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在牛欄坑擁有最多山場的製茶世家|中國古典傢俱

文|蒲葦 圖|孝文家茶 編輯|賴丹蕾


一個在牛欄坑擁有最多山場的製茶世家|中國古典傢俱


孝文家茶董事長陳孝文家的核心山場就以三"坑"之一的牛欄坑為主,並佔據了牛欄坑的最大面積。陳氏家族世代做茶,每一代都有名有姓可追尋:"書"字輩的陳書省,"禮"字輩的陳禮貌,"謹"字輩的陳謹造,"墩"字輩的陳墩水,以及"孝"字輩的陳孝文。


五月中旬,趁著忙碌的做茶季暫歇,到陳孝文處喝茶。面對現在市場上動輒幾十萬甚至上百萬的天價巖茶,直爽的陳孝文安然自若:"現在茶葉和股票一樣,你永遠都不知道最高點在哪,我做茶的時候沒有想太多,做茶,中庸就好。"無論外界如何,陳孝文心裡自有章法,深知茶葉的價格追不得,也不必追。"如果什麼時候做出了包括葉底、紅邊都近乎完美的茶,那是祭祖時要供給老祖宗喝的,誰給多少錢都不賣。"


本文以陳氏家族為線索,從家族的時代變遷中,可看到從晚清到現今武夷巖茶大環境的變化。武夷巖茶無論鮮為人知還是受人追捧,他們世代依舊是不變的"守"與"傳"。守茶山、傳手藝,說起來偉大,其實也不過是他們平凡的日常。


太公陳書省,家族裡的傳奇茶人


"凡是武夷山的做茶人,如果不知道陳書省者,則會被人笑話。"這是茶葉專家、高級農藝師姚月明先生生前常說的一句話。這也難怪,他大學畢業分配到崇安茶場後,常跟陳書省學審評巖茶。最初兩年是挑水、洗杯,審評時他只能站在一旁看和聽,不能隨便去聞香、啜湯,只有師傅開口了,他才能去聞香、品水。姚老常莊重地說起當年情景。


陳書省屬晚清之輩,十五六歲就入茶行當學徒,後因悟性好,師傅便培養其"拿杯"(當地審評茶葉的俗稱)。從晚清、到民國再到後來新中國,陳書省因為這一技之長,即使生逢亂世,也皆得以獨善其身。


一個在牛欄坑擁有最多山場的製茶世家|中國古典傢俱

(改革開放)父親陳墩水牛欄坑新局面的開拓者


陳書省曾被劃為了"地主分子",有人狀告他審評時照顧族人,縣裡便派剛好在武夷山調研的茶葉專家張天福重評,沒想到幾十樣茶重評後,等級居然與之前無差。揭底時在場的人都驚呆了,也服氣了。從此很多人對他的稱呼,從陳茶師升為"省公"。


到現在,省公已去世20餘年了,雖然沒有留下文字,但是他幾十年的品評、觀察和摸索總結出的巖茶評茶經驗,已成為武夷山"口頭傳說文化遺產",得以傳承。


曾祖陳禮貌和祖父陳謹造,家族製茶的堅守者


"省公在審評方面的成就是我們家族的榮耀。除了審評,祖輩上出的最多的就是做青師傅。我父親是做青師傅,我算是,我兒子孝文也能算得上年輕人做青的好手。"陳墩水邊泡著陳孝文做得最拿手的牛欄坑肉桂邊說。


青師傅是巖茶製作中最重要的角色之一,所以舊時每個廠對青師傅的選擇都非常慎重。手藝好的做青師,說是被"哄搶"也不足為過。"有的高手是在上年春茶下山時就被談妥僱定的,有的當年在某廠做得好,該廠會極力挽留,他廠老闆、包頭也會想方設法去'挖牆腳'。而未做出好茶者,或失誤出錯者,深感臉上無光,也無人主動上門聘請,只得悄悄地上他廠謀事。所以青師傅們都十分在意名聲,用心做茶。"


一個在牛欄坑擁有最多山場的製茶世家|中國古典傢俱

(解放初期)祖父陳謹造生逢亂世,堅守的做青師傅


山中青師傅多以陳、黃、葉、蘇姓居多。在另一位武夷巖茶世家黃氏家族的當代傳人黃賢庚的《武夷茶說》一書中,也有過關於民國年間做青師陳禮貌的記載:"老闆一次性給銀元50塊,作為其終身定金,身價不凡。"這人,便是陳孝文的曾祖父。


陳孝文的爺爺陳謹造,一生事茶。而他所處的時代,並不是武夷巖茶最好的時代。抗日戰爭、解放戰爭、解放後又統購統銷……武夷茶的萎縮,並沒有讓他埋沒自己製茶世家門第與一身手藝,在20世紀中葉,武夷山數得出來的知名做青師傅中,陳謹造必佔一席。


父親陳墩水,家族輝煌的見證者


陳墩水,陳氏家族上世紀50年代出生的製茶人。拿他自己的話來說,原本就是"一介茶農",但趕上了改革開放的時代浪潮。追溯到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他是武夷山天心岩茶村裡唯一的高中生,同時也是村裡曾經的村書記和村辦茶廠第一任廠長。


1985年,天心岩茶村村辦茶廠成立,作為村領導集體中的年輕骨幹,陳墩水擔起重任,成為茶廠的第一任廠長。除了從祖輩那邊傳承下來的製茶手藝外,沒有任何企業生產和管理的經驗。就是在這種情況下,陳墩水帶著全村人摸著石頭過河,硬是把天心村從閩北一個不起眼的小山村,變成茶界享譽海內外的金字招牌。


一個在牛欄坑擁有最多山場的製茶世家|中國古典傢俱

(民國)太公陳書省(中)武夷巖茶審評專家


1986年,陳墩水一手創辦了天心岩茶村的第一個民營茶廠。在歷經幾十年的耕耘發展之後,時至今日坐擁正巖茶山眾多,堪稱天心村正巖第一大戶。如今,年過花甲的陳墩水每一個茶季依然會堅持做茶,只是平日裡不再過問廠裡的事務,全權交與兒子陳孝文掌管。


"我們這個家族祖籍安溪,後來遷到江西上饒,最後落根到了武夷山。自打遷到武夷山,就沒有離開過做茶這一行。我父親從小跟著爺爺漫山遍野地邊跑邊學做茶,我跟著我父親學,我兒子孝文就跟著我和他爺爺學。我這小孫子每天也都吵著要喝點茶水……祖祖輩輩就這麼延續下來。"說起小孫子愛喝茶的事,陳師傅滿臉的幸福,就像所有沉浸於天倫之樂的老人那般。


陳孝文,家族製茶的新生代


因為是意料之外,所以至今仍很清楚地記得和陳孝文認識的場景。


在一友人處喝茶,在座數位中我和他兩人年紀最輕,我偶爾搭話,他只喝茶,話語比我顯得更少。當時並未交流,事後方知其身份——最年輕的武夷巖茶製作技藝非物質文化遺產首批傳承人。回想起當時情景,除喝茶顯得專業,其餘並不覺得他和同齡的80後有何不同。


即便是以後的採訪,他的所有表現也都極自然爽朗。喝茶講茶、談天說地,偶爾表現機靈的小幽默。直到親眼看他全手工做茶,才懂得所謂的實至名歸。


傳統全手工製作巖茶過程有一個叫做"開青"的環節,這個手法在全武夷山的80後做茶一輩中,完全掌握的不超過三個人,而陳孝文是其中最早掌握的一位。


一個在牛欄坑擁有最多山場的製茶世家|中國古典傢俱

傳統全手工製作巖茶過程有一個叫做“開青”的環節,這個手法,陳孝文學了兩個茶季。


曾親眼見過"開青"的手法,一推一轉,只兩個動作,茶青便均勻佈滿整個水篩。"這個手法最難,我學了兩個茶季,也就是兩年。像搖青之類的,兩個小時就學會了,而且能保證一片葉子不掉下來。"畢竟還年輕,熟識之後陳孝文的話語還會透露出小小的驕傲。在他說來易如反掌的搖青,是對臂力和技巧的考驗,許多人的掌握都需要一個茶季以上。


2014年,第二批武夷巖茶非物質文化傳承人的評選中,陳孝文又以最年輕評委的身份出現,為許多年齡已逾不惑、甚至進入耳順之年的參評者點評、打分。一時人人側目,他卻淡然自若,做著自己一如既往的樣子。


從十八歲正式開始做茶,今年陳孝文已經做了將近十九年。"武夷茶你一輩子都玩不完的,上千個茶種,還有等級、山場……什麼都有,你每次做的茶葉都會有不一樣,很多情況你沒見過就是無法解釋。千變萬化,而武夷茶好玩也就好玩在這裡。"


"'傳承人'說是頒給我,不如講是頒給我們這個家族。我所有的本領,是家族血液的遺傳。"陳氏家族百年的家族傳承,給了他最傳統的技藝和最深厚的底氣。


一個在牛欄坑擁有最多山場的製茶世家|中國古典傢俱

三坑兩澗,雖然地勢崎嶇、面積狹小,但岩石峭壁之間形成的“坑”卻是滋養茶樹的好地方。


後記

"牛肉"(牛欄坑肉桂)和陳氏家族,有著互相成就的關係。當年,因為"統購統銷",把茶葉品種的"個性",以及山場的"個性"統統抹殺。牛欄坑一度成為無人問津的荒野,因為有家族傳承對巖茶的認知,當年的陳墩水比誰都懂得山場的重要性。毫不猶豫地認領了牛欄坑的土地,栽種茶苗、開闢茶園,後經多年耕耘,終成就如今陳氏家族佔據牛欄坑半壁江山的局面。


"地不要錢,苗也不要錢,不過是花點力氣,能虧到哪裡去?"陳墩水說,"其實種上也就是兩個晚上的功夫。"


2013年,陳孝文從父親陳墩水手中接手,正式成為陳氏製茶世家的新一代"掌門人"。2015年,醞釀籌備三年多的"孝文家茶"品牌也華麗亮相,陳氏家族製茶家業開始為更多人熟知。


"寵辱不驚",是家族成員面對諸事的態度,是這個家族的傳承精神。你可以說這是"時勢造英雄",也可以說是"命好、運氣好"。不過,唯一可以確定的是,若無世代做茶的虔誠與堅持,縱有好運,也不一定會被砸中。


本文以陳氏家族為線索,從家族的時代變遷中,可看到從晚清到現今武夷巖茶大環境的變化。武夷巖茶無論鮮為人知還是受人追捧,他們世代依舊是不變的"守"與"傳"。守茶山、傳手藝,說起來偉大,其實也不過是他們平凡的日常。


一個在牛欄坑擁有最多山場的製茶世家|中國古典傢俱

一張難得的祖孫三代合影(左:陳孝文、中:祖父陳謹造、右:父親陳墩水)

總 編 | 鄧雪松

主 編丨林育程

執行主編丨程香

資料來源 | 《中國古典傢俱》2018年06月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