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秦始皇和漢武帝?他們是否有共同點?

木易看史


秦皇漢武,他們都是一時之人傑。秦始皇用十幾年的時間完成了從春秋到戰國四百多年沒有完成的事,統一全國。自此以後中國歷史發展有了一套清晰脈絡。漢武帝則是窮盡一生的時間對匈奴發動了大規模的戰爭,結束了自西漢建立以來六十多年的對匈奴的和親政策,以戰爭的形式給了當時國人以前所未有的自信。但秦皇漢武兩人都有著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他們都想著一代人去完成幾代人的事情,而為了做這些事,例如修長城,馳道,打匈奴等等這些事情就需要使用大量的民力,由此而造成了民窮財盡,國庫空虛的局面。




金鑫19930927


秦始皇和漢武帝毫無疑問都是帝王的傑出者,一個對中國統一作出了巨大貢獻,另一個讓強漢成為現實。

千古一帝:秦始皇

秦始皇的主要功績是統一了六國,繼而建立了一整套的制度,比如三省六部制和郡縣制,加上書同文、車同軌,這些政策的實施具有劃時代的意義,讓中國第一次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統一。

當然,秦始皇主要的問題就是暴政,沉重的徭役,和輕罪重刑,這也是秦朝滅亡的根本原因,但秦始皇開始實行的制度綿延兩千餘年。

赫赫武功:漢武帝

漢武帝是漢朝的第七位皇帝,經過文景之治,漢朝實力雄厚,國家財政充足,軍力達到鼎盛,於是漢武帝時期開始了清除外部威脅之路。

首先就是北卻匈奴,徹底將匈奴打服,這個威脅中原幾百年的遊牧民族政權自此以後沒有能力消滅漢朝了,甚至消失在歷史長河中。其次就是河西走廊納入管轄,這也是中國第一次佔有河西走廊,並開通了唯一的對外交流通道——絲綢之路。最後當然就是西域的管轄了,從此西域進入中原王朝勢力範圍。

所以,秦始皇和漢武帝對於中國歷史都有巨大貢獻,如果非要有共同點,那就是都是中國人!


以史知今


《沁園春雪》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

此詞已說明秦皇漢武相對來說還是可以的,兩人都開疆拓土,抵禦匈奴。漢武帝是窮兵黷武,而秦始皇是殘暴苛政。

秦始皇滅掉六國,傳到秦二世時,陳勝起義後,六國原來的貴族也紛紛響應,以圖復國。

漢武帝有幾代帝王的經營漢朝,老百姓慢慢地過上了安穩的生活。人們對朝廷的態度是人心向漢。

秦始皇統一度量衡,北逐匈奴,固然是做出了很大貢獻,但是他修長城、阿房宮等徭役賦稅過急,使得百姓苦不堪言。

漢武帝打擊更多的是豪強,而有仁政於百姓。漢武帝實行推恩令,減少了諸侯國叛亂的機會,使得民眾少受兵戈之苦。

如果非說他們有共同點:加強中央集權,抵禦外族侵略, 文化實行專制, 雄才大略擴疆域。


維維自媒體


秦始皇和漢武帝都是古代歷史上很有威望的皇帝,始皇帝殺伐決斷,深謀遠慮,但過於暴虐。漢武皇帝則胸懷大志,威震四海,聲揚了天國神威,同時也有多疑殘忍的一面如冤殺太子,錯認為大將李陵投降,便誅殺李陵一家,使李陵被迫投降。但瑕不掩瑜,漢武帝仍然是一個合格的皇帝,他對於後世做出的貢獻還是很大的。

1.經濟上都有所建設

秦始皇統一貨幣,統一了度量衡,並且修通了四通八達的馳道,加強了各地的經濟聯繫,讓各地交流變得方便,帶來的經濟效益不可估量,使人不得不佩服始皇帝驚人的深謀遠慮。 漢武帝則是設置五銖錢,廢除諸侯國貨幣,加強了經濟控制。同時規定鹽鐵官營,使大宗貿易牢牢掌握在朝廷手中,增加了國庫收入。



2. 文化思想控制

秦始皇為了推行愚民政策,發動了焚書坑儒的事件,推崇出法家,來達到思想的專制。漢武帝也做出類似的事情就是支持了董仲舒主張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思想,以來控制民眾的思想。而且兩人都發動過文字獄。


3. 軍事方面

秦始皇北築長城以守蕃夷,卻匈奴七百餘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百越之君,俯首繫頸。 漢武帝則對外反擊匈奴,找到了解決北部邊患的正確方針(到東漢竇憲北伐終於徹底解決北匈奴)。外事四夷,擴展了華夏民族的生存空間。

總結:秦始皇和漢武帝這兩位之所以可稱為千古一帝,不僅僅是因為他們開疆擴土,建立了全國統一的局面,主要是因為他們為兩千多年的封建王朝制度提供了最初的模板。


奇文笑譚


秦皇和漢武都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君王,他們是有共同點的,都是給中華民族的統一大業做過貢獻的。下面林哥就來說一說這二位君王的共同點:

第一,秦皇漢武都是開疆擴土的領袖。秦始皇南招南粵,派出的大將王剪,北修長城拒匈奴,派兒子撫蘇和重臣蒙田。

漢武帝也重視邊疆,派衛青,霍去病北拒匈奴人,一直追到漠北,雖遠必誅!

第二,秦皇漢武都重視人民的思想統治。秦始皇統一文字,焚書坑儒,讓中華四分五裂得到大一統團結。漢武帝採取董仲舒的提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儒家思想從此登上歷史舞臺,成為國民思想統治的工具。

第三,秦皇漢武都是工作狂,都把畢生精力貢獻給了自已的政權。秦始皇十三歲登上王位,四十九歲去世,一生都在工作,最後死在巡查的路上,千古一帝名不虛傳。

漢武帝被稱為大帝,除了他對外開疆拓土,對l內加強中央集權,一生都很忙碌,最後積勞成疾而死。

所以,秦皇漢武都是對中華民族有過卓越貢獻的領導人,並稱一帝和大帝絲毫不過份


林哥自媒體


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

秦始皇和漢武帝是在中國歷史上被經常並列在一起的千古帝王。而之所以將此二人放在一起,自然是代表的他們有許多共同的特點,接下來我們就來分析盤點一下二人的相似之處和共同點。


第一,二人都是文治武功,雄才大略。

秦始皇橫掃六國,統一中華大地,建立起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封建王朝;而漢武帝北擊匈奴解決外患,西通西域開闢了偉大的絲綢之路。此二人為中華民族所作出的貢獻都是空前的和巨大的。

第二,二人得意和理想的接班人最終都沒有繼承大統。

秦始皇中意的接班人公子扶蘇被胡亥賜死;而漢武帝的太子劉據在巫蠱之禍中被迫自殺。可以說他們的理想接班人沒有繼承大位,進而間接決定了兩個王朝今後的走向和命運。


第三,二人對於中國的歷史走向都發揮了積極的作用。他們無疑都是加強封建社會中央集權的代表人物,在他們的治理下社會實現了繁榮穩定的發展,人民生活也更加的富足,從而使得社會更加的安定,國力更加的富強。對於以後2000多年封建社會的發展都有著非常積極的影響和促進作用。

以上三點便是秦始皇與漢武帝的相同之處,如有疏漏,敬請批評指正。

我是萌之帆,熱愛文化的小青年。


萌之帆


秦始皇是一位功過都很突出的人物,他摧枯拉朽,吞滅六國,結束了長期戰亂的歷史,實現了國家的大一統,秦朝建立後,他廢分封,立郡縣,實行車同軌,書同文,北擊匈奴,南平嶺南,創建了帝國的大一統,被稱為”千古一帝”,秦始皇又是一位有名的暴君,焚燒書籍,坑殺儒士,為秦朝的滅亡種下了禍根. 但仍然無愧千古一帝的稱號。

漢武帝是位雄才大略的人.三次曾派大將出擊匈奴,他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漢武帝時期的西漢帝國,是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在中國歷史上,也是比較強盛的時期。在歷代王朝的歷史上,有“漢唐盛世”之說。這裡的“漢”,主要是指的漢武帝時期。人們又常常把漢武帝和秦始皇相提並論,因為我國封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國家,是秦始皇創立,由漢武帝鞏固下來的。他在位54年,實行了許多新的措施,使西漢王朝出現了空前未有的繁榮景象。

毛澤東在他的詞《沁園春,雪》中把秦皇漢武並列一起讚揚。

他們的共同點是在武功方面均有建樹;秦始皇統一中國;漢武帝擊敗匈奴;整治軍隊,威名遠傳邦內外。在加強君主集權方面都很有方法;秦始皇首創皇帝制度;漢武帝削藩;設置“群相”。都是相當自信的君主,能夠給百官以尊貴的威信感。


請問填寫什麼龍飛鳳舞


秦始皇建立的統一性封建王朝,影響華夏二千多年,是中國封建社會的締造者,在位期間,不斷開疆擴土,奠定了中國的地圖板塊。漢武帝塑造了漢族的性格,讓漢族文明影響後世,他建立的強漢作風彪悍,犯我強漢雖遠必誅,一直讓後人津津樂道。

二者皆是影響後世的帝王,他們的共同點是喜好武力,有一支能征善戰的軍隊,誰不服,就征伐誰,他們一生都在開疆擴土,讓國家的疆域越來越大,讓所有的人都臣服於他們。喜歡集權,把權利牢牢控制在手中,一言九鼎。對民眾進行思想控制,秦始皇時是焚書坑儒,漢武帝是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目的是統一民眾的思想,便於更好的統治。


饕餮中國


秦始皇和漢武帝都是雄才大略之主,都開創了自己的輝煌霸業,都以卓越才華高超謀略威震四海名揚天下響譽八方,都開疆拓土建立赫赫功勳,都集大功大罪於一身。


小龍女5505


二者都是一代偉人,天之嬌子。二人共同開啟了華夏帝國的疆域大一統,民族大一統,文化大一統,以至於民心大一統。始皇帝承前,漢武帝啟後。雖不在一個朝代,卻是完美的結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