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今天,1944年7月9日,太平洋戰爭塞班島戰役結束


塞班島為南太平洋珊瑚島,面積120平方公里,沿西海岸有潟湖,山脈南北延伸。1944年6月15日美國海軍陸戰隊從島南端登陸,與日本守軍血戰三週,至7月9日擊潰守軍,史稱“塞班島戰役”。

1944年6月15日早上7時開始,超過300輛美軍履帶式兩棲登陸車運載8,000名海軍陸戰隊員於大約9時正在塞班島西部海岸登陸。日軍進行了很好的炮火準備,擊毀了大約20輛兩棲坦克,日軍亦很有策略地佈設有剌鐵絲網、火炮、機關槍陣地及戰壕以儘量增加美軍的傷亡。雙方在島上展開激戰。

在沒有補給的情況下,塞班島戰役對日本守軍來說是毫無希望的戰鬥,但日軍仍決定戰至最後1人,斎藤義次中將組織其部隊進入塞班島中部對防守有利之地形、靠近塔波查山的防線,該戰役的特點讓美軍給取了許多綽號:“地獄包圍圈”、“紫心嶺”及“死亡狹谷”,這反映出了戰鬥的殘酷性。日軍利用很多火山地形裡的山洞阻擊進攻者,在日間隱藏及在晚間突擊,美軍最終使用火焰噴射器部隊在火炮及機關槍的支援下清除這些洞穴。


7月7日,日軍決定後撤,斎藤計劃作最後自殺性的玉碎攻擊,對於島上剩餘居民的命運,斎藤說:“居民與士兵再沒有什麼分別,他們應該加入使用竹矛衝鋒也不要被俘。”黎明時,在1組12人拿著大紅旗領導下,所有剩下可戰鬥的日軍大約4,000人作最後攻擊,日軍湧入美軍的戰線,攻擊陸軍及海軍陸戰隊單位。

7月9日下午4時15分,理查蒙德·凱利·特納海軍上將正式宣佈塞班島被佔領,斎藤與參謀長矢野英雄少將下在一個洞穴內自殺,在戰役結束後自殺的還有南雲忠一中將,他是率領日本航空母艦攻擊珍珠港及中途島的海軍指揮官,他到達塞班島是協助島上陸上防務。

數百名島上居民在戰役的最後數天自盡,一些是從自殺崖及玉碎崖跳下,美軍士兵曾勸籲他們投降而不要作出愚蠢行為,但日本廣泛的政治宣傳均把美國人及英國人描繪成魔鬼,因而島民往往拒絕投降。結果,大約22,000名日本居民死亡,島上幾乎所有守軍最少30,000人陣亡;美軍方面,這場勝利是太平洋戰爭中付出高昂代價的勝利之一,71,000名登陸島上的士兵中共有2,949人死亡,10,364人受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