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傳統小吃香,尤其早餐具有帝王氣質,這些早餐你都吃過沒

一天之計在於晨。科學研究證明,早餐在飲食中的地位實際上是很重要的。有人形象地比喻,早餐應該吃得像皇帝,午餐吃得像平民,晚餐吃得像乞丐。按照這個標準來衡量的話,天津的早餐就很有“帝王氣質”。

天津人之所以重視早餐,還是和早年間碼頭工人的生活習慣有關。他們每天早晨吃完飯以後就需要走到碼頭賣苦力,消耗的能量特別多,需要在早晨補充大量的能量和鹽分。早晨的生活節奏還沒有那麼快,因此可以坐下來細嚼慢嚥,對品種、口味也就更講究一些。據老輩人介紹,早些年,天津衛的早餐品種特別多,分佈範圍也特別廣。臭豆腐拌麵誰聽說過?炸糕江米粥,拆骨肉就燒餅,羊雜碎就大餅,江米小棗青紅絲的切糕,隔老遠都能聞到香味……這些老式的早點在天津城已逐漸消亡。


天津傳統小吃香,尤其早餐具有帝王氣質,這些早餐你都吃過沒


即便如此,天津的早餐品種如今還是非常多,講究吃早餐的傳統也一直保留下來。無論是熱氣騰騰的豆腐腦,還是金黃焦脆的炸油餅,都是天津人的心肝寶貝。大大小小的早餐店遍佈大街小巷,天津人對這些地方都瞭如指掌。他們注重的不是店面大小、裝潢考究程度,而是那種“味兒”。吃了不對味,他們是不會買賬的,要是對了味,寧肯排很長時間的隊也要嘗一口。


天津傳統小吃香,尤其早餐具有帝王氣質,這些早餐你都吃過沒


油條是天津早餐的“主力隊員”,天津人早餐是比較鍾愛此君的,將其稱為“果子”。天津油條尺寸驚人,足有一尺長,特別粗大,外地人見此無不驚駭。油條炸好了酥脆可口,出鍋之後抓住一頭衝上拿著,不會彎下來才合格。天津油條要炸成棗紅色,火候大了,焦黑,賣相不好,天津人可不認;火候小了又不熟,不脆,自然也無人光顧。天津人到外地吃油條是不大習慣的,那尺寸太短,拿到手裡空蕩蕩,不踏實;吃到嘴裡,嚼著不對味,很難下嚥。


天津傳統小吃香,尤其早餐具有帝王氣質,這些早餐你都吃過沒


說天津早餐是不能不說說包子的。“狗不理”的大名似乎就不用專門再介紹了,一來大家對此都耳熟能詳;再者,真正的美食家要尋訪當地美食,一般都不會去找名氣最大的一家,都想獨闢蹊徑,去“淘”點大家不注意而又不失為美味的食物。這可能也是一種特殊的心理作用吧。天津有很多包子鋪,從早到晚都在售賣各式各樣的包子,這是最尋常的大眾美食。天津本地人喜歡吃的除了肉包子之外,還有就是雞蛋洋白菜餡的包子。


天津傳統小吃香,尤其早餐具有帝王氣質,這些早餐你都吃過沒


洋白菜是當地的叫法,也叫捲心菜、大頭菜。這種蔬菜特別受歡迎,炒家常菜,涮麻辣燙,做砂鍋,都要用到它。這些還都可以理解,但用作包子餡,可就有點匪夷所思了。外地讀者到此地不妨一試,看看自己能不能習慣這種餡料。天津還有一種素包子,稱為“一品素包”,紅極一時。


天津傳統小吃香,尤其早餐具有帝王氣質,這些早餐你都吃過沒


餡料是純素菜,有綠豆芽、香菜、紅粉皮、豆腐乾、麵筋,還會加點胡蘿蔔配色,配料有芝麻醬、滷醬豆腐、香油、食用油,做出來薄皮大餡,皮色雪白,有一股素菜的清香氣,鮮美異常,且香而不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