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一八警鐘長鳴,回憶洛陽保衛戰

1944年5月5日—1944年5月20日,以天為單位記錄洛陽保衛戰。

1944年5月5日

△中美空軍混合大隊襲擊洛陽日軍,炸燬敵貨車40餘輛,日軍傷亡300餘名。

△豫中戰場日軍由機動步兵第三聯隊、坦克第十三聯隊和機動炮兵第三聯隊一部組成龍門支隊,到達洛陽的南大門龍門,分三路向洛陽城發動進攻。守軍第一戰區所屬新六師、暫第十四軍所部第八十三、第八十五師與日軍展開激戰。至7日拂曉,日軍佔領龍門東山最高峰。守軍撤至龍門伊河西岸,龍門陣地被日軍突破。

5月7日

△中美空軍混合大隊分批在河南登封、臨汝(屬平頂山)、白沙(屬伊川縣)、龍門一帶公路襲擊日軍,毀敵各種車輛2000餘輛,斃敵百餘名。

△龍門失守,洛陽告急。第十四集團軍是日命令第十五軍軍長武庭鱗統一指揮第九十四師擔任洛陽之守備;著第九十四師死守洛陽城,第十五軍即佔領洛陽外圍既設陣地,協同第九十四師固守洛陽10至15日。

九一八警鐘長鳴,回憶洛陽保衛戰

豫中會戰作戰地圖。

5月8日

△第十五軍接受固守洛陽的任務後,是日研究對洛陽的佈防,決定把陣地分為西工、邙嶺、城廂三個地區加以固守,並分別由第六十四師、第六十五師及第九十四師擔任守備任務。同日,各部全部到達新防區,進行戰前準備工作。

5月9日

△中國空軍一隊出擊河南臨汝、伊川及龍門一帶地區,攻擊日軍戰車部隊,在白沙北擊毀日軍各種戰車10餘輛。

△豫中戰場日軍第一軍一部為策應對洛陽的攻擊,是日由山西垣曲南渡黃河,分兵向河南澠池、英豪(屬澠池縣)一帶進擊。12日佔領澠池。13日主力一部沿鐵路東進,威逼洛陽。

△豫中戰場洛陽龍門方面日軍步、騎兵共2000餘人,在戰車百餘輛的配合下,沿公路向北進犯,另一股2000餘人猛攻七里河(屬澗西區)。10日,洛陽城防警戒線被突破。

5月10日

△國民黨中宣部參事張平群在重慶就外國記者所提河南戰事緊張,究竟美國訓練華軍成效如何時稱:河南戰事演變至今,並非訓練問題,其主要關鍵仍在我軍缺乏精良裝備及優勢武器,並表示深望盟邦今後加緊援華。

5月11日

△豫中戰場日軍步兵千餘人,在戰車40餘輛配合下,向第六十四師駐守的洛陽西工防區發動進攻。該防區第一九一團先後炸燬日軍戰車五輛,斃敵300餘名,旋日軍增援,不支,排長李景義及全排官兵全部殉國。12日,日軍大量來援,守軍傷亡亦重,奉命放棄西工陣地。

九一八警鐘長鳴,回憶洛陽保衛戰

洛陽西站。

5月12日

△由龍門、伊陽犯新安、嵩縣之日軍,是日攻陷宜陽、洛寧。

△豫中戰場日軍步兵2000餘人,戰車70餘輛,大炮數十門,繼續向洛陽七里河、興隆寨(屬澗西區)、瞿家屯(屬西工區)陣地發起進攻。第六十四師守軍一部以手榴彈大量殺傷敵人,並多次進行白刃格鬥。激戰竟日,敵一部由興隆寨與瞿家屯之間突入蘭隆寨(?)村邊,切斷了前進陣地與主陣地的聯絡,興隆寨被敵包圍。13日拂曉,終因彈盡糧絕,陣地上的第九連官兵全部殉國,陣地陷敵。

△日軍在河南嵩縣殺害河南大學師生,校長王直青(一說未死,為河大農學院教授)等數十人遇難。全校圖書館儀器全部損失。

5月13日

△豫中戰場日軍戰車16輛進犯洛陽苗家溝(屬汝陽),與第六十四師第一九二團發生激戰。同時,日軍戰車30餘輛由金谷園、西工分向第一九二團苗家溝陣地和第一九一團關帝廟、煤土坑(屬老城)陣地發動進攻。竟日激戰,守軍陣地失而復得者三次,敵被擊退。至晚,圍攻洛陽之日軍步兵已達1.5萬餘人,戰車200餘輛,各種炮60餘門。

△豫中戰場日軍一部攻佔洛陽城區之周公廟。日軍派城東富紳入城勸降,遭守城官兵嚴詞拒絕。

△日本中國派遣軍總司令部宣佈:日本駐華派遣軍總司令畑俊六已抵達河南前線,指揮豫中戰事。

5月14日

△拂曉,豫中戰場日軍800餘人冒雨向洛陽苗家溝第六十四師陣地、第六十五師破陵冢(?)陣地發動進攻,守軍以手榴彈先後炸燬日軍戰車五輛。15日,日軍施放毒氣,第一九二團一連官兵除20餘人逃生外,全部壯烈犧牲。

九一八警鐘長鳴,回憶洛陽保衛戰

日軍轟炸洛陽金谷園機場。

5月16日

△中美混合空軍大隊在河南孟津上空擊落日機一架,並在洛陽近郊與敵機遭遇發生空戰,擊落敵機一架。

5月17日

△豫中戰場日軍步兵近千人多次向洛陽史家屯(屬西工)第六十五師陣地進犯,被該師第一九二團擊退。黃昏時分,日軍又向該陣地發起衝擊,多次衝入外圍陣地。守軍官兵與敵白刃格鬥,將敵擊退。

5月18日

△中美空軍混合大隊對河南宜陽附近日軍車輛部隊聯合出擊,毀日軍卡車、裝甲車及坦克車共200餘輛。同日又對宜陽東日軍停車場出擊,毀車100餘輛。

5月19日

△豫中戰場日軍向洛陽邙嶺區發動總攻,先以炮火襲擊,繼以戰車掩護步兵進犯。第六十四師、六十五師官兵待敵接近時衝出外壕,與敵激戰一夜,雙方互有傷亡。20日,日軍施放煙幕、毒氣,守軍官兵堅持至午後。後洞(屬老城)、莊王山(屬老城)、史家屯各陣地失而復得數次。

5月20日

△蔣介石手令第十五軍“著仍固守洛陽,勿輕信謠言,至遲一星期,我必負責督飭陸空軍增援洛陽”。

△豫中戰場陷陝縣(屬三門峽)日軍分股南犯,其一股是日被第三十六集團軍一部擊退;另一股在姚凹(屬孟津縣)與第三十六集團軍總部遭遇,並分佔附近高地包圍之。第三十六集團軍總司令李家鈺率部與敵奮戰,旋為奪取有利地形,即向西突進,至秦家坡(屬三門峽)又被日軍包圍,李家鈺等不幸中彈殉國。21日,第四十七軍一部將敵擊潰。

△豫中戰場日軍2000餘人附戰車20餘輛向洛陽邙嶺後洞猛攻。自晨至午,陣地失而復得者三次。守軍副連長黃東民在戰鬥中衝入敵陣,炸斃日軍數十人後殉國。

5月21日

△豫中戰場日軍步兵6000餘人在戰車四輛掩護下,越過洛陽史家屯外壕陣地。守軍第一九五團一部官兵堅持戰鬥,彈盡後與敵白刃格鬥,陣地失而復得者二次。戰至22日,部隊傷亡過重,晚8時30分放棄史家屯陣地,固守後洞、營莊(屬老城)、莊王山西側及苗家溝至西北城角一線。

5月22日

△豫中戰場第十五軍根據蔣介石20日手令,變更作戰部署,將主力全部撤入洛陽城區,與第九十四師合力守衛城廂。

△豫中戰場日機30架向洛陽邙山陣地轟炸、掃射。同日,又出動戰車50餘輛及步兵2000餘人向莊王山攻擊,守軍第一九五團官兵傷亡過重,遂棄陣地,在後洞、營莊、八里營(?)、史家溝(屬老城)、燒溝(屬老城)至城西北角一線防守。

5月23日

△豫中戰場中日兩軍爭奪洛陽城廂的戰鬥全面展開。日軍向洛陽城區西關、周公廟、苗家溝、莊王山、上清宮、五里鋪(?)及東、西車站實行炮擊,一天內發炮8000餘發。至晚,攻城日軍增至3.5萬餘人,戰車400餘輛,各種大炮120門,各種汽車1000餘輛。

5月24日

△中美混合空軍大隊出擊山西運城,對運城火車站及發電廠給以猛烈轟炸。同日又對河南洛寧以東及陝縣、澠池間公路上日軍騎兵及各種車輛予以攻擊,斃敵70餘人,毀坦克車六輛。

5月25日

△洛陽失陷,豫中會戰結束。日軍以第六十三師團和坦克第三師團為主對洛陽城發起總攻擊。先以飛機轟炸、掃射,後以120門火炮向城內轟擊。至午,在飛機、火炮掩護下,日軍戰車300餘輛,分六路向城區猛攻。戰至下午3時,守軍第九十四師防地東北城角和第六十五師防地西北城角被攻破。至晚,守軍各部彈藥將盡,各區通信斷絕。各部按計劃奪路出城,在城外集結待命,洛陽遂告不守。

△中國空軍一隊出擊中原,在洛陽上空擊落日機一架。

* 摘選自《中華民國史·大事記》第十卷(1943—1944),中國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中華民國史研究室,主編:韓信夫,姜剋夫,中華民國P7405—P7428.

* ()中內容為我自行添加,方便大家閱讀,其中地名均為現在的行政區劃。

以上由@洛陽袁DK 提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