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怎麼有償退出?

鳳飛飛131


1978年改革開放後,中國對農村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國家土地所有權歸屬國家,農民擁有土地經營權,沒有所有權。土地經營承包給個人已經有三十年的歷史了,很多家庭為單位進行生產、調動農民的積極性,實踐證明這個政策是對的,解決了農民的吃飯問題!

由於家庭聯產承包越來越難以滿足農業現代化的發展需求,所以這個制需要改變。目前來看大部分農民進城務工不願意幹農活,導致土地荒蕪很嚴重,所以下一次改革的重點應抓住農村土地集中化生產!也就是承包給企業或個人進行經營,農民退出土地經營而獲得成功租讓費和分紅,農民還是擁有第一承包權,只是可以轉包!

農民有償退出,不是永久退出,而是為了滿足現代農業發展需求而退出。


百色小蜜峰


土地的有償退出包括宅基地使用權的有償退出和承包地承包經營權的有償退出。土地的有償退出在我國已經提出幾年,但目前只在少數有條件的農村地區試點,根據我國農村的實際情況,目前不具備全面推廣土地有償退出機制。


那麼土地怎麼有償退出呢?

通過自願有償依法轉讓的方式退出。

根據《土地承包法》第二十七條 承包期內,發包方不得收回承包地。

承包期內,承包農戶進城落戶的,引導支持其按照自願有償原則依法在本集體經濟組織內轉讓土地承包經營權或者將承包地交回發包方,也可以鼓勵其流轉土地經營權。

這條規定主要針對進城安家落戶的農戶,一是農戶進城後可以將自己的承包地賣給本村村民,或者出租給他人生產經營; 二是農戶進城後可以將承包地自願有償的交回土地發包方。


通過自願有償主動交回的方式退出。

根據《土地承包法》第三十條 承包期內,承包方可以自願將承包地交回發包方。承包方自願交回承包地的,可以獲得合理補償,但是應當提前半年以書面形式通知發包方。承包方在承包期內交回承包地的,在承包期內不得再要求承包土地。

這條規定針對的是有承包地的任何人,包括本村村民和戶口已經遷出的進城農戶,均可依據此法申請有償退出承包地。


土地有償退出目前只在有條件的農村地區試點。

雖然中央一號文件和土地承包法都規定了土地使用權可以有償退出,但我國絕大多數農村是沒有有償退出這個條件的。農村土地屬於村集體所有,村民主動退出土地村集體拿什麼來合理補償,我國普遍農村村集體沒有集體資產經營性的的收入,村裡面根本沒存款,無法拿錢從村民手中回收土地,唯一的辦法只能讓本村的農戶與農戶相互有償轉讓土地。一般來說,有錢從農民手中回的土地的村集體,村裡面都是比較有錢的,要麼村裡面有礦產資源,要麼有集體合作社,要麼村裡面土地比較值錢,否則,一般村集體是沒錢從農戶手中回收土地的。為什麼很多農村易地扶貧搬遷戶戶口遷進城了,村集體仍然不敢收回土地,原因就是村集體沒錢補償進城農戶,收回土地必須有償,不能無償收回。


綜上所述,我國目前有法律明文規定可以有償退出的只是承包地。宅基地使用權的有償退出,目前國家正在修訂土地管理法落實宅基地使用權的改革,預計在今年下半年或者明年初將會有關於農村宅基地有償退出的法律規定出臺實施。即使有明確政策出臺實施,我國農村土地仍不能全面推廣有償退出機制,只能在有條件的農村地區試點。

點擊右上角紅色按鈕,關注農人阿洪,瞭解更多三農趣事。

阿洪168


關鍵看題主你是什麼地方的,目前承包地有償退出還在試點中!

在2015年我國就印發了《關於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的意見》。意見主要的意思就是在保證土地所有權依然歸集體所有和農民自願的情況下,在農村改革試驗區(有58個,見下圖)開展農戶承包地有償退出試點,讓那些在城市居住有穩定工作收入的農戶、有償自願的退出土地的承包。目的就是為了把原來分散的土地可以集中,推進適度的規模化種植,提高農業生產效率,還能減少農業人口推進城鎮化發展。

所以如果想要申請有償退出的話,得看是否是在58個農村改革試驗區裡面。如果在,而且當地也已經開始試點相關工作了那麼就是可以申請的。具體可以參考當地出臺的《土地承包經營權有償退出試點辦法》,各個地方經濟條件不同,給出的政策和指導價格也不相同,有的地方1畝只有2萬元左右,有的地方5萬/畝的也有。

目前有償退出承包地其他相關的配套保障還不夠完善,比如退出農民的養老問題、城市落戶問題等等,所以是否退出要根據自身情況仔細斟酌,而且各個地方都會設置一定的門檻,不是誰想退出都可以的,要想退出至少得達到下面這些條件才行:

條件

1) 在城市有穩定的職業以及收入

2) 在城市要有穩定的居所

3) 確認退出後不影響農戶的生活

申請步驟:

1)向當地村委會提出有償土地申請。

2)村委會對提出申請的村民進行核實,看是否符合退出的條件,並且也需要申請人戶口上所有人同意才行,避免日後產生糾紛。

3)申請的提出人和村集體,或者有意流轉土地的大戶進行議價協商,最終經過村民全體大會同意以後,就可以簽訂協議有償退出了。

總體來說現在推行的有償退出承包地的政策是求穩的,但是符合未來農業發展的方向,大家在考慮是否要退出的時候還是要多想想,畢竟土地是我們農民最重要的資產了,而且這樣的退出基本就是永久退出了(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後,退出承包地的農戶還可不可以承包目前還沒有定論!)。


新農大視野


你好,本人長期從事農村土地承包管理的研究宣傳。

土地有償退出是在確權的基礎上,通過一定的經濟手段,引導農民退出土地,以更好實現規模經營,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目前,只有部分地方在探索試點土地有償退出的政策。主要標準是參照當地土地流轉價格,以土地流轉價格乘以剩餘承包期限計算。有的也是按照當地徵地標準測算。總的看,目前這個工作只是處於初步試點階段,不太成熟。

大部分地方都沒有規範的土地有償退出的辦法,試點的地方都少之又少。如果真要退出,可以在村集體把承包權轉讓給其他人,不過這也很難,需要滿足的條件很多:首先,必須在城鎮有穩定的住所和工作。其次,必須徵得村集體同意,有書面流轉或放棄承包權的合同。第三,要有承包權的買主。第四,村裡承包權長期穩定,沒有三五年調整土地的慣例。總體上,目前條件不太成熟,也不要輕易動這方面的主意。


農人愛農地


當前有關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退出的法律法規均未規定如何有償退出。現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法》只規定了戶口遷往設區市以上、承包戶自願的前提下,村集體可以收回;還有就是連續多年拋荒,村集體也可以收回承包地。但如何補償退出承包地的農戶沒有規定。

目前有些地方在探索這項工作,會出臺相關政策規定,可向當地農村土地承包合同管理部門諮詢。如果沒有,建議可以暫時認定為委託村集代管代耕,村集體提早支付承包地租金,待政策明晰後再履行相應退出程序。租金可按當地同等地塊租金乘以剩餘承包期限(一般都是到2028年12月31日)計算。

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農田邊衛


關於農村宅基地怎樣進行有償退出:

1、農戶提出宅基地退出申請

2、村民會議三分之二以上成員或三分之二以上村民代表同意流轉的決議

3、提交鄉、鎮批准

4、區(市)縣規劃局按總體規劃要求對流轉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提出規劃設計條件

5、區(市)縣國土資源局對集體建設用地屬依法取得、符合土地利用規劃的審查意見

6、向農交所提出流轉申請並簽定流轉申請書

7、農交所簽定產權流轉委託協議

8、簽署具有法律意義的協議、憑證等文書合同

9、在農交所“招拍掛”

10、農交所進行結算、交割,交易簽證等

11、交易完成



易土地


你這個小編有調查研究嗎屁話,如種地能養活家小,誰願背景離鄉出去打工,一家幾畝地,一畝能掙多少錢你研究明白了再放屁。


盧丙福1964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