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幾年的師專是什麼水平?

typ1580402090


可以肯定,那時候的師專水平肯定不如當地師範學院或師範大學。因為即使按照這幫老師專吹噓入師專是因為家窮,師專上學有助學金畢業包分配改城鎮戶口所以選師專,否則都是北大清華。那麼師範本科照樣有助學金畢業包分配而且教師晉級優先。如果連當地本省師範都不如何談北師大南師大?!!而北師大南師大還離北大清華差很多,怎麼可能師專生相當於北大清華?!!


在商言商422


本人是1989年高中畢業的,這一年高考連師專都沒考上,對於師專還是有一定的瞭解。可能有人認為師專不就是一個專科學校嗎?根本看不上眼。但我要說,當年能考上師專的高中畢業生,成績真的非常不錯了,按同等比例算,他們現在參加高考是可以考取211大學的。

一、八幾年師專畢業的大都可以教高中。記得上高中時,我們上的是一所農村高中,我們年輕的任課老師大都是零陵師專等畢業生,這些老師還是比較好的,而那些更老的老師,可能連這個大專學歷都沒有。偶爾有兩個本科畢業的,那是當作學校的寶貝一樣,比如我們的生物老師就是湖南農大畢業的。後來復讀到當年市裡最好的高中,依然有不少師專畢業的老師,並且最牛的物理老師就是零陵師專畢業的,是全地區的王牌物理老師。所以說八幾年師專畢業生水平也是相當不錯的。

二、八幾年的師專也非常難考。我89年高中畢業時,高考成績是495分,全部總分是710分,也就是語文和數學各120分,物理、化學、英語、政治各100分,生物70分。當年湖南的中專錄取分數線是497分,所以我是沒達到中專錄取分數線的。而當年的零陵師專錄取線也不高,雖說是專科,但實際錄取分數線比中專線高不了幾分就可錄取,比專科錄取線要低,屬降分錄取。我們就以1985年為例來說明,這一年總共錄取62萬中專、大專和本科生,對照2017年高考數據,全國211錄取46萬,一本錄取114萬。考慮到當年人口基數比現在更大,高考錄取62萬人相當於當年同齡人口的2.5%左右。不誇張地說,當年能夠考取師專的學生,如果放在現在,基本上是可以考取211大學的。

之所以連師專也考不上,是因為當年的大學教育屬精英教育。首先從小學到初中,從初中到高中都有淘汰。一方面那時經濟條件不好,大家對教育不夠重視,所以綴學的特別多,留級生也特別多。不像今天九年制義務教育,當時能上初中的佔比不過60%,而能考上高中的初中畢業生又只有30%。當時有一段時間高中畢業高考前有一次預考,如果成績不好,就沒有資格高考。因此能夠考上師專的學生絕對是當時成績非常拔尖的高中畢業生了。

三、師專畢業後出了不少能人。由於當年高考大都是考分沒出來前填高考志願,有些人為了保險起見,就是成績很好,也可能填報師專,而這些人智商很高,能力很強。比如零陵師專畢業的歐陽曉平,就是這其中的傑出代表。1983年,歐陽曉平從零陵師範專科學校物理專業畢業,主動要求到新疆做了一名中學教師。後到西北核技術研究所實驗核物理專業碩士學位;2002年7月,獲復旦大學粒子物理與原子核物理專業博士學位;1999-2000年,ORNL橡樹嶺實驗室訪問學者;2004-2006年,清華大學核科學與技術專業博士後。2009年獲全國“發明創業獎”特等獎及“當代發明家”稱號,入選總部科技“領軍人才”。2011年晉升少將軍銜。2013年入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四、當年的師專大都升格為本科大學了。比如零陵師專現在升格為湖南科技學院,比如岳陽師專現升格為湖南理工學院,都屬於本科層次招生,並且不再是單一的培養師資的大學,而是更綜合的大學了。

大家覺得八十年代時的師專怎麼樣?當年能考上師專的學生如果現在參加高考能考上一本嗎?歡迎大家留言交流。

良心老師


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回顧一下80年代師專錄取分數,本人師專85級的,88年師專畢業,以85年為例,廣東考區,全國理科卷滿分670(語數各120.理化政英各100.生30),省重本線502.本科線473.專科線(汕頭地區最高468.其他諸如惠陽,肇慶等地區.460),本人所讀班級(以汕頭地區考生為主),最高分的526.過重本線的有好多個,過473分的,彼彼皆是,你說屬於什麼水平,當年重本,普本,專科,省中專,地區中專,五個層次毛錄取率是35%,考慮預考因素(高考前預考先涮掉50%左右),實際上五個層次總錄取率也只有18%左右,那麼對應在考生中的位次:重本1%,普本2%~4%,專科5%~9%(本人472分,大概位置在6%左右),省中專10%~13%,地區中專14%~18%,入讀分數和名次在全省考生中位次中屬前百分幾?一比較就清楚,畢竟數據最有說服力。這個專科位次:5%到9%放在現在,大概可上一本(一些高分低錄的甚至可上211或偏遠地區的985)。現在畢業30零年了,當初10個宿友中,據說善始善終從教只有3人,其他的不甘願屈從於命運安排,或從政,或棄公職下海,早已逃之夭夭,離開教育戰線了,混得還算湊合


黃坤德


我是85年師範畢業的,我的同學也有考上師專的。那時高考報考師範專業降十分錄取,還是專科,真不咋的,在現在大概應該考個普通本科吧,最多二本,重點絕對沒戲。

這與後來成就大不大無關,高中文憑,初中文憑甚至小學沒畢業又很有成就的多了。



仲樂175


八幾年的師專是什麼水平?

問這個問題的題主,應該好上了年紀的師專學校畢業的老師。這種老師是我比較佩服的一種款式的老師。

如果是現在的師專畢業生,可能一畢業就馬上失業了:現在別說師專,就是本科師範院校(非公費師範生)的大學生,畢業之後在沒有包分配工作的情況下很可能在就業方面存在比較大的壓力,師範生在畢業後如果自己找工作,那和失業其實是沒有多大的區別:我一個小學的同學,他讀完師專之後沒有包分配工作,一畢業就馬上失業,後來他去工地搬磚,現在已經成為工地的一個小頭目,他目前的待遇一個月好像有七八千左右。

而80年代的師專,有一個最大的“福利”就是國家包分配工作:只要你順利從師專畢業,那麼你就可以順利成為農村中學老師。我記得我當年的那些初中老師,十有八九是師專畢業的。至於小學,當年要是有一個師專的畢業生來到某個小學任教,學校校長會激動到在校門口放鞭炮慶祝的程度。

在智力水平方面,80年代的師專畢業生和雙一流高校的大學生差不多。

80年代的一批初中畢業生,他們參加中考之後的去向比較“詭異”:成績最牛的學生,如果對教書育人比較感興趣的話,他們一般會直接選擇去中等師範院校去就讀,成為中師生,畢業後直接“跳出”農門,捧上“鐵飯碗”;成績比中師生差一些的,才選擇讀讀高中上大學(包括上師專)。所以,中師和師專比起來,前者的畢業生相當於985院校的大學生的智力,後者差不多相當於現在雙一流高校的大學生的智力水平。

在考上師專的難度方面,80年代的師專畢業生和211高校的大學生差不多。

是不是所有的高中生都能考上師專呢?如果是現在的高考,我相信大部分高三考生考上師專基本上是沒有多大難度的;但是換做80年代,如果你的成績無法保持在班級top5之內,你想考上師專,那隻不過是痴人說夢罷了。可以說,當年的高中生想要考上師專,難度和現在的高三考生考上211大學的難度是差不多的。

在知識層面方面,80年代的師專畢業生和現在的普通本科生差不多。

師專擁有大專學歷,培養師專畢業生主要是為了和初中的教育教學工作實現“無縫對接”。大部分師專學校的學制年限一般是2年的居多,而在這短短的2年時間裡,在所學知識的厚度方面充其量只能和普通“雙非”(非985、非211)的知識層面差不多。所以,當年的師專畢業生,雖然個個智商不低,但是在知識層面無法和現在的985、211大學生相媲美的。

朋友們,你身邊的老師有沒有是當年的師專學校畢業的呢?


微雨潤苗


我是八五年師專畢業的。考上大專以上的人,有一雅稱“天之嬌子”,在當時很有成就感!記得與從小讀書的一幫人(我們是縣城的),能讀上初中也就七成左右吧,讀上高中也就兩成左右,全班只有我一人上了重點高中。到了高考前,還要參加預選考,我所在一中(全縣最學府),還淘汰了幾十人,只有八成多的人有資格參加高考,普通高中更少了。那一年高考,記得我們縣有一百六十多人考上大專以上學校,我們縣可是一個有一百多萬人口的大縣,當時的高中有三十多所,應屆畢業生好幾千人。能考上大專是很不容易的,真是千軍萬馬擠過獨木橋!


用戶8084828515258


我是84年上的是師專。那時,學校管的不嚴,主要在於自己對自己的要求。那個年代考上大學的,都是苦讀出來的。學校不給我們補課,但我們自己找題做,去老師辦公室找老師問。學校週六週日不上課,我們在週末跟平時一樣,不過是自學而已。早起晚睡,跟現在的高中生讀書沒區別。可以說,考上大學的同學們,都是自我管理出色的,苦讀出色的。


天涯00173


恢復高考是1977年,當時能考上大專以上的大都是老三屆,因為這些人上學時學校教學還正常,基礎紮實。且能讀老三屆學生也不多。我是78年上的中師,記得當時的上線率在百分之六左右包括大中專。但各地情況不同,錄取率差距很大。後來這些年,高考錄取率逐年上升,學校恢復正常,能考上師專的學生應該是優等生。但各地情況不同,八十年代初中期,我所在的地方,特別是農村,中考首選是中專中師,因為上中專中師就能分配工作。因此最優秀的學生首先上了這些學校,二流的才上重點高中。那時的高中能考大學也能考中專中師,不過能上師專水平也算不錯的了。


瀟瀟雨1958


應該最起碼算是一本吧。八十年代我們縣只有一所高中,當時我們88屆文科兩個班,每班大約七八十人,當年每個班考取約十幾人,包括本科專科和中專。考取的比前幾年算是多的,因為這一年師專擴招。那時學生沒有現在這麼累,該玩的玩,該學的學,雖然知道考取了就有飯碗,但因為學生貪玩,家長只是嘴上說說實際不問事,老師也是順其自然,所以能考取的也算是百裡挑一了吧。


虹耀86128386


我認為相當於當今的雙一流學生。我88年的師專生,高考462分。那時小學升初中,初中升高中,錄取率都在五分之一左右,高中考上大學的錄取率更低。當時的師專生,個人素質,學習能力都很高,但由於時代的限制,眼界和知識不如今天的雙一流學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