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宅家的日子里,必将成为我们的一段回忆

这场特殊的"战疫",把更多的人们圈在了家里,宅在了屋里。自觉宅在家里不动,不给"战疫"添乱,从"战疫"的全局来讲,也是一种贡献。

疫情之下,这就是我们经历的生活。况且,生活并非总是风清月白,灾难突如其来、生命短暂脆弱才是真实世界,风雷之上的激荡、日常之中的厮磨才是本来生活。

请再忍耐一下,请接纳世界的真实模样、接纳生活的本来面貌,在此基础上,不堕信心,不失希望,在责任与压力中淬炼生命,在慢下来的时间内变成更好的、更强大的自己。

然后,会发现,你我终能摸透时间的脾气,淡定从容。

特殊时期,时间好像也变得格外漫长,无以打发。但其实,时间的价值从来不会因为环境而改变,它一直在那里。

诗人将其文艺地解读为“时光不会流逝,流逝的是我们”,回过头再看,是充分利用还是日复一日荒废?不管怎样的度过,这段时光已然流逝。

那些宅家的日子里,必将成为我们的一段回忆

1⃣️

喜欢读书的人,每天吃过饭,找到最惬意姿势,倚靠在某个角落,沏上一杯香茗,在袅袅氤氲中随着章节内容浮沉。

“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阅读和喜欢看书一旦成了一种生活习惯,长此以,潜移默化会改变人的气质与观念。在字与字的组合间,蕴含着无数个未知的世界,净化心灵。

喜欢追剧的你,终于有时间看剧了。平常的日子里,忙了工作忙家务,既要洗衣做饭,还得忙完孩子服侍老人。这段时间可是一追到底的大好时机。由着性子,尽情地跟随剧中人物喜怒哀乐,龇牙咧嘴敞开笑,抽泣抹泪当主角、入剧情。

在客厅、卧室、书房、卫生间和阳台上循环往复豪华游。待到转够游累后,倚窗远眺,望着天空发发呆,天好蓝,风儿卷起云朵嬉戏玩闹,一会风在前,一会云翻涌,阳光笑眯了眼。

喜欢爬格子码字的人,在吃了睡,睡醒再吃的慵懒日子里,静下心来,埋头读书,埋头坐定。把平时因了忙碌没时间读的书,没时间写的文字,充分利用这个机会读的神往,写得痛快,沉浸在读书的享受中,沉迷于拼凑文字的乐趣里,自由自在遨游文字海洋。

那些宅家的日子里,必将成为我们的一段回忆

2⃣️

充裕的时间里,针对自己的短板和兴趣爱好,朗诵、绘画、练字、自弹自唱玩乐器,背单词,学习一门技艺。充实了自我,丰盈了岁月。

锻炼、提高身体免疫力,因地制宜,在家里跳健美操、做瑜伽、打太极、俯卧撑和仰卧起坐,伸伸胳膊踢踢腿······每天强身健体做运动。有个好身体,健康快乐生活。

织毛衣、绣十字绣,那可是心灵手巧女性的专长,这项技艺不是每个人都能具备。看着纤巧的手指绕啊绕,缝呀缝,一件件成品慢慢地呈现出来,那真算得上是成就感爆棚。

据说织毛衣跟弹琴一样,都是协调锻炼人左右脑的上乘大法,开发大脑、激活脑细胞,有必要继续发扬。尤其是看着边织毛衣边追剧的她,简直佩服的五体投地。灵巧的手指翻动,钎子和线就像被施了魔力般缠绕缠绵、翻飞舞动······

朝九晚五的时间太匆匆,每个人都肩负着生活的重担,谁不是疲于奔波?终于可以闲下来和父母坐一起说说家常唠唠嗑;为父母洗衣、做饭,为他们捶背揉肩,倾心照顾生活,把父母侍候的周周全全。温言细语说话,就像他们当初精心养育了你那般对待。让那饱经风霜,慈祥的脸上睡梦里都会展露笑颜。尽享天伦之乐,其乐融融。

那些宅家的日子里,必将成为我们的一段回忆

3⃣️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人呆一起的生活里,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孩子成长影响很重要。柴米油盐的平常日子才是家的温暖。

爸爸分担干点家务活、接替妻子的忙碌繁琐,弥补平时顾不上家的缺憾,给她多一点呵护,孩子肯定能切身感受到这种暖和爱;仔细检查孩子的作业,询问他遇到的难题,并耐心地一一解答。感受体会养育和教育成才的不易。

当然,生活百态,宅在家里,也有当起了甩手掌柜,什么活儿都不干,让父母侍候,由父母做饭,吃饱了就睡,睡醒了就吃,睡的双眼朦胧,睡的忘了白天夜晚,睡的腰粗了一圈又一圈。

还有手不离机,难舍难分,没白天没日夜奋战在游戏里,忘乎所以,视力下降,出现痴呆,身体熬坏。

宅家不能出门的日子里,尝试创新最多的大概就是厨艺展示。初学者也好、技艺娴熟的大厨也罢,有足够时间做做菜,翻新面食糕点。

“以前靠外卖养活的我,现在都能自给自足了。”朋友圈有人更新了她的动态。相信在以后的任何时候,离开了家,离开父母,一人在外时,家人也不用担心惦记吃不上饭了。

毫不夸张地说,如果这段时间后举办个厨艺大赛,估计家家都有神厨高手胜出。

通过各种“翻车现场”“现场秀技”的摸索和历练,加上“做饭是一种痛的领悟”,不说是做一桌“满汉全席”,至少上演一餐“青海老八盘”那是绰绰有余,小试牛刀吧。

欲知“大厨是怎样炼成的?”请一一翻阅自己的朋友圈,你想知道的答案都在里面。

那些宅家的日子里,必将成为我们的一段回忆

4⃣️

还有的宅在家里,"吃"起了手机"大餐",一天到晚手机不离手,埋头于手机游戏,专心于挑战"难关",玩的忘我痴狂,玩的天昏地暗,玩的面容憔悴,玩的成了熊猫眼。

居家生活本就离不开柴米油盐酱醋茶,舒适整洁的家是每个人的温馨港湾和归宿。

也许呆在一起时间长了,难免会有磕磕绊绊、吵吵闹闹。不写作业母慈子孝,一写作业鸡飞狗跳,正是有了生活中的这些琐碎,才真正调剂了枯燥的人生。

这段被按下“暂停键”的日子里,每个人按自己的节奏生活,干着自己喜欢的事,静静地读自己喜欢的书,看自己喜欢的电影,做自己爱吃的餐食,每天都充满期待。

那些宅家的日子里,必将成为我们的一段回忆

宅家的状态折射出一个人的人生态度,反映出一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期待着疫情解除,春暖花开。期待着走出去的自由自在。

这样的日子里,我们审时度势,关注着国内外新闻和疫情,摸透了时间的脾气,体会到健康平安才是人之根本;感受到国泰民安才是万福之地,在以后漫长的岁月中,张弛有度,进退自如,从容不迫。

相信以后的岁月里,这段生活感受都会成为永久的回忆。

我们的这场经历必将成为历史的唯一,当我们到了耄耋之年,拉着儿孙的手讲起这段往事的时候,坦然的说:你们的爷爷奶奶在那些特殊的日子里,虽然没给国家做多少贡献,但没有给国家添乱,也没有虚度!

近期,各地陆陆续续交通高速解封,复工,复出了,这一个多月宅家的日子里,你闭关修炼到了几级?有没有什么印象深刻的体会?欢迎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