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有“天上九頭鳥,地上湖北佬”的說法?

大家肯定都聽說過這麼一個順口溜“天上九頭鳥,地上湖北佬”。這句話是褒義還貶義呢,有人認為這句話說的是湖北人比較險惡,也有人認為說的是湖北人精明能幹,智慧過人。但是為什麼九頭鳥偏偏和湖北人聯繫在一塊?而不是湖南、江西等地呢?先從第一句話說起,九頭鳥是怎麼一回事。


為何有“天上九頭鳥,地上湖北佬”的說法?


九頭鳥最早出現在《山海經》,這是一部我國有名的志怪古書,在我國神話傳說裡被視為不吉祥的鳥,“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北極櫃。海水北注焉。有神九首,人面鳥身,句曰九鳳”。《太平御覽》記載“齊後園有九頭鳥見,色赤,似鴨,而九頭皆鳴。”可見九頭鳥為紅色,跟鴨子有點相似,叫起來的時候是一起叫喚。除此之外還有《正字通》《博物志》等古籍都記載過九頭鳥。

在楚國時期被視為神鳥,因為楚國人本是以鳳凰為圖騰,尤其喜歡紅色的火鳳凰,而九頭鳥和火鳳凰外形上有些相似,而且還有九個頭。楚國最早興起於漢江流域淅川一帶,在全盛時的最大轄地大概為現在的湖北、湖南、河南、山東、安徽、江蘇、江西、等等非常廣闊,湖北恰好是其政治中心,所以當時在湖北九頭鳥的圖案隨處可見。

湖北就這樣與九頭鳥扯上了關係,另外一種說法是源於明朝的張居正,萬曆期間的首輔大臣,是明朝非常重要的人物,他是湖北人荊州人,古時稱江陵,所以張居正被百姓稱為“張江陵”。


為何有“天上九頭鳥,地上湖北佬”的說法?


張居正當了宰相之後開始整頓吏治,進行了大改革,因此侵犯了很多官僚的利益,後來為了改革能順利推行,只能與太監馮保結為政治盟友,他明知道馮保貪汙受賄買賣官爵,但是馮保比起其他太監在文化修養上高一籌,而且書法非常好,有一定的政治見解,背後還有李太后給他撐腰,對張居正的改革幫助非常大。

改革進行到後來張居正覺得光改眼前和朝廷遠遠不夠,全國各地那麼多官員,可自己手又不夠長管不著怎麼辦呢?於是張居正推薦了九位官員給皇帝,巧合的是全部都是湖北人。


為何有“天上九頭鳥,地上湖北佬”的說法?


並要求這九人任職御史一職,主要負責往全國各地出差徹查官員的作風等一系列問題,一旦有違法違紀的事就上報,剛開始都很畏懼這九個人,所以都說“天上九頭鳥”說的是這九大御史,湖北佬指張居正。這個做法把全國的貪官都得罪了,就有人開始賄賂御史並拉攏他們。

後來這九個人被奸臣蠱惑反倒聯合起來上奏皇帝說張居正專權,要知道“水可載舟亦可覆舟”,首輔大臣能提拔他們同樣有辦法能撤銷他們的官職,御史全部下了監獄,張居正安然無恙。

張居正小時候有神童的稱號,他是一步一個腳印走到首輔的位置,曾經是萬曆皇帝的老師,在首輔的位置上坐了十年,期間一切軍政大事均由張居正主持裁決,沒有皇帝的名有皇帝之實,實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所以如今的“天上九頭鳥,地上湖北佬”其實更多是褒義詞。


為何有“天上九頭鳥,地上湖北佬”的說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