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民族茶文化研究會踐行省委書記陳豪「普洱茶文化之源」新定位

踐行省委書記陳豪給普洱的三個新定位之
普洱茶文化之源

雲南景谷黃草壩古茶樹資源保護與利用研討會在普洱召開

雲南民族茶文化研究會踐行省委書記陳豪「普洱茶文化之源」新定位
雲南民族茶文化研究會踐行省委書記陳豪「普洱茶文化之源」新定位

原生立方昆明8月24日電(劉秀能)近日,由雲南省民族茶文化研究會(以下簡稱“研究會”)主辦的,“景谷黃草壩古茶樹資源保護與利用研討會”在普洱市雲南省民族茶文化研究會思茅辦事處召開。與會專家學者一致認為:古茶樹是上天賜予人類最好的搖錢樹及禮物,合理開發利用,鮮葉採摘,是對古茶樹最好的保護。

雲南民族茶文化研究會踐行省委書記陳豪「普洱茶文化之源」新定位

古茶樹是茶文化的根,茶文化的源。普洱市茶葉和咖啡產業局副局長劉倫表示:本次研討會的召開,是對省委書記陳豪給普洱“宜居之城,健康之地,普洱茶文化之源”三個新定位中“普洱茶文化之源”的一次具體踐行。

雲南民族茶文化研究會踐行省委書記陳豪「普洱茶文化之源」新定位

劉倫介紹了普洱市古茶樹資源狀況,並針對過渡抄作,價值定位偏離,追求山頭,追求單株,以假亂真等各種亂象,圍繞保護的主體與市場的關係,對古茶樹資源的保護和合理利用提出了建議,他說:“古茶樹是稀缺資源,活化石,是文化價值與品飲價值的複合體,要想盡各種辦法讓它們健康存活下來,把限量採摘作為一種制度長期堅持;制定標準,堅持普洱茶標準化生產,普洱茶採摘分特級(一芽一葉為主),一級(一芽二葉為主),二級(一芽三葉為主)三個級別標準生產加工,提升加工質量,規範生產標準;這樣讓生產與養護得到保證,並且可引導市場朝著可持續方向發展。”

雲南民族茶文化研究會踐行省委書記陳豪「普洱茶文化之源」新定位

普洱景谷縣正興鎮黨委書記陳濤從歷史源流、生長環境、品種分類、主要特點等方面介紹了黃草壩古茶樹的發展情況,以及正興將根據黃草壩村得天獨厚的地理生態優勢,以茶葉專業合作社為紐帶,通過加強技能培訓、品牌提升和健全質量監督管理體制,推動茶旅融合發展發展舉措。

雲南民族茶文化研究會踐行省委書記陳豪「普洱茶文化之源」新定位

研究會副會長、國際茶文化交流專業委員會主任、雲南御普茶業有限公司董事長陳玖玖對黃草壩野生古茶樹群落中國際茶文化交流專委會簽約保護的“窪子大茶樹”所處的地理位置、生長環境、茶品特點及歷年採摘等基本情況作了介紹,並提出了就地保護、維持現狀,周邊環境保護,避免人為破壞和過度保護,合理採摘,定期管養的保護措施計劃。

雲南民族茶文化研究會踐行省委書記陳豪「普洱茶文化之源」新定位

17年前就與黃草壩,大窪子古茶樹結緣的人,普洱茶文化學者鄭立學老師結合黃草壩古茶樹資源狀況,介紹了南糯山800年古茶樹、千家寨2700多年野生型古茶樹等古茶樹保護的經驗與教訓。並提出古茶樹的保護需要全社會的關注和努力;儘量減少人為干預,不恰當的保護措施只會給古茶樹帶來傷害。

雲南民族茶文化研究會踐行省委書記陳豪「普洱茶文化之源」新定位

普洱茶葉專家何仕華老師說:“古茶樹是茶文化的根,茶文化的源。”黃草壩人工栽培型古茶樹,是不可再生的經濟資源,在中國和世界是有唯一性,對研究世界茶樹的起源、茶樹系統傳播、尋根茶葉發展、茶苗育種科研等具有重要的科學價值、歷史價值。針對古茶樹資源的保護和合理利用,他提出,將列為古茶樹保護區500-1000m以上範圍內劃定生態保護帶,禁止單位或個人砍伐林木,開荒種地和有毀壞生態的一切活動;在古茶園內樹木稀少的茶園中補種一些樹苗,植的樹苗要有利於茶樹生長,如樟腦樹,水冬瓜樹,八角樹等;對古茶樹鮮葉要合理採摘,如採摘過量,茶葉品質會下降,採一芽二葉、一芽三葉、留魚葉,鮮葉,只採春茶,不採夏茶,適當採摘谷花茶等建議。

雲南民族茶文化研究會踐行省委書記陳豪「普洱茶文化之源」新定位

雲南省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汪雲剛教授在分享古茶樹的重要性,介紹古茶樹的保護措施的同時,對黃草壩古茶樹資源提出了加強古茶樹資源保護立法和保護宣傳,嚴禁在古茶園種植絲瓜、葫蘆瓜等為害古茶樹生長的攀援植物;禁止移栽古茶樹,避免人為對古茶樹的傷害;在古茶園區域內發展新型生態茶園,延續古茶優良的品質和風味等保護措施的建議。

雲南民族茶文化研究會踐行省委書記陳豪「普洱茶文化之源」新定位

本次研討會由研究會執行副會長、秘書長陳正榮主持。在研討會的最後,陳正榮受研究會李師程會長委託做了總結髮言。他說,研究會將在收集和整理各位專家意見和建議的基礎上,為“景谷黃草壩窪子大茶樹及古茶園保護與利用”制定一個切實可行的實施方案,為雲南古茶樹資源保護做出一個範本。

雲南民族茶文化研究會踐行省委書記陳豪「普洱茶文化之源」新定位

參會人員

雲南民族茶文化研究會踐行省委書記陳豪「普洱茶文化之源」新定位

普洱市文化體育局、普洱景邁山古茶林保護管理局調研員、原局長饒明勇,雲南省民族茶文化研究會執行副會長兼秘書長陳正榮,普洱市茶咖局副局長劉倫,雲南省民族茶文化研究會副會長、茶農專業委員會主任張英學,雲南省民族茶文化研究會副會長、三國莊園董事長李日煌,雲南省茶科所原所長、研究生導師、雲茶專家汪雲剛教授,普洱市外貿局原副局長、普洱茶葉專家何仕華,普洱茶文化學者鄭立學,雲南省民族茶文化研究會副會長、江城牛洛河茶業有限公司董事長袁明德,景谷縣正興鎮黨委書記陳濤,景谷縣茶特局副局長張龍,景谷縣正興鎮黃草壩村委會主任許德志,中國食品報雲南記者站站長劉秀能,雲南經濟日報茶專刊主編張新銀,雲南省民族茶文化研究會執行副會長、子君茶城分會會長何學鵬,雲南省民族茶文化研究會副會長、國際茶文化交流專業委員會主任陳玖玖,雲南省民族茶文化研究會副會長、茶葉包裝專業委員會主任盧明革,雲南省民族茶文化研究會常務理事、誠源號茶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張明坤,雲南省民族茶文化研究會常務理事陳新華,雲南省民族茶文化研究會常務理事巫陽坤,雲南省民族茶文化研究會子君茶城分會副秘書長高子江,雲南御普茶業有限公司總經理鄭海巍,雲南省民族茶文化研究會常務理事、江城南麓山茶廠連紅清,雲南省民族茶文化研究會常務理事、江城白沙坡茶廠廠長普建華,勐海縣農業管理局高級農藝師李建萍,瀾滄古茶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謝勇,鎮沅滇普古樹茶葉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李明,景谷江山茶業有限公司總經理程軍,景谷意邦仁商貿有限公司總經理史精華,普洱壩潭山茶葉廠長歐陽秋雲,黃草壩村大寨子社社長郭貴忠,黃草壩村農科員羅春。

雲南民族茶文化研究會踐行省委書記陳豪「普洱茶文化之源」新定位
雲南民族茶文化研究會踐行省委書記陳豪「普洱茶文化之源」新定位
雲南民族茶文化研究會踐行省委書記陳豪「普洱茶文化之源」新定位
雲南民族茶文化研究會踐行省委書記陳豪「普洱茶文化之源」新定位
雲南民族茶文化研究會踐行省委書記陳豪「普洱茶文化之源」新定位
雲南民族茶文化研究會踐行省委書記陳豪「普洱茶文化之源」新定位
雲南民族茶文化研究會踐行省委書記陳豪「普洱茶文化之源」新定位
雲南民族茶文化研究會踐行省委書記陳豪「普洱茶文化之源」新定位
雲南民族茶文化研究會踐行省委書記陳豪「普洱茶文化之源」新定位
雲南民族茶文化研究會踐行省委書記陳豪「普洱茶文化之源」新定位
雲南民族茶文化研究會踐行省委書記陳豪「普洱茶文化之源」新定位
雲南民族茶文化研究會踐行省委書記陳豪「普洱茶文化之源」新定位
雲南民族茶文化研究會踐行省委書記陳豪「普洱茶文化之源」新定位
雲南民族茶文化研究會踐行省委書記陳豪「普洱茶文化之源」新定位

中國食品報雲南記者站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合作電話:18987299855(微信同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