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好一點還是瘦好?為什麼?

李參3


很多人都知道,太胖的人群,患上心腦血管疾病的幾率也會上升,所以不能太胖了。但是太瘦的人,身體的營養跟不上,很容易出現迅速衰老,生病的幾率也會增加。若是能夠保持在微胖的狀態則是最好的,也就是能夠使得BMI指數保持在22左右,計算BMI也很簡單,就是將以千克為單位的體重,除以以米為單位的身高的平方得出來的數值。

若是到了60歲以後,這3個養生技巧,或許有助於健康,你是否知道呢?

1.保持睡眠

很多人都有這樣一個說法,那就是老年人較少,往往睡了5-6個小時就醒來了,而且並不會覺得很困。這可能是因為老年人身體的新陳代謝速度減慢,所消耗的能量減少有關,但是為了健康著想,還是應該保持這7個小時的睡眠時間,給身體足夠的休養時間。若是晚上睡不了那麼久,也可能在中午的時候,養成睡午覺的習慣,幫助養足精神。

2.多吃粗糧

現在人們生活中能夠吃到的美食很多,而且不少人都喜歡吃比較精細的食物,覺得這樣會比較好吸收。事實上,適當的吃一些粗糧,有助於增強身體的腸胃活力,幫助加快消化。尤其是上了年紀的老人,身體的功能本來就有所降低,若是不加以促進,很可能會使衰老的速度更快。

3.堅持運動

若是能夠有堅持運動的習慣,身體往往會比較強壯,生病的幾率也會比較少。尤其是老人,不要總是待在家裡坐著,而是應該多動一動,有助於身體的健康。但是要注意,選擇比較緩和的方式,不要因為運動反而傷害了肌肉或者骨頭。


醫者榮耀


呵呵!這問題其實要我說呢,不胖不瘦正好!但對我一個近二百斤的胖子來說,想瘦都想的快瘋了,可是想要瘦下來那是太難了!

本人今年38歲,18年5月份的時候,體重到了二百二!單位體檢時,一大堆指標不正常,重度脂肪肝,血脂高,甘油三酯高,總膽固醇高,腦供血不足!一天總覺得昏昏沉沉,晚飯後,坐在沙發上看電視,看給一會,電視開著了,人早睡的死死的!最後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就下定決心開始減肥!

權衡再三,沒進健身房,看著運動量太大了,體重太大,身體吃不消!也沒吃減肥藥,打心裡就不相信!最後我選擇了快走運動,每天下午六點以前吃晚飯,飯後快走一小時,五公里左右!沒想到啊,堅持到十天,效果顯著,二百二瘦了四斤!所以,愈發激勵我走下去的決心!從六月份堅持走到十月份底,足足瘦了有五十斤吧,瘦到175!飲食上就是少吃油膩,多吃蔬菜,晚飯儘量六點以前吃!走完補充水,儘量不要進食。

今年五月份體檢時,除了有輕度脂肪肝,其餘數值基本正常!所以,做什麼事就看你能下的了決心不,如果你能下的了決心還能付諸實踐!世上沒有你辦不成的事[耶][耶]。說了半天,有點跑題!!!


唐家溝大人物


這個問題問我告訴你,男女皆適用 我有個好朋友167,原來47kg,現在55kg 她長胖要歸功於每天早上喝一杯蜂蜜水。她從春節後開始喝,開始只是為了清腸報上說每天早上喝一杯有利於健康,可連喝了3大瓶之後(每天一小勺)竟長了8kg 她從小到大一直非常瘦不管怎麼吃也沒胖過,現在突然胖了飲食習慣什麼都沒變過,唯一不同的就是吃了幾個月的蜂蜜,猜想可能喝蜂蜜改善了吸收功能也說不定。這是我好友的一個經驗,不知是否對你也用樣有效 在告訴你一個快速增肥方法,我自己的經驗從7月份到現在自己的體重直線上升,其增長浮度在20斤左右 現在就把自己曾經從下午3點到4點的食譜告訴大家,如果天天這樣吃的話肯定會胖的。早上下班後一直睡到2:30,3點:一個肉鬆麵包,3:10,半塊牛角麵包,3:15,一個蘋果,3:30,一大份涼皮,然後晃呼啦圈給肚子騰地方,4:00,1份菜,2碗湯,4:30湯足飯飽後上班.嘿嘿食量驚人吧,有些小撐了如果想胖的話,就要和我一樣保持良 好的心態每天開開心心的,最好吃飯的時候有好多人在身邊陪著自己吃,和別人搶東西吃才更有意思更有食慾.多吃些高熱量高營養易吸收易消化的食物,不然你就吧蜂蜜當水喝,渴了就喝蜂蜜我就不信你胖不起來!!!說白了增肥其實很簡單,多吃不運動吃完就坐著或者睡覺,只見別人想減肥很少看到有人想增肥的呢,我天天想減肥可控制不住食慾,所以體重直線上升想長胖太容易了.最後是晚上多吃點因為晚上吃飯後不工作也很少活動,另外還要看你的生理構造看你是屬於那種體質,是那種咋吃也不胖的類型還是吃的少的那種,一般人都是吃的多就胖吃的少就瘦,如果是咋吃也不胖那就沒辦法建議你可以就諮詢營養師,其實我認為吧健康是最重要的無所謂胖瘦,只要身體好就好有幾點要提醒你 1、身體健康 建議做個全身身體檢查。別誤會,並不是說吃不胖的人身體有病。其實每個人每年最少要做一次身體檢查,可預防疾病防範於未然。如果檢測到有什麼要注意的地方就要聽醫囑了。因為見不到你本人不知道你是哪種偏瘦型只能一個個跟你說了。先是病理型的瘦,這個分兩種:一種是要去蟲,吃點去蟲藥就行.因為病理型的可能身體裡有寄生蟲你吃多少都沒用營養被寄生蟲吸走了,說出來不是想嚇你只是有什麼說什麼。另一種是腸胃粘膜太簿吸收不行。這樣的話,因為吸收不行所以吃的東西都拉出來了盲目的吃只是在浪費糧食。調理可就不是一天兩天的時間需要中藥慢慢調理。如果檢測


鐵王被狗密吹毀了


針對這個問題我們首先看看如何判斷一個人是否肥胖。

1、體重指數(BMI)

體重過輕:BMI<18.5 合理體重:18.5≤BMI≤24 超重:24≤BMI<28 肥胖:BMI≥28 理想是21-23。

2、體脂

體脂率男士超過25%,女士超過30%(不同的儀器也有略微的差異),無論體重是否超標,都屬於肥胖。

3、體型腰圍

男士腰圍大於85cm,女性腰圍大於80cm,都視為脂肪在腹部蓄積量過大,屬於肥胖。

首先肥胖肯定是不好,因為肥胖引起的問題很多,首先身形不好看,穿衣服也不好看。其次會引起各種各種併發症。如肥胖性心肺功能不全綜合徵、引起嗜睡症、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徵、慢性疾病、心血管疾病等。目前肥胖在全球範圍內廣泛流行,我國肥胖人數也日益增多,所以近幾年很受關注。

另一方面消瘦對於我國國情來說,現在生活水平越來越好了,可選擇的食物很多,所以很少出現非常瘦的人,但過分的瘦對身體健康也是有害的。如因為過分消瘦,會導致胃下垂、因為熱量攝入不足而消瘦會導致膽結石、貧血、女性的不孕症等。因此也不要太羨慕過於消瘦的人。

小編建議,我們中國講究的是中庸之道,體重也是一樣,追求的是健康體重,只要不胖不瘦就是好的。平時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運動習慣就可以有一個好的身形還有體重了。


營養師應麗雯


我168,體重106斤,按體重和比例,標準身材。穿什麼衣服都標準碼,不長不短,不肥不瘦。只要標準身高的衣服都能撐起來。在同事眼裡是怎麼瘦怎麼瘦的,說我是瘦成杆、風一吹就倒之類的,一開始我真的以為我這麼誇張麼,因為上學的時候,我們都希望是這樣的身材,關鍵還怎麼吃不胖,我運動細胞和節奏也不錯,不應該別人羨慕嗎??後來仔細分析了下,呵呵,說這種話的一般都是又胖又矮,穿標準碼褲子還要剪褲腳,因為腿短,穿大號衣服肚子還藏不住的那種人,一開始我還真懷疑我之前認為的標準體型有誤會?後來才發現,她們是吃不著葡萄說葡萄酸。所以,喜歡胖瘦是別人的看法,說出來的一定程度上也不是他們真實的看法,很大一部分是嫉妒。所以,你要以標準碼的衣服你穿著好看不好看來衡量胖好還是瘦好,而不是別人的說辭。個人見解


128439784613


通常我們是怎麼來看胖和瘦的哪?我們大多都是通過上稱稱一下看有多重看有多少分量,來判斷的。通常愛美愛瘦的女人稱完之後就會像瘋了一樣的說:啊!完了!我又胖了!我得絕食!得減肥!又或者喜上眉梢興奮的說:啊!瘦了!瘦了!可是稱出來的斤數,真的能說明胖瘦嗎?答案是肯定的,不能!!!不要忘了,你稱的是人不是肉,人有血有肉有骨頭體內有水有食物有氣有能量還有待排洩的廢物,哪有那麼容易稱出來的,隨便一個指標改變稱出來的就不準。尤其是懶人平時不愛鍛鍊,突然覺得胖去健身去鍛鍊可堅持很長時間體重都沒減多少,為什麼啊?因為鍛鍊時脂肪是少了可是肌肉多了,骨骼中的鈣多了骨骼變沉了呀。甚至體內儲存的能量多都會變沉,這一點在練太極拳站樁或氣功等得氣的人身上比較明顯。

胖和瘦稱重,不太好界定。那什麼是胖,什麼是瘦哪?百度百科是這麼說的,胖,是指人體內含脂肪多。按《說文·半部》:“胖,半體肉也。”右胖即右半邊。胖 [pán]心廣體胖, 出自四書《禮記·大學》:“富潤屋,德潤身,心廣體胖。瘦,是指體內含脂肪少,肌肉不豐滿,與“胖”、“肥”相對:瘦溜(“溜”讀輕聲)。瘦弱。瘦小。瘦削。瘦俏。瘦長(ch俷g )。瘦癟。消瘦。清瘦。瘦骨嶙峋。形聲,從疒(chuáng),叟聲,從疒,表明與疾病有關。本義:肌肉不豐滿,身體肌肉和脂肪都很少,皮包骨頭。引申:脂肪很少或沒有,如瘦肉。同本義與“胖”、“肥”相對瘦不能單純用視覺判斷,應去醫院做詳細體檢。

按傳統的觀點,人們常常把胖視為健康的標準。唐代仕女以胖為美,多少年來人們就認為結婚後生一個胖娃娃好,把瘦看作是不健康的象徵。 隨著醫學的發展和醫學知識的普及,人們的審美觀點也發生了變化,普遍認為體形苗條才是美,但過於消瘦則是一種病態。消瘦的人容易患呼吸道和消化道疾病,肥胖的人容易患代謝性及心血管系統疾病。據統計,體重偏輕的人患肺炎的機會是體重正常的人的5.69倍,是體重偏重的人的2.34倍;而肥胖人糖尿病發病率是體重正常的人的9.78倍,是瘦人的6.05倍;胖者患冠心病的機會為瘦者的2.03倍,患闌尾炎的機會為正常人的2倍左右。由此可見,肥胖有害於身體健康,&127;而過於瘦也不是健康的標誌。 單純性肥胖大多數是由於身體消耗較少,缺乏體力活動,胃口較好,睡眠較多所引起的。但也有遺傳因素,即從小發胖。其主要原因還是機體對脂代謝等調節失常及長期熱量攝入超過機體的需要,攝取的熱量過多,就會轉化成脂肪聚積在體內。這些脂肪大部分分佈在皮下、肝臟、腹壁、腹腔的大網膜、腸繫膜上,久而久之,身體超重而成為肥胖症。因此,肥胖的人應該限制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攝入,並適當增加各種體力活動。 臨床上常把消瘦分為單純性消瘦及伴隨性消瘦兩類,前者主要是身體需要的能量攝取不足,或者因心理變化而拒食。後者是由於攝量雖充分但卻不能充分地吸收利用,或貯存有了障礙,如患胃腸道疾病、肝病等。也可能是消耗過多,如患肺結核,腫瘤等,導致代謝亢進。也有因患心臟病、高血壓病、過分節食造成消瘦的。還有因排洩增加,如授乳、燒傷等造成消瘦。因此,糾正消瘦應找出病因,通過調整飲食、改進飲食質量,適當增加進餐數。如果是在短期內明顯消瘦,應到醫院檢查,若患器質性疾病應及時治療。


胖好還是瘦好?這個還得看個人愛好吧,有的人喜歡胖一點點的 ,而我就喜歡胖一點的,當然也有的人喜歡瘦一點的。個人感覺人們通常希望自己的家人、親人、愛人都能稍微胖一點點 ,因為稍胖一點點顯得更健康 ,也顯得富態,生活過得可能也更舒心一點,更幸福一點。有幾個比較有名詞,像什麼母肥子壯,什麼豐乳肥臀等,應該是從遺傳學生物進化論方面證實男人或許更喜歡稍胖一點點的配偶。感覺人們多數希望別人(與自己沒關係或有關係但不想讓其成為親人 家人的人)瘦,或許人們所謂瘦的美也只是為滿足某些人的某些需求某些喜好而編造,誰知道呢?


0仰望l星空0


大家都在說“千金難買老來瘦”,這句話的言下之意其實就是說老年人還是瘦點比較的好,而且隨著自身年齡不斷的增加,代謝能力不斷的下降,能量的消耗比較的小,而且很多的中老年朋友飲食卻還是像年輕的時時候那麼瞎吃瞎喝,整天也都是在油光水滑地吃,逐漸自身的體型也是越來越胖,而心腦血管類的疾病爆發也是越來越厲害,這麼一來,瘦一點確實是有利於自身的健康。

尤其特別是心腦血管類疾病高發的中老年群體。在現代物質比較豐富的社會,更是讓更多的人群年紀還非常的輕就患上了心腦血管類疾病,如果真的可以保持更加良好的體重範圍,那麼對於每一個人來說其實都是更有利於自身健康的好習慣。不過個人認為,不能完全說是“老年人瘦一些更好”,老年的朋友們如果稍微有一點肉其實也並沒有什麼毛病,只要不是過度的肥胖,其實有一點肉對老年朋友們還是有一定幫助的。

人過了六十歲之後,只要不是肥胖,體重適度的超標,胖一點或許要比瘦一點好。

1、人過六十之後,身體的各個器官也在日漸的衰退。尤其特別是自身胃腸道的消化吸收功能有所減弱。如果真的是偏瘦,不僅僅很難的胖起來,而且人到了老年之後,或多或少都有一些慢性類的疾病。尤其特別是消耗性的疾病,比如:糖尿病、甲亢等等,如果真的趕上點低,不期而遇。那麼在疾病以及耐力的方面,胖一點的老年人總是要比偏瘦的經得起折騰。

2、微胖的老人相對於偏瘦老人,身體健康的狀況整體上或許都要好一些。起碼食慾比較的好,吸收當然也不錯。民間有一種說法叫“老飯粒”,其意就是在人老了之後,只要能吃,保證自身身體所需營養元素以及能量,就會提高自己身體的抵抗能力,很少會患病。即使是患病,而其恢復的能力也要好於偏瘦者。不僅僅是如此,胖一點的老人大多數都是比較的樂觀。俗話說“心寬體胖”,微胖的老人普遍心胸比較的豁達,遇事總是想得開,不會鑽牛角尖。該吃吃該喝喝,什麼事都不往心裡擱。

3、微胖的老人在外表上面給人一種比較健康的印象。而偏瘦者除了遺傳的因素之外,大多數身體胃腸功能比較弱,消化吸收不好或者是有某些慢性疾病的人而言,給人一種弱不禁風之感。此外,胖人相對於瘦人而言,顯得更加的年輕,起碼皺紋要相對比較少一些。

很多的中老年朋友們吸收以及消化的能力都在逐漸的下降,而他們的食慾也是有所下降,胃腸很有可能又有一些新老疾病,經常吃不了多少,自己的身體或許就會逐漸的瘦弱下去。很多在養老院的老年朋友還經常會由於自身的營養不良症從而患各種的問題,甚至是削減自身的壽命。

其實已經很多的研究都已經發現,身體更壯士,甚至是微胖一些的老年朋友要比起那些比較瘦弱的老年朋友更加的長壽。

總而言之,老年人的骨骼大部分都存在骨質酥鬆,骨頭比較的脆,韌性比較的差,稍微的磕著摔著就很有可能來個長期的手腳問題,嚴重的很有可能還會半身不遂,甚至於可以威脅自身的生命。身體上面的一些肌肉以及脂肪的存在其實都可以更好地保護我們身體的骨骼,特別在摔倒受到外界刺激的時候或許會更加的安全。脂肪還可以保護自身的關節,禦寒保暖,對於代謝比較低,產熱比較少的老年朋友更是好處多多。

所以這麼說來的話,其實是脂肪對老年朋友是很很有好處的,不比年輕氣盛以及中年的鼎盛時期了。但是,我個人還是認為微胖的老年朋友們其實更好,只要保證自身的三高不嚴重,不過度的肥胖其實可以對身體更有保護能力。


我們來談談養生


好久,好久,沒有發自己的照片了。為什麼呢?因為胖了。戒酒,經過漫長且艱難的戒酒過程,酒癮沒了,可胃口大了,有時半夜也要吃幾口,後果就是,蹭蹭蹭,突破了90公斤。

就個體而言,人類最大非邏輯行為就是為自己的行為尋找合法性。也就是說,人們總是為自己辯護,認為自己的言行是邏輯的,有道理的。否則,自己都解釋不了自己的行為,積累起來,會出現精神分裂。

我呢,研究幾個月的漢字了,發現漢字中,表達人體器官的字,大多會有“月”字旁。比如,腦、肝、脾、肺、胰……所以……胖,肥,屬正常..。

表達不健康的,會用“疒”字旁。比如,病、疤、瘡、疼、疾、症、痛……所以,瘦,是病,你得治,一定得治!以後誰再說我胖,我就說他有病![機智][奸笑]



幻想的野草


人胖點好,還是瘦點好?當然是哪種都不好!但是如果在合理的範圍內,兩種都沒有問題,但是如果特別胖或者特別瘦,對於身體健康來說,都有很大的影響,根據mbi來看我們每個人根據身高不同,都有標準的體重,bmi要在18.5-23.9之間才是正常的,如果高於和低於這個值,都是非健康的。

如果太胖,肥胖是萬病之源,長期肥胖會引發很多疾病,如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等等心腦血管慢性疾病。並且肥胖的人本身體質也比較差,免疫力和抵抗力也都相對正常體重的人較差,容易引發疾病,但是最重要的還是很大的概率會引發慢性疾病,嚴重的影響生存質量,因此如果有肥胖的人,一定要將體重控制在正常範圍之內。

如果太瘦,很多人追求的就是瘦,但是如果太瘦,會出現貧血/營養不良以及體質下降等等問題,並不是越瘦越好,過度瘦產生的問題更多,人體必需的七大營養素,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水以及膳食纖維,少了那一類,都會引發響應的缺乏症,對健康的影響更大。

所以,健康的體重才是王道,如果想要看起來瘦一些,可以增加肌肉的比例,會讓人的體型更完美,但是又更健康。


心理營養師程偉華


其實胖瘦都是相對而言的,像身高170-175左右的65-70公斤都挺好的,低於或高於就偏瘦或者偏胖了,不過也沒什麼的,只要不是瘦成一道閃電,一吹就倒,或者胖成跟某種生物有的一拼,都可以接受,沒有必要吃減肥藥,不吃飯等等一系列瞎操作,不過按時跑步運動適應於所有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