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音樂深入人心,有什麼獨特之處?

Music小流年


空靈歌手周深,從無人問津到深入人心,遇見了最獨特的自己。如果說近期備受矚目的音樂綜藝節目,應該就是《歌手》了吧。在節目中,除了華晨宇,周深也是大家所關注的焦點。小聰明知道周深,是因為動畫電影《大魚海棠》裡的歌曲《大魚》, 當時根本不認識周深是誰,只是單純地愛上了這首《大魚》。這首歌讓我循著空靈悠遠的歌聲,找到了影片中碧波盪漾的廣闊大海,遇見了心中的大魚。在美妙的歌聲中,電影中美麗的畫卷和奇妙的故事緩緩拉開帷幕,彷彿將人也拉入到電影中一起體會著生老病死、愛恨別離。

遇見《大魚》,不再是一名普通的歌者

因為一首歌, 愛上了 一個人。周深的聲音很獨特,他所演唱的歌曲屬於一聽便能愛上的。當初聽完這首歌,一度以為唱這首歌的周深該是個怎樣溫暖文靜的女孩子。直到他進入了我們的視野中,才知道原來他是個溫柔似水的安靜男生,不知道有多少人和小聰明一樣呢?據說, 當時這首《大魚》本來是想讓王菲唱的,但由於資金方面的關係不得不換人。在大家都苦於誰來演唱時,歌詞的詞作者想起了這個並沒有太大名氣的周深,在他的力薦下,大家選擇讓他試唱。大家都很擔心周深唱得不好,但是當週深寄去樣片後, 大家一聽,紛紛表示他的歌聲“驚為天人”。

當歌曲一出,不少人開始關注周深,其至有人高贊周深演唱的這首《大魚》“用十塊錢的耳機,聽出了十萬塊的效果”,足以證明周深的歌聲有多打動人,可以說周深之後,再無《大魚》。遇見自己,成為更好的歌者

不管是在什麼圈子,似乎都逃不過“人紅是非多“的規律。當週深出現在大家視線後,不少人開始諷刺吐槽他的聲音很娘,一片嘲諷與質疑席捲而來,面對這些質疑與爭議,他勇敢地站出來說:“我生來就是這樣的聲線,無論什麼樣子,我要接受它”。的確,聲線是我們與生俱來的,我們沒有辦法去選擇。對於這些非議,我認為說是諷刺,倒不如說是對周深聲線的羨慕與嫉妒,這樣的聲線是多少人想擁有卻沒有的。

不管紅與不紅,他依舊一如既往地認真從事音樂工作,說是工作更像是他的日常,秉持著一貫的作風,該玩即玩,該唱即唱。汪峰曾在《中國好聲音》裡評價周深道:“在我有限的生命中竟能聽到這麼美的聲音。周深的聲音讓人覺得世界上無論多少苦難都變得美好”。因為聲線的不同,所以他才是周深,這也是他的獨特之處。

在他空靈動人的歌聲中有低吟淺唱的細膩,有悠遠綿長的真摯,有驚為天人的雋永,更有直擊靈魂深處的希望,這是專屬於他自己的獨特風格,誰也偷不走,誰也學不會。遇見貴人,變成了高曉松眼中永恆的煙火

而說起周深,不得不提高曉松。高曉松對周深聲音的喜愛已到了痴迷的程度,他曾評價周深說“我一聽他的聲音就絲毫沒有抵抗力”。高曉松在2005年為電影《孔雀》所作的曲子《藍色降落傘》珍藏了多年,直到周深的出現,他毫不猶豫地將曲子拿給了周深演唱,甚至還直接出錢贊助周深,幫周深出專輯,高曉松可以說是他人生中的貴人。

在今年《歌手》的第一期中,當週深選擇用《大魚》開場時,無數人都說他不應該選用此曲,面對著眾人的擔憂,高曉松替周深回覆說:“煎熬了這麼多天,在歌聲裡獲得一點點慰藉”,這不僅為周深回覆了眾人的擔憂,更是對周深的信任,而周深也沒有辜負他的心意,一直都在努力地進步著。高曉松曾在《歌手》中問周深“有人能替代你嗎”,不等周深回答,他便說:“你無論到第幾名,你都是第一名,因為在你這個類型裡,就沒有人能跟你比”。我想高曉松對周深的喜愛,就如網友們說的那樣,他沉澱了一個世紀就是為了等待周深的出現。周深空靈美妙的歌聲就像一泊湖水,有時靜謐深沉,有時讓人捉摸不透,有時又一塵不染,仙氣四溢。在曼妙的歌聲中,我們遇見了那個獨一無二的空靈歌者周深,從無人問津到深入人心,在接下來的歲月中,我想他勢必會大放光彩!在《大魚海棠》中,有這樣一句話:“我記得他的樣子,但我不知道他的名字”,但對於周深,我想說:我不僅記得他的樣子與聲音,我還記得他的名字,他就是周深,一個獨特又別具一格的歌手。








小聰明音樂坊


傷感曲風的《送親》講述了一對青梅竹馬在最後愛而不得的故事

你家門前的山坡上

又開滿了野花

多想摘一朵戴在

你烏黑的頭髮

就像兩小無猜的我們

玩兒的過家家

捏上一個泥娃娃

我當爹來你當媽

長大後你沒有告別

匆匆離開了家

而我還在那山坡上

牧羊騎著馬

原本以為我們是

一根藤上的兩個瓜

瓜熟蒂落你卻

落進牆外的繁華

再見你時

你還是那頭烏黑的頭髮

只是眼裡藏不住

你想對我說的話

我說等你出嫁的那天

就讓我送你吧

你點點頭不說話

眼淚就流過臉頰

把我從夢中驚醒的是

迎親的嗩吶

本該迎親的人

卻變成送親的傻瓜

手裡捧著山上的野花

騎著孤獨的馬

你打開車窗對我說

送到這裡吧

長大後你沒有告別

匆匆離開了家

而我還在那山坡上

牧羊騎著馬

原本以為我們是

一根藤上的兩個瓜

瓜熟蒂落你卻

落進牆外的繁華

再見你時

你還是那頭烏黑的頭髮

只是眼裡藏不住

你想對我說的話

我說等你出嫁的那天

就讓我送你吧

你點點頭不說話

眼淚就流過臉頰

把我從夢中驚醒的是

迎親的嗩吶

本該迎親的人

卻變成送親的傻瓜

手裡捧著山上的野花

騎著孤獨的馬

你打開車窗對我說

送到這裡吧

再見你時

你還是那頭烏黑的頭髮

只是眼裡藏不住

你想對我說的話

我說等你出嫁的那天

就讓我送你吧

你點點頭不說話

眼淚就流過臉頰

把我從夢中驚醒的是

迎親的嗩吶

本該迎親的人

卻變成送親的傻瓜

手裡捧著山上的野花

騎著孤獨的馬

你打開車窗對我說

送到這裡吧

你打開車窗對我說

送到這裡吧[1]


怡悅音樂


每個人都有所不同

如果我現在聽到一首很久之前經常聽到一首歌,就會感慨

每次聽到 “你的名字 スパークル(火花)” 就會勾起一些回憶,熱淚盈眶

初三畢業那年聽“記念”就非常感動,勾起了初中三年的回憶,連小事的想起來了

個人覺得溫柔的歌都會深入人心


宇宙小崽崽


音樂帶給你怎樣的感受,是否深入內心,這是一種極私人的體驗,每個人都不相同。它取決於許多因素,也許是你的喜好,也許是聽音樂時所處的環境,還可能與和你一同分享音樂的人有關。這一切體驗都是獨一無二的,是隻屬於你自己的體驗。


以下分享幾個有音樂伴隨的深刻的體驗。


從小學習鋼琴,每週要去離家很遠的琴房找老師上課。琴房在一個大院中,院門正對面是樓門。樓共兩層,進去後,兩側全是琴房。老師的琴房在走廊的最深處。有一次我上完課離開琴房,下一個學生開始上課。那是一個大我幾歲的姐姐。我剛踏出門,裡面就傳出了的琴聲。聲音輕快明亮,琴錘快速的敲打著琴絃,當時我並不知道那曲子的名字叫《噴泉》,只覺得高雅脫俗,充滿了歐洲的宮廷感。我走在滿是琴房的走廊,那一刻,我深深的感覺自己走在國外的尖頂教堂中,什麼都沒有,只有炫目的陽光和無盡的琴聲。

也許與學琴有關,小時候很喜歡聽各種音樂。聽爸爸的朴樹和古典吉他曲,也會自己去買磁帶來聽。有一天在商店的櫥窗上看到一盤《日本動漫音樂合集》,買上立刻回家聽。磁帶上的曲名用日文寫著,許多都看不懂,也只能聽。一天下午正開著錄音機寫作業,突然聽到一首鋼琴曲,樂曲開頭溫暖的和絃我從沒聽過,只覺得像站在林間,陽光透過樹的間隙忽明忽暗,透過指尖晃在我的眼睛上,安寧極了,又是一種靈魂出竅的感覺。樂思不斷髮展,樂曲跌宕起伏,充滿了畫面感。許多年後,我才知道是動畫片《千與千尋》中的插曲--《One Summer'Day》,也感謝沒有看過動畫,讓我衍生出許多對於音樂的想象。最近我也彈了一下,感興趣可以來我主頁聽。


許多關於對音樂的獨特之處的的描述都是概括性的,所以更應發現音樂帶給你每一瞬間的感受,都是最獨特的。


包小包的鋼琴日記


今年我一直在聽雪十郎的《誰》因為歌詞寫的挺好的。適合每個年輕人。

歌名:誰

歌手:雪十郎

詞:張世東

曲:蔡華壘

誰的苦酒敬月光,誰的真心喂豺狼

誰的夢想在流浪,誰的青春不迷茫

誰把熱血染殘陽,誰把詩集裝行囊

誰把汗水熬成湯,誰把腳掌磨成鋼

誰是我我是誰,時光變成了盜賊

驚擾少年英雄夢,掠走天真和無畏

愛過誰恨過誰,我們錯過誰和誰

歲月猶如東流水,鮮衣怒馬追不回

誰的苦酒敬月光,誰的真心喂豺狼

誰的夢想在流浪,誰的青春不迷茫

誰把熱血染殘陽,誰把詩集裝行囊

誰把汗水熬成湯,誰把腳掌磨成鋼

誰是我我是誰,時光變成了盜賊

驚擾少年英雄夢,掠走天真和無畏

愛過誰恨過誰,我們錯過誰和誰

歲月猶如東流水,鮮衣怒馬追不回

誰是我我是誰,時光變成了盜賊

驚擾少年英雄夢,掠走天真和無畏

愛過誰恨過誰,我們錯過誰和誰

歲月猶如東流水,鮮衣怒馬追不回

我是誰,時光變成了盜賊

驚擾少年英雄夢,掠走天真和無畏

愛過誰恨過誰,我們錯過誰和誰

歲月猶如東流水,鮮衣怒馬追不回

聽著特別有節奏,也能深入人心


流年剪輯


筷子兄弟《老男孩》我記得那年我21歲,獨自一人漂泊在外,無依無靠。當路過無意中聽到這首歌的時候,漂泊的心終於找到了歸宿一般,至今我還記得我問那個女孩這是什麼歌的時候,女孩微笑的臉龐,這首歌作詞:王太利。歌詞寫的太過於現實,聽完這首歌就如同在聽自己一樣,也許永遠都不會跟她說出那句話,註定我要浪跡天涯,就在去年遇到自己的暗戀,瞎聊的時候我還告訴她,當年我暗戀你很久,可惜她當是一句玩笑話,生活像一把無情的刻刀改變了我們模樣。珍惜現在擁有的一切



笑雨音樂


你好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音樂分很多種風格,每一種都有特點,每個人的喜好也不同,在某一個時間段聽的音樂感觸都不一樣,比如在你開心的時候聽點動感的音樂就會心情大好,在你傷感的時候聽點憂鬱的歌有時會流眼淚,能夠打動你內心,這樣的應該都算好的音樂,還有就是伴隨旋律的歌詞,互相相輔相成。我個人比較喜歡爵士音樂,聽著更讓人放鬆 ,有激情有舒緩,有慵懶,有憂鬱,每天夜聆聽讓人深深投入,無法自拔,爵士樂自由奔放,又充滿浪漫。總結其實每一種音樂都有它獨到之處,喜歡一種風格慢慢去了解,一點累積它的資料,多聽,多感觸,慢慢會發現精髓,得到它的內涵!



薩克斯風阿月


朋友們好,我很高興來發表我的看法:我認為能夠深入人心的音樂應當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以下簡稱《國歌》):

【1】《國歌》旋律為明朗寬廣的大調,上行短句,層層遞進,一浪高過一浪,前奏本身就是吶喊廝殺的衝鋒號,直到掀起高潮。

【2】歌詞表達了每個中國人的心聲,三個“起來”,上行遞進的音調,那是中國共產黨在號召全國人民團結起來,萬眾一心勇往直前,推翻三座大山爭取自由、獨立和解放!這首歌曲理所當然被選作國歌!

【3】所有中華兒女有一首共同的歌,她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每當唱“把我們的血肉築成我們新的長城,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這正是告誡我們要時刻居安思危,不是嗎?如今我們祖國正遭受著建國70年來最嚴重的病毒疫情,正是我們時代最可愛的人醫生護士們唱著《國歌》逆行,把生死置之度外,很快取得可喜的階段性勝利,讓國人看到決勝就在眼前!

【4】所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無論從旋律還是歌詞分析,她才是無數中華兒女當之無愧真正深入人心的絕對正能量的歌曲!讓我們唱著她好好工作,好好生活,聽黨的話,把我們的祖國建設得更加強大!

2020.03.03晚於新疆





笛簫飛歌


  1. 經典音樂深入人心。經典音樂之所以經典就在於它的耐聽,就和經典影視作品一樣,令人回味無窮。多年後回首品味依舊醇香,好似美酒,好似故人。比如吳靜演唱的《女兒情》,作為西遊記的插曲,詞和曲創作皆出於大師手筆,很好地襯托了唐三藏和女兒國國王之間相見不能相戀的複雜愛情。《女兒情》被翻唱改編成了很多版本,足以說明它的魅力所在,堪稱電視劇中的經典插曲。

  2. 詞和曲完美融合的音樂深入人心。優美的曲和朗朗上口的詞完美融合,那就能能鑄就經典好音樂。初聽不識曲中意,說明聽者只是被曲所吸引,沒有去細細品味。再聽也是曲中人,說明聽者漸漸明白了曲的味道,聽懂了詞的配方,也把自己帶入了曲中,明白了詞曲就是為自己量身定做。比如羅大佑《你的樣子》,不明白為何你情願讓風塵刻畫你的樣子,只有經過歲月打磨的人才能聽出它的味道,只有有故事的人才能聽懂別人的故事。

  3. 只有曲沒有詞的音樂同樣深入人心。“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哪有幾回聞”就是對這一類音樂最好的評價。這一類音樂以古典居多,比如《高山流水》、《廣陵散》、《十面埋伏》、《梁祝》等等。《高山流水》清澈的泛音,活潑的節奏,隨後跌宕起伏的旋律,大幅度的上下滑音,抒發了志在流水,智者樂水之意。《十面埋伏》樂曲激烈,震撼人心,十分形象的再現了項羽當初被十萬大軍包圍的場面,不失為上乘的藝術佳作!諸如此類樂曲還有許多,不再贅述。


經典音樂頻道


作為一個三十歲的我,深入人心的音樂就黃小琥《沒那麼簡單》

沒那麼簡單

就能找到聊得來的伴

尤其是在看過了那麼多的背叛

總是不安只好強悍

誰謀殺了我的浪漫

沒那麼簡單

就能去愛別的全不看

變得實際也許好也許壞各一半

不愛孤單一久也習慣

不用擔心誰也不用被誰管

感覺快樂就忙東忙西

感覺累了就放空自己

別人說的話隨便聽一聽

自己做決定

不想擁有太多情緒

一杯紅酒配電影

在週末晚上關上了手機

舒服窩在沙發裡

相愛沒有那麼容易

每個人有他的脾氣

過了愛做夢的年紀

轟轟烈烈不如平靜

幸福沒有那麼容易

才會特別讓人著迷

什麼都不懂的年紀

曾經最掏心

所以最開心曾經

歌詞中那句“過了愛做夢的年紀,轟轟烈烈不如平靜,福沒有那麼容易,才會特別讓人著迷,什麼都不懂的年紀,曾經最掏心,所以最開心曾經”在這個年紀是深有體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