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蕊夫人真是被趙光義殺死的嗎?宋廷之中唯有他一人能夠做到

成都平原實為天府之國的精華,自古號稱錦城,李白曾有詩形容成都的富庶和秀麗:

九天開出一成都,萬戶千門入畫圖;

草樹雲山如錦繡,秦川得及此間無?

由於,有這優越的地理環境,一到分裂時期,這裡就出現獨立政權,五代十國時,這裡也先後建立了前蜀、後蜀。但是,青史留名,廣為傳誦的不是皇帝,也不是文臣武將,而是花蕊夫人。沉魚落雁之姿雖屬少見,但是,這其中更難得的卻是才貌俱佳的女子。

花蕊夫人真是被趙光義殺死的嗎?宋廷之中唯有他一人能夠做到

古往今來,這些“才女”或幼年揚名,或身世悽苦,人生際遇無不傳奇。在這一眾才女中,自然也包括這位曾名動京城的女子,她就是後蜀君主的貴妃——徐氏,後人稱之:花蕊夫人。史學界從未停止關於“花蕊夫人”的討論,那麼,歷史上真的存在花蕊夫人嗎?她究竟是怎麼死的?

所謂“花不足以擬其色,蕊差堪狀其容”,花蕊夫人最早只是用來形容女子的貌美。根據當前的可考資料,孟昶確有一妃被稱作花蕊夫人。作為一位典型的古代貴族女性,花蕊夫人不僅高貴優雅,更精通詩書音律,絕為古今少有之才女。

根據《十國春秋·慧妃徐氏傳》的記載:花蕊夫人本名姓徐,為蜀中青城人。因得孟昶臨幸,入宮成為了貴妃。相傳,孟昶對花蕊夫人極為寵愛,因其偏愛芙蓉花,他便命人在都城種滿芙蓉花。後來,因孟昶沉迷享樂,政務廢弛,後蜀被宋軍所滅。亡國後,花蕊夫人亦隨孟昶被押解至宋國。

這期間,宋太祖趙匡胤垂涎花蕊夫人已久,甚至,為了一睹美人芳容,他將孟昶封為了秦國公,只為等一行人進宮謝恩之際,慰藉渴懷。謝恩那天,宋太祖格外認真,花蕊夫人才至座前,身體散發的香澤便弄得其神魂顛倒。七日之後,孟昶突然暴斃,皇帝趙匡胤理所應當的佔有了花蕊夫人。

花蕊夫人真是被趙光義殺死的嗎?宋廷之中唯有他一人能夠做到

在史書的記述中,花蕊夫人即使亡國亡夫,仍然心不忘蜀。

在夫君孟昶死後,她畫了一幅肖像掛在了寢宮中。每當有人問她畫中人是誰時,花蕊夫人便會回答:此乃蜀中“宜子神”,但其實,那幅畫正是她難以忘懷的丈夫。這樣一位多愁善感的女子,不僅要違心留在宋朝後宮,連悼念亡夫都只能用如此隱秘的方法,內心屈辱可想而知。

前文曾提到花蕊夫人才貌俱佳,至於她究竟有多高的詩詞造詣,《全唐詩》中收錄的一百五十首宮詞或可做些證明:

五雲樓閣鳳城間,花木長新日月閒。

三十六宮連內苑,太平天子住崑山。

會真廣殿約宮牆,樓閣相扶倚太陽。

淨甃玉階橫水岸,御爐香氣撲龍床。

龍池九曲遠相通,楊柳絲牽兩岸風。

長似江南好風景,畫船來去碧波中。

東內斜將紫禁通,龍池鳳苑夾城中。

曉鐘聲斷嚴妝罷,院院紗窗海日紅。

......

根據這些遺留的詞作不難看出,花蕊夫人的詞風亦隨著其人生際遇發生著改變。從“回頭索取黃金彈,繞樹藏身打雀兒”的活潑,到“十四萬人齊解甲,更無一個是男兒”的無奈,不難看出,花蕊夫人內心承受著多大的煎熬。

也有傳說,正是因為宴席間這首頗有巾幗風範的詩作,宋太祖趙匡胤才垂幸了花蕊夫人,並將她封為了貴妃。

花蕊夫人真是被趙光義殺死的嗎?宋廷之中唯有他一人能夠做到

關於花蕊夫人的死因,後世亦流傳著多種說法。

北宋邵博曾在其《聞見近錄》中提到,一日,宋太祖率親王和一眾後宮妃嬪前往後苑宴射,皇帝勸趙光義飲酒時,趙光義答道:“若花蕊夫人能夠為我折枝梅花,我便飲酒。”可是,就在花蕊夫人折花時,趙光義竟突然引弓射死了她。

隨後,因趙光義流淚規勸宋太祖“宜為社稷自重”,趙匡胤便沒有責怪他。這個觀點亦在《鐵圍山叢談》中得到了印證,書中提到:一次從獵後苑,花蕊夫人在旁,趙光義忽然拉弓射箭,本來是要打野獸的,可是,不知怎的,竟回頭一箭射死了花蕊夫人。 

在另一個版本的說法中,花蕊夫人則是因宋太祖移情別戀而香消玉殞。《宋史演義》第十回中曾提到,花蕊夫人不但是個天生尤物,還極為擅長詩詞畫作。可即使如此,宋太祖之後還是迷上了將軍之女宋氏。彼時趙匡胤已經四十二歲,而宋氏卻正值含苞待放之齡。

所謂“痴心女子負心漢”,本有立後希望的花蕊夫人,因此,失去了寵愛和重視,久而久之,便積鬱成疾,最終暴斃而亡。但從歷史角度分析,第二種說法顯然是站不住腳的,因為,花蕊夫人在入宮之初便不喜歡趙匡胤,即使勉強違心侍奉,也不過是為了苟活罷了,又何談失去愛情,更不會因此傷心抑鬱。

花蕊夫人真是被趙光義殺死的嗎?宋廷之中唯有他一人能夠做到

眾所周知,花蕊夫人容貌格外出眾,身為皇帝的趙光義亦十分喜愛她。可是,礙於宋太祖,他只能遠遠看著哥哥攬美人入懷。深知自己不能擁有花蕊夫人的趙光義,因忍受不住內心的煎熬,於是,便索性用計毀滅了美好。再則,從現實角度分析,宋廷之中也唯有趙光義一人擁有殺死花蕊夫人的能力。

【《蜀檮杌》、《十國春秋·慧妃徐氏傳》、《鐵圍山叢談》、《聞見近錄》、《宋史演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