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人打坐時遊客扔錢:世道巍然不動,人心失所流離,誰向誰佈施

今天寫的這個因為是由網友投稿,就不公佈具體地點人名了,以圖為證。某千佛殿前,有僧人打坐,雙手做盆狀(印度佛家的一種結印方式),而路過的遊客紛紛給他捐錢做佈施,不一會兒,零錢便堆積如小山。

僧人打坐時遊客扔錢:世道巍然不動,人心失所流離,誰向誰佈施

​可能大部分網友都有過類似的旅行經歷,到某名寺廟時,會花幾百到上千的香火錢,用來買供佛的香紙,香有一米多高的,有正常大小的,紙和花就數量繁多了。因為中國也是一個特別尊崇佛教的國家,所以這些增加的香火錢未必是寺廟讓出的,但與寺廟肯定有莫大的關聯。

因為我們知道,現在好多寺廟都成立了XX佛教文化協會、XX佛教文化公司,這些公司也需要運營,以廣結善緣,向世人普法,是新時代的新普法方式,既然需要一定的善款,有很多佛教徒或居士香客是樂意花這一筆錢的,畢竟並沒人去強迫你,很多不是信徒的,也喜歡佛文化,覺得它博大精深,對世對人都有著極深的洞察和極好的教育成效。

僧人打坐時遊客扔錢:世道巍然不動,人心失所流離,誰向誰佈施

​有些人則對此種“新普法形式”頗有微詞,認為佛家就該以“誠心侍奉”為主,可以由國家或地方撥款,或者寺廟也可以清修苦行,包攬一些產業去做到一定的自給自足,至於世間的繁文縟節就不必有那麼多了,那麼一行事反而和凡俗的社會看起來沒什麼兩樣。

我們姑且不去論這些觀念或者言論孰是孰非、誰對誰錯。轉回來說這幾幅圖上的景象。在圖上的這位和尚師傅,身著黃色的僧衣,在室外一心打坐,緊閉雙眼,一言不發,兩手結在胸前,一副入定的“禪坐之勢”。

僧人打坐時遊客扔錢:世道巍然不動,人心失所流離,誰向誰佈施

​有許多路過的遊客在經過時,紛紛停下來看一會師傅的打坐,然後很可能不知哪個想到了佛家的“化緣”二字,於是領頭放下了一點“佈施”零錢,接著就有了第二個、第三個。其實這些錢加起來也沒有多少,但是估計大家都是以虔誠的心態放下的吧。

筆者猜測,他們這麼做的原因也許有兩點:一是很少有僧人在寺前露天打坐作修行,二是不管他的周邊發生什麼事,僧人都不會眼開眼看一眼,彷彿入定一般,使人自然而然生出一種天然的敬意。

僧人打坐時遊客扔錢:世道巍然不動,人心失所流離,誰向誰佈施

​僧人的這一手印,在佛家應該叫作合十印(如有方士提出糾正或說明,不勝感謝),是表示“尊敬、感恩、讚賞”的意思。在佛教文化中,不同的手印代表著不同的寓意,象徵著“供奉者”不同的願力和因緣。

接下來我們看看網友的評論吧:

“這種情況,無論如何,請不要毀謗僧人,有些我們普通凡夫根本不明瞭,也沒有人家的境界,不要隨便給修行人下結論,也許出家人只是在室外打坐修行而已,並不要別人來捐錢。只是路過的遊人發些功德心,所以很多事情不要只看表面,不要看到桌上有那麼多零錢就說這說那的,我覺得凡夫如果沒那個境界,還是不要妄下結論的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