖擊你就不想了,則定位則不可以,它是一種使命感,一種生之所向,是你內心的一種聲音,哪怕是你現在班級排名落後,沒有進入過優秀生名單,沒有被老師、同學們關注過,都不曾懷疑過自己是誰的一種力量。

可能你會問:我既不信佛,也不從道,我怎麼知道我將來怎麼樣?我怎麼找到屬於自己的定位呢?對不起,我給不了你標準答案。畢淑敏曾說:人生就像一片會退潮的海,遺留下來屹立的東西才是你生命中最重要的,沒有人知道你人生中那場大潮何時退去,露出屬於你的那塊礁石,如果它還沒有來,你能做到的是它來臨前,不斷的去做事,不斷的去積累,不停地去尋找。如果你已經找到了,請你真正堅守它,並用一生去彰顯和捍衛。

最後再送給大家一個小故事:從前有一個村莊,人們世代務農,已耕作為生,有一年,天降大旱,顆粒無收,於是村長便組織村民一起祈福禱告,希望天神能在第二天降一場大雨。可是到了第二天,卻沒有下一滴雨,村民是既氣憤又困惑。這天晚上,村長夢到天神降臨,他便問天神,神啊,為何我們如此虔誠,您卻不願賜雨呢?天神問到:你們真的相信我的神力嗎?村長說,當然了,您可是我們的信仰。於是天神答到:既然如此,那為什麼你們今天出門不帶傘呢?

我是來自10班的程子凡,能夠擁有這個表達想法的平臺,深感榮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