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大全面32點的時間管理技巧!助你提高效率,事半功倍

你的一天可以不止24小時

我的生活理念和態度是“Get More From Life”。要想做到這一點,就必須提升效率。希望本文分享的技巧和概念能為你在學習和工作中增添活力,提升動力,完成超效率人生的完美轉型。

(一)克服拖延症

——————

7大全面32點的時間管理技巧!助你提高效率,事半功倍

你等時間?還是時間等你!

(1)周/日目標

列周/日目標是我發現的一個對抗懶惰特別行之有效的方法。周/日目標之所以有效是因為它把你要辦的數不完的事分解開來了。你不是要一下子完成所有的事,而是要每天完成一定數量的任務。通過將大量任務拆分成每天的任務量,你會更容易說服自己投入工作。

(2)限定時間

設定一個時間。在任務完成之前或時間用完之前不許停止工作。這就是限制時間的本質,要想提高生產效率,必須面對這種“殘酷”的考驗。

(3)分解任務

不明確的大型任務是滋生拖延症的溫床。為了儘快開始,你需要知道下一步該做什麼。將大的任務分解成易於行動的小任務。

(4)短跑理論

短跑理論通過鼓勵你專注完成時間表上的事情來解決這一問題,而這些事情需要一定的紀律和約束才能完成。短跑100米和跑馬拉松的關注點是完全不同的。如果在馬拉松中短跑,那你只能堅持幾公里而已。要想應用短跑理論,首先應試著找找哪些任務可以適用。接下來,是選定一些紀律性很強的任務。然後,在你設定時間表的時候,關注這個範圍。它會幫你避免太早消耗完體能或是跑得太慢。

(二)做事更有條理

——————

7大全面32點的時間管理技巧!助你提高效率,事半功倍

(1)少點兒混亂,少點兒壓力

我知道很多生產效率很高的人,他們經常把東西搞得一團糟。條理性的真正目的在於減少記住所有事情所需要的腦力。如果你沒有一個系統讓所有事情都井井有條,你就需要用腦子把這些都記住。然而,你的頭腦並非那麼可靠。學習條理性技巧意味著接受“少點兒混亂,少點兒壓力”的哲學思想。這說明組織有兩個前提條件:

• 你的物理環境。讓事物都排列有序,僅僅整齊是不夠的。給每個物品一個規定好的地方,避免雜亂無章。

• 你的任務和工作。有一個知道如何處理待辦事項的有組織的系統、日曆和計劃會幫你減輕許多壓力。當你的組織系統把一切事情都安排得妥妥當當的時候,你可以專注工作,不用隨時記住接下來要做什麼。

(2)寫出你的目標

將目標寫下來是十分重要的,光用頭腦記住是不利於完成目標的。將目標寫下來有幾個好處:

• 讓目標不被遺忘。

• 給你動力去完成目標。

• 可以讓你有一些模糊的想法,並把它們變成具體的目標。

(3)做你承諾過的事

我猜至少60%保證做卻沒做到的事情都是因為忘記了,而不是因為做不到。比如有人問你件事,你忘記回覆了。他發了郵件給你,但那封郵件就躺在你的收件箱內。想要變得更可靠,第一步是記錄你的捕獲裝置上所有的話。如果有人問你要什麼,你首先應該寫下來。在談話的時候,我不會讓任何行動進入到我短期的記憶裡面。對於這條規則,我唯一的經驗就是把這個條目直接歸入我的任務、活動或項目類別裡。下一步就是保證一些模糊不清的條目可以歸入你的周和日目標中。

(三)保持活力

——————

7大全面32點的時間管理技巧!助你提高效率,事半功倍

(1)日常運動

沒有什麼能比運動投資帶來的回報大。不幸的是,在忙碌的生活中,運動是絕大多數人首先放棄的事情。時間有限的時候,花一小時在體育館或是室外跑步都會覺得很可笑。但是,偶爾不運動會變成幾個月不運動,然後很快,你就完全不再運動了。

(2)按週期工作

週期循環是能量管理的關鍵。你的身體應該按照“休息—恢復”的週期來工作。把工作看作一系列的短跑,而不是馬拉松,會讓你保持更加旺盛的精力。保持週期性的另一個方法是首先指定一個休息時間。給自己定一個規則,那就是無論什麼事,都要有星期天(或一週的另外一天)。每晚給自己分出一些時間不去想工作的事情。通過把你的工作限制在一個更狹小的範圍內,你就會被迫按週期來工作了。

(3)避免多任務處理

在完成一個任務的時候,你應該把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到這個任務上去。人的注意力是有限的,所以,如果你把注意力投入到多個地方,你就會崩潰,而專注於一個任務會讓你的精力沉浸為“心流”。“心流”是當你將每個精神資源都投入到一個任務上去,而達到忘我的一種精神狀態。

(4)15分鐘法則

15分鐘是你對抗臨時消沉所需要的全部時間。15分鐘法則是說在任何你想放棄的時候,再多做15分鐘。人的精力是上下波動的,難做的工作會榨乾你的精力。通常,再堅持15分鐘,你就會度過這個艱難的時期,恢復精神。

(5)給你的動力再次充電

動力是能量最重要的形式。如果你情緒低落,不管早上跑多遠或者做多少個俯臥撐都沒有用。但是,長年累月地保持動力是很難的。挫折、停滯和批評都會影響你進步的速度。定期給動力充電是十分重要的,這樣我們就可以接觸到能量源。保持動力的最好方法就是回顧你的目標。看看你的進步,閱讀一下你當初設立這些目標的原因。

(四)把事情做完

——————

7大全面32點的時間管理技巧!助你提高效率,事半功倍

(1)完成項目,而不是完成任務

生產力不是由你做了多少工作來衡量,而是看你真正完成了多少。你不用每天都忙忙碌碌,而應該把每一件具體的事都歸入一個更大的框架或藍圖之中。否則,你只是在浪費時間,忙碌,卻沒有成效。

(2)設定最後期限

最後期限就是你時間上的預算。沒有它,計劃就會變成惡魔來侵蝕你的時間,讓你遲遲無法完成。不好完成的任務往往做一半就丟在一邊,目標看起來越來越遠。最後期限就是把這個計劃對你的價值做時間上的限定。沒有它,你在花費時間時只會一時衝動,而不會深思熟慮,做好決定。所有的項目和任務都應該有最後期限。

(3)每週回顧

每7天給自己90分鐘的獨立思考時間。不放音樂,不看電視,不玩手機,不收發電子郵件。就你自己。每週回顧能確保你付出的努力都是值得的,而不僅僅是讓自己忙碌。每週回顧應該評估一下你所做工作與最後期限的相符情況,還要評估一下你的錯誤和弱點有哪些。這樣你就有機會在即將到來的一週內提升自己。如果你覺得最近幾天沒有動力,那就試著改正錯誤,別讓壞習慣生根發芽。

(4)不要重新發明輪子

在你的項目裡尋找捷徑。通過預先做的解決方案,外包或移除一個特徵,你可以省去一大部分工作。一個以任務為核心的人經常會忽略這些解決辦法,這就是為什麼我們要關注完成一整個項目,而不是隻關注即將要做的事。

(5)別按照時間來獲得報酬

如果你在一家公司上班,可能公司會按每小時工資來支付你。更有甚者,公司會只是因為你露個面就付薪水。雖然這些支付方式對人力資源部門來說很簡單,但這些並不是衡量你的時間價值的理想方式。你應該按照自己完成的工作而非花費的時間來獲得報酬。

(6)被逼出來的生產效率

在壓力之下產生生產效率是最佳的。高生產效率有點兒像練肌肉。除非你使勁拉你

的“生產效率肌肉”,否則它們很可能會在慣性的作用下趨於鬆懈。這是說在提高生產效率之前,你需要安排你的日程表,把生產效率逼出來。效率不是憑空而來的。沒有壓力來逼迫你提高生產效率,很容易會浪費時間。

(五)讓你的日常工作自動進行

——————

7大全面32點的時間管理技巧!助你提高效率,事半功倍

(1)30天試驗

非常受歡迎的史蒂夫·帕沃利那(Steve Pavlina)推薦的30天試驗是改變習慣的最好方法之一。這個方法背後的思想其實很簡單:

• 專注於一個月內連續培養一個習慣。

• 如果你忘記了或是出錯了,重新設定時間,回到開始的第一天。

• 到第30天的時候,你的行為會被自動調節,不再需要費腦力。現在你可以在繼續或是放棄中做選擇了。

30天試驗很簡單,但效果是驚人的。我曾經用它來重新調整我的習慣,包括改變飲食、每日運動、實施行動管理方法、處理郵件等。30天試驗通過專注的力量來發揮作用。通過專注於一個月內一個行為的改變,你可以利用意識資源的1%去塑造無意識加工處理的99%。

(2)一次培養一個習慣

一次改變多個習慣往往難以成功。因為只有專注,試驗才能成功。請將30天的堅持專注於那1%上。如果將注意力分散到多個不同的習慣上,最後只能是一事無成。對很多人來說改變習慣很難,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專注力不夠。專注一個事情一天,或者一個星期很容易,但是堅持一個月,就需要毅力了。努力適應這個習慣。

(3)始終如一

調節一個習慣的時候,要確保這個習慣每天都一模一樣。如果前後不一致,這個習慣就不會很好地養成。想象這樣一個習慣:冬天在很深的積雪裡走相同的一條路。一致性就意味著每天走一樣的路。一個月以後,你就踩出了一條很深的道,走起來也容易多了。前後不一致的話,你就會踩出很多條路,走起來也沒那麼容易了。

(4)建立一個牢不可破的標準

為了取得30天試驗的成功,我需要建立一個牢不可破的標準。這個標準就是,無論如何,你都要堅持到30天的最後一天。就算你最後決定放棄這個習慣,你也要堅持到底,不能放棄。有如此高的自律能力並非易事,但當你試著改變很難的習慣的時候,結果會讓你大吃一驚。

(六)生產效率黑洞

——————

7大全面32點的時間管理技巧!助你提高效率,事半功倍

(1)外包

放棄那些可做可不做的事。外包是一種流行的新趨勢,因為它徹底改變了生產效率的本質。如果完成的工作可以換錢,你可以做不止一個人能做的事情。外包打破了你一定時間內做多少事情的限制。

(2)批量處理

批量處理是把相似的任務在同一時間一起處理的藝術。你可以在一天中的某一時間集中回覆郵件,而不是整個下午都耗費在這件事上,時不時地回覆一個。寫作也是如此,我會在兩天時間內集中寫完相當於一整個星期的內容。對於學校作業,我也是一次性完成一個項目,絕不會持續幾個星期。

(3)避免接觸懶惰的人

態度是會傳染的。如果整天跟你在一起的人生產效率不高,他們的壞習慣也會影響到你。雖然我不是建議立刻遠離那些成就不高的朋友,但下面有一些方法可以用來增強你的優勢:

• 跟生產效率高的人在一起。

• 找目標一致的人。

• 找有好習慣的朋友。

(4)尋找指數報酬

1%的增長,如果不停增長下去會比一次增長50%要好。如果你專注做那些能給你指數報酬的事情,你的生產效率會大大提高。

(5)忠言逆耳

沒人喜歡被批評。即使你有銅牆鐵壁,也會更喜歡讚美而不是別人對你工作的抨擊。然而,如果你想要避免浪費時間,能夠聽取嚴厲的批評是非常關鍵的。

(七)做對的工作

——————

7大全面32點的時間管理技巧!助你提高效率,事半功倍

(1)知道你想要什麼

如果一個項目的結果並不明瞭,你會在很多無用的事情上浪費時間。清楚明瞭是大多數項目缺乏,也是幾乎沒有人能意識到的東西。在你開始一個大的任務或項目之前,先回答幾個問題。如果你不能很快回答出來並給出一定的解釋,說明你並沒有花時間弄清楚自己想要什麼。

• 我為什麼做這個項目?

• 項目完成的時候我會收穫什麼?

• 為了完成這個項目,需要具備什麼特性?

• 這個項目的主要目標是什麼?

• 這個項目的次要目標是什麼?

(2)帕累託定律

將近80%的結果都來自20%的原因,你收入的80%來自於你工作的20%,80%的工作都是在20%的時間裡完成的。這種不平等不會總是80/20(也可能是90/10,70/40或50/2),但原理是基本相同的。你可以利用80/20法則來節省時間。

(3)迅速失敗

早死早超生,但是許多人固執地認為只要不失敗怎麼都行。你得到反饋越快,就算是項目失敗的反饋,對你也越好。

(4)做一隻刺蝟

吉姆·柯林斯在他著名的《從優秀到卓越》一書中論證了做一隻刺蝟的重要性。在希臘寓言中,“狐狸知道很多事情,但刺蝟知道一件大的事情”。刺蝟在一件事上是卓越的,而狐狸在許多事情上是普普通通的。做一隻刺蝟要比做一隻狐狸重要得多。想要在每件事上做到卓越,最後只能是什麼事都沒做好。選擇有限的幾個技能去學習是更好的策略。專注一個領域,你可以跟精通其他領域的人展開合作。但是如果你沒有一箇中心的領域,你就會失去與那些分清自己的長處優勢的人為伍的資本。

(5)有目的地提高生產效率

說了這麼多生產效率的事情,到底有什麼用呢?只是節省一點兒時間或是多賺一點兒錢?對此,我想回答一下在開始部分我提出的問題:“你想要提高生產效率的原因是什麼?”

我想要給出我的答案:

工作有激情。如果你喜歡你的工作,生產效率會幫你得到更多你喜歡的東西。儘管生產效率能幫你避免無聊的工作,但這些建議還是更適合那些想要得到更多的人。

做有意義的事。在這本書裡,我多次強調項目高於任務的重要性。原因不僅僅是項目能讓人更有效率,而且更有意義。生產效率會幫你建立一些日後你引以為豪的事情。

不斷進步。生產效率的樂趣在於,它不是當你完成了任務清單就停下來。更有智慧地工作能提升你的生活質量。

7大全面32點的時間管理技巧!助你提高效率,事半功倍

人與人之間的差別,更多的是在思維,只有改變了思維模式,才能改變行動,進而改變人生。

最後,如果你想提升自己的思維認知,可以點擊左下方【瞭解更多】,從知識中提升個人修養、處事經驗!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