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患者這3個行為,會讓血壓“失控”,醫生也難幫你

生活中患有高血壓的人並不少見,雖然這些高血壓患者有按照醫生的囑咐服用藥物,但是在生活中卻存在一些行為誤區,也正是這些行為導致患者血壓經常起伏不定,甚至有些還對身體帶來了很大的傷害,而這些患者自己卻渾然不知。那到底是哪些行為,讓高血壓患者相當於是在慢性自殺。

高血壓患者這3個行為,會讓血壓“失控”,醫生也難幫你

高血壓患者的哪些行為是在慢性自殺?

一、認為自己年輕不用吃藥。

由於現下高血壓發病的年輕化趨勢,很多年輕人也出現高血壓,而很多年輕患者認為自己身體的體質很好,所以出現高血壓可以不用吃藥,身體會自己慢慢恢復,又有些認為如果年輕的時候使用抗壓藥物,到了年齡大的時候,就容易出現抗藥性,所以等年齡大一些也沒有關係。

但是這些行為是沒有任何根據的,一般能夠自己痊癒的高血壓患者是極限五早期輕度高血壓,他們的症狀一般是很輕,而且能夠保持健康的生活方法以及飲食習慣,才能讓血壓一直處於正常範圍內。而很多人是不能夠做到這些,所以在早期發現高血壓如果能夠及時服用藥物治療,控制血壓的效果就越好,如果等到病情嚴重無法控制的時候再來服用藥物,就說明最好的治療時間已經被錯過了。

高血壓患者這3個行為,會讓血壓“失控”,醫生也難幫你

二、只要吃藥就可以。

這一種是和上一種人完全相反的,這種患者就是認為只要按時吃藥就可以讓血壓穩定,而不用考慮其他。但他們不知道的是高血壓是一種由於生活飲食以及習慣不好而引起的疾病,所以在服用藥物的同時還需要配合生活方式以及飲食規律來輔助,才能夠讓血壓穩定。

因此這類患者如果長期服用藥物後血壓還不能穩定,要先檢查自己的生活方式以及飲食習慣,看是不是有按照正常。

高血壓患者這3個行為,會讓血壓“失控”,醫生也難幫你

三、血壓穩定就停止服用藥物。

這類患者在生活中並不少見,有很多高血壓患者認為自己血壓穩定了可以停止服用藥物,但是卻不知道高血壓是需要長期服用藥物的,一些患者由於血壓穩定後將藥物停止,反而讓血壓重新上升,造成一系列併發症給身體帶來了極大的傷害。

因此,不要以為血壓穩定就可以停止藥物服用,如果自己在一年內血液一直處於穩定的現象,可以通過諮詢醫生,在醫生的指導下減輕藥物或者慢慢停止藥物服用,但是如果減少或者停止後有發現異常,要及時就醫並且重新服用藥物。

溫馨提示,高血壓患者還要注意的是,不管血壓是否穩定,要定期監測血壓,讓自己能夠知道血壓的情況,也能根據血壓的測量情況適當的調整治療方案,這樣才能讓自己處於安全的狀態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