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十年磨一“艦”的神盾艦:加爾各答級驅逐艦

印度開國總理尼赫魯在其自傳的名言說出:印度要麼就做一個有聲有色的大國,要麼就銷聲匿跡,絕對不扮演二等角色。這位豪氣的開國總理給印度定下國策和未來前途的目標,這句名言自始至終左右著印度政治和軍事發展,儼然變成印度最基本的國策。

印度獨立之後,其國防政策和軍事發展都被其政策所決定,為實現這句話夢想遠大的政治目標,乃至尼赫魯豪言壯語。印度成為二戰結束後一個裝備航空母艦的亞洲國家,航空母艦裝備歷史達到將半個世紀之長,其航空母艦在第三次印巴戰爭發揮巨大作用,最終幫助印度獲得戰爭勝利,這也是印度航母首次參加實戰獲得驕人戰績。作為南亞最強的國家,印度一直想要控制印度洋,並且變成自己內湖,對其軍事力量追求可謂孜孜不倦的追求。既然印度決心做世界大國,就必須打造本國軍事力量,而為實現軍事力量現代化,發展印度海陸空三軍也是實現政治意圖最重要因素。

印度十年磨一“艦”的神盾艦:加爾各答級驅逐艦

隨著冷戰結束,美蘇兩國爭霸局面不復存在,兩強爭霸格局也逐漸退出歷史舞臺,世界政治版圖正在朝著多極化潮流發展,逐步替換兩極化世界格局。在美蘇夾縫中,印度一直無法實現政治抱負,如今政治格局重新給印度注入活力。印度一直追求的世界大國地位,逐步在其心中升起,這也是印度積極打造軍事力量,有地區大國逐漸朝著世界軍事大國的目標前進,印度軍事發展戰略一直遵循此政策。

印度為實現世界軍事大國的地位,在早年軍事裝備採用購買其他國家的武器,無論其首艘航空母艦還是首艘核潛艇在如此情況下誕生。畢竟,印度軍事工業十分薄弱,造成尷尬局面,最深層次則是印度種姓制度。現在,印度武器裝備兩條腿走路:購買和本國。印度海軍驅逐艦也是如此,在保證大國地位的前提下,對武器實現本國獨立建造或者購買技術。

驅逐艦建造背景

世界各國都在打造其遠洋艦隊,這種權利不再是冷戰時期美蘇兩國的獨享專利。印度也時刻努力打造全球作戰實力的強國海軍,建立一支強大“藍水海軍”。之前,印度海軍裝備著德里級驅逐艦,這款驅逐艦深深打上蘇聯烙印,根據前蘇聯卡辛級驅逐艦重新設計和改良而來,其上層建築佈局紛亂混雜,武器和雷達堆積滿滿,前蘇聯味道在這款戰艦體現出來,雖然其噸位滿載排水量超過6700噸,相對於卡辛級驅逐艦無論在反潛實力、反艦實力和艦載防空都獲得提升。但是,德里級驅逐艦依然特別的落後,跟美蘇新裝備萬噸級巡洋艦主力防空武器系統比較起來更顯得落伍。

印度十年磨一“艦”的神盾艦:加爾各答級驅逐艦

在20世紀80-90年代,美蘇兩國都裝備著垂直髮射區域防空導彈的高性能防空驅逐艦,射程都在100公里之外,可對遠洋艦隊進行全方位的反艦攔截防禦。美國裝備著提康德羅加級巡洋艦和阿利伯克級驅逐艦,而前蘇聯裝備著無畏級驅逐艦和光榮級巡洋艦等,這些艦艇在防空能力都是十分出色。印度在清醒覺察到德里級驅逐艦落後於時代,在建造三艘德里級驅逐艦之後,上馬“加爾各答”級導彈驅逐艦。

兩者關係

“加爾各答”級導彈驅逐艦和德里級驅逐艦兩者同輩,在強化艦體隱身設計和武器裝備下,保持著諸多相同之處,艦體設計和動力裝置、反潛武器如出一轍。兩者最終差別:“加爾各答”級導彈驅逐艦裝備更加先進的電子設備和武器系統,強調整體防空能力,這也是印度打造新一代高性能防空驅逐艦初衷,噸位相對有所提升。

加爾各答級重要使命

印度海軍驅逐艦設計薄弱,導致在建造德里級驅逐艦採用前蘇聯卡辛級驅逐艦整體設計思路,而卡辛級驅逐艦缺點也是一同繼承,根本不注重潛艇隱身設計,這跟西方國家新一代戰艦相比,無論在整體水準和作戰水平都根本不符合印度21世紀海上作戰目標。“加爾各答”級導彈驅逐艦著眼於未來,在儘可能吸取德里級驅逐艦優點,著眼海戰新思想運用隱身設計艦體,艦首採用大斜角和V型剖面,保證其更加的試航能力,為降低雷達發射信號,艦體轉角為圓弧過渡,這也是蘇俄艦艇所不具備的。

印度十年磨一“艦”的神盾艦:加爾各答級驅逐艦

加爾各答級驅逐艦主要承擔起印度航母戰鬥群護航任務,配備當今世界主流相控陣雷達搭配垂直髮射區域防空導彈系統,將是印度國產航母和超日王號航母中堅力量,承擔起反艦和防空等作戰任務。因此,加爾各答級驅逐艦對印度海軍來說,也是值得慶賀之事,在全世界驅逐艦上不錯的軍艦。

全新艦載武器

  • 反艦武器:加爾各答級驅逐艦由於建造時間過於漫長,其武器系統也是一再更改,由最初裝備SS-N-25亞音速反艦導彈,在俄印兩國研發的布拉莫斯導彈研製成功後,搬到新驅逐艦上,其裝備著兩座八單元垂直髮射系統,用來發射布拉莫斯超音速反艦導彈。布拉莫斯超音速反艦導彈射程最遠300千米,不同彈道射程有所區別,速度達到3馬赫,採用固體燃料推進,具備很強的抗干擾能力,除執行反艦攻擊外, 還具備對陸攻擊能力。印度自信認為:布拉莫斯導彈將是印度海軍最新驅逐艦的殺手鐧。
印度十年磨一“艦”的神盾艦:加爾各答級驅逐艦


  • 防空武器:由於加爾各答級驅逐艦承擔印度航母防空重任,其防空實力也是非凡。加爾各答級驅逐艦前後建造十餘年,其方案和系統修改多次導致其留下“十年磨一艦”雅號。早前,印度防空導彈採用俄羅斯最新研發的垂直髮射SA-N-12艦空導彈,可是,後來卻裝備以色列研發的巴拉克-8防空導彈系統,最大速度為2馬赫,射程最遠為70-150公里,總體性能超過美軍標準2導彈。據說:新版防空系統增加攔截短程彈道導彈的能力。該系統部署在艦橋前部和尾部直升機庫後方,前後安裝各兩座12單元的垂直髮射系統,備彈48枚,保證其防空實力。
  • 印度一直想要增加其艦載反導實力,奈何實力導致其最終無法實現,而以色列防空系統具備反導實力,可謂實現印度海軍的夢想,這也可能是印度拋棄俄製防空系統而選擇以色列的因素。
  • 反潛實力:反潛實力一直都不是加爾各答級驅逐艦重點。因此,在反潛武器選擇方面,印度直接照抄德里級驅逐艦核心配置,裝備著2座12聯裝RBU-6000反潛火箭發射器和2座四聯裝533mm魚雷發射管,其水面反潛力量依靠著兩架英國海王反潛直升機,可在空中執行監視和反艦的重任。不得不說,7000級加爾各答級驅逐艦隻是這點反潛實力恐怕很難支撐起航母編隊的獵殺潛艇重任,在強調防空和反艦實力的情況下,印度需要加強反潛系統。

船電系統和艦載設備

印度艦載設備很難堪當大用,在雷達電子設備採用多采用盟友俄製系統,但核心裝備著最新一代有源相控陣雷達,整體架構跟美國“宙斯盾”相控陣雷達。畢竟,引進以色列整體配套的MF-STAR相控陣雷達與巴拉克-8防空導彈系統,這也是為數不多的非俄製雷達,由4塊固態天線面組成,可360度全方位掃描,具備三維對對空搜索,對戰機探測距離達到250千米,可同時跟蹤300個空中目標,引導防空導彈攔截最具威脅的8個目標。

印度十年磨一“艦”的神盾艦:加爾各答級驅逐艦

印度加爾各答級驅逐艦整體設計思想符合海軍現實的處境,在引進國外先進系統和整合本國技術於一身,儘可能提高印度對付飽和攻擊的防禦能力,在強調區域防空能力獲得以色列裝備,同時繼承德里級驅逐艦核心,突破創新,而不是拘泥於一格,保證編隊協同作戰特別是整個航母遠程防空能力,這也是印度海軍重要轉變。加爾各答級驅逐艦扮演起承上啟下的重要作用,也將對印度海軍今後發展產生實質的影響。

加爾各答級驅逐艦VS052D驅逐艦

在亞洲,印度軍事實力一直跟我國進行攀比,只要我國引進先進系統,印度一直奢望在全球買到同類型最好的裝備。因此,將兩國同類型中堅驅逐艦進行比較。

噸位和垂髮系統:首先052D驅逐艦滿在噸位7000噸,而加爾各答級驅逐艦滿載排水量7500噸,兩者相差不大。052D驅逐艦採用八座六單元垂髮系統,採用艦橋配置四組八連裝垂直髮射系統,機庫後面部署四組八聯裝垂直髮射系統,因此總共有64單元,採用熱發射垂直髮射系統,可裝填防空導彈、巡航導彈與火箭助飛魚雷。而印度加爾各答級驅逐艦隻裝備兩座12單元反艦系統和48枚巴拉克-8防空導彈系統。可見,加爾各答級驅逐艦在垂髮系統已經落後。

相控陣雷達:作為艦艇的大腦,相控陣雷達相當於驅逐艦的耳朵和眼見。我國052D驅逐艦裝備著國產最先進的346A相控陣雷達系統,其性能跟美軍“宙斯盾”系統相當。而加爾各答級驅逐艦採用EL/M-2248 MF-STAR四面固態有源相控陣雷達,是世界上最最輕巧的艦載四面有源相控陣雷達,其探測實力和攔截能力都弱於我國346A相控陣雷達系統。

印度十年磨一“艦”的神盾艦:加爾各答級驅逐艦

防空和反艦能力:在反艦能力上,雖然加爾各答級驅逐艦裝備著其布拉莫斯超音速反艦導彈最遠射程超過300千米,防空系統則採用巴拉克-8防空導彈系統射程只有70公里,這也是其雙劍合璧的精華所在。而我國052D驅逐艦則裝備著最先進的鷹擊-18超音速反艦導彈最遠射程超過400-500公里,其裝備HHQ-9防空導彈最遠射程120公里,全艦共有8個發射單元計48枚“海紅9”型導彈。雖然,兩者在數量相同。但是,射程性能都弱於我國的雙劍合璧。最重要就是我國052D驅逐艦配備反艦導彈更加多樣化,既可以裝備“鷹擊-18”反艦導彈,也可以裝備“鷹擊-83”、“鷹擊-62”系列反艦導彈。

從數據和性能分析:加爾各答級驅逐艦在全世界所有大中型驅逐艦實力很可能居於末位,根本達不到我國國產052D驅逐艦水平。恐怕也不如我國052C驅逐艦作戰實力。

印度加爾各答級驅逐艦是實現其地區大國邁向世界大國的重要戰艦,也將對目前服役維克拉瑪蒂亞號航空母艦和首艘國產航母打造2艘中小型航母為核心的海上作戰力量重要組成部分。可以預見,在加爾各答級驅逐艦逐漸撐起大梁,印度海軍將發揮地區影響力能力逐漸增強。但是,印度目前只建造3艘加爾各答級驅逐艦,這也限制其海軍實力的增加。何況,加爾各答級驅逐艦建造速度的拖沓也是阻礙其崛起的重要因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