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視劇中,哪些角色的造型讓你感到驚豔?

酷圖走天下


《蒼穹之昴》這部劇大概是清宮劇中角色造型的巔峰,人物一出場就有一種眼前一亮的感覺。它比莫蘭迪色調的《延禧攻略》更為真實自然,比《甄嬛傳》更為溫和明亮,比《如懿傳》更為淡雅簡樸,這部劇是近幾年來不可多得的好劇。



《蒼穹之昴》的服化造型班底和《甄嬛傳》是同一個,而《蒼穹之昴》的導演和《如懿傳》也是同一個導演汪俊,所以《蒼穹之昴》和這兩部劇的角色造型有很多相似之處。不過《蒼穹之昴》的拍攝時間是09年拍攝的,比《甄嬛傳》還要早一年,但是收視和口碑兩者卻有著天壤之別。


《蒼穹之昴》這部劇改編自淺田次郎同名小說,是一部中日合拍劇。它的劇情雖然沒有《甄嬛傳》那麼環環相扣、曲折冗長,但它卻靠著精心的妝容、精緻的服飾以及對歷史人物的高還原贏得一片讚譽。這部劇以小人物見大歷史,選角靠譜、演技在線,長度剛好,是一部冷門的好劇,在豆瓣上享有8.8的好評。

這部劇的畫面色調不像現在的劇一樣,帶著發白的失真濾鏡,也沒有故意凹莫蘭迪色調。它的整個感覺與以往的清宮劇不太一樣,有一種既清新又濃墨重彩的感覺,清新在與不是那種氾濫的清宮劇的油光豔俗,濃墨重彩在於它的精緻考究,鏡頭感特別的真實自然,很有清朝時候的感覺。

慈禧

劇中慈禧的扮演者是田中裕子,雖是外籍卻把慈禧這個角色生生的演活了。劇中她的造型和歷史上的慈禧高度還原,頭戴華麗卻不失精緻的鈿子、穿寬袖大裾團壽紋氅衣、外套如意雲頭領。氅衣的紋樣品種繁多,邊飾的鑲滾更為講究。

最重要的是慈禧和田中裕子的長相也是非常的相似,眼睛不大,但堅定有神,坐在那自帶一種王者的貴氣與皇者的威嚴。遠遠看著慈眉善目,但再一看卻讓人不寒而慄。



田中裕子的演繹讓觀眾對慈禧有了全新的一種認識,她把深宮婦人的陰險狠毒、追逐權利的勃勃野心,一個老人的慈祥孤獨、落後守舊發揮的淋漓盡致,真的是讓人又愛又恨。


值得一提的是闞清子在劇中飾演了青年慈禧,只看劇照就讓人無限驚豔呀~玫紅色的眼影襯得她姿容嬌媚,身著華冠麗服,眉宇之間又掩蓋不住慾望和心機。但限於時長,戲份被剪,實在遺憾。

珍妃

珍妃的扮演者是張檬,那時候的她還沒有整容,正處於顏值巔峰時刻。劇中的她活潑聰慧、伶俐乖巧,喜歡直言直語,也能夠接受新潮事物。

她的出現,不僅成為了皇宮中一道靚麗的風景線,還給長期壓抑的光緒帶來了許多安慰和快樂。和歷史上的珍妃一樣,眉清目秀、玲瓏可人。


珍妃的妝容色彩明麗但乾淨通透,腮紅和眼影打的多,卻非常的協調,符合她妙齡少女的年紀,也貼合她自傲任性的性格。額頭中間的這撮劉海,沒有絲毫的違和,反而更添一份嬌俏靈動,頭上的裝飾不多,但非常的精緻。多用豔麗的色彩點綴,非常活潑。


隆裕皇后

隆裕皇后的選角也非常貼近真實人物,扮演者桑桑在造型師的神來之手下與歷史上的皇后相差無幾。同樣瘦長的面容、長挺的鼻樑、顴骨微突,面帶苦相。一看就是不太受寵,也不聰明的樣子。


劇中的光緒無奈又懦弱,他沒有選擇自己妻子的權利,明著暗示他選皇后的標準應當是貌不出色、才不驚人。可私底下就是必須選自己的侄女,所以在慈禧吼了一嗓子後才選擇了皇后。劇中看到皇后一副蠢笨又受驚的樣子,真的很想笑。即使是個不討喜的配角,也被桑桑演繹的入木三分。

張夫人

扮演張夫人的是殷桃,原型德齡公主(慈禧御前女官,精通多國語言)她世故圓滑,廣結朋友。穿梭於宮廷內外,現身於多種場合,周旋於權貴、洋人與普通人之間。一身洋裝,雍容貴氣,卻又不過分誇張,正好與她張夫人的氣質相符合,一看就是胸藏文墨虛若谷,腹有詩書氣自華的女子。



不過張夫人是站在太后這一邊的,她始終維護太后的利益。作為本劇身份隱藏的最好的人,直到最後一刻她愛的梁文秀都不知道她的真實身份。

進宮時殷桃穿的衣服清新淡雅,多以粉色調為主,襯得人更加靈動秀美,而高高的旗頭又彰顯了她與眾不同的身份,帶了一絲成熟的韻味。


玲兒

趙麗穎接這一角的時候是21歲,還在娛樂圈默默無名,劇中她的戲份不多,滿屏都是肉眼可見的青澀,但勝在那時的她眼神清澈、演技自然。劇中的她扮演春兒的妹妹,性情溫順,始終跟在哥哥的身後,只是一個簡單的馬尾就襯得她清純素雅。


玲兒喜歡週一圍扮演的梁文秀,甘願為其鞍前馬後。不過相比男女感情,梁文秀更想一展抱負,把一腔熱情放在了改變古老陳腐制度上。不過好在文秀失敗逃走時,還有玲兒陪在他身邊不離不棄。


光緒、梁文秀、春兒

男生的造型並無太多花樣,不過選角卻很貼近歷史人物。張博扮演鬱郁不得志,一生揹負著枷鎖的光緒。週一圍扮演擁有一身才華,渴望一己之力改變現狀的梁文秀。餘少群扮演孝順善良,卻意外捲入鬥爭漩渦的春兒。三人演技在線,把各自的人物性格展現的淋漓盡致。




《蒼穹之昴》這部劇有一種華麗的蒼涼感,每個場景服飾都很漂亮,配樂也很厲害。看這電視劇簡直就是一種莫大的視覺享受,隨便一個場景都能截出來當壁紙的感覺。劇情以小見大,看到最後有種深深地無力感,因為在這個時代洪流中,所有吶喊都會被淹沒,只能眼睜睜的看著希望一點點破滅。


八卦大田田


自然是《香蜜沉沉燼如霜》裡的潤玉羅雲熙了。雖然《香蜜》現在不是經典劇也非時下熱播劇,但潤玉應該會一直是我的白月光。

我認為一個角色塑造的成功與否取決於兩點:恰到好處的選角和恰如其分的扮相。

不得不說的是潤玉選角和扮相是非常恰當成功的。

先來說說選角,無論是在《香蜜》中還是在剛剛播完的《白髮》中,羅雲熙的潤玉和容齊都給觀眾留下了驚豔的印象,但他在現代劇中的角色就少有人記得。眉眼清秀,鼻骨和眉骨突出的恰到好處,中庭略長,但墊高的髮型拉長了全臉,使之不那麼明顯。不笑清冷,淺笑溫潤,必然是謙謙君子古裝扮相的首選人物了。

再來說說扮相。如果要我選擇古裝劇中最驚豔的白衣角色,女角我會選李若彤版小龍女,男角我則會選潤玉,巧的是,他們竟然都與“龍”字掛鉤,果然龍在中國的古代神話故事中就是仙氣與遐想的代表物。一襲白衣,翩翩君子,儀表堂堂,美的就如一副畫,滿足了我對古裝美男的全部遐想,真的是“陌上人如玉,公子世無雙”。

從劇情來談潤玉的悲情

拋開演員說,單純說電視劇的劇情,潤玉的角色設定也讓人十分憐惜。這樣一個從小被親生母親親手拔去龍鱗,被後媽折磨,被父親瞧不起,被天兵輕視,與本劇男一旭鳳對比鮮明的角色,因為長時間被輕視和孤立,充分意識到權利的重要性,於是他暗中爭權,渴望通過權力麻痺自己。

他是常年缺愛的人,更內向,因此思想不溢於言表而心思更加細膩。這類人也比較敏感,且十分在意別人對自己的評價,極度渴望被認同。

也就是這樣的一個人,對心上人的愛得不到回報,愛而不得,轉而生出仇恨、嫉妒、勝負心。

按照國產劇的尿性,這樣的前期悲慘,後期詭計多端專心權術的人,結局一定是悲情的。徒有魘獸與鄺露仙子陪伴在側,天帝又如何?但這也許是他最好的歸宿罷。

我報了仇掌握了自己的命運,成為了至高無上的天帝,得到了想要的一切。可我還是一無所有,求而不得,就連天帝也無可奈何。

日日復月月,月月復年年年年復此生,不妨愛我淡薄,但求愛我長久。奈何有情未必白首,同去長途同歸。各安天命各自安好。

嫉妒與卑微使他愛錯了方法,患得患失,求而不得,可他終究是一個可憐人罷了。

我多麼希望潤玉有個圓滿的結局,奈何世事,但他以後會一直會存於我心罷。




Coco時尚又八卦


近幾年出了很多熱門影視劇,讓人印象深刻的角色造型也有很多,舉幾個例子吧!

偽裝者中飾演汪曼春的王鷗

王鷗在電視劇《琅琊榜》中飾演了譽王府謀士秦般弱,雖然也是一位很有謀略的人,但是跟胡歌飾演的梅長蘇差距還是很大的,王鷗在劇中的扮相中規中矩,並沒有什麼讓人特別注意的點,所以在《琅琊榜》火了以後,劇中的王凱和胡歌爆紅,靳東在《琅琊榜》中出現的場景不多,所以並沒有搭上這組爆紅的班次,在電視劇《偽裝者》中基本是原班人馬,劇播出後,靳東,胡歌和王凱爆紅,飾演汪曼春的王鷗也讓觀眾們記住了她,與《琅琊榜》相同的是劇中人物都是反派,不同的是劇情和妝容,王鷗在《偽裝者》中飾演的汪曼春是汪偽政府情報處處長,兇殘且精明,王鷗在劇中烈焰紅唇的模樣讓人印象深刻,淡妝的王鷗變成濃妝的王鷗氣質立馬上升了一個檔次,對於觀眾來講從印象模糊到記憶深刻只需一個好的角色和妝容。

《延禧攻略》中聶遠飾演的乾隆皇帝

《延禧攻略》爆紅讓聶遠也跟著翻紅,不僅是劇情人設討好,劇中的扮相也被廣大觀眾認可,聶遠在劇中穿著龍袍是威嚴的,脫下龍袍戴著彩色的小帽子又是很可愛的,這不僅符合觀眾對角色的印象,也從側面證明了乾隆的農家樂審美,劇情後期乾隆上了年紀,臉上有了稀疏的鬍鬚,劇組在裝扮上又下了一番功夫,給聶遠準備了素色長袍,扮相上不再花花綠綠的乾隆,但是又喜歡讓人燒製花花綠綠的瓶瓶罐罐……《延禧攻略》中的乾隆讓觀眾看到了不一樣的乾隆皇帝,而聶遠帶給觀眾的乾隆也成為複製不了的經典。

《如懿傳》中經超飾演的侍衛凌雲徹

《如懿傳》播出後劇中經超飾演的凌雲徹賺足了觀眾的眼淚,凌雲徹的官銜從侍衛→冷宮侍衛→坤寧宮侍衛→御前藍翎侍衛→御前三等侍衛→木蘭圍場苦役→御前二等侍衛→御前一等侍衛→翊坤宮太監,每個職位的官服不同氣質也不同,包括在木蘭場做苦役時大鬍子的裝扮也曾登上熱搜榜單,凌雲徹的一生是悲劇的,他成為太監時的扮相是背部有些駝,聲音沙啞,穿著破舊的長衫,曾經的御前侍衛變成這個模樣讓觀眾們心疼不已,而且經超也演出了凌雲徹從風光到落魄的人生,《如懿傳》劇中每位演員的服飾和裝扮都很考究,是部值得品味的影視劇。

《知否》中朱一龍飾演的齊衡

電視劇《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也是一部很優秀的作品,朱一龍在劇中飾演的是小公爺齊衡,在劇中小公爺的扮相符合齊國公府這種名門大戶的裝扮,劇中小公爺多套衣服都能顯出他溫和,文雅的性格,而且小公爺自身所帶的貴氣與眾不同,雖然都是名門但是他與馮紹峰飾演的寧遠侯府的二公子,不管從穿著和打扮上區別就很明顯,正午團隊對於劇中人物的性格和細節把握的十分精準,雖然朱一龍與白玉蘭獎失之交臂,但他飾演的齊衡也成為了熱門影視劇中的一抹亮色。


大臉的悟空


如果說哪個電視劇的角色造型讓我感覺到驚豔,我一定首推張愛玲《半生緣》裡的顧曼璐,蔣勤勤扮演這個角色,用驚豔這個詞來形容一點都不過分。我也在文章當中,多次提到驚豔這個詞。

蔣勤勤扮演曼璐時大概26,7歲,正值顏值巔峰。而曼璐呢,是一個風塵舞女,紅唇烈焰,濃妝豔抹,身材婀娜多姿,嫵媚多情,哪個男人瞧了,都難免垂涎。

再加上蔣勤勤的身材,該凸的地方凸,該凹的地方奧,多一分太胖,減一分太瘦,真正美人的代表。民國時期的旗袍穿在她身上,唯有“嫵媚”兩個字。

曼璐當舞女時的造型,就是看一百遍都不覺得多。

一部劇之所以能成為經典,首先從演員選角上要選對了人,符合原著。其次,演員的演技要在線,蔣勤勤的演技,堪稱實力擔當,喜怒哀樂都完美演繹,讓人感覺就是本色出演。再者,道具,場景,服道化都要考究,符合那個年代的背景,別把觀眾當傻子,才能成為一部經典的好電視劇。

附上曼璐的驚豔造型,便知絲毫不誇張。


深情解讀


劉亦菲的小龍女。
現在看來,衣服並沒有記憶中的精緻,劉亦菲動起來還會略顯臃腫,但我依舊無法忽視這樣造型下的劉亦菲有多美。
白色髮帶在陽光下飄舞,如瀑秀髮的每一次流動,淡雅的妝,彎的恰到好處的眉,和正值二八年華,少女臉上的絨毛,自帶濾鏡美顏,一眼望去,有著怦然心動的感覺。
有人說,劉亦菲在神鵰俠侶中的美,得益於自帶仙氣的顏,但我並不同意這種說法,再美的造型也不是誰扮上都好看的,只有相得益彰,衣服與人兩情相悅剛剛好才能發揮最大的作用。
不是沒有人和劉亦菲有過相似的造型,比如陳妍希。
陳妍希僅僅只有88斤,161的身高也不算太矮,論清純論顏值都是有的,飾演小龍女時,陳妍希的服飾還要比劉亦菲來的精緻入時,但卻落得個“雞腿配包子”的稱號,遠沒有劉亦菲來的驚豔。
劉濤也曾在白蛇傳中有過相似的白衣造型,美則美,不能成為經典;連張曼玉的相似造型,也沒有劉亦菲來的輕盈。
好衣配佳人,缺一不可。

田鼠叨叨叨


一:紅樓夢,精緻的服化道完美的把紅樓夢小說裡面的人物完美展現了出來。裡面不止一個人物驚豔是小到配角大到主角每個人的造型都是用心製作的,所以整體整個電視劇看上去都有一種很讓人驚豔完全就是古代的完美展現。

二:上錯花轎嫁對郎。裡面的兩大女主角,杜冰燕與李玉湖,李玉湖的嬌俏,和杜冰燕的端莊,通過楊樹雲精彩的化妝術,完美的給觀眾展現了出來,即使時隔20多年這部20集的古裝電視劇,讓人一看依舊有眼前一亮的感覺,而且裡面的化妝和服裝完全不會過時,只會讓人感覺歷久彌新。

還有戲說慈禧,這個跟戲說乾隆完全是同一個製作班底,這是20多年前的老電視了,主角女主角是叢珊和何晴主演的。

不過裡面慈安的扮演者何晴真的讓人看了自有一派大家閨秀的氣質讓人不禁感慨,歷史上也只有這樣的慈安才能壓得住囂張跋扈的慈禧。

裡面的臺詞也是非常的考究,雖然電視劇掛名的是戲說,不過從少女慈禧到慈禧的暮年也是將慈禧的一生完美的展現了出來。

還有很多電視劇,也就不一一列舉了。碼字不易,這幾部電視劇有心的話其實沒事的時候可以慢慢的看一下,比現在的狗血偶像劇我覺得更能打發時間一點。










南風梧桐


我覺得電視劇《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的造型特別驚豔,衣袂飄飄,特別符合這部劇玄幻仙俠的氣質。

一、幾位主演的造型多變且極具美感。

女主角白淺的頭飾都很簡單,基本就是把頭髮紮起來而已,首飾也不多,只戴著長長的耳環,細細的鏈子上一般墜著墜子,隨著身體動作輕輕搖曳,特別動人。

素素時期就是額頭多了紅點,頭飾稍微簡化了一點,沒有墊高。

她的大部分衣服都是好幾層紗疊穿在一起,身上彷彿籠了一層輕煙薄霧,十分有仙氣。



楊冪曾說過其實身上穿了四五層,但是看起來又不厚,是女生看了會尖叫的那種好看。





備受爭議的禿頭男裝確實難以接受,不過通過帽子或者額角碎髮解決了髮際線問題之後,白淺的男裝還是挺可愛的。



男主角夜華雖然一直穿黑色衣服,不仔細看以為他沒換過衣服,其實每個造型在細節上都很不同。

黑色絲綢,沒有多餘裝飾,顯得穩重高貴;一身皮草雍容華貴;還有在領子和袖子都有修飾的玄衣,以及被立為太子的時候頭戴玉冠,非常莊重,正是細節之處見用心。


墨淵與夜華在造型上就很不同了,衣服顏色有變化,頭髮也束了起來,還蓄了鬍子,把年齡差和氣質差體現出來了。


再就是鳳九的造型也是非常驚豔了,她粉色衣服最多,滿滿少女氣,特別是第一次出場梳了長長的辮子非常可愛。



做小仙女的時候粉嫩。



在凡間做妃子就華貴豔麗,穿金戴銀還有大紅唇。


二、不同的場合搭配不同的造型。

比如同一個人,做神仙的時候飄逸灑脫,而做凡人的時候則基本都穿布衣,造型也更接地氣。





翼族小公主的外出服英姿颯爽,日常造型則更多了俏皮。



三、造型也非常符合人物身份氣質。

天族和翼族,一個理論上代表正義,一個理論上代表邪惡,在造型上有很明顯的區別。

天族的人喜歡淺色系,不是穿紗就是穿綢緞,紗衣顯得飄逸瀟灑,綢衣則顯得華貴雍容。而翼族基本就是暗黑童話風。



天族戴的幕籬和翼族也是兩種畫風,一個白衣翩翩,一個黑紗遮面。



又比如天族和翼族的舞者造型也截然不同,一個超凡脫俗,代表天族的超然絕俗,而另一個則美豔妖嬈,充滿了慾望。


四、NPC們的造型也都很走心。

比如各家的宮女們穿著打扮就不同,而且都很精緻,像是東華帝君家的宮女穿成這樣。



水宮的女仙也是寬袍大袖的非常仙氣。


青丘則在白淺的經營下充滿煙火氣,居民和人間的造型很像。



又比如客串出場的八卦少女,前世的紅蓮仙子,十花樓樓主,如今的成玉元君,當然要花花的……俏皮可愛。




五、曳地長裙的完美應用體現電影質感

長袍或者長裙鋪滿一地,這種浪費布料又容易絆倒人的設計,就是用來拍出電影美感的,非常高級,這部劇中就多次使用。

玄女大婚的禮服


素錦少女時代的禮服


鳳九的裙子




六、幕後功臣

這些驚豔的造型都要得益於奧斯卡最佳服裝設計提名的張叔平,



和金馬獎最佳造型設計張世傑的合作,共設計130個角色造型,手工製作服裝1400多件。



衣服上的各種裝飾都是手工縫製,比如素錦衣服上這些密密麻麻的珠子和亮片細看之下真的很精緻。



工程量最巨大的應該是盔甲,做司音的盔甲用了一萬小時,消耗材料兩萬片,墨淵的用了六千小時,消耗材料一萬五千片。



肯定有的人要說張叔平手下也出過很多驚悚造型啊,可是想想《花樣年華》的旗袍,想想《青蛇》的妖嬈,就可以原諒他使勁勒演員頭皮的造型了,畢竟隔壁《醉玲瓏》的造型才更讓人看得頭皮疼……

總之,這部劇當年的火爆肯定也有這些驚豔的造型的功勞的。


熱柿子


當下最讓小七驚豔的電視劇造型還屬《長安十二時辰》(以下簡稱《長安》),這部劇的造型既做到還原歷史又讓現代人get到它的古風美感,非常難得。更加難得的是 “雨露均霑”,從主角到配角再到龍套,每一個都很驚豔。

“單一”的造型也能讓你過目不忘,符合角色定位又彰顯唐代特色

因為是限時題材作品,《長安》並不像大多電視劇那樣一個角色能夠十幾套造型來回切換,每人只有一到兩款造型,主時間線裡更只有一套標誌性服裝。如何用一套造型體現出角色的特色,讓觀眾迅速記住?這是一個很大的挑戰。

《長安》導演曹盾在採訪中表示,他想要“努力還原大唐的一天”,而還原的核心便是“真”。真實的人物、真實的佈景、真實的造型,多個因素完美組合才能形成真實的一天,而造型也完全沒有拖後腿,給出經得起考究的唐代人生活裝束。

  • 一個造型,便走入觀眾心中

易烊千璽的李必道士裝束簡潔幹練,突顯出他的顏值優勢氣質更加沉穩,配色又透露出一點天才的驕傲,一個年輕卻沉穩有抱負的謀士形象躍然而上。開播時受到一些爭議的髮飾也因專業人士的科普成為良心細節,劇組對還原當時人物的執著可見一斑。

雷佳音的古裝比《繡春刀》時期更加粗糙,因為時代不同、人設不同、心境不同。無論從臉上刀疤還是那身糅合了胡漢風格的深藍勁裝,都將一個身經百戰卻不固守規則的不良帥形象展現的淋漓盡致,瞬間脫卻觀眾心中“前夫哥”的印象。

姚汝能的緋衣官服出場便帶了唐代官場風韻,觀眾由服裝自動將他代入唐代官員,毫無違和。細心的是這件官服造型選擇如不良帥服飾一樣,都反應了唐朝的喜好,夾雜了漢胡兩族文化設計,手腳部分都是緊身束縛便於行動,很適合姚汝能這種行動派。

而林九郎住所的幾齣戲,服化更讓人驚豔,這位讓所有人忌諱的右相服飾沒有采用鮮明色彩或絲綢質地,而是選用了素雅的風格。正是這種素雅風格的衣衫,反應出人物的老辣,與追隨者們府中議事的畫面莫明讓小七聯想到著名的《韓熙載夜宴圖》。

每個角色標誌性的服飾都恰到好處,也許有觀眾會覺得這些造型都不夠“美”,他們沒有武俠劇男主英姿颯爽也沒有古偶的光鮮亮麗。但小七覺得,真正驚豔的造型不應該僅僅是表相的美,還要突顯出角色的獨有氣質。

讓你記得這個角色,經得起時間的推敲,越推敲越有層次,越觀看越覺得有質感,這才是真正驚豔的造型。

  • 小人物大光彩

《長安》很多造型經過反覆品味,從深入瞭解後會愈發驚豔,而小人物身上的造型其實最容易第一眼驚豔觀眾。小七《長安》被服化吸引,是源自曹破延理髮那場市井戲,三個角色三份感嘆。

曹破延打理好鬍鬚後儼然一個“鬑鬑頗有須”的古人形象,配上幹練的胡服,猶如古人再現。他也劇中許多角色一樣,服化看起來繁瑣卻絲毫不影響身體線條展現,美感隱藏其中,氣質更甚現代裝。

老闆父女的造型則是另一種驚豔,一個粗布幹練,配上演員明亮的眼神,大唐盛世下享受國泰民安小康生活的幸福市民形象躍然而生。他的造型中鬚髮打理的很妥貼漂亮,與角色職業身份相應和,能將一個小角色還原的如此生動,不由不為造型師拍手叫好。

小女童造型簡單卻不失精緻,顯現出她在家中備受寵愛的地位,又瞬間萌化觀眾的心,每一筆都恰到好處。

《長安》造型的還原在於真,《長安》造型的驚豔在於形神兼備

造型儘可能的還原歷史是一個電視劇的匠心,但還原卻不是一部電視劇造型成功的全部,還要兼具美感。“還原歷史”這一追求,其實很多製作方都曾嘗試過,但總易出現一些“辣眼睛”的成品。

古裝劇《鳳囚凰》劇照公佈後,關曉彤的“縫紉機”造型被吐槽上熱搜,大多網友無法接受這一誇張設計。但於正卻自豪地放出一些對比資料,為自己製作團隊高度還原南北朝時期的流行文化而自豪。

但能欣賞這種“還原”美的現代觀眾有多少呢?絕對不多。關曉彤的鄰家女孩長相與年齡層無法嫁駕馭這種誇張的古裝貴女扮相,反而讓她失去了原本的一些靈動。

作為後人,我們的還原不能照搬,除了形似還要去發現古代流行文化的美,做到有風韻、與演員相輔相成,讓現代觀眾真實體驗到當時流行文化的美感,而不是讓他們感嘆“原來古人打扮這麼奇葩啊”。

這一點,《長安》做的很到位。劇中按壁畫造型復原的造型非常多,元載出場時請的一堆“擋風美女”們的造型便如唐代繪畫1:1複製粘貼。但演員豐腴的體態與妝容搭配,只會讓你感受濃濃的大唐風韻,細看演員還頗具微胖美,完全沒有誇張之感。

同樣1:1復原的,還有林九郎家的丫鬟,鏡頭一掃而過,懂行的人驚歎劇組真有錢,不懂行的人也會覺得這些女生的好看又喧賓奪主,與畫面質感異常和諧。這些高度還原的造型被認可,皆因為它抓住了造型的魂,而非簡單的仿製。

即使造型不是“壁畫般”還原的青樓女李香香、丁瞳兒,也符合人物的處境與演員特色,將演員的顏值與身份融合一體。這樣根據演員與時代物色打造出的的造型,才能夠讓現代觀眾感受到古風韻味,才能夠驚豔到當代觀眾。

有形卻無神的造型難讓現代觀眾欣賞,這一點,迪士尼真人電影《花木蘭》剛好做了反而教材。預告片中劉亦菲的女裝妝容一出現便引發爭議,有網友覺得外國人做出的只是他們眼中的中國古代人樣子,也有網友認為是還原南北朝時代的仙娥妝。

但無論認可還是排斥的觀眾,都無法get到這份妝容的美感。

同樣誇張的妝容在《長安》亦出現,甚至頻率更高,只是觀眾的評價完全不同。無論大唐流量明星許鶴子的深厚舞臺妝還是街頭巷口的盛妝群眾演員,每個人身上都散發出一種古典韻味,讓人驚歎唐代人豐富漂亮的妝容文化。

相似的妝容,一個由顏值頂尖的女明星駕馭被吐槽太醜,一個由普遍的群眾演員展現卻是地道的古風美感。兩者之間評價的差距,便在於造型對“神”的還原距離,顯然,前者抓住了當時文化的形,卻沒有理解文化的美。

而由內到外理解了唐朝文化風韻的《長安十二時辰》,願意在造型上下足經費,努力將他們理解的那份美展現給現代觀眾,又怎能不驚豔呢。也希望當下的劇組,能感受到這份匠心力量,創造出更多驚豔的造型。


七話影視


在審美日益趨同的今天,觀眾們對女演員的美的欣賞,似乎都停留在纖細身材及瓜子臉上,瘦確實上鏡更好看,但人人如此卻也難免失了些仙氣,尤其在古裝扮相中。並非髮飾清麗、服裝款式飄逸便能表現出超脫凡俗的美,它靠的還有一種源於自然的氣質。

正所謂天然去雕琢,美的第一步其實貴在自然,對演員來說,能靈活調動自己臉上的每一塊肌肉、每一寸皮膚,所表達情愫才能做到不令觀眾出戏。幾乎每一位女演員都曾有過古裝扮相,但要論最美,相信白古版《神鵰俠侶》中的李若彤,是不少觀眾心裡的白月光。

若論現代裝,其實李若彤算不上絕色,因為那需要時尚靚麗的長相,或明豔吸引、或冷淡高級,這些都不是她所擅長。頗為古典的立體五官,傳統意義上備受推崇的濃眉大眼,還有完全區別於錐子臉的鵝蛋臉型,這才是能促成她堪稱完美的古裝扮相的重要元素。

最近大熱的古裝仙俠劇《陳情令》中,李若彤的出場仍令人驚豔,儘管出道至今已經有29年,那份仙氣飄飄的感覺還是宛若可以溢出屏幕。這次的造型中還運用到了抹額元素,很容易顯得老氣,古裝扮相一向出彩的李若彤卻演繹完美。

或許正是在古裝扮相上的優勢明顯,李若彤出演的角色也是以古裝居多,除了最出名的“姑姑”小龍女,還包括經典97版《天龍八部》中的王語嫣、01版本《秋香》中的秋香等,總之絕色美人四個字安在她的身上,自始至終都有一種不可反駁的說服力。

李若彤本身從事的職業是空姐,走上演藝道路靠的是星探發掘,可見是金子,走到哪裡都會發光。首次觸電電影拍攝,她所呈現的作品是《浪漫殺手自由人》,雖為客串,演技卻頗受肯定,因此才得到1995年主演《神鵰俠侶》的機會,並因此一炮而紅。

當年這部劇紅到什麼程度呢?彼時沒有網絡,大家所能接觸的演員信息基本都來自雜誌,而李若彤幾乎做到“屠版”,而且“男女通吃”,每個人都會對美好的人心生嚮往,一襲白衣風度飄逸的李若彤,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儼然成了想像中“仙女”一詞的最佳代言人。

小龍女的人設為身中劇毒跌落寒潭,自此過著清修安穩的日子,竟不見歲月雕琢的痕跡,身體也日漸好轉,《陳情令》中的情節安排也是類似,同樣為寒潭,還有潔白可愛的小兔子為伴,不知道這算不算李若彤演藝生涯裡最精彩的一處巧合。

其實各花入各眼,每個人的審美不同,選出的最美肯定也會不同,但面對美,對自然的尊重永遠都不該被抹殺,流水線一樣的網紅臉遲早會被美的概念所淘汰。一部劇中,根據角色選出最為契合的演員,再佐以最能體現其特色的扮相,如此才稱得上製作精良,也才能對最主要的劇情起到應有的推動作用。

當然,對於古裝扮相來說,靈動同樣重要,小龍女是不苟言笑的一個人,卻仍能在李若彤的演繹下直擊觀眾心靈,這還得益於其對演技的把握,畢竟拍劇不是拍照片,美也要從多個方面結合來看。自帶仙氣,願李若彤能保有這份對演戲的熱愛,也繼續帶來更多養眼的古裝作品。


迷影生活


服裝整體相對最好的,我認為是延禧攻略中的服裝,因為延禧攻略的服飾,它真的特別的美,那種經典融合的大清女子的那種服飾色系為主,不張不揚髮型,以及唇妝都把一個清朝女子大清女子的形象修飾的淋漓盡致,尤其是富察皇后,她的服飾還有她的妝容都非常符合一個賢德母后的形象,有人曾這樣描述過延禧攻略的服飾,每一個服裝都像是一場經典的水墨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