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贫困专业户”的借钱经历

有人说,金钱是感情的试金石。你要想结束一段友情,不妨找朋友借钱;你若想终结一段恋情,不妨找恋人借钱。借钱,几乎成了社交讳莫如深的禁忌。

可是,红尘俗世中,谁都难免遇上突发状况,偶尔有手头周转不开的时候,不得不求助别人。借钱的人,往往一开口,便失了底气,顿觉矮人半截,面红耳赤,忐忑不安。

被借钱的人,生怕借出去的钱如泥牛入海,一去不回,更害怕讨债时的软磨硬泡,死缠烂打。于是,被借钱的人,迅速在心里罗织起拒绝的理由:真不巧,上个月刚买了房;我弟弟刚借去了几万;我刚换了辆车;多的没有,几百够吗……

借钱很难,我打小就深有感触。2002年,我考上县城重点中学——红安一中。一家人激动、欣喜之余,也为学费犯起愁。八月末的一个夜晚,父亲带上我,打着手电筒,去村里一个伯伯家。这个伯伯是村干部,家里还有个鱼塘,经济比较宽裕。

刚开始,父亲和伯伯聊起田地里的收成、鱼塘的效益、村里的一些人和事,最后说明了来意:想找他借一千块学费。

爸爸的话音刚落,伯伯温和的脸色就变得严肃、难看了。沉吟半晌,他说:“你别看我家大业大,其实也不容易哪!赊账多,手上其实也没什么现钱。我买烟都是去代销店赊的。”

父亲不想放弃,小心地陪着笑脸说:“九月份卖了花生,我就还给你。孩子要是考个普高,我就不供她了,可是她运气好,考上了一中。我也没办法……”

伯伯大手一挥,开始做起父亲的思想工作:“女孩子读那么多书,有什么用呢?到最后,还不是给别人家读的。你让她去打工啊,还可以赚几年钱……”

我的耳边顿时一阵轰鸣,听不清伯伯还说了些什么,羞愧难当,悄悄地拉了下父亲的衣服,想早点结束这场谈话。

我低着头,默默地跟在父亲身后。夜色深沉,我看不到父亲的表情,只听到他说了一句:“莫担心,我会让你去读的。”

我抱着头,蹲下来,眼泪再也忍不住,夺眶而出。

2005年,我考上武汉的一所大学。当时哥哥也在武汉读大二。尽管姑姑慷慨解囊、姐姐无私资助,但是父亲同时要负担我们两个人的学费和生活费,还是有缺口。我想到小姨家在武汉做生意,经济条件相对较好,姨父和小姨很热心,便主动提出,我去找小姨家借钱。

到了武汉,姨父让表弟、表妹带我逛汉阳商场,给我买衣服,还带我去吃麦当劳。那年我19岁,平生第一次吃麦当劳。我不好意思地说出了借钱的想法。没想到姨父很爽快地答应了,并承诺:以后我们读书有困难,都可以找他帮忙。

我热泪盈眶,喜极而泣,对姨父一家充满感激。姨父其实也并不是很有钱,当时只是一个搞装修的小包工头。虽然每个月有进项,但开支也不小:几个工人的工资,两个孩子的生活费、学费,两边老人的赡养费,人情往来,房租……为了省钱,他们租住在汉阳一个非常偏僻的地方,屋内阴暗、潮湿,屋外尘土飞扬……

这时,舅舅来了,也来找姨父借钱。原来,舅舅沉迷于赌博,已经欠下了不少“马钱”(民间高利贷的一种)。舅舅说:“姐夫,你再帮我一次吧!再还不了钱,他们真要剁我的手!”见姨父不理他,舅舅又转头找小姨:“姐,这次无论如何,你都要帮我!”小姨无奈地看着姨父。

姨父勃然大怒,喝斥舅舅:“这几年,我帮过你多少次?你发过多少誓?最后还是要去赌!以前的钱,我也不指望你还了,就当喂了长江里的鱼!你以后再也别想借一分钱。你外甥女现在正缺钱读书,我要借,也要借给她,起码是做好事,看得到希望!”

舅舅只好灰溜溜地走了。这件事也让我明白:借钱,虽然很难,但不是完全不能借,而要看借给谁,怎么用。

借钱很难,接受资助,其实也不容易。作为一名“贫困专业户”,我深有体会。

拿人手短,吃人嘴软。贫困生这一特殊群体,心理非常复杂,一方面因为家庭境况不好,渴望别人资助,一方面又害怕别人同情、怜悯、审视的目光。

大学时,隔壁班有一个女生,河北人,也是贫困生。有一次,她在司门口买了两件新衣服,其实是打折的真维斯,几十块一件,却被同宿舍的女生在班上闹开了。有人说她“都买上名牌了,还贫困生”、有人嘲讽“她这样都领补助,下学期我也要申请”、有人揶揄“看不出来啊,还挺会装”……言语刻薄,如一把把尖刀插在她心上。

这些犀利的话语像高悬在头顶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时刻警醒着我谨言慎行。大二时,我拿了最高奖学金——国家奖学金8000元,加上助学贷款、助学金,和自己课余打工赚的钱,交了学费、留了生活费,还略有结余,就想买台二手台式电脑学习用。

好友知道我的想法后,坚决反对。她说:“你如果买了电脑,哪怕是二手的,旧的,便宜的,就有人会说你乱花助学金,明年你很可能就申请不上了。”

我不禁想起高中时,为了练习英语听力,老师要求我们统一购买一个复读机,当时是一百多块钱一个。家里已经捉襟见肘,为每学期的学费、生活费焦头烂额。我不想增加父亲的负担,于是对英语课吴老师说,我不打算买,等同桌不用时,我再借来用。

发复读机时,我竟然也领到一个。我去找吴老师退还复读机时,他轻描淡写地说:“这个没花钱,咱们是团购,厂商赠送了一个。你安心用吧!”

后来,我无意中得知,别的班上并没有赠送一个复读机的优惠。原来,那个复读机是吴老师自己花钱买的。吴老师一个月工资只有一千多块。我心中十分愧疚,更多的是感激。感激吴老师的雪中送炭,更感激他极力呵护一个年轻女孩敏感脆弱的心。

他心里很清楚,如果公开赠予我复读机,或者向同学们寻求帮助,我在感动之余,免不了难堪和尴尬,会背负沉重的心理压力。

在人人自危、人人自保、“一切向钱看”的时代,能够慷慨解囊、无私资助他人的,已是人中圣贤。若还能体恤受助者的情绪,顾及受助者的体面,那便是人中翘楚,更加难能可贵了。

李三清,80后,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张家界市永定区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毛泽东文学院第十七期中青年作家研讨班学员。微信公众号:李三清的紫竹林(lisanqing2015)。散文《爸爸,为什么我们这么辛苦却还是很穷》被人民日报、读者等4000余家微信公众号转载,累计阅读量1亿+。已出版散文集《漫步紫竹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