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在元朝時到過中國,為什麼伊本·白圖泰沒有馬可·波羅有名?

唐伯虎點蚊香5599


伊本白圖泰是元順帝時期人物,穆斯林。遊歷了多個國家,幾乎都是穆斯林國家為主。也經過航運從泉州登岸到過中國杭州,北京等地。

《伊本白圖泰遊記》是其對各國見聞的著作。


馬可波羅我們都很熟悉,一位歐洲的旅行家,在元朝初年到達中國,還在中國當過官。著作《馬可波羅遊記》主要是記載在中國的所見所聞。


那麼為什麼伊本白圖泰沒有馬可波羅有名呢?

  1. 馬可波羅本身是歐洲人,寫的書是用拉丁文寫的。而伊本白圖泰是穆斯林,他的著作是阿拉伯語書寫。隨著歐洲大航海時代的來臨,馬可波羅遊記更便於閱讀。
  2. 馬可波羅在中國待的時間比較長。對中國文化、物產等了解更為豐富。書中更令人嚮往。
  3. 馬可波羅遊記隨著歐洲大航海時代推向全世界。而伊本白圖泰沒有經歷更好的宣傳!

小何才漏尖尖角


我是刀筆傳神,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伊本-白圖泰是摩洛哥穆斯林學者,大旅行家。20歲左右出發去麥加朝聖,從此踏上了一條長達75000英里的旅途,經過了現代44個國家的國土。

他在元順帝至元六年(1346年)乘船到達中囯泉州,遊歷了很多地方,半年後離開中國,寫下了《伊本-白圖泰遊記》,在描寫中國元朝部份,對中國伊斯蘭教史,中外關係史,地理學,社會學,民俗學,宗教學等提供了重要參考。但這本書在以後並沒有得到重視,直到19世紀才被學術界重新發現並引起轟動。

而馬可-波羅在1275年來到中國並見到大汗忽必烈建立了友誼。在元朝他待了17年,回國後寫下影響世界的《馬可-波羅遊記》,把中國文化傳到歐洲乃至世界起到了重要作用。





刀筆傳神


你好,我是隔壁狐狸小姨,很高興回答你這個問題哦。

為什麼伊本白圖泰沒有馬可波羅有名呢?對於這個問題,我的回答是:

首先兩人來中國的時期是不一樣的,馬可波羅是在元朝初年忽必烈時期來的中國,而白圖泰則是在元朝末年順帝時期來的。可波羅遊記中聲稱自己見到元朝皇帝忽必烈,從一定程度上,忽必烈這個名字叫馬可波羅的知名度提高了。

其次馬可波羅是天主教徒,伊本白圖泰是穆斯林。近代新航路的開闢以及地理大發現基本都是由天主教徒們完成的,所以基督教要傳播自己的一些文章和書籍也比穆斯林更加容易,馬可波羅的故事流傳的也就比伊本白圖泰要更廣。他的知名度也就提高了。

還有一點就是目前西方發達國家在世界主導。他們的英雄人物馬可波羅自然在全世界宣傳的也比較多,中國的學生們從小就學英語,接受西方文化,被告知馬可波羅,而目前阿拉伯國家在世界並不得勢,我們對於他們的故事也瞭解的比較少。所以馬可波羅也更加有名。

最後我還想做一個小補充:伊本白圖泰的貢獻絕對不比馬可波羅小。和馬可波羅一樣,這個白圖泰也有一本著作《伊本白圖泰遊記》,記錄了白圖泰從摩洛哥到東非再到伊爾汗國(當時的伊朗等地),再到耶路撒冷麥加,經印度,東南亞,過馬六甲海峽到泉州港,在在中國杭州,大都(今北京)的經歷見聞。是舊世界大陸唯一一個從最西端到最東端的,並寫下游記的人。也是阿拉伯人生意貫穿東西方的代表,在今天的阿拉伯文化當中伊本白圖泰知名度可謂家喻戶曉,甚至有傳說著名的辛巴達的原型就是他。而且白圖泰的遊記具有豐富的史學研究價值,記錄了當時世界文化的大交流,而馬可波羅遊記普遍講述中國的一些情況,甚至還不準確,與其通過馬可波羅研究中國歷史,不如直接看史官寫的史書了。所以一般史學家的辦公桌上你會看到《伊本白圖泰遊記》,而並非《馬可波羅遊記》。


隔壁狐狸小姨


因為馬可波羅寫了一本《馬可波羅遊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