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中國傳統兵器最終衰落?從三國時期的兵器現象可看出一二


前言:八方豪強分東漢,三國亂世出英雄

英雄傳奇總令人神往,伴隨英雄名將征戰沙場的兵器也成為後世交談的焦點,尤其是《三國演義》中對青龍偃月刀、丈八蛇矛等兵器的描寫,更讓人津津樂道。

那麼歷史上三國時期的兵器又具有怎麼樣的特徵呢?為什麼這些兵器後來又被取代了呢?

為什麼中國傳統兵器最終衰落?從三國時期的兵器現象可看出一二

關羽手持青龍偃月刀大戰夏侯惇

我今天就和大家一起探討三國時期中那些具有代表性的兵器現象,淺析這些兵器現象出現的原因。

文章的第一部分將闡述三國時期防護用具、長兵器、短兵器的現象特徵。而在文章的第二部分將結合該時期的時代特徵分析造成以上現象的原因。最後結合現象探討對我們生活的現實意義與思考

下面和我一起,邊吐槽邊分析:



第一部分:三國時期的兵器現象

公元3世紀初,隨著黃巾之亂的衝擊,東漢政權逐漸崩潰,歷史上也進入一個長期分裂動亂的三國時代。

廣泛意義上的三國時代是從東漢末年到西晉早期,這時頻發的戰爭極大推動了兵器的發展。在大致保持著漢代的兵器種類和形制的基礎上,防護用具、攻擊器械都有了眾多重要的改良和變化,在中國兵器史上留下濃重的一筆。

下面,我為大家介紹一下在防護用具、長兵器、短兵器中最具代表性的變化:



一、防護用具——具裝鎧的出現,重騎兵誕生

人數最少的軍隊,猜一個成語:

單槍匹馬

人數最多的軍隊,猜一個成語:

千軍萬馬

是的,在古代戰馬總伴隨著戰爭而出現。如果說牛的使用極大地提高了生產力,那麼馬的使用就直接影響了政權的更迭。尤其是經歷了戰國時期趙武靈王的胡服騎射和漢代官馬制度的確立,騎兵儼然成為和步兵並列的主戰兵種。

為什麼中國傳統兵器最終衰落?從三國時期的兵器現象可看出一二

趙武靈王,胡服騎射

而在戰場中保護戰馬的防護用具,就是馬甲。早期的馬甲設計上僅以少量皮革護馬腹,所以又稱背心——無袖上衣被稱為“馬甲”、“背心”就是由此而來。

為什麼中國傳統兵器最終衰落?從三國時期的兵器現象可看出一二

早期的馬甲,又稱背心

為什麼中國傳統兵器最終衰落?從三國時期的兵器現象可看出一二

現代的馬甲,有那味了

雖然背心對戰馬的防護並不到位,但勝在機動性極強,加上衝擊動能增強破壞力,在秦漢時期這種輕騎兵面對步兵方陣擁有絕對的優勢,大喊一聲“衝鴨”就打得對方落花流水。

為什麼中國傳統兵器最終衰落?從三國時期的兵器現象可看出一二

到了漢代由於鋼鐵技術的發展,步兵的鎧甲金屬成分更多,防禦力更強。這時候輕騎兵單次衝擊的效果降低,騎兵戰術上只好調整為反覆衝擊切割。

很好理解,比如我手上拿著一把砍柴刀,遇到很細的枝條時一刀削就了事了,但遇到防禦力更強的粗幹就不行,需要由“一刀削”的單次攻擊變成“來回拉鋸”的反覆衝擊切割。

為什麼中國傳統兵器最終衰落?從三國時期的兵器現象可看出一二

小刀鋸大樹,講究的是反覆攻擊、累計傷害

但,這種來回與步兵接觸的戰術,會導致防禦力低的騎兵受到更密集的箭矢及長矛的攻擊,很容易讓敵人以“射人先射馬”的方式給終結。

為了解決這個現實難題,三國時期就出現了保護戰馬全身的重型鎧甲——具裝鎧。

為什麼中國傳統兵器最終衰落?從三國時期的兵器現象可看出一二

具裝鎧,跟馬甲相比,就像避彈衣和小背心一樣,防禦力一目瞭然

據《宋史·儀衛志》所言:“甲騎具裝:甲,人鎧也;具裝,馬鎧也”甲騎具裝,即指人和馬都披鎧甲的重裝騎。在《太平御覽》卷三五六引《魏武軍策令》中曾提到:

“袁本初鎧萬領,吾大鎧二十領;本初馬鎧三百具,吾不能有十具。”

這裡曹操老闆抱怨了對自傢俱裝鎧沒有袁紹多,足以看出具裝鎧對戰爭的重要性;也可見當時具裝鎧已經出現,只是比較罕有,但像影視、遊戲作品中高級將領騎著輕甲甚至無披甲戰馬的情況,是不太現實的。

為什麼中國傳統兵器最終衰落?從三國時期的兵器現象可看出一二

三國相關影視作品中高級將領的馬都是無甲的

這種具裝鎧對比起以前的背心,最大的區別在於設計與材質:披系在戰馬身上以後,除了眼睛、鼻子、四肢和尾巴以外,其餘的部分全可以得到鎧甲的保護;而材質由皮革變成鋼鐵為主。


為什麼中國傳統兵器最終衰落?從三國時期的兵器現象可看出一二

具裝鎧示圖,簡直就是古代的坦克

由於馬甲材質和設計改變,騎兵的整體防禦力及重量得到提升,繼而衝擊力量更大、續航能力變差,使得騎兵戰術上調整為單次衝擊和壓迫戰術為主。

簡單來說,就像從穿緊身衣的黑寡婦變成全身鐵甲的鋼鐵俠。因為防禦力變強了,不需要黑寡婦一樣邊閃躲邊攻擊,只需要鋼鐵俠一樣蠻幹就行,騎兵徹底從刺客變成重甲戰士。

為什麼中國傳統兵器最終衰落?從三國時期的兵器現象可看出一二

為什麼中國傳統兵器最終衰落?從三國時期的兵器現象可看出一二

由此,裝備革新與戰術調整的整合正式催生了影響中國上千年的重騎兵,並在兩晉南北朝時期完成由輕裝騎兵向重裝騎兵的轉變,騎兵成為軍隊中的絕對主力。

而為了配套這種騎兵間的戰鬥,三國時期的另一種重要的兵器現象就出現了。


二、長兵器——戟成為主戰兵器,戈正式退出歷史舞臺

長兵器是戰場上最重要的兵器,尤其是在騎兵普及的年代。

說到長兵器,相信大家腦海中首先浮現的就是《三國演義》中那些膾炙人口的名兵器:青龍偃月刀、丈八蛇矛、方天畫戟等等。實際上三國時期主戰長兵器有哪些呢?

為什麼中國傳統兵器最終衰落?從三國時期的兵器現象可看出一二

影視劇中手拿青龍偃月刀的關羽

眾所周知,三國之前最重要的兩種長兵器,一種是戈,呈“7”或“T”型,主要用於啄和鉤,車戰時期最重要的長兵器;另一種是矛,呈“I”型,主要用於直刺和挑,後來發展成為槍。所謂“矛盾”、“干戈”,這兩者早在上古時期就成為中國戰爭文化的代表。

為什麼中國傳統兵器最終衰落?從三國時期的兵器現象可看出一二

上矛下戈,兩者結合就是戟

而三國時期最重要的長兵器——戟,就是由這兩者結合而成,大多呈“卜”型或“十”型。

為什麼中國傳統兵器最終衰落?從三國時期的兵器現象可看出一二

杜牧《赤壁》中以“折戟”指代三國時赤壁之戰

戟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就被髮明出來,但在《漢書》、《後漢書》等書籍中極少有記載戟的使用。直到

《三國志》時,戟使用的事例突然明顯地增多,其中最膾炙人口的事蹟,就是“轅門射戟”:

術遣將紀靈等步騎三萬攻備,備求救於布。便嚴步兵千、騎二百。馳往赴備。靈等聞布至,皆斂兵不敢復攻。布謂靈等日“玄德,布弟也。弟為諸君所困,故來救之。布性不喜合鬥,但喜解鬥耳。”布令門候於營門中舉一支戟,布言:”諸君觀布射戟小支,一發中者諸君當解去,不中可留決鬥。”布舉弓射戟,正中小支。諸將皆驚,言“將軍天威也”。

為什麼中國傳統兵器最終衰落?從三國時期的兵器現象可看出一二

轅門射戟

“轅門射戟”這段典故,《三國志》與《三國演義》中最大的差別就是戟的歸屬:在小說中放的是呂布專用的方天畫戟,而史書上記載呂布只是隨便命令門候舉一支戟——說明這種格鬥兵器在軍中普遍使用。

為什麼中國傳統兵器最終衰落?從三國時期的兵器現象可看出一二

《三國志》

另外,我們還能從鄭泰與董卓的對話中可以看出戟的普遍使用程度:

“自頃以來,數與胡戰,婦女載戟挾矛,弦弓負矢,況其悍夫。”

這段記載雖然有誇張的成分在,但連婦女都使用戟,可見其普及性。

為什麼中國傳統兵器最終衰落?從三國時期的兵器現象可看出一二

甘肅嘉峪關的壁畫,也表現了當時軍隊行進時一人一戟

不只是普遍性,戟更是該時代具有代表性的長兵器。在《三國志》中,典韋、張遼、甘寧、太史慈等多位名將都有使用戟的記錄。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張遼威震逍遙津:

遼被甲持戟,先登陷陳,殺數十人,斬二將,大呼自名,衝壘入,至權麾下。

為什麼中國傳統兵器最終衰落?從三國時期的兵器現象可看出一二

威震逍遙津,就是著名的“張八百”大戰“孫十萬”

為什麼三國之前鮮有記錄,而三國時期諸多將領和軍隊制式都選用長戟呢?

當然是由於鋼鐵治煉工藝的迅速發展,提供了技術基礎,但更重要還是為了滿足戰爭的實際需要:

秦漢之前的戰爭多以車戰為主,戰車對沖時相距較遠,戈啄的就像拿起鋤頭橫向攻擊對方,殺傷力更大。

為什麼中國傳統兵器最終衰落?從三國時期的兵器現象可看出一二

《中國古代兵器論叢》中關於車戰的詳細描述,A車主要與C車對沖,而正面的B車並非攻擊對象

在秦漢時騎兵在對步兵戰場上,因為矛能借助快速衝刺的力量來提升直刺能力,使矛的騎兵往前一衝,步兵們就一個個透心涼了,矛自然就成為主要長兵器。

為什麼中國傳統兵器最終衰落?從三國時期的兵器現象可看出一二

秦漢時期矛的材質是金屬,步兵被騎兵一捅,真的就是“扎心了老鐵”

但在西漢對抗匈奴騎兵的戰爭中,矛的弊端被顯示出來。

面對同樣機動性極強的匈奴騎兵,雙方對沖時或遠或近、或橫衝或直撞,矛和戈都不能解決這個問題。而兼具橫啄和直刺能力的戟,既能以橫啄攻擊距離遠或橫衝而來的騎兵,也能刺殺距離較近或直撞過來的騎兵。

於是到了三國時期,由於鋼鐵技術的廣泛應用及騎兵對沖成為戰場常態,戟就大範圍配給到軍隊中,正式取代戈,和矛一起成為主戰兵器。

為什麼中國傳統兵器最終衰落?從三國時期的兵器現象可看出一二

漢代就出現了持戟騎兵,但僅在對戰匈奴騎兵時配給,在三國才成為主戰兵器

同樣面對騎兵常態化,配給給步兵的短兵器也有了新的變化。


三、短兵器——刀取代劍,劍正式退出歷史舞臺

武俠小說中,劍總是主角的首選兵器,飄逸、內斂,一幅翩翩風骨;而與其相對的刀就顯得比較粗獷、豪氣,一看就是殺人利器。就好比《倚天屠龍記》中,用倚天劍的滅絕師太、趙敏都是體型瘦弱的女性,而相比起來,用屠龍刀的金毛獅王就更具豪俠氣。

為什麼中國傳統兵器最終衰落?從三國時期的兵器現象可看出一二

使用倚天劍的趙敏長這樣

為什麼中國傳統兵器最終衰落?從三國時期的兵器現象可看出一二

而使用屠龍刀的金毛獅王長這樣

同樣是近戰短兵器,同樣是中國兵器文化的代表,劍與刀為什麼會給人有這種不同的印象?這就要回到三國時代,看看刀是怎麼取代劍成為主戰短兵器的。

為什麼中國傳統兵器最終衰落?從三國時期的兵器現象可看出一二

上為劍,下為刀

早在石器時代,主要用於切割食刀就誕生,但在三國之前,刀的發展極其緩慢。而劍在青銅時代才脫胎於矛,由於其直刺效果更強,在東周時期劍便成為首選的近身格鬥兵器。

比如,在《史記·刺客列傳》記載中的四大殺手,豫讓、聶政、專諸、荊軻都是以劍去攻擊目標,而這種行為被稱為“刺殺”,而殺手又被稱為“刺客”。

為什麼中國傳統兵器最終衰落?從三國時期的兵器現象可看出一二

春秋戰國四大刺客均是用劍刺殺目標

其中,豫讓刺殺趙子時有“拔劍斬衣”的記錄;聶政刺殺時有白虹貫日,而“白虹貫日”就成了後世著名的劍招;專諸刺殺吳王僚時把名劍魚藏劍(魚腸劍)藏在魚中;荊軻刺殺秦王更是有“圖窮匕見”的典故,其中匕即是匕首,劍的一種。

直到東漢末年,劍因不再適應戰爭的需要而衰落。

首先是劍的攻擊方式上適合直刺,但漢代鋼鐵冶煉技術提升了步兵鎧甲的防禦力,劍的直刺傷害效果大大降低——這好比面對一張紙的時候,直刺就能捅破,但紙張變成五十張、一百張,你試試直刺把它們捅破?

為什麼中國傳統兵器最終衰落?從三國時期的兵器現象可看出一二

來試試嘛看能不能直刺捅穿

其次是騎兵成為主要兵種,和騎兵直刺對沖就是以己之短比人之長,迂迴側向攻擊才是正道。但劍的結構為雙刃,中脊之處較厚,這又使得揮臂劈砍時容易折斷。因此結構上更為結實,專用於劈砍的刀就在三國時期再次登上戰爭舞臺。

為什麼中國傳統兵器最終衰落?從三國時期的兵器現象可看出一二

漫畫《龍珠》裡孫悟飯用界王神劍劈砍而不是直刺,不斷才怪

三國時主要用的刀為環首刀。這種刀體直而窄長,刀身單側有刃,背直刃,刀背較厚,沒有護格,刀柄呈扁圓環狀,所以稱為環柄刀,或環首刀。長度一般在一米左右,寬約 3 釐米。環首的造型主要是便於單(雙)手緊握防止脫手。

為什麼中國傳統兵器最終衰落?從三國時期的兵器現象可看出一二

左邊是刀的招式叫“纏頭裹腦”,右邊才是環首刀

環首刀的出現,讓刀正式成為主戰兵器,劍退出了戰爭的舞臺。

三國都有關於大量造刀的記載,比如據梁《刀劍錄》所記:

“黃武五年採武昌山銅鐵作十口劍、萬口刀,各長三尺九寸,刀頭方,皆是南鋼越炭作之,上有大吳篆字。”

這裡記載了孫權曾一次製作上萬口鋼刀,明顯就是用於軍隊配置;而劍只有十口。在《三國志》中,也有大量戰鬥用刀的事例,但實戰用劍的記載絕少,也反映了刀劍的興衰變化。

為什麼中國傳統兵器最終衰落?從三國時期的兵器現象可看出一二

遊戲《真三國無雙6》中孫權的兵器是刀,這點來看是比較符合歷史的

總得來說,劍在三國時期正式脫離戰場後,歷經數百上千年已被磨滅了血腥味,劍成為娛樂文藝和身份象徵。

而刀呢?卻一直成了承載著最為血腥和暴力的戰爭兇器,哪怕在距今數十年前的抗日戰爭時期,還有29軍大刀抗日隊,《大刀進行曲》中“大刀向鬼子的頭上砍去”不過是一兩代之前的事。

所以刀劍給人的印象才會有這麼大的區別。

為什麼中國傳統兵器最終衰落?從三國時期的兵器現象可看出一二

29軍原屬西北軍,當年馮玉祥創建西北軍的時候,因為部隊擴充快,槍支彈藥不足,就為部隊士兵配發了大刀

大家發現沒有,其實戟、馬甲都跟刀一樣早早就被創造出來,為什麼在三國時代才被改良後廣泛使用呢?



第二部分:三國時期兵器變化的原因分析

三國兵器變化的原因可以分為時代背景和“實用性”價值觀:

時代背景方面,首先是鋼鐵冶煉技術的發展為三國時期兵器改良提供了硬性條件。

自從漢代發明百鍊鋼和灌鋼法以來,三國時期頻繁戰爭對兵器的需求,促使鋼鐵冶煉技術推廣至兵器製造改良中,鐵兵器時代也在三國正式揭開了序幕。

為什麼中國傳統兵器最終衰落?從三國時期的兵器現象可看出一二

灌鋼法工序圖

其二是戰爭頻繁的時代特徵為兵器發展提供了需求,這是兵器發展的直接動力。

三國是亂世,亂世需要秩序,而秩序的具現化就是政權。正所謂“槍桿子裡出政權”,只有強硬的拳頭才能維持政權統治,而兵器就是武裝拳頭的直接方法。歷史上每逢戰爭頻繁時期都會促進了兵器的發展,比如一戰時英國發明瞭坦克,二戰美國研究出核武器。

為什麼中國傳統兵器最終衰落?從三國時期的兵器現象可看出一二

一戰首次出現坦克

出現需求,解決需求;

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這就是實用性原則,而這也是三國時期兵器發展的根本原因。我們不妨把時間拉寬一點觀察三國代表性兵器的後續發展:

戟在三國時期因為攻擊效果而成為主戰兵器,但在晉代以後就因為士兵鎧甲加厚,破壞力不足而被長矛完全取代;刀比劍更早誕生,卻因攻擊方式不合適一直髮展緩慢,在三國時卻成為主流;具裝鎧為代表的重騎兵出現是為了解決輕騎兵防禦問題,卻因機動性不足在唐代被大幅度削減,然而後世又與輕騎兵反覆搶奪騎兵的首把交椅。

為什麼中國傳統兵器最終衰落?從三國時期的兵器現象可看出一二

清朝輕騎兵

從三國代表性兵器都是興盛與後世中的衰落反映一個本質問題:

中國傳統冷兵器的發展就一直以圍繞解決“如何有效防禦對方攻擊”及“如何破對方防禦以造成傷害”的兩個問題中進行,都是以“實用性”為導。

因此以“現在有用”與“暫時沒用”為判斷標準,中國古代兵器實際上是在來回代替、反覆兜圈中發展。古人對兵器的態度有點“有事鍾無豔,無事夏迎春”。

為什麼中國傳統兵器最終衰落?從三國時期的兵器現象可看出一二

就拿重騎兵和輕騎兵來說,被古人反覆利用,始亂終棄

古代一線手工業者墨子在《墨子·兼愛下》說:“用而不可,雖我亦將非之”。甚至連信天主教的明代科學家徐光啟都要求科技發展:“方今時勢,實須真才,真才必須實學”。從東周到明,作為中國傳統科技的代表人,兩位大佬的態度和觀點,可以反映崇尚實用理性對中國傳統科技文化的影響力。

為什麼中國傳統兵器最終衰落?從三國時期的兵器現象可看出一二

信天主教的徐光啟

這種崇尚實用理性正是中國傳統科技文化價值觀的重要特徵,它強調了經驗的重要性,往往能將前人的技術成果結合當下的現實條件,及時進行改良革新;又因為需求不同,促使了中國傳統工藝百花齊放、絢爛多彩。

但,凡事總有兩面性。


第三部分:不止實用,理論也很重要。

“實用性”價值觀一直促進了中國科學文化發展,但也有弊端:

“實用性”侷限於當下問題的解決,沒有足夠的思想支撐去將經驗的總結和歸納上升為理論形態,這便使傳統技術沒有成為理論指導,沒法反哺到其他技術的創造中。

這就好比電視劇《天下第一》裡面的成是非,明明擁有超強的內力(當下技術基礎)和眾多前輩高手的武功秘籍(早期技術研究成果),卻沒有將其融會貫通;每次都是被人打,覺得有需要了,才匆匆忙忙地找合適的武功,解決眼前問題。一旦遇到真正的武林高手,就會被打個措手不及。

為什麼中國傳統兵器最終衰落?從三國時期的兵器現象可看出一二

《天下第一》裡渾身武林秘籍的成是非

中國傳統兵器最終衰落也源於此。

早在明代,中國的火器遠遠領先於西方。但閉關鎖國後,對這個掌握了火器製造工藝的大一統帝國來說,由於缺乏戰爭需求,火器發展就沒什麼必要,當然停滯不前。

同時期,在沒有“實用性”的限制下,最早源於經驗總結的現代物理學與化學相繼誕生在西方。於是在物理學、化學飛速發展的理論支持下,西方對火器進行改良和創造,並超越封建時代的中國。

為什麼中國傳統兵器最終衰落?從三國時期的兵器現象可看出一二

核武器是理論運用到兵器發展的代表

因為過度強調實用性的價值觀,清代時就第一次嘗試到了嚴重的後果。

在面臨西方“堅船利炮”這位武林高手時,清廷依舊處於“師夷長技以制夷”的“技”層面去解決當下問題,最終後果就不言而喻了。直到新文化運動,從文化理論層面去革新,中國才逐步往前趕。

為什麼中國傳統兵器最終衰落?從三國時期的兵器現象可看出一二

師夷長技以制夷

回到我們在生活工作中。總有些朋友認為“盡信書不如無書”、“讀書無用論”,認為書上的理論知識還不如多去實幹獲取經驗

的確,理論源自經驗,理論也需要經驗幫助才能變為實踐;但同樣的,想在一個領域上越到上層就越需要理論支持。

因為理論本身就是從經驗中提煉出來的準則,它放之四海而皆準,能夠在相同領域、跨領域中指導實踐,這就是上文所說的反哺到其他技術創造。

因此,尊重經驗,也尊重理論。

最後我分享一句:

朋友,要學理論就多讀書,閱讀能獲取信息,而信息創造價值


為什麼中國傳統兵器最終衰落?從三國時期的兵器現象可看出一二

部分參考文獻

楊泓.《中國古兵器論叢》.文物出版社,1980 年.

劉秋霖等.《中國古代兵器圖說》.天津古籍出版社,2003 年.

陸敬嚴.《中國古代戰爭戰具》.同濟大學出版社,2001年.

成東等.《中國古代兵器圖集》.解放軍出版社,1990年.

伯仲等.《國粹圖典·兵器》.中國畫報出版社,2016年.

(晉)陳壽.《三國志》.中華書局,1959 年.

(清)楊晨.《三國會要》.中華書局,1998 年.

秦彥士.《軍事與墨家和平主義》.人民出版社,2008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