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服世界靠騎射?蒙古人是如何擊敗不可一世的歐洲騎士的

提到蒙古人,一般能想到的,多半是輕裝騎射。就連毛主席在在詩詞中也寫道:“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

似乎騎射成了蒙古人的形象,而蒙古人憑著輕騎騎射掃平天下也成了理所當然。

征服世界靠騎射?蒙古人是如何擊敗不可一世的歐洲騎士的


也因為蒙古人的征服,人們認為騎射是一種非常無敵的戰術,即使是重裝的歐洲騎士也不是敵手。

在2015年播出的紀錄片《古兵器大揭秘》鐵騎爭鋒中,央視的工作人員甚至還破天荒的用騎射弓箭去攻擊板甲,甚至揚言,蒙古弓真的可以擊敗歐洲的鐵甲騎士。

蒙古人的真正殺器

其實在遊牧的世界裡,輕騎騎射並不是什麼稀罕事。不管是東方的匈奴、鮮卑、突厥,還是西方的阿瓦爾、帕提亞、庫曼,都是典型的以騎射為主的輕騎遊牧。

而且輕騎騎射並沒有那麼的強大。早在羅馬時代,羅馬人便把帕提亞人的半迴旋騎射戰術稱為“帕提亞戰術”,而蒙古人的輕騎騎射和一千多年前的西亞老前輩並沒有什麼不同。

公元四世紀,匈人大肆掃蕩歐洲的時候,也並不是憑藉騎射,而是大量的匈人徵召步兵和日耳曼步兵以及羅馬人的攻城武器。在最早純靠著輕裝騎射的時候,反而總是被波斯人壓著打。

在南宋彭大雅撰寫的《黑韃事略》中有過這樣的記載:

“故交鋒之始,每以騎隊輕突敵陣,一衝才動,則不論眾寡,長驅直入。敵雖十萬,亦不能支。不動則前隊橫過,次隊再衝。再不能入,則後隊如之。方其衝敵之時,乃遷延時刻,為布兵左右與後之計。兵既四合則最後至者一聲姑詭,四方八面響應齊力,時俱撞。”

從這篇文字的描述,可以看出,蒙古人的作戰方式是多對沖擊騎兵輪番衝撞,一直到敵陣散亂,在四面八方的圍起來衝擊。

典型的重甲騎兵戰術。

征服世界靠騎射?蒙古人是如何擊敗不可一世的歐洲騎士的


其實在早年蒙古高原的統一戰爭中,蒙古騎兵確實是輕騎為主,不過隨著對手變成了西夏和金國,一切都變得不同了。馳騁草原的蒙古騎兵不在所向披靡,因為夏和金都有自己的具裝鐵騎。

在蒙古南下的過程中,曾面臨過西夏的“鐵鷂子”和金國的“忠孝軍”,尤其是“忠孝軍”,曾在大昌原一戰中,以四百騎破蒙古八千眾。

衛州之戰,金軍以忠孝軍解了衛州之圍。

倒回谷之戰,金“以陳和尚忠孝軍一千, 都尉夾谷澤軍一萬往應, 北軍退,追至谷口而還。兩省輒稱大捷,以聞。”而蒙古方面“喪萬餘人及馬數萬匹”,可謂大敗。


征服世界靠騎射?蒙古人是如何擊敗不可一世的歐洲騎士的


和金軍、夏軍的戰鬥使成吉思汗意識到了具裝鐵騎的威力和重要性,於是在多次擊敗金軍後,蒙古人俘獲了大批量的重型冷鍛鋼札甲以及馬具裝。同時落入蒙古人手中的,還有大批的中亞和漢人工匠。在他們的幫助下,蒙古人獲得了自主生產重甲的可能。

在戰術上,蒙古人同前輩花剌子模、金國比起來並沒有什麼突破,但是其通過戰爭所獲得的馬匹數量卻決定了蒙古鐵騎的衝鋒規模是歷代衝騎都無法比擬的。根據指紋烽火工作室的研究,在《戰場決勝者——重騎兵千年史》一書中提到:

“之後,金朝又由於過度地畏懼而放棄了北方的防線,原有的群牧監數十萬匹馬匹被蒙古軍所獲,大量城市也失陷於蒙古人之手。”

有了大量的馬匹,蒙古騎兵可以做到一人3——5匹戰馬,和他比起來,唐朝和金國的“一人二匹”就顯得遜色得多了。

東歐軍團的隕落

同蒙古的具裝鐵騎比起來,當時東歐的“重裝騎兵”實際上卻要輕便的多。

考慮到13世紀的世界並不存在冷鍛鋼打製的板甲,什麼蒙古弓射穿板甲一說也就成了無稽之談。在十三世紀,歐洲重裝步騎的主要甲冑裝備還是鎖子甲。

雖說同樣重量的情況下,鎖子甲的防禦力比札甲要強一些,但是札甲可以增加甲片來把自己捂得密不透風,鎖子甲通過縮小網眼來提高的防禦力卻十分有限。

征服世界靠騎射?蒙古人是如何擊敗不可一世的歐洲騎士的


所以與其說蒙古人擊敗歐洲重騎兵倒不如說蒙古具裝鐵騎碾壓歐洲中裝騎兵。

更讓人覺得悲慘的是,在當時東歐兩次具有決定性作用的戰爭中,歐洲人的騎兵卻不怎麼多,和對手蒙古人比起來,可以說是寥寥無幾。

在同匈牙利王國決戰的萊格尼察之戰之戰中,網上流傳的一個版本是“蒙古人憑藉六萬輕騎擊敗了歐洲十萬騎士”。關於這個蒙古輕騎兵是主力這個話題,我在前文已經說明。那現在的問題就是看看後半句“十萬歐洲騎士”。

征服世界靠騎射?蒙古人是如何擊敗不可一世的歐洲騎士的


簡直無稽之談,可以說就是把當時歐洲所有國家的騎士拉到一起,也湊不齊十萬騎士。因為和騎兵不同,騎士已經成為了貴族階級,而且是經營中的經營。一個騎士往往要配備一兩個侍從、一兩個軍士、四五個動員兵,如果能湊齊十萬騎士,那麼差不多也就動員了當時歐洲所有的兵力。

此次會戰中,波蘭大公亨利二世集結了“歐洲聯軍”前來迎戰。而這支軍隊的人數,據現代史學家的推測,只有25000人左右,而其中大多是一些臨時額徵召步兵。

聯軍中最有戰鬥力的當屬來自西里西亞的僱傭兵,和來自法蘭西聖殿騎士團的一小部分騎士。根據史學家彼得·傑克遜的看法,這支騎士的數量應該在88人左右,而且是全軍裝備最好的人。

此外根據波蘭方面的記載,還有來自條頓騎士團的8——11個人。

相比之下,蒙古雖然有相差不多的20000人,但是從軍事素質到裝備,那都是碾壓“日耳曼聯軍”的。

決戰中,蒙古人採用了經典的“假撤退”戰術,從而誘使波蘭大軍全軍追擊,造成部隊脫節,在蒙古人火藥煙霧的掩護下,蒙古輕騎開始在兩翼以騎射擾亂東歐軍團的陣型,隨後由蒙古具裝鐵騎分成數隊對波蘭人發起了一次又一次的衝擊,直到最後幾乎全殲了聯軍,包括統帥亨利。

征服世界靠騎射?蒙古人是如何擊敗不可一世的歐洲騎士的


同樣的,在之後不久,匈牙利國王貝拉四世帶了5——6萬人的軍隊同蒙古人在紹約河,其中包括4萬士氣低下的庫曼人和1萬多匈牙利軍隊。和波蘭聯軍比起來,匈牙利的騎兵和騎士數量更少,裝備相對更差,因此這次戰役對蒙古人來說,也是一場輕鬆的勝利。

征服世界靠騎射?蒙古人是如何擊敗不可一世的歐洲騎士的


結語

總之,單憑草原上的輕裝騎射,蒙古人自然沒能力征服世界。而憑藉著數量空前的鐵甲騎兵,蒙古人的一再野戰中踏平一切擋路的對手。畢竟同當時的歐洲比起來,蒙古重騎兵的裝備才配叫重裝騎兵。不過也沒有必要神話蒙古人的實力,畢竟蒙古人征服世界的時候,恰好是舊大陸所有老牌大帝國都陷入困境和衰落期的時候,就如同千年之前,匈奴橫掃世界一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