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心过大年:幸存者偏差 献给给深受成功学、焦虑症毒害者

安心过大年:幸存者偏差 献给给深受成功学、焦虑症毒害者

2019年高考全国二卷有这么一道题:二战时盟军在和德军交战中发现了空军损失非常厉害,于是就开始研究怎么把这个空军飞机加强一些护甲。经过专家对幸存回来的飞机研究发现,弹孔是有一定的分配规律的,机翼上弹孔比较多,尾翼上弹孔也比较多,螺旋桨和驾驶舱的弹孔少。到底应该在哪个部分加强护甲呢?军队内部就开始讨论,大部分一致意见是在弹孔多的部分加强护甲,但是,这时有一个统计学家,就是沃尔德,他提出不同意见,他说:我们不应该在弹孔多的地方加护甲,更应该考虑弹孔少的地方,为什么在弹孔少的地方加护甲呢?因为这些部位中弹的飞机绝大多数都坠毁了!你们考察统计的飞机都是幸存者,恰恰说明弹孔多的部分不是造成坠毁的主要原因!盟军按照沃尔德的意见对螺旋桨和驾驶舱加强了护甲,战损率果然得到了明显的下降。

这就是幸存者偏差理论。

幸存者偏差理论最早产生于2000多年前的古罗马时代。有一个人西塞罗,他是一个政治家。他是一个无神论者啊,有人跟他说要拜神,他说为什么要拜神呢,别人告诉他了,说你看拜师有好处:有一次一群商人驾船出海,到大海深处遭遇大风船翻了,有一些人就遇难了。另外一些人却游了回来,发现这些幸存者都是拜神的。这个时候西塞罗就跟那个人说了一句话,说把那些淹死的叫过来,问问他们拜不拜神。幸存者都拜神,遇难者不会说话了,怎么知道他没有拜神?这说明拜神并不是幸存者得救的原因。

我们把人群分成两部分人,A类是成功人士,B类是不成功人士,我们通过对AB进行分析,发现成功的人士有特征c,而不成功人士没有这个特征C,那么这个C就是成功的要素,这个统计分析就比较合理。我们不能单独的研究分析A,发现A具有特征C,然后就直接得到C是成功要素,而忽略了那些没有成功的人,这种就是幸存者偏差。


安心过大年:幸存者偏差 献给给深受成功学、焦虑症毒害者


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那些成功者的特征,没有看到那些同样具有这种特征的失败者。

我们举个例子。大家说这样一句话,说老物件很结实耐用,我们家有一把几十年前买的菜刀,现在还很锋利好使,现在买的刀啊,半个月就钝了,不好用。为什么会有这个现象呢?因为我们能够留到现在的老物件儿都是能用的,坏掉的扔掉的老物件多了去了,我们只看到了这些幸存者的特征,我们并不能得出一个老物件耐用的普遍规律,幸存者偏差。

再比如想试验一种药物到底有没有效果,要采用双盲实验,什么叫双盲实验呢?就是把有病的人分成两组,医生也分成两组对他们照顾,有一组病人吃这种药,另外一组吃外形一样的安慰剂,医生病人都不知道吃的是安慰剂,还是这种新实验的药。这种情况下,我们才能够正确得出这种药有效还是无效。

现在成功学非常流行,那些大师研究名人是如何成功的,然后写成书或者开培训班卖给你,他自己不成功,却靠着成功学赚了很多的钱。这些贩卖成功学和焦虑症的人,真的是其心可诛,这些人毒害了千千万万普通人,使他们夜不能寐、年都过不好。


安心过大年:幸存者偏差 献给给深受成功学、焦虑症毒害者


我们为什么这么容易就会上当受骗,从而不能安心的享受普通的生活呢?就是因为我们不能分辨幸存者偏差!

再举个例子。世界首富微软的比尔盖茨、苹果的乔布斯、脸书的扎克伯格、甲骨文的艾莉森,这些人都是成功者,超级富豪。那么,他们具有什么共同特征呢?有,就是他们都从大学退学了。于是我们就说我也从大学退学,我就会像他们一样成功了,真的是这样吗?你有没有看到那些没有成功的退学者。有很多人,可能也退学了,他们绝大多数却没有成功。这种就是典型的幸存者偏差。

再比如说足球。我们经常会被一些球员的天价身价所惊呆,比如说最高的梅西年薪4300万欧元,第二名是申花队的叫特维斯年薪3800万欧元,第三名内马尔年薪3600万欧元,第四名C罗年薪3400万欧元。我们一看,挣得钱真多呀,我们也去踢足球吧,我们只要踢足球,我们就会有很多钱。事实中超联赛里面60%的球员,他们的收入都在十万元人民币以下,还不如普通白领的收入高。

我们不能光看贼吃肉,不看贼挨揍。

有的时候我们是要学习别人的,但是不能盲目地认为我只要具有这种特征,我们就一定能够成功,看一本儿乔布斯传就成乔布斯了?看一本巴菲特传就成为股神了?这都是异想天开。


安心过大年:幸存者偏差 献给给深受成功学、焦虑症毒害者


我们总是关注那些幸存者和成功者,忽视了那些失败者。

而绝大多数人都将平凡的度过一生,平凡没什么不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