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輛冷啟動發動機轉速高於怠速,未等轉數下降至怠速便掛擋起步有什麼危害?

爵士48137091


車輛在冷啟動時,怠速轉速高的原因就是因為溫度低,所以為了保持怠速穩定,必須得提高怠速轉速,如果冷起、怠速又正常,那麼有沒辦法保持怠速穩定;所以車輛在冷啟時的高怠速轉速有加速暖機的作用,但只是間接作用,直接作用就是保證怠速能穩定的進行下去,不等轉速下來直接走,對發動機沒有任何傷害,唯一可能產生的狀況就是由於低溫、導致燃油霧化程度低、從而導致車子沒勁,但沒勁不代表傷害。。。

車子在進行冷啟的時候(尤其是冬季),暖機過程會分為兩階段,第一階段怠速轉速非常之高,可以達到1400轉左右,通常這個階段可以維持40秒到60秒左右(持續時間根據具體溫度決定),之後怠速轉速回落到1100轉左右,這一過程就是暖三元催化的過程,各大主機廠對於這一階段的策略存在不同,有這一階段的可以將擋位從p切換到n而直接跳過;而一些主機廠的標定在溫度極低時會直接跳過這一暖三元階段。。。

第二階段,此時的怠速轉速已經降至1100轉左右,這階段就是暖發動機的過程了,隨著時間的延續、水溫的升高,怠速轉速會從1100轉左右逐漸回落至正常怠速轉速,這部分通常運行個十幾秒、讓機油正常建壓後,就可以掛擋起步了,只要注意別把轉速拉的太高,就不會對發動機造成任何影響,不過如果溫度太低,此時發動機肯定沒勁,這與機油當面無關,僅僅是因為燃油霧化程度低所導致,而燃油霧化程度低並不能產生更大的磨損,所以此時起步車無力,但不會對發動機造成影響。。。

冷啟時的高怠速轉速,並不是為了加速提高水溫,只是為了保證怠速穩定而不得不採取的方式。。。

很多朋友認為,車輛冷啟動時的高怠速(上文第二階段)是為了加速提高水溫(正是因為這個錯誤觀點,才導致了不熱車、直接起步會傷發動機的說法產生),實際上主機廠設置冷啟高怠速轉速並不是為了提高水溫(主機廠沒有那麼蠢,因為依靠怠速產生那點熱量想給五六升防凍液加熱實在是太杯水車薪了,所以車輛在冷啟動時的高怠速轉速僅僅是為了保證怠速能穩定進行下去,這才是初始目的,只不過更高的怠速轉速,間接的起到加速提高水溫的作用(結果這個間接作用倒是人人皆知,主要目的卻很少有人知曉)。。。


車輛冷啟、尤其是在低溫環境下,燃油的霧化程度超低,比如高溫下100%的霧化率,在低溫環境下霧化程度可能降低至20%,所以為了保證足夠的霧化率,系統就得采取加濃噴射的方式,道理很簡單,霧化率不是降低到20%了麼(只是舉例),那麼五倍噴射還是可以達到百分之百的,所以冷啟動時發動機必然會採取加濃噴射的策略;但需要注意的是,各地方燃油質量不同,有輕質的(霧化容易)、有重質的(霧化困難),作為主機廠是沒有辦法逐一分辨的。。。。如果某車加入的汽油是輕質(高霧化率),那麼加濃噴射極容易導致混合氣體過濃,從而影響怠速穩定,所以就根據具體溫度(低溫)將怠速轉速提高,目的在於利用高轉速增加進氣速度,從而及時將空燃比拉昇(及時壓制混合氣體濃度,防止其進一步提高),比如怠速在1200轉時,由於汽油輕質、在加濃噴射的狀態下導致混合氣體濃度上升,所以急需提高轉速到1300轉,所以僅上升一百轉即可,這個過程可以迅速完成;如果將冷啟怠速轉速設定在八百轉,那麼同樣完成上述過程就得提高轉速五百轉才能達到1300轉,沒有時間餘量,可能轉速還沒來得及升至1300轉呢,就可能因為混合氣體過濃導致失火。。。
如果某車加入汽油是重質(低霧化率),那麼很可能即便加濃噴射,霧化程度還是低,所以更高的怠速轉速可以通過提高缸內氣體的流速來提高霧化率,其次當混合氣體過稀時(汽油太重質的極端條件),更高的怠速轉速有充足的時間利用空氣流速、加濃策略,及時的把混合氣體的濃度再拉起來,因為混合氣體濃度太稀、空燃比急劇上升,會導致轉速瞬間就掉落下來,轉速太低必然導致怠速不穩。。。設置冷啟高轉速就是為了有足夠的時間來及時調整,比如說由於瞬態混合氣體過稀,導致轉速從1200轉跌落至500轉(此時的怠速極為不穩),中間有存在有700轉的下跌過程,時間非常充裕,發動機可以及時調整混合氣體的濃度,避免轉速降的太多;而如果將冷啟怠速設置在800轉,那麼轉速跌落至500轉的時間就顯得太緊迫了,系統很難在這麼短的時間完成修正,所以主機廠因為沒辦法精確判斷各區域燃油狀況,所以乾脆採取一刀切的方式,來保證在任何條件下的怠速穩定!

冷啟不熱車,直接起步並不傷車。。。

如果您堅持看到這裡,您就會明白車企為冷啟動設置的高怠速轉速並不是為了更迅速的提高水溫,只是為了保證怠速的穩定進行;這樣一來傳統說法如高怠速轉速為迅速提高水溫、油溫,從而防止發動機磨損,所以必須要原地熱車的說法就不攻自破了;高怠速轉速根本就不是為了暖機,只是起到了加速暖機的作用,所以即便不原地熱車,從機械的角度來看,不會對發動機產生任何傷害。。。任何機油都有一個共性,越低溫、越黏,越高溫、越稀,那麼極低溫下的更高黏度(低流動性)實際上對發動機的保護性更強(因為太黏了,所以太容易掛壁了、油膜太厚了),所以低溫下不可能出現磨損;機油是否具備保護的能力,重點不在於低溫,而是在於機油壓力夠不夠;現如今的車子機油完成建壓通常在10秒鐘之內(個別的秒建),所以機油完成建壓是非常迅速的。。。

所以只要機油完成建壓,車輛就完全可以正常行駛、機油就能有足夠的保護能力;至於不熱車行駛會導致磨損的說法實際上就是笑話,原地熱車的1200轉高怠速不磨損,反而帶擋行駛後較低800轉反倒磨損了?怎麼轉速降低、磨損還加劇了?這種觀點是不是不客觀,怠速轉速越高、磨損越厲害,這才是正理(機油建壓後,車子就可以走了,機油壓力不夠機油燈就該亮了)。。。

渦輪增壓發動機不適合原地怠速。。。

採用壓力密封的渦輪機頭,極容易因為原地怠速導致渦輪漏油(尤其是極低溫環境),原因就輸車輛冷啟時,渦輪增壓器中間體內的機油壓力極大,通常可以達到4、5個大氣壓,而在怠速條件下、渦輪不建壓(歧管負壓),所以進氣側的壓力極低,很可能導致高壓力的中間體把機油給頂到負壓的進氣側,這些機油的結果就是被送入進氣歧管、再進入燃燒室,從而被燒掉,所以渦輪增壓發動機最不適合原地熱車(謹記),點火7、8秒後機油建壓完畢,直接起步最理想。。。

總而言之冷啟車輛高怠速,只是為了保持怠速穩定、並非加速暖機(只是間接起到了加速暖機的作用),既然目的是為了保持怠速的穩定進行,那麼圍繞加速暖機的一切說法也就不攻自破了,因為由於加速暖機的說法,才產生了不原地熱車、會傷發動機的錯誤推論;所以您說不等怠速下降,直接起步會有傷害麼?其實一點傷害都沒有,廠家設置高怠速只是保持怠速穩定,和加熱水溫、油溫沒一點關係,所以也就聯繫不到磨損的問題了,所以點火後熱個6、7秒直接起步即可,對於發動機只有好處而沒有壞處;至於天太冷、車無力,無力就無力吧,無力由燃油霧化低導致,燃油霧化低並不會導致發動機磨損;您也沒必要信鄙人,您可以信車輛手冊吧?只要看看車輛手冊就全明白了,如上下圖,都不允許原地熱車。。。


非專業車評


車子停放了一個晚上,等到早晨再發動,冷啟動時轉速會很高,超過1000轉。因為現在總說車輛不需要原地熱車了,但是在這種轉速這麼高的情況下直接啟動之後就行駛,真的不會對車輛造成什麼影響麼?

我們先要了解為什麼車子冷啟動之後轉速會這麼高,這其實是發動機為了自身儘快達到所需要的工作溫度和狀態而進行的快速熱身。對於車輛來說,只要發動機潤滑完成,工作時不會造成磨損就可以行駛了,而現在機油完成潤滑只是瞬間的事情,所以冷啟動之後直接行使沒有問題,不會有什麼傷害。

但是,剛啟動的時候因為水溫沒有上升,三元催化還沒有正常工作,燃料也還沒有完全氣化,所以雖然車輛可以不用長時間原地等待,但為了能夠儘快進入正常工作狀態,熱車這個過程還是存在的,不能省略。在轉速下降之前,發動機有時候會有些輕微抖動,如果車主願意等待一下是最好了。這個時間不會很長,一般就是20秒左右,繫個安全帶檢查一下車況也就結束了,夏天時間會更短,冬天最多加個十幾秒。等到轉速下降到1000轉以下,發動機也沒有什麼抖動,車子就可以行駛了,但這時水溫還是沒有上升,所以我們不能開得太快,也不要突然猛踩油門,要讓發動機平穩工作,開個幾分鐘,水溫上升了,就能正常了。

車子冷啟動之後直接就開走,其實對於車輛來說確實不會有什麼傷害,現在車子的設計製造技術在這些方面已經非常完善了。只是,在水溫沒有上升之前,車輛的很多系統還沒正常工作,無論是排放還是燃料的氣化都沒達到要求,所以容易產生積碳並且排放超標汙染環境,我們最好還是等轉速下降,然後勻速行駛,等到車輛水溫上升運作正常之後再結束熱車。


汽車觀察家


發動機熱車情況下汽車怠速在700轉左右,冷啟動的時候轉速會偏高一些,有時候能夠達到1500轉,甚至更高一些。

那麼就有朋友提出問題了,汽車的轉速這麼高是否需要等到轉速恢復到怠速狀態的時候再走?怠速沒有恢復到正常的情況下,行駛汽車有什麼危害嗎?

首先咱們來說一下,為什麼冷啟動的時候轉速會高一些。其實這是非常正常的情況,也是工業設計而為之的。

汽車冷啟動的時候轉速高,主要有兩個用途。第一就是讓發動機快速升溫,達到最佳的工作狀態。第二就是讓三元催化器進入最佳的工作狀態,三元催化器的正常工作溫度在400度以上。

汽車在冷啟動的時候轉速比較高,可以在極短的時間內,讓發動機的潤滑保護系統建立起來。帶您啟動汽車,調整好座椅,繫好安全帶的這一段時間內潤滑系統就已經建立起來。所以您不用擔心,汽車在冷啟動之後,潤滑保護性不足。

現在的汽車已經沒必要長時間原地熱車了,原地熱車的說法是化油器時代,現在的汽車都是電噴發動機,工作狀態受溫度的影響非常小。

汽車在啟動之後直接行走就好了,寶馬等汽車的說明書上會明確的指出,汽車啟動的時候儘快行走。汽車帶著負荷運行,能夠讓汽車更快的進入最佳工作狀態,要比原地熱車的效果更好。

事實上汽車也沒有那麼的嬌氣,在冷啟動的時候,如果您覺得車內沒有暖風比較冷,您可以啟動之後回屋裡暖和一下,過個三五分鐘的時候再開車。

還有就是有些自動擋汽車,包括cvt變速箱會有冷保護,也就是說在低溫的狀態下不升檔,如果在車流量多的情況下使用,也會被人鳴笛催促,比較讓人心煩。適當的熱一會兒車也是有一定的好處。

CMC車友會,悅之心、悅之行,交友、自駕、攝影、越野、漂移,活出精彩,中國汽車俱樂部旗下組織!歡迎加入CMC車友會大家庭!


CMC車主俱樂部


開車開了十多年,從未這樣等待,從來都是怠速不到一分鐘,直接掛檔起步,因為我知道,現在的汽車沒有這麼嬌貴,耐操的狠,並且車輛冷啟動發動機怠速轉速高乃是非常正常的現象,怠速高並不是發動機性能不好,而是發動機排放不佳,現在車輛排放都已經升級到國6,為了應對排放,車輛尾氣排放裝置都添加了UCC,WCC,GPF,為了達到最佳的效果,車輛尾氣排放裝置必須要在合適的溫度,尤其是三元催化器,需要在400~800℃之間範圍才工作效果才會比較好,為了使車輛儘快達到這個溫度,必須要提高發動機轉速,增加發動機尾氣產熱量,具體工作原理會在後續更新!


如果車主啟動後,等待發動機怠速轉速降低,冬天時候,估計車主要等五分鐘,這種情況是被嚴格禁止的,主要原因如下:

其實,車輛在怠速時,還有一個非常致命的缺陷,就是發動機燃油效率非常低,發動機非常容易產生積碳,積碳對發動機的危害嚴重性不言而喻,並且積碳不能自己去除,一旦形成,比較麻煩,所以,大部分情況下,車主冷啟動,怠速熱車是有時間限制的,不可以太長時間,一般情況下,夏天時,由於溫度較高,機油流動性較好,怠速熱車控制在30s以內足以,冬天時,機油流動性較差,怠速熱車控制在60s以內最好,這也是大部分車主常用的熱車模式!



車主也不用擔心發動機是否會潤滑不足,畢竟發動機所使用的油泵都是高壓油泵,發動機機油壓力非常高,並且油壓建立時間迅速,基本上10s內潤滑油就已經到達了發動機零部件各個表面。也正是基於這個原因,冷啟動時,無需等待發動機轉速下降,車主才可以肆無忌憚駕駛車輛,而不會出現任何問題!


無論你是新司機還是老車主,愛惜點兒開車沒有錯,但是不能瞎開,不僅對車輛不好,耐久性衰減,而且還會降低車輛動力,增加油耗,弱化車輛整體駕駛性能。

歡迎大家關注“汽車概況”!


汽車概況


這個問題其實可以拆分成兩個小問題去分析:

第一:汽車冷啟動時為什麼會怠速過高?

第二:不等轉速恢復正常就掛擋行駛是否會對汽車造成危害?

下面我們一個一個來說。

汽車冷啟動時為什麼會怠速過高?

有一個常識我相信大家應該都知道,溫度的變化會導致物質體積的變化,也就是我們所說的熱脹冷縮。對於發動機來說,每個零件之間的匹配都是有要求的,而由於熱脹冷縮的因素,每個零件在製造前都會把零件的形變量考慮進去,所以說當發動機處於冷車狀態時,其實內部的匹配相對來說是偏大的,存在一定的間隙。



而當發動機溫度達到工作要求時,此時內部零件的匹配才能達到圖紙設計的狀態,更加契合。冷車狀態時汽車發動機的運轉,這個時候內部磨損量會相對偏大,工程師們為了儘量縮短這種狀態,在冷車啟動時發動機電腦會刻意通過加大噴油量提高轉速,讓活塞,缸壁,活塞環等部件提前達到工作溫度。


不等轉速恢復正常就掛擋行駛是否會對汽車造成危害?

然後再看第二個問題,未等轉速下降至怠速便掛擋起步,這個操作過程簡單點說其實就是噴油量加大,與工程師的設計想法其實是一致的。只是我們如果這時掛擋起步,發動機的轉速和負載相比原地怠速要高。所以說車主在不願意等待的前提下應該儘量控制油門深度,不要急加速,給發動機造成過大的負載,當水溫達到標準的工作溫度的時候就可以正常進行駕駛。


綜上所述,如果車主在冷車啟動時直接掛擋行駛,在保持輕度駕駛的狀態下對於發動機沒有任何影響,同時帶來的好處就是發動機會提前達到工作溫度,達到省油環保的目的。


馬頭人車庫


現在的發動機在汽車冷啟動時,發動機的怠速轉速控制都比較高,這樣做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兩個:

1、迅速使發動機暖機,使發動機的潤滑系統達到儘快工作溫度,雖然發動機的機油在啟動以後一兩秒內就可以到達潤滑部位,但是到達潤滑部位不等於可以進行比較好的潤滑,發動機機油需要一定的溫度才能夠達到潤滑的效果。此外,汽車發動機在設計,生產過程中必須考慮零部件之間的熱脹冷縮情況,只有發動機溫度達到正常工作溫度時,各個零部件之間的熱脹冷縮比才是正常的,此時磨損最小、油耗最低。因此,冷車啟動發動機怠速控制比較高,其目的就是為了使發動機溫度迅速有升高。環境溫度越低。發動機的溫度越低、冷車啟動怠速的溫度越高,時間越長。


2、基於環保的需求,現在在發動機普遍使用三元催化器進行尾氣淨化,三元催化器使用多孔陶瓷材料作為載體,在載體上面覆蓋有鉑、銠、鈀等稀有金屬。它通過高溫氧化、還原反應把發動機尾氣中的HC、CO 還原成水和CO2, 同時把Nox分解成氮氣和氧氣。三元催化器的工作是有溫度需求的,正常情況下,在低於200℃時是不可能正常工作的,因此,很多車在發動機冷啟動時。特別是三元催化器低溫時會聞到很濃烈的一股汽油味道,但是,當發動機溫度升高三元催化器溫度升高,這個味道就聞不到了。發動機在冷啟動時刻意的將怠速提高其主要的目的之一也是為了使三元催化器的溫度在發動機尾氣的推動下進行迅速升高。


在冷車時,發動機高怠速的情況下,直接d檔行駛有什麼問題?

正常情況下,雖然發動機怠速較高,但是已經完成了潤滑系統的建立,此時d擋低速低負荷行駛並不會給發動機帶來額外的磨損。但是如果在室外極低溫度下,比如冬季東北零下幾十度,此時由於機油溫度過低,流動性過差,此時直接D檔行駛容易導致發動機運轉阻力過大,轉速攀升較高,使發動機的異常磨損,特別是發動機水溫低於40°時,如果進行急加速或者大腳油門兒行駛很容易導致磨損加劇。


眾口說車


冷啟動原地怠速高,大概有多高呢?1500轉,此時的發動機處於什麼工況呢?通常10秒就可以把機油全部泵送到發動機各個部件,潤滑系統沒有一點問題了。但是水箱溫度上不來,這時候發動機ECU會自動增加噴油量來快速升溫,同時維持在一個高一些的轉速。這都是正常現象,不存在什麼危害這一說。

現在的車子都是電子噴射汽油,不存在牢實霧狀化油器的裝置。電噴車的特點是不論什麼溫度,汽油都會很好的霧化。不需要達到一個特定的溫度,但是這時候機油的潤滑性因為發動機溫度沒有達到最佳85度,所以油膜形成的不是很好,過高的轉速會導致油膜破裂造成不必要的磨損。

那麼最好的辦法是什麼呢?在北方冬季,如果氣溫沒有達到零下35以下,除雪除霜以後,等到發動機轉速掉到1200轉以後發動,控制轉速不超過2000。慢慢的走個幾公里,這時候發動機溫度就會很快上升,一切趨於正常了。


代號鐮刀


過去在化油器時代,天冷了著車要拉風門,主要作用就是低溫增加混合器濃度,讓空燃比大於最為理想的14.7:1才能讓車輛發動機正常運轉,否則很容易 熄火或怠速不穩。現在汽車基本都是電控燃油噴射,電腦會通過各種傳感器的採集信號實時調整混合器的濃度,冷車著車時自然怠速會更高一些。

電噴車的噴油因為時電腦調整,所以可以在行駛中熱車,所以可以著車後掛上擋就走,這樣更有利於節省能耗,除了正常磨損外對汽車來說不會有什麼傷害。我個人認為在國內除了冬季的東北、西北或氣溫低於零下20度的地區,都可以選擇著車就走,駕駛者可以利用啟動後的慢速行駛出小區或地下車庫的方式來進行暖車。如果是在極寒地區是需要暖車的,冬季汽車要麼得進入車庫,要麼就要熄火後蓋上棉車衣。溫度過低後發動機和變速箱的潤滑油脂會變得更加黏稠,增大運轉和行駛阻力,所以也不能一概而論,極寒地區還是需要稍微原地熱一會兒車,尤其是像牙克石這類中國最寒冷的地區,這類地區冬季停在戶外的車輛著車都很困難,最好在保證電瓶狀況良好的情況下,更換粘度更低的冬季機油。

至於發動機磨損來看,冷啟動瞬間和高轉速是造成發動機磨損的最主要因素。但發動機一旦運轉之後,潤滑油就會通過機油泵不斷送達各個摩擦面,輕載荷的低速行駛不會造成發動機有任何過度的磨損狀況。更何況現在的發動機工藝質量和潤滑有的品質,往往我們的汽車發動機還沒有任何問題時就已經被排放標準所限制或淘汰了,所以沒必要那些額外熱車的舉動,浪費錢而已。


老倪DIY


我們的汽車在冷啟動的時候,發動機的轉速都會高於汽車正常的怠速,這是因為我們的發動機在冷車狀態下,發動機內的各個金屬零部件都沒有達到最好的工作間隙,而且發動機在低溫的情況下,也不能夠完全的發揮出熱效率

所以我們汽車在冷啟動的時候,發動機轉速都會比較高,那麼在很多情況下,我們早晨起來使用汽車去上班的時候都比較匆忙,不可能等到發動機怠速完全正常

那麼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掛檔起步有沒有危害呢?


首先在這裡可以告訴大家這種操作情況對我們汽車幾乎是沒有傷害的,只要我們操作是正常的操作流程,那麼我們的汽車就不會造成任何的損害

比如我們手動擋的汽車,完全踩下離合器再掛檔緩慢鬆開離合器進行起步並行駛,那麼高轉速的發動機也不會產生任何的影響和損傷

而我們自動擋的汽車,只要我們完全踩下剎車踏板,按照正確的操作流程進行操作,不會有任何影響的,大家可以完全放心!


汽車風雲榜


熱車主要是讓車輛發動機的潤滑系統正常工作,而發動機轉速偏高的原因是因為潤滑系統還未達到正常溫度和狀態。下次題主注意潤滑油溫度起來後,發動機轉速自然就降下來了。

所以未降至怠速便掛擋起步,導致發動機極可能在潤滑系統未達到穩定工作狀態便帶負荷工作,對發動機的磨損,是一定比正常工況的磨損大。但這樣會不會導致發動機就損壞,倒不至於。導致油耗增加和壽命減少倒是真的,只是程度不同而已。只要不是經常這樣,問題不大,題主不用擔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