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亞華人的地位怎麼樣?

許叔黍


東南亞是海外華人最大的聚集區,有超過2000萬華人分佈於東南亞的11個國家之中。可以肯定的是,在大多數東南亞國家中,華人都控制著當地的經濟命脈。例如在馬來西亞,該國前十大富豪中華人佔了9個。馬來西亞首富就是有著“酒店大王”稱號的華人郭鶴年,其祖籍為福建省福州市倉山區蓋山鎮郭宅村。

(2018年馬來西亞富豪榜前十名中,華人獨佔9席)

(郭鶴年,長期雄踞馬來西亞首富寶座,著名的香格里拉大酒店是他旗下的產業)

可以毫不誇張地將,馬來西亞的經濟就是控制在華人手中。而在馬來西亞的鄰國印尼,在2018年印尼前十大富豪中,華人也佔領七席。(2018年印尼富豪榜)

除了馬來西亞和印尼外,華人在泰國和菲律賓也是牢牢地把持著當地經濟,泰國和菲律賓的前十大富豪中,華人分別佔了8席和7席,菲律賓2%的華人更是佔據了該國80%的財富。

至於新加坡,這就是一個由華人建立的國家,華人自然也是國家經濟的掌舵者。

不過雖然在經濟上稱霸一方,但各國華人的政治地位卻不盡相同。華人政治地位比較高的國家有新加坡、泰國、柬埔寨、菲律賓。在這幾個國家中,有許多上曾華人都是身居政壇高位。

新加坡就不用說了,除了新加坡以外,泰國應該是東南亞華人政治地位最高的國家。雖然你在泰國新聞中見不到華人的名字,但這是由於泰國華人現在基本上都已經改用泰式姓名。其實自二戰之後2/3的泰國總理都是華人,至於部長、檢察長、大法官這樣的高官就更多了。(在中國人氣最高的泰國前總理英拉就是位華人,漢名丘英樂,祖籍廣東省梅州市豐順縣塔下村)

在柬埔寨和菲律賓,華人政治地位也很高,大家經常可以見到華人出任政府高官。柬埔寨現任首相洪森就是一名華人,其祖籍是廣東潮州。

除了以上四國以外,華人在馬來西亞的政治地位也還算可以。雖然大馬在政治上對華人有所歧視,但得益於大馬華人非常團結,華人在馬來西亞政壇上還是有一席之地的。而文萊華人的地位也說得過去。

不過在其他的五個東南亞國家中的政治地位就不是很高了。

例如在越南、緬甸,你在政壇上幾乎看不到任何華人。而作為海外華人最多的國家,印尼華人也長期飽受當局打壓,許多華人甚至不願意承認自己的華人身份。

雖然在2014年,印尼華人鍾萬學曾當選雅加達省省長,這是印尼華人第一次出任如此高位。不過鍾萬學只幹了一屆就下臺了,如今他正在坐牢。

至於老撾和東帝汶,因為這兩個國家華人數量不多,所以不做闡述了。


千佛山車神


這個要從歷史開始談起。

首先簡要介紹一下中國向東南亞地區的移民史。從歷史資料來看,中國人很早就踏足了東南亞。東晉時期著名的求法僧法顯,從山西出發經西域到達天竺,也就是現在的印度,求取佛經之後,經海路到達斯里蘭卡。之後通過商船,經過馬來群島,最後到達現在的青島回國。這表明,海上絲綢之路的開闢其實非常早。唐代時期海上絲綢之路就已經非常繁華。中國和東南亞地區的商貿往來非常緊密。但在這一時期,除了因為經商而短暫前往東南亞地區以外,在東南亞定居移民的人非常少。明清時期,閩粵兩省的人口迅速增長,生存壓力日益突出,因此形成了向外移民的浪潮。但是由於受到政府的限制,規模始終較小。不過在東南亞的部分地區,已經形成了小規模的華人社團。現存的文物資料顯示,華人社團的形成,最早是在明代末年。第二次鴉片戰爭之後,天津條約規定,清政府允許華工出國務工。政府不再限制對外移民,於是就形成了閩粵兩省向外移民的高潮。現在東南亞地區的華人主要是這一時期移民的後裔。移民的主要目的地是菲律賓,新加坡,荷屬印尼,泰國,印度支那也就是現在的越南,柬埔寨和老撾。移民潮貫穿整個中國近代史。解放以後,移民潮才宣告終止。

其次,華人的地位和所處的國家以及歷史背景有密切的關係,因此不能一概而論。這裡以新加坡,泰國和馬來西亞三個國家為例,作簡單說明。新加坡是一個新興的港口城市,也是華人人口較多的地方。在歷史上,它是英國的殖民地。在新加坡建國以前,國家意識沒有構建,當時的華人,從來不以新加坡人自詡,而是以中國人自稱。比如早期的新加坡星島日報,所稱的我國就是中國。在當時,華人的地位,雖然說比不上英國殖民者,但實際上略高於當地土著。總體來說是近代時期,華人在東南亞地區地位最高的地方。泰國曆史上是中國的藩屬國,也是唯一一個在近代保持了主權的東南亞國家。對於華人的到來,泰國人的心態相對平和。但並非沒有限制,從當時華僑的家書透露的信息來看,泰國警察對於華人的敲詐勒索並不少見。有很多華僑感慨,背後沒有強大的祖國,在國外就要受人欺負。華人在當時雖然有一些人可以領取泰國身份證,但卻與本地人有顯著區別,這也是一種歧視的體現。不過總的來說華人在泰國的待遇並不是最差的。馬來西亞是英國殖民地,華人聚集在少數幾個地方。從整體上看,人數遠不如當地土著馬來人。英國殖民者有意識地利用了華人和馬來人的矛盾,作為維護統治的一種工具。這種矛盾主要是由於經濟利益導致的。在形式上看,雖然較為偏向華人,但由於華人人口較少,相對弱勢,實際上也沒有佔到多少便宜。這種較為艱苦的環境,反而促成了馬來西亞華人,對於中國文化的堅定追求。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其次,介紹一下當代華人的現狀。新加坡建國以後,李光耀為代表的海峽華人,主張徹底西方化,完全拋棄了中國文化傳統。這種政策影響了新加坡的華人的政治意識。但是隨著中國的崛起,中國文化的地位又上升。這就導致了新加坡政治意識上的紊亂。新加坡的華人除了在血緣上和中國有密切關係之外,文化上幾乎已經斷絕。但是現在出於經濟利益,他又想把這種文化關係恢復起來。由於這種自身理念的混亂,所以談所謂華人的地位,就沒有什麼意義了。泰國華人由於受到的壓迫較少,所以和本地土著居民的融合非常深入。其實第二第三代華人,在文化上和中國的聯繫已經非常薄弱了。應當說在當代社會,相比近代已經有了相當大的改善。馬來西亞在獨立以後,馬來人的民族主義政黨巫統長期執政,對於華人,印度人採取歧視性政策。這就導致了華人和印度人大規模的向外移民。人口統計來看,華人和印度人在馬來西亞人口的比例逐年下降。當然,這也有生育率的影響。不客氣的說,華人在馬來西亞是事實上的二等公民。

最後,談一下華人在東南亞的經濟地位。從明清時期開始,就有華人前往東南亞地區拓殖墾荒。經過數百年的經營,出現了一些豪門巨賈。這些商人不僅在華人中間,就是在當地也是首屈一指的富豪。但是從現實來看,我們也不得不承認經濟地位的提升沒有必然帶來政治地位的提升。


用戶4325101516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