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機發展史上的7個設計

前言

智能手機發展至今已有十幾年的歷史了,從第一臺安卓手機T-Mobile G1首次發佈至今,有許多優秀的設計,也有很多非常失敗的設計,甚至這些失敗的設計還“引領”了一段跟風潮流。小編總結了7個史上最失敗的智能手機設計分享給大家。

智能手機發展史上的7個設計


3D屏設計

說到“3D手機”,你可能會聯想到2011年HTC的 EVO 3D,以及不久之後LG推出的Optimus 3D。事實上第一臺具備3D功能的手機是日本夏普在2002年發佈的mova SH251iS,僅在亞洲地區銷售。HTC的EVO 3D和LG的Optimus 3D都使用了裸眼3D技術,這意味著你根本不需要3D眼鏡。

智能手機發展史上的7個設計


其實,當時這兩款手機非常受歡迎,大家都對3D效果充滿興趣,不過這個“靚點”很快就被市場淡忘。之後雖然還有3D手機推出,但大部分你肯定是聽都沒聽到過,最後3D手機屏幕成為了歷史。

智能手機發展史上的7個設計


內置投影設計

巴掌大的手機屏幕能“顯示”(投影)50寸——比電視機還大的屏幕,小編覺得真的是一個不錯的想法。三星首款支持投影的手機Galaxy Beam,從2012年的MWC 2012上首次亮相之後,投影手機卻沒有真正流行起來。成本、實際可用性、發熱問題、耗電問題等等,太多的缺點限制了發展。

智能手機發展史上的7個設計


雙屏設計

歷史的成敗告訴我們:智能手機真的只需要一個屏幕。無論什麼樣設計雙屏手機都沒有在市場上獲得很大的成功。中興在去年也試圖“重振”雙屏雄風,結果均以失敗告終。第二塊屏幕增加了手機成本,雙屏組合中間的“斷裂”也是“偽”大屏體驗,種種缺點註定失敗。

智能手機發展史上的7個設計


當然魅族也曾試圖使用雙屏設計——魅族PRO 7,這機具冰箱感的設計可謂是褒貶不一,無論你怎麼看這部手機,小編只能說,現在依然是全面屏王朝,非雙屏天下。

智能手機發展史上的7個設計


“組裝”手機

相信很多人都不熟悉這個設計,小編提兩個“組裝”手機的關鍵詞——Project Ara和Phonebloks。這個設計的本意是你可以像電腦組裝機那樣隨意更換存儲模塊、相機模塊、電池等等。

智能手機發展史上的7個設計


很遺憾,這個設計也依然淹沒在歷史長河中,留下了LG Friends和摩托羅拉的Moto Mods這樣“嚴重殘疾”的版本。LG的Friends一共只有兩個附件可選配,而且其中一個也從未在當時的美國市場發佈,你說多麼蛋疼雞肋?

智能手機發展史上的7個設計


取消耳機孔

取消耳機孔是很多用戶無法接受的。當iPhone取消了耳機孔後,幾乎國內外所有的廠商都效仿了這個設計!廠家解釋這樣的設計讓手機更輕、更薄、電池容量更大,但事實並不是這樣。大家可參閱小編的這篇文章:

智能手機放棄耳機孔的3個主要原因

智能手機發展史上的7個設計


劉海設計

雖然很多人都希望更高的屏佔比,喜歡擁抱“全面屏”,但劉海屏這樣奇葩的設計真的讓大多數人覺得實在是“難看”!無論蘋果你的系統多流暢、屏幕多麼驚豔,拍照多麼牛,這個這個劉海設計真的是一“黑”遮百美。無奈的是,這個失敗的設計再一次引領了市場潮流。

智能手機發展史上的7個設計


專用輔助按鍵

在寸土是金的手機上,增加一個電源鍵、音量鍵之外的物理專用按鍵,是非常值得推敲的事。記得很久以前推出的“拍照鍵”——一鍵拍照、“微博鍵”一鍵發微博、“編程鍵”——自定義按鈕。但在智能手機發展中,這一設計想法還是被很少採用的。

智能手機發展史上的7個設計


粑粑總結

在歷史潮流中,有成功又失敗,有點贊有吐槽,這些都推進了科技進步,使更多黑科技“服務”於我們,小編雖然總結了智能手機7個最失敗的設計,但也同時肯定了這些設計帶動了智能手機的發展,不知大家怎麼看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