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汉字简化执行几年无疾而终,有些字却沿习至今,姓氏都改了


第二次汉字简化执行几年无疾而终,有些字却沿习至今,姓氏都改了

1977年,华国锋时代,推行第二次汉字简化,问题太多导致失败,但有些人的姓氏改不回来了

第二次简化汉字俗称二简字,为什么说这次的简化相对失败呢,我们来看看当时是怎样简化的。

简化方法就有七八种,并不是像第一次那样有史为依,二简字显得过于草率。比如用同音代替法,将“帮”简化为“邦”;形声字的方法,“葱”简化为“茐”、“酒”简化为“氿”;轮廓字,“堂”简作“坣”;会意字,“矮”简作“仦”等等。

虽然当时二简字推行的时间不长,但是当时的宣传力度非常强,很多的媒体和报刊都已经使用二简字。而且学校里也教学生学习二简字,这个作为八零后的父母最有发言权,他们对二简字有最深刻的体验。二简字笔画简单,书写简单,所以渗透到了生活工作中的方方面面。

但是这次推广的简化字因为简化的字数较多,而且对汉字简化的整体研究不够,导致推广了很多年,仍然会造成人们的阅读障碍。很多人不能准确的使用,需要时间消化。这是因为第一次简化普及的时间比较长,效果也比较好,很多不识字的人也早已认识了“一简字”,形成了思维定势。

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有很多的工具书已经很早就用“一简字”编辑好了,并且马上就要出版了,电子计算机的汉字字库也用“一简字”存储的芯片,如果现在再来重新录入二简字,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而且也不能取得好的效果,二简字最终被废除。

虽然被废除了,但是使用这些字的人也是相当大的一个群体。而且有些二简字在使用起来非常方便,因此在非正式场合我们还经常能看到。比如“早歺”、“鸡旦”、“小卖卩”。

当然影响最大的,还是一部分人的姓氏,有些姓氏写起来笔画比较多,所以二简字就创造出了一些新的字。

比如“傅”简化作“付”,历史上并没有付这个姓,而且百家姓当中也没有付这个姓。傅作义将军的名字被简化为付作义,很多人在户籍上改成付姓,有的家庭甚至出现了傅和付两个姓。

“阎”简化为“闫”,这个闫姓出自民间,老百姓嫌阎写着麻烦,就有了闫这个字。目前这两个姓都有。

还有“萧”作“肖”、“蓝”作“兰”、“戴”作“代”,到现在都变成了两个姓。因为要变更回来需要到派出所,还有提供相关资料,一些人觉得流程繁琐,反而在使用上也没有什么问题,所以就一直使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