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的山西壽陽縣,日偽時期老照片,直面千年古縣的舊歲月


西晉太康年間設“壽陽縣”,從晉朝置縣開始到如今,壽陽縣已經有了1700多年了。當時是以此地居壽水之陽而取名“壽陽”。那個時候的壽陽縣城在今縣城的東北方向。圖為1942年的壽陽縣城內的街道。

隋開皇十年(590年)改名為“受陽縣”。唐朝建立初期,設“受州”,其州治在受陽縣,公元637年改回“壽陽縣”,屬太原府管轄。圖為1942年壽陽城外的道路。

圖為1942年的朝陽閣,它是壽陽重要的地標建築。它位於壽陽縣城東關外,建於1517年(明正德12年),清朝時候曾經三次重修過,1948年5月,解放軍就是從這裡進入壽陽縣城的。60年代末的時候被拆除,2005年重建。

圖為40年代的壽陽火車站,1907年因為正太鐵路的需要而修建了“壽陽站”,當時的正太鐵路是山西境內最早的一條鐵路。1938年日軍佔據鐵路,遂將原本窄軌換成標準軌。

979年宋太宗趙光義滅北漢毀太原城,之後設幷州,壽陽屬幷州管轄,並直到明朝初期。圖為40年代壽陽火車站的遠景。

從晉朝修築的壽陽縣城開始直到元朝,原本的縣城早已破敗不堪。元朝元貞年間(1295年1月-1297年2月)重建壽陽縣城。圖為人們正在等待上火車。

明朝建立後,復置太原府,下轄22縣,其中就包括壽陽縣,清朝成立後,沿襲舊制。圖為1942年壽陽縣城內的城隍廟。

1724年新設平定州為山西省直隸州,下轄壽陽、樂平、盂縣三縣。民國時期的壽陽縣為省管縣,建國後為晉中行署所轄,2000年開始為晉中市所轄。這張1942年的圖片展現了當時的人們在城隍廟求雨的場景。

接上圖,城隍廟求雨是當時非常重要的民間活動,求雨的儀式非常隆重,分請水、迎水和送水。參與求雨的人們必須要戴柳條編制的帽圈,道士會念誦“求雨辭”,人們誠心的磕頭上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