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子和姑媽國慶檔口碑墊底,巧克力味的屎還是屎

國慶假期接近尾聲,電影市場的“奪冠”和“擺爛”競爭同樣激烈。風格截然不同,兩個發哥和兩個鄧超鬥得精彩,超出預期;票房差異巨大,但

兩個“胖子”和兩個“姑媽”把最差最爛之爭也演繹得同樣懸念叢生,更是讓人意外

這是最好的國慶檔,也是最壞的國慶檔;這是鬥智和審美的時代,這是媚俗和噁心的時代;這是好口碑有好票房的開始,這是爛片不死娛樂至死的繼續;這是屎味的巧克力和巧克力味的屎。我們面前應有盡有,我們面前一無所有;買哪張票進哪個廳,決定你直上天堂,還是直下地獄。you will never walk alone!我們的電影市場還真是臥虎藏龍。

胖子和姑媽國慶檔口碑墊底,巧克力味的屎還是屎

“認真起來自己都怕”的王晶都拍《追龍》了,但屎尿屁電影並未就此絕跡江湖。偉大領袖說過,如果有100%的利潤,資本家就會挺而走險;如果有200%的利潤,資本家會藐視法律;如果有300%的利潤,資本家便會踐踏世間的一切! 一個萌新導演吃相這麼難看,叫圈錢,一個公司吃相這麼難看,美其名曰上市。當然,兩者通常可以劃等號。

打腫自己當導演的包貝爾和批量自我複製的開心麻花,一個滿腦肥腸裝傻賣蠢,一個春藥壯陽票房,娛樂至死。看這兩部電影,沒有期待是遠遠不夠的,你還得有強大的心臟和生無可戀的決心。一直以為自己負能量滿滿,但完整看完這兩部電影,發現原來自己社會責任感爆棚!

胖子和姑媽國慶檔口碑墊底,巧克力味的屎還是屎

有人說,喜劇不就是讓人笑嗎?看個開心不就得了?抱歉,電影不是抖音。而且這兩部喜劇電影已經不是笑點高低的問題。胖子姑媽,這樣侮辱屎尿屁你們心疼嗎?

先說“胖子”——其實無F可說。

幽默的最高境界是自嘲,比如黃渤說自己帥、徐崢誇自己聰明絕頂,尖酸刻薄地諷刺貶低歧視他人,叫人身攻擊,絕非明智之舉。包貝爾最多隻能算混“微胖”界的,偏偏要打腫自己充胖子,電影美其名曰“胖胖最可愛”,但絲毫不見《瘦身男女》裡的萌態,而以刻骨銘心的惡意取笑胖子,取笑結巴。這樣的畫風,讓觀眾生理不適——

胖子和姑媽國慶檔口碑墊底,巧克力味的屎還是屎

深深懷疑包貝爾對喜劇的理解是不是還停留於圖解。這卡卡卡不停卡掉褲子露菊花是喜劇嗎?這樣的笑料,你笑得出來嗎——

胖子和姑媽國慶檔口碑墊底,巧克力味的屎還是屎

把《王牌特工》“致敬”得這麼拙劣也就算了,特工電影是不怎麼講究邏輯,但至少有帥哥啊,沒帥哥你也不至於就掛兩砣肉晃來晃去,“塞滿國慶檔”的slogan名副其實,故事裡的正邪對抗比“喜羊羊與灰太狼”還要和諧隨意。沒看懂《無雙》的觀眾可能還有興趣二刷,但完全不要帶腦子看的影片看完一遍都是浪費生命。

包貝爾的喜劇才華很難定義,但堪比滅霸的威力已是家喻戶曉,自帶以配角之力毀掉全片之功的Buff世間罕見,最典型的例子是《港囧》——

胖子和姑媽國慶檔口碑墊底,巧克力味的屎還是屎

事實證明,他是被喜劇耽誤的災難片演員,他客串的片子是喜劇的會成為悲劇——

胖子和姑媽國慶檔口碑墊底,巧克力味的屎還是屎

是悲劇的會變成喜劇——

胖子和姑媽國慶檔口碑墊底,巧克力味的屎還是屎

這還不算不可救藥,最可怕敬的是,他一直被自己的堅持所感動!

按理說這樣的“毒藥”會讓人敬而遠之,但也有人肝膽相照。這一次文章就毅然陪著包貝爾辣眼睛,如此大義凜然情比金堅,堪稱佳話,其實“為兄弟插刀”都是“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結下的孽緣緣分啊——

胖子和姑媽國慶檔口碑墊底,巧克力味的屎還是屎

從評分上看,難兄難弟冤冤相報何時了投桃報李,文章這小身板兒也是拼了——你不是肥膩到290斤了嗎?我要比你還肥膩10斤?不信不幫你把觀眾噁心死!

胖子和姑媽國慶檔口碑墊底,巧克力味的屎還是屎

片中,包貝爾把文章帶回家見人妻克拉拉的戲實在是太寫實了——不是說你在日本拍動作片,拍愛情戲,就非得拍成日本愛情動作片的調調。

胖子和姑媽國慶檔口碑墊底,巧克力味的屎還是屎

渣男不可怕,意淫最尷尬。事已至此,有事燒紙。善良的觀眾含淚留言:包貝爾啊你想當導演還是先拍幾部網大練練手,糟不了幾個錢也害不死幾個人,但拍電影這步子太大,容易扯著蛋。而對於“姑媽”,我們則是另一番感慨:這居然不是出自某個新晉網紅之手,而打出了“開心麻花”的金字招牌?

“胖子”的爛片氣質一望便知,上當只怪自己不謹慎,從票房上看,危害也不大。但“姑媽”不同,有“麻花出品,必屬精品”的招牌背書,極具隱蔽性,影響更為惡劣。

胖子和姑媽國慶檔口碑墊底,巧克力味的屎還是屎

“胖子”是災難片,“姑媽”是恐怖片。

男扮女裝笑料百出的片子多了去了,但像黃才倫這樣大板牙、尖嗓子、大便色假髮的三腳貓功夫就想“笑敬觀眾”,實在是把觀眾當老年痴呆了。但真正讓人瞠目結舌,感覺被恐懼支配的是以下一幕:

月黑風高,電閃雷鳴,三對男女誤飲“藥”酒,做不可描述之事……眼看劇情無法收拾、人物矛盾無法調和,聰明的編導竟然把春藥當作解決一切問題的法寶!一夜之後,不想結婚的情投意合,鬧離婚的恩愛有加,真假姑媽游龍戲鳳成為知己……上世紀八十年代錄像廳兜售給小鎮猥瑣青年的性幻想橋段,堪稱XX藥酒的形象廣告,這就是這部電影的全部高潮!

胖子和姑媽國慶檔口碑墊底,巧克力味的屎還是屎

“胖子”無腦,“姑媽”卻是有心作惡。“胖子”把你腦子塞滿肥腸,名副其實的油膩,而“姑媽”最大的生理不適在於深深的惡意。兩部電影所有角色幾乎沒有正常的行為模式,同樣不講生活,不講邏輯——唯一一以貫之的邏輯是:女性角色的存在除了作為性暗示道具外沒有別的用意。

胖子和姑媽國慶檔口碑墊底,巧克力味的屎還是屎

有人痛惜“姑媽”是“麻花”的偶然失手。其實,在對女性的誤解上,“麻花”的價值觀一直畸形地恆定(《驢得水》是唯一的例外,但例外恰恰證明了慣例)。

即使是口碑最好的《夏洛特煩惱》,中年油膩男為了自我安慰“還是原配好”,不惜把自己得不到女孩都想成婊。“姑媽”裡更是把“得不到人家就敗壞人家”的俗套噁心到了極致,大豬蹄們純情到了極致,他們居然都相信,只要啪啪啪了某個女人,從身心到財富,這個女人的一切都全部屬於自己。

胖子和姑媽國慶檔口碑墊底,巧克力味的屎還是屎

電影裡的“姑媽”設置成了一個人見人YY的工具,電影裡的笑料、劇情發展,都生動圖解了“如何安全並有效地性騷擾而不會被舉報”。電影的可怕邏輯在現實中發揚光大——“中國式飯局”,男女混雜,摟一下抱一下都很正常,怎麼我就成了性騷擾了呢?章文的義憤填膺簡直可以拿來做電影的畫外音。

開心麻花終於開始騙錢了!這樣的轉變並不意外。《夏洛特煩惱》意外成為爆款,《驢得水》贏得口碑,但話劇改電影並非天生就是“天選之人”。“麻花”引領的屌絲春秋大夢,是不分良莠只要賣笑就照搬上銀幕。這些作品在本質上和網絡小黃文、爽文並無不同,即使有什麼內涵段子,都是為了讓人爽一把。選擇把“史上最汙話劇”、動不動就“啪啪啪”的“姑媽”搬上銀幕,只是遵從了資本的意志和本能。只是市場證明,錢越來越不好騙了!

胖子和姑媽國慶檔口碑墊底,巧克力味的屎還是屎

遙想當初,“夏洛”特穿越,“鐵拳”身體互換,最後都還落在一個情字上維繫底線,但到了“西虹市”和“姑媽”,就只剩下一個字錢作祟。

“西虹市”用“一夜暴富”的春夢戳中屌絲的G點,而“姑媽”在金錢上走得更遠——你一個屌絲怎麼可能一夜暴富?沒關係,你不需要真的暴富,假裝成有錢人同樣可以為所欲為!

胖子和姑媽國慶檔口碑墊底,巧克力味的屎還是屎

拜託麻花今後別再跪著想象有錢人的故事。

第一,你對金錢、對富人、上流階層的表現太沒有想象力了,你的花式炫富最多是縣級水平。

第二,雖然表面你是在批判拜金,嘲諷土豪,但你的嘴臉,你的毛孔裡無不透出對金錢的渴望。就像電影最後一幕,黃滄海坐上邁凱倫跑車和富婆姑媽在海邊疾馳,走向人生巔峰,而鏡頭一轉,姑媽雕像拿著不因踐踏而貶值的20美金告訴你:金錢不是快樂的源泉。這樣得了便宜賣乖,就像既得利益者呼籲大家憶苦思甜,有誰笑得出來?

胖子和姑媽國慶檔口碑墊底,巧克力味的屎還是屎

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

你永遠不知道下一塊會是什麼味道。

但我知道,

巧克力味的屎還是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