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萬閒錢,是提前還掉5年房貸(利息4.4%)還是放在P2P理財(利息8.5)?

xiao豬2


兩者都不是最好的選擇!4.4%的房貸利率,為什麼要提前還款;8.5%的P2P理財,風險太高,也不值得!而10萬元的資金,完全可以去選擇一些風險較小、收益穩定且較高理財產品的!

4.4%的房貸利率,提前還款並不合適

4.4%,相當於房貸基準利率(4.9%)打九折,如此長達20年、30年的低息貸款,現如今到哪去找!目前房貸利率基本上都在5.6%左右(基準上浮15%),而你只有4.4%,這種低息貸款當然是越多越好、時間越長越好,幹嘛要選擇提前還貸呢!要知道,提前還貸容易,但如果再想以如此低的利息,從銀行貸款,那幾乎是沒有可能的!

P2P理財產品,風險太高,不是個好選擇

至於說,年化利率8.5%的P2P理財產品,市場上也有很多,不過P2P行業的風險依舊偏高,產品違約、平臺破產清算事件屢有發生!現在連紅嶺創投,這個P2P行業翹首,都開始計劃清算了,其他的平臺和產品,還能相信麼!因此,P2P投資的風險過高,此刻去投資,根本就是不明智的!

其他理財產品選擇

再者說,10萬元,現如今可選擇的理財產品也有很多,預期年化收益超過4.4%更是有一大把!比如定期理財、結構性存款、智能存款等!尤其是,民營銀行推出的智能存款產品,可提前支取、靠檔計息,預期年化收益可達到5.45%、甚至6%,這不比提前還貸更划算麼!

總之,4.4%的房貸利率,提前還貸並不划算,但投資P2P理財的風險比較高!因此,10萬元資金,建議可選擇低風險的、收益穩定在5%以上的理財產品!

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交流!財經問題就請點擊關注【財經者思】,記得多多點贊哦!!!


財經者思


10萬閒錢拿來理財最好!房貸利率才4.4%,根本就沒有必要提前還的,因為好多穩妥安全的理財產品的年化收益率是可以達到或超過這個貸款利率的。而P2P理財風險太大,真的需要非常謹慎。下面來分析一下。

中小銀行定期存款

現在大型銀行由於規模實力非常強大,而且營業網點很多,金融產品很多,因此不需要用提升定期存款利率的方法來吸引客戶儲蓄。因此大型銀行一般來說,定期存款的年利率都不算太高。而中小銀行由於規模小,營業網點少,因此,一般中小銀行會適當提升定期存款年利率來吸引客戶存款。比如下表是某城市銀行的存款利率表,從中可以看出來,一款三年期的定期存款年利率達到了4.229%,一款5年期的定期存款年利率達到了5.036%。明顯這款5年期定期存款年利率超過了房貸利率4.4%。

新型存款

民營銀行一般只能夠開辦一家實體營業廳,有的民營銀行甚至連一家實體營業廳也沒有。因此,民營銀行一般依託網絡開展金融服務,民銀銀行為了攬儲的需要,就推出了新型存款。這些新型存款也是屬於普通存款,只要是50萬元以下,就能夠受到存款保險制度的保障,可以說比較安全。

從下面新型存款產品利率表可以看出來,有一款5年期存款產品,年利率達到了5.8%,還有兩款5年定期存款產品年利率達到了5.3%,還有一款5年期存款產品年利率達到了4.95%。這幾款產品年利率都比4.4%的貸款利率高。

綜上所述,10萬元還是存款為好,可以研究一下中小銀行的定期存款產品,也可以研究一下民營銀行的新型存款產品。



睿思天下


我的建議是,兩者都不要做。

首先說提前還貸,因為資金是10萬,不像你有100萬,200萬閒錢,拿10萬,20萬提前還貸,其他剩餘上百萬對於你的生活和投資沒有特別大的影響,如果僅僅是隻有10萬左右閒錢,完全沒有必要去提前還貸,一方面提前還貸後其實對月供的減少並不明顯,一方面貸款利息是幾十年分攤的,有錢了自己拿著好吃好喝好玩好玩,完全沒有必要過早的交還給銀行。

我就弱弱的問一句,除了房貸,你上哪去借款20年,30年,大週期的借款,而且能借到4.4%的利率?哪怕是6%都很難!

以上是概念,本案例的5年貸款,如果你實在這幾年找不到,或者自身沒有投資能力,也不用錢,那就還吧,畢竟穩定的理財可能趕不上貸款利率。

其次說說p2p,目前銀監不允許承諾保本一說,就說穩定的理財吧,一年期集中在4-4.2就很不錯了,個人認為除了新機構開始進入市場會來點高利率且限制金額的外,幾乎很難見到穩定的5%以上的,超過5%風險就越來越高了,何況8.2%。能把本金拿回來的概率越來越低。

最後,重申一次,如果資金有限,不要提前還款,因為貸款的錢也就前10年還值點錢,越到後面越像紙。


擼Sir


朋友們好:看了標題,首先恭喜這位朋友:房貸利率非常低!房貸,時間長,壓力大,正好利率又比較低,要是能套點利,減輕一些負擔,羊毛出在牛身上,真是太好了!莫慌!投資理財,套利,一定要穩!

標題的想法,聽上去美好,但是實踐,並不這麼簡單:

1,提前還貸:100000元X4.4%房貸利率X5年=4400元/年利息X5年=22000元!提前還貸可以節省22000元,略多一些的利息!

2,P2P理財:100000元X8.5%/無法評估風險,長期投資,損失本金和收益,可能性極大的民間借債X5年=無法預測!!!

小結:房貸利率和還款,是剛性法定的,沒有迴環的餘地,一旦斷供,後果不堪設想!P2P理財,根本無法預測!不要說5年,隨時有可能損失!二者無法進行直接對比!

解決方案:

第一方案,優先還房貸!這樣的好處是節省房貸及利息,提前還款,早日擁有住房,避免了一些不確定性,而且還有一個隱性收入,房價隨市場而增值的部分,將來提前自用或出租的收益部分等等,可以非常確定的,使這10萬元,隔離風險,並隨房產,增值保值!

第二方案,正規理財方案!風險可評估,發行人實力雄厚,正規可信!具有一定的流動性,而且收益可觀,穩健!

產品簡介:5年期定存,新型存款!持有期滿最高綜合利率6%!低風險,正規銀行發行,明確承諾保本,享受存款制度保護!允許提前一次性,全額,提前支取,並靠檔計息。解決了流動性!

100000元X6%/五年期滿,最高綜合利率X5年=6000元/平均年化收益X5年=30000元/5持有期滿,最高綜合利息。

則:30000元/5年總利息-22000元/5年房貸利率=8000元/利用正規高收益5年期的存款,5年時間,相對於提前還貸,多賺取了,至少,8000元的收益!


綜合分析:房產,承擔了許多人朋友的夢想!而不僅僅是投資理財那樣簡單!因此他的安全性,按時還款,是必須第一優先保障!很顯然,P2P理財無法承擔,這一,具有確定性的使命,即使是,安全性很高的,非保本,浮動收益理財產品,也無法承擔這一使命!

因此:

第一選擇:優先還房貸!

第二選擇:優中選優,正規確定保本的,高利率型存款,賺取一些微薄的利差!

祝朋友們,都有,早日擁有,一個家!


理財迦


對於一個善於理財的人來說,這兩個方案都不是最佳方案。房貸利率4.4%,這個真心不高,而且房貸我認為是最不應該提前還的貸款,房子踏實住著就行,慢慢還貸款。投資p2p產品我是不反對的,但是利率也太低了8.5%一年的利率也不划算,目前我認為10%才是合適的收益率。具體理財產品選擇上我建議採用不同風險產品搭配的方式理財,提升收益率。

第一,民營銀行存款。對於大多數人來說理財安全最重要,民營銀行存款產品就是最好的選擇。10萬元本金不夠買大額存單隻能選擇一般存款,而民營銀行存款利率基本都是一般存款都兩倍。目前民營銀行一年期存款4.5%,三年期5%的收益水平。在這個收益率逐漸走低,並可能向著負利率發展的時代,民營銀行勇立潮頭,充當著開路先鋒。相比較國債三年期4%的利率,民營銀行高出了1%的水平。我建議可以五萬元投資民營銀行存款產品,一年收入2500元。

第二,指數基金。基金雖然有風險,但是指數基金屬於基金中的戰鬥雞,收益相對可靠。指數基金收益率處於基金前30%的水平,比如滬深300指數基金,近一年收益20%以上,絕對是收益擔當。我建議家庭理財指數基金一定要選擇一些,適合小白投資,你唯一擔心的可能就是收益達到多少需要賣出的問題。

第三,P2P產品。既然你提到了P2P產品,我認為有意向承擔風險而換取高收益。我瞭解到的目前這類產品收益率年化水平在10%左右是比較合適的,如果趕上年底可能會更高才對。不過隨著國家監管逐漸嚴格,選擇頭部平臺更加可靠。

忘掉還銀行貸款吧,這個時代是屬於手裡握有現金的人,指數基金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對於P2P且行且珍惜。


談財論道


10萬閒錢,是提前還掉5年房貸(利息4.4%)還是放在P2P理財(利息8.5%)?

我的建議是:房貸不要還,P2P可以適當放一點,原因如下:

首先,目前4.4%利率的房貸基本屬於歷史低點了,有一個觀點很多人都能想得到,目前理財產品只要高於4.4%的基本都能覆蓋你的房貸,另一方面,還得考慮通貨膨脹的問題,很多人之所以選擇貸款,甚至有錢也不會選擇全款買房,就是因為通貨膨脹,而且通貨膨脹還是以複利的形式存在,這樣一增一減,你已經具備很好抵抗通脹的資產和條件,所以不建議提前還款;

另一方面,是否放在P2P平臺呢,這個我建議可以適當放一點,但是不要全部投入。畢竟,P2P平臺這兩年一直存在爆雷情況,尤其是最近。紅嶺創投創始人周世平3月23日宣佈清盤;2019年3月27日,團貸網創始人向東莞市公安局自首,這些都是P2P行業中比較大的平臺,但在經營方面都出現問題,這可能會加劇P2P行業的洗牌和重新整合,所以不建議全部投入,可以選擇大平臺適當投入部分。

10萬可以做一個投資組合,具體根據個人風險喜好處理。例如:最近股票有上漲的勢頭,可以考慮把少部分資金投進股票,少部分資金投入大平臺的P2P產品,另外剩下的資金可以考慮銀行產品(例如結構性存款等),做到既有風險對沖,也有一定比例可以實現盈利。


金色的竹林


8.5-4.4=4.1。這個利息差不錯了。

既能覆蓋貸款利息還能有額外收入。

首先不要一次性還貸款這個是共識,市面上很難有比房貸更低的貸款。

銀行理財還4.5%左右的。

問題是要保證平臺的安全。

怎麼判斷這個平臺是否安全,從以下幾個方面看。

首先是銀行存管,即你投資的錢必須要充值到平臺合作的銀行用你的名字開設的存管賬戶,這個很容易驗證。

第二,看平臺運營時間,成交規模,還有平均出借和借款的期限。這個越長越好,平臺穩定性會高。一般平臺都會有月報。

三看有沒有ICP備案許可證。

四看平臺註冊資本現在全國性平臺要求五億。

五看風險準備金或還款準備金,現在有要求了,全國性平臺要求貸款餘額的9.9%

六看平臺風控,有條件的用別人的名字嘗試一下從這個平臺借錢。看借款額度是不是小額,審核是不是嚴格,看徵信,通訊錄,如果有人臉識別聲紋識別等,說明技術手段也比較強大。

七看有沒有擔保或者保險,底層資產是信貸還是抵押。抵押不一定比擔保就差,但是回上一條要看審核是不是嚴格,是不是小額,個人借不能超過20萬,有沒有催收。

八看高管團隊是不是金融相關的,從業經驗如何。

九看平臺獲得的榮譽,主要看安全風控方面的,不要看些虛名。


子路以後


10萬閒錢可以理財的產品非常多,加上你的房貸很低根本不著急償還這筆貸款,問題是你現在卻要把這筆錢放到P2P理財中,要知道雖然你的房貸並不高,也有10萬閒錢,但是你的投資方式不對,可能最後導致你的投資出現損失本金的風險。

1、P2P理財風險。

雖然P2P理財利息達到了8.5%,但是這種理財風險也是非常高的,當下的P2P面臨違約風險,政策風險還有技術風險包括經營風險,也就是說別看利息高,可能後期連本金都拿不回來,這種投資看重高利率就沒有意義了。

而且近幾年多P2P的整頓力度加大,很多平臺都會出現各種負面新聞,此時把錢投資到P2P理財中很顯然是高風險行為,可以選擇其它的理財產品來跑贏房貸利率,不一定要選擇P2P理財。

2、投資其它理財。

如果你要選擇理財可以考慮民營銀行的創新型理財產品,年利率在5%左右甚至高達5%以上,而你的房貸利率是在4.4%,很顯然去投資創新型存款你每年獲取到的利息就可以償還房貸了,是非常合算的。

或者也可以投資黃金基金,按照黃金投資的年利率來看,每年保持在8%-10%的利率收益,也可以考慮拿出部分資金投資黃金,也是不錯的選擇。

因此,這種情況就不建議把錢提前的償還房貸,因為利率非常低,可以考慮把這筆10萬資金存到利率高於房貸利率的理財產品中投資,每年獲取到的利率就可以償還貸款利息,這是非常划算的。

感謝點贊和關注,歡迎評論和轉發,每日分享更多觀點


金美圓的財經筆記


首先,放到P2P理財不是一個明智的選擇。

雖然從收益率方面來說,P2P理財的收益率確實比市面上其他理財收益率要高一些,但是P2P整個行業目前存在系統性風險,國家監管對於這個行業的主基調是以轉型和清退為主的。說白了,咱們也不知道會不會有一天,這個行業就徹底消失了。這種風險不是單一平臺的風險,而是整個行業的,所以個人建議即使想要理財,現階段還是不要選擇P2P理財,風險較大

其次,選擇收益率大於4.4%的產品,覆蓋房貸利率既有利可圖。

雖然P2P理財,短時間內不太建議選擇。但是我們可以選擇其他的理財項目,只要該項目的收益率高於4.4%就能有利可圖。按照這個收益率來說其實市面上還是有挺多選擇的,仔細篩選即可

最後,如果是我的話,可能不會選擇提前還貸。

提前還貸會對房貸減少一些壓力,但也就是5年,其實個人覺得意義不大。如果利用好這10萬元閒錢,它能發揮的作用遠比提前還完5年房貸要大很多



莫吝金錢


客觀的說過去幾年有些P2P穩健投資者(只投行業前五)跑贏市場上絕大多數投資人,P2P還是具有一定投資價值的。

為什麼這麼說的呢?首先檢討一下自己,自認為資深P2P投資人,為了追求性價比,投資了一些二線平臺,選擇這些二線平臺時做了不少對比,這些平臺都已經有3年以上經營歷史了,背景也不錯,可是當這個行業遇到流動性風險的時候,二線平臺太脆弱了,進而爆出一些不為人知的壞消息,接著就進入兌現困年局面了。

P2P投資人中有一大部分只投行業前十的,前五基本公認,前十的標準真實各有各看法,選擇一到兩個平臺進行投資,很穩健的躲過雷潮,並且能夠收穫年化10%以上的收益率,對於普通投資人來說,這個利率相當高了,要知道100萬起投的信託綜合年化收益率也只有6%-8%左右。

問題來了,手裡有10萬塊閒錢,是提前還掉房貸還是放在P2P理財裡面呢?

房貸的錢全用來投資高風險的P2P不太安心,全部還掉房貸又不甘心,很多人面臨如此抉擇都會有這樣的想法吧?

推測一下,目前題主這10萬塊錢全部在某一家P2P平臺吧,有點慌才會提出這樣的問題。

  1. 首先要考慮自己能否承擔起10萬元陷入提現困難的風險,承擔不起就儘快撤回部分;

  2. 其次要分析一下目前投資的平臺抗風險能力如何,主要從資產質量和盈利能力兩方面分析;
  3. 最後分析其合規性,做出自己預判是否能通過備案。

總結一下:如果流動資金充足,可以考慮繼續持有抗風險能力非常強的頭部平臺資產,否則一定要先退出部分,任何時候敬畏風險都不為過。


分享到:


相關文章: