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為法與無為法,哪個方法對沉澱身心的效果好?

有為法與無為法,哪個方法對沉澱身心的效果好?

有為法與無為法,哪個方法對沉澱身心的效果好?

我們的心就像動盪不安的水,如果水沒有靜下來,沒辦法照見到月亮與實相,想讓心湖的水靜下來,如果是用各種方法旁敲,一直敲打,希望它趕快靜下來,或者是多投一些東西,認為有穩定與沉澱作用,就一直投進去,一直在那裡忙,或用一塊木板把動盪壓下去,一直壓著……,但是,奇怪?我們的心怎麼還沒有辦法靜下來呢?這就是“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真正要讓心湖裡的水靜下來,最好、最高的方法就是“無為”,是不要去動它,就是沒有方法的方法,無修之修,在《阿含解脫道次第》講到的無修之修,老子是直接切入,不要去動它,就保持一個客觀、冷靜的覺察,讓心慢慢沉澱下來,各種有為法都不會也無法讓你的心真正徹底寧靜、清淨下來,只要在有為裡,就是一直在震動它。所以,各種有為法,還是無法讓心回覆到最純真、純樸的境界。在禪修時,沒透過有為法,要直接切入無為不容易,但有為的階段能夠越短越好,當你的心很快寧靜下來,才能真的如實觀,才能逐漸地進入無為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